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舞蹈,既是一种形体的艺术,也是一种心灵的艺术,它要有生命也要有灵魂,二者缺一不可,这就要求一个好的舞蹈演员不仅要有扎实的舞蹈功底和出众的形体条件,同样也要拥有超群的情感表现力。古今中外,任何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都离不开演员从形体到情感的双重演绎。可见,肢体和情感已成为一名优秀舞蹈演员不可或缺的双重因素。肢体语言是舞蹈演员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从视觉上给予观众最明确的表达;而内心感知则是舞蹈演员心灵和思想的升华,不仅能够在表演中与肢体语言相得益彰,同时也能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舞蹈演员在进行表演时,只有做到肢体与内心感知的合二为一,才能够让观众欣赏到舞蹈更深层次的艺术之美,展现舞蹈作品更高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肢体动作;内心感知;结合;艺术价值
舞蹈自古以来便是一种超过语言表现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舞蹈动作虽然不能像语言那样表现得明确,但它却能将人们的感情表现的更为丰富、细腻和强烈。正所谓“语不过唱,唱不过跳”,早在《诗经·大序》中便有记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说明舞蹈抒发感情的效果比诗歌和音乐更为显著,因为只有人的内心感情到了用文字和语言都难以充分表达的程度,才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抒发。
一、自然之美 生而为舞
有人说:“舞蹈是一种艺术,当然有艺术美,但它所假之物并不是声、色、字、词,而是天生的,自然存在的,因此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的美。”如其所言,在舞蹈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许多舞蹈动作都是来源于对自然界中花、鸟、鱼、虫和各种动态景物的提炼和加工,而作为一门借助人体本身来传情达意的展示艺术,舞蹈演员要想把舞蹈的自然之美表现出来,其肢体和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
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身高1.65米,体重却只有90斤。她曾在《鲁豫有约》中透露了自己的食谱:早上9时喝一杯盐水;9时至12时喝三杯普洱茶;中午12时吃午餐,内容是一小盒牛肉、一杯鸡汤和几个小苹果;傍晚吃晚餐,只有两个小苹果和一片牛肉。正是这种超群的毅力,给予了她征服舞坛的基本条件,这也成为了每一名舞蹈演员“生而为舞”最美的诠释。
作为舞蹈中对情绪表达最主要、最准确、最极致的一种方式,肢体动作的表现将直接决定舞蹈本身的艺术感染力。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不仅要做到将每一个舞蹈动作发挥到极致,还应该通过优美协调的肢体动作,引导观众由外向内,更深入地了解舞蹈作品的思想内涵。但不管怎样,肢体动作作为一部舞蹈作品的基础,其表现过程的成功于否,将直接影响一部舞蹈作品的舞台价值,因此其地位也是举足轻重。
二、层层修炼 方为内功
肢体,可以通过外在的不断训练来完善,而内心感知的融合与体会,则需要舞者自身修养的层层递进。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若想真正的将情感融入到每一部作品之中,首先要有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等的基本观点的总和。它包含社会观,伦理观,审美观,人生观,自然观等。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基本看法。审美观是人在审美活动中所形成的对美,审美和美的创造及其发展所持的基本观点(包括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世界观是舞蹈者的灵魂,不仅决定作品的思想倾向,也影响着,指导着他的整个艺术实践活动。
舞蹈演员应具备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舞蹈的热爱,不仅能够让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能赋予作品一种主题之外的艺术感染力,而这无疑也是舞蹈演员“内外兼修”的最高境界。
三、合二为一 任重道远
新中国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和理论家焦菊隐在20世纪50年代曾提出“心象说”的理论。她认为,”如何塑造人物性格形象这一重要问题,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内容那便是,从生活出发,通过心象的形成过程把握人物准确独特的内外部的自我感觉,创造出准确、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而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教授、舞蹈心理学研究生导师平心在《舞蹈表演心理学》中也有提到舞蹈本体与身心的关系。
众多舞蹈前辈的潜心研究无不表明,肢体与内心感知的结合在舞蹈表演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能否合二为一,不仅将成为判定一名演员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同时也将成为未来舞蹈演员探索的重要方向。因为对于每一位舞者而言,为观众带来更高层次的艺术享受,实现作品更高的艺术价值,都是其终其一生的使命,而今天的许多舞蹈演员,包括自己在内,无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舞蹈表演是舞蹈研究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学科。在这一重要学科中,包含了许多需要我们继续发现和研究的内容。舞蹈是不用发声的语言,这一特质决定了舞者需要丰富的肢体动作来塑造人物和表达感情。只具形的舞蹈,等于只有一个空矿的骨架。唯有将灵魂赋予其中,才能使其成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
四、结语
舞蹈對技艺和形体的要求很高,但在舞蹈表演中不能过多的偏重舞蹈技艺,而缺乏了文化素质的教育。舞蹈演员应该在平日中多读一些舞蹈的理论的书籍,既能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让自己在舞蹈表演上逐步走向成熟和完美。“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先生曾说过:“把心交给舞蹈”,就是要舞者对所表演的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再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来传神达意。优秀的舞者从选拔、培养到成功除了主观判断外还有一些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优秀的舞蹈演员应做到由情生舞,不论舞蹈作品中表达的人物形象是美是丑,是喜是悲,都会激发舞者强烈的艺术情感,来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将情感世界到达“极致”的表现。所以一个优秀的舞者想要呈现出完美的舞蹈作品肢体动作、内心感知、面部表情和一定的文化底蕴都是很必要的,缺一不可。舞者高超的技能跟内心情感的完美结合,是整个舞蹈精美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隆荫培 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1月.
[2]平心·舞蹈表演心里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12月.
[3]李楠·论舞蹈表演中“体验”的作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4]王宏韬·演员于是之[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7年.
[5]欧建平·外國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6]沈培艺·在这个动作世界里[J]·舞蹈杂志社,1988年9月.
关键词:肢体动作;内心感知;结合;艺术价值
舞蹈自古以来便是一种超过语言表现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舞蹈动作虽然不能像语言那样表现得明确,但它却能将人们的感情表现的更为丰富、细腻和强烈。正所谓“语不过唱,唱不过跳”,早在《诗经·大序》中便有记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说明舞蹈抒发感情的效果比诗歌和音乐更为显著,因为只有人的内心感情到了用文字和语言都难以充分表达的程度,才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抒发。
一、自然之美 生而为舞
有人说:“舞蹈是一种艺术,当然有艺术美,但它所假之物并不是声、色、字、词,而是天生的,自然存在的,因此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的美。”如其所言,在舞蹈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许多舞蹈动作都是来源于对自然界中花、鸟、鱼、虫和各种动态景物的提炼和加工,而作为一门借助人体本身来传情达意的展示艺术,舞蹈演员要想把舞蹈的自然之美表现出来,其肢体和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
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身高1.65米,体重却只有90斤。她曾在《鲁豫有约》中透露了自己的食谱:早上9时喝一杯盐水;9时至12时喝三杯普洱茶;中午12时吃午餐,内容是一小盒牛肉、一杯鸡汤和几个小苹果;傍晚吃晚餐,只有两个小苹果和一片牛肉。正是这种超群的毅力,给予了她征服舞坛的基本条件,这也成为了每一名舞蹈演员“生而为舞”最美的诠释。
作为舞蹈中对情绪表达最主要、最准确、最极致的一种方式,肢体动作的表现将直接决定舞蹈本身的艺术感染力。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不仅要做到将每一个舞蹈动作发挥到极致,还应该通过优美协调的肢体动作,引导观众由外向内,更深入地了解舞蹈作品的思想内涵。但不管怎样,肢体动作作为一部舞蹈作品的基础,其表现过程的成功于否,将直接影响一部舞蹈作品的舞台价值,因此其地位也是举足轻重。
二、层层修炼 方为内功
肢体,可以通过外在的不断训练来完善,而内心感知的融合与体会,则需要舞者自身修养的层层递进。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若想真正的将情感融入到每一部作品之中,首先要有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等的基本观点的总和。它包含社会观,伦理观,审美观,人生观,自然观等。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基本看法。审美观是人在审美活动中所形成的对美,审美和美的创造及其发展所持的基本观点(包括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世界观是舞蹈者的灵魂,不仅决定作品的思想倾向,也影响着,指导着他的整个艺术实践活动。
舞蹈演员应具备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舞蹈的热爱,不仅能够让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能赋予作品一种主题之外的艺术感染力,而这无疑也是舞蹈演员“内外兼修”的最高境界。
三、合二为一 任重道远
新中国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和理论家焦菊隐在20世纪50年代曾提出“心象说”的理论。她认为,”如何塑造人物性格形象这一重要问题,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内容那便是,从生活出发,通过心象的形成过程把握人物准确独特的内外部的自我感觉,创造出准确、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而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教授、舞蹈心理学研究生导师平心在《舞蹈表演心理学》中也有提到舞蹈本体与身心的关系。
众多舞蹈前辈的潜心研究无不表明,肢体与内心感知的结合在舞蹈表演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能否合二为一,不仅将成为判定一名演员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同时也将成为未来舞蹈演员探索的重要方向。因为对于每一位舞者而言,为观众带来更高层次的艺术享受,实现作品更高的艺术价值,都是其终其一生的使命,而今天的许多舞蹈演员,包括自己在内,无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舞蹈表演是舞蹈研究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学科。在这一重要学科中,包含了许多需要我们继续发现和研究的内容。舞蹈是不用发声的语言,这一特质决定了舞者需要丰富的肢体动作来塑造人物和表达感情。只具形的舞蹈,等于只有一个空矿的骨架。唯有将灵魂赋予其中,才能使其成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
四、结语
舞蹈對技艺和形体的要求很高,但在舞蹈表演中不能过多的偏重舞蹈技艺,而缺乏了文化素质的教育。舞蹈演员应该在平日中多读一些舞蹈的理论的书籍,既能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让自己在舞蹈表演上逐步走向成熟和完美。“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先生曾说过:“把心交给舞蹈”,就是要舞者对所表演的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再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来传神达意。优秀的舞者从选拔、培养到成功除了主观判断外还有一些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优秀的舞蹈演员应做到由情生舞,不论舞蹈作品中表达的人物形象是美是丑,是喜是悲,都会激发舞者强烈的艺术情感,来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将情感世界到达“极致”的表现。所以一个优秀的舞者想要呈现出完美的舞蹈作品肢体动作、内心感知、面部表情和一定的文化底蕴都是很必要的,缺一不可。舞者高超的技能跟内心情感的完美结合,是整个舞蹈精美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隆荫培 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1月.
[2]平心·舞蹈表演心里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12月.
[3]李楠·论舞蹈表演中“体验”的作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4]王宏韬·演员于是之[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7年.
[5]欧建平·外國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6]沈培艺·在这个动作世界里[J]·舞蹈杂志社,198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