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的创新教学

来源 :南北桥·教学探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55868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考实行开卷考试,这是新课改的趋势,也是教育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要求,它强化对考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培养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广大思想品德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为适应开卷考试的“指挥棒”,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思想品德课教学就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新形势下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实现以下三个突破。
  
   一、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新中考强调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满足于课本知识的横耕竖犁显然是不够的,应该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大胆调整,不拘泥于对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一些知识性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腾出时间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或选取有价值的能力型的热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启迪思维。例如,初二思想品德开篇课——前言,让学生弄清学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道理不容易。我以书本第13页漫画“视而不见”作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思考“视而不见”,反思“视而可见”,并提出问题:如此危险,此人是知险而行,还是不知其险呢?“视而不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反思:“视而可见”情境是怎样的?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样的课堂教学既紧密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又加强了学科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关心生存环境,关注社会焦点,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对此,我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报》、《时事》杂志等;二是尽量让学生收看《新闻》和《焦点访谈》,并作好摘记;三是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思想品德小论文,进行全校评比。这样,思想品德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品德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突破试题答案的单一性,探索开放型试题,培养创新能力
  
   开放型试题一般以某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答题要求和答题设计上增加了多样性和灵活性,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我在教学中树立“一种意识”,即促进教学开放的意识,从原有的按既定角度途径,让学生去取得唯一答案转变为要求学生积极置疑,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做到“三方面注重”:一是既关注问题的结论,又注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过程;二是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网络,从而把握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三是通过情境模拟、现实模拟等方法,构筑学生的综合思维模型,树立多学科、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上,我采用了“三类思路”:一是抛出“二难推理”,即引入辩论赛的做法,启迪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质疑,学会分析论证、归纳演绎,做到自圆其说。二是“主体尝试探究”,引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师生一起搜集、编写、分析案例,让学生主体参与,探究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案、多种方案或最佳方案。三是上好“热点课”,讲清热点的内涵、形成、发展、知识联系和学科内、学科间分析的角度。
  
   三、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过程中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他们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这样的方法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努力探索师生互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基础教育的创新。知识经济对发达国家来说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对处于实现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则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思想品德教师要大胆改革,勇于突破,善于创新,以负责的精神、务实的作风、高昂的姿态,投身到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熔炉中去,与学生一起成长。
其他文献
人们对数学活动课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传统教育的思想影响下,学校课程以升学为惟一的价值取向。针对中学教育存在的弊端,全国各地都积极地开展了教育实验,大胆进行课外活动的实验研究。      一、原课标与新课标的区别与联系     在数学教育改革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它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已进人一个
期刊
光电效应问题是高考的重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频频出现,而且光电效应问题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一、光的频率线     1.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   光子的能量hν与光的频率ν相对应,能否发生光电效应是看照射金属的光的频率是否大于或等于这种金属的极限频率ν0,如果入射光的频率ν大于或等于该金属的极限频率ν0,则就能产生光电效应。   2.求解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依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金属中
期刊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50分钟的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把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备课时要依据教材,
期刊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认识对象,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目的是使教学进入更优化的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使教师成长得更快、更专业。   教学反思是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中学,学中
期刊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认为:学生应“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小组探究活动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小组探究活动。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从如下几方面考虑:     一、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实施小组活动有效性的前提     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他们应是学习的主体,教
期刊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认为,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向儿童展示数的概念的现实来源和实际应用,创设有助于儿童理解数学的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把握数概念的实质,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建立良好的数感。     一、 在数的概念教学中重视数感的培养     数概念的切实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数感
期刊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注重科学探究,不仅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一。   从学生角度,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相似的过程,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因此,在课堂内进行探究式教学,应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充分挖掘
期刊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在未来五至十年内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
期刊
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我们的接班人适应信息社会,中小学正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笔者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期刊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是其实践性的主要表现。我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岗位上已经近七年了,在小学工作的这几年里,我发觉情景英语交际在小学阶段尤为重要,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英语教学与学习方法。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锻炼他们使用英语进行对话的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运用英语口语进行交际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从中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