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没有独具慧眼的识人能力,就是一个才华超群的人主动投靠你,也不会得到你的重用。选人、用人首要的是凭借自己的眼力。选准人、用准人,是每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选准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又是一件必须要做好的事。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能够为一支军队挑选一个各方面都出色的将领,就会使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如果有几个很有才能的人在身边为自己出谋划策,那我们办起事来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但是,用“他人之力,成己之事”,首要的是识才,它要求识人者必须具备慧眼识珠的眼光。
曾国藩就是一个独具慧眼的人,很善于在乱世中发现人才,刘蓉就是其中一个。
刘蓉是曾国藩的老乡,也是湖南人,他是清末桐城派的古文大家。少年刘蓉孤傲自负,三十多岁了还未中秀才,但刘蓉绝对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谈经论典样样精通。县令朱孙诏惊叹他的才华,认为埋没了可惜,就私下让他的父亲督促刘蓉参加考试。刘蓉就参加了县里举行的一次考试,考了第一名。道光十四年(1834年),曾国藩在岳麓书院学习的时候,初次结识刘蓉,交谈了一阵,曾国藩也为他的学识所折服。随即与郭嵩焘、刘蓉二人结拜为兄弟。
道光十九年(1839),刘蓉闲居在家,曾国藩到北京参加了一次考试,没有考中,就回到了家乡。曾国藩一到家就专程到刘蓉所住的乐善里去看望他,勉励他攻读史书,勤奋写作。这个时候曾国藩还只是一个落第的书生,但他坚信自己以后要成事,刘蓉一定能为自己所用。
几年后,曾国藩收到刘蓉的一封信,见其学业增进不少,非常高兴。他在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三的日记中写道:“最近接到了刘蓉的书言恳切,文笔流畅,也很有见地,可见学问增进了不少。我和他一别四年,没有想到他的进步如此之快,再想想我自己,再不努力,就真无颜面去见他了!”
道光三十年,刘蓉隐居于深山,将自己的居室取名“养晦堂”,过起了隐居生活。曾国藩知道这件事后,欣然为他作《养晦堂记》:“我友刘蓉,勤奋好学,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从不把荣华富贵放在心里,我深受感动,特为他作《养晦堂记》,以表达我对他的仰慕之情。”
后来曾国藩还作《怀刘蓉》诗,诗中云:
我思竟何蜀?四海一刘蓉。
具眼规皇古,低头拜老农。
乾坤皆在壁,霜雪必蟠胸。
他日余能访,千山捉卧龙。
诗中表明了曾国藩对才华横溢的刘蓉一片思念之情,同时也有希望刘蓉能出山走仕途之意。
咸丰元年(1851),刘蓉果然出山参加乡试,考得良好的成绩,这一年曾国藩刚好在家为母亲服丧。这一年也是曾国藩一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他奉旨在老家办团练。办团练需要人啊,他首先想到了刘蓉。为此他专门又一次拜访刘蓉。两人见面后百感交集,相拥而泣。两个人的感情又拉近了一步。
曾国藩服丧期满回京做官后,与刘蓉诗文往来不断,并称赞刘蓉为“卧龙”。曾国藩在《寄怀刘孟蓉》一诗中表达了他对刘蓉深切的眷念之情:
清晨采黄菊,宁知弟昆好。
四年亦云已,昔者初结交。
垂头对灯火,炯然急难情。
涟滨一挥手,君卧湘水涓。
薄暮不盈春,忍此四年别。
万事安可说,与世固殊辙。
一心相媚悦,荧荧光不灭。
南北音尘绝,辟人苦局阔。
后来,刘蓉为了报答曾国藩的知遇之恩,就主动投到了曾国藩的幕府中,为曾国藩出谋划策。
现在我们可以来做一个设想,如果当初曾国藩没有识人的眼力,他发现不了刘蓉的才华,他会不会处心积虑地一步步拉拢刘蓉?显然不会。正是曾国藩认准了刘蓉能在日后为自己所用,能够帮自己,他才会费尽心机笼络刘蓉。
识才需要眼力,考察人才也需要眼力。我们来看看曾国藩是怎么考察人才的。
曾国藩本人非常注重对人才的考察,对于幕僚的才干、工作成绩、个人品质,曾国藩都悉心观察。
曾国藩说:“所谓考察之法,何也?古者询事、考言,二者并重。”但曾国藩的考察之法,据《清史稿》记载,是“第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惊然,退而记其优劣,无或爽者”。
曾国藩阅历深厚,很善于观察人,他从相貌、言语、举止到为人处世等方面对幕僚进行考察。
当时,“考察九卿以及王公大臣的才能,主要是皇帝召见考察;考察地方官员的才干,主要是巡抚观察三年,然后评判政绩”。曾国藩在考察幕僚时还多了一条,就是人人建言。他说:“若使人人建言,参互质证,岂不更为核实乎?”
曾国藩于道光三十年所上的广开言路的奏折,提出了对人才的甄别选用。其实,甄别,也就是对官员进行考察。甄别的目的是“去其良莠”。使那些有才干的能得到重用,把那些口蜜腹剑、两面三刀的阴谋家和野心家从队伍中清理出去。正如曾国藩说:“榛棘不除,则兰蕙减色;害马不去,则骐骥短气。”
在封建时代,人才的选拔、任用讲究出身、资质,而曾国藩主张“衡才”不拘一格。凡前来求职、献礼、献策者,不论贵贱,他一概以礼相待,在识人、用人上全凭自己的眼力。
选准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又是一件必须要做好的事。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能够为一支军队挑选一个各方面都出色的将领,就会使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如果有几个很有才能的人在身边为自己出谋划策,那我们办起事来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但是,用“他人之力,成己之事”,首要的是识才,它要求识人者必须具备慧眼识珠的眼光。
曾国藩就是一个独具慧眼的人,很善于在乱世中发现人才,刘蓉就是其中一个。
刘蓉是曾国藩的老乡,也是湖南人,他是清末桐城派的古文大家。少年刘蓉孤傲自负,三十多岁了还未中秀才,但刘蓉绝对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谈经论典样样精通。县令朱孙诏惊叹他的才华,认为埋没了可惜,就私下让他的父亲督促刘蓉参加考试。刘蓉就参加了县里举行的一次考试,考了第一名。道光十四年(1834年),曾国藩在岳麓书院学习的时候,初次结识刘蓉,交谈了一阵,曾国藩也为他的学识所折服。随即与郭嵩焘、刘蓉二人结拜为兄弟。
道光十九年(1839),刘蓉闲居在家,曾国藩到北京参加了一次考试,没有考中,就回到了家乡。曾国藩一到家就专程到刘蓉所住的乐善里去看望他,勉励他攻读史书,勤奋写作。这个时候曾国藩还只是一个落第的书生,但他坚信自己以后要成事,刘蓉一定能为自己所用。
几年后,曾国藩收到刘蓉的一封信,见其学业增进不少,非常高兴。他在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三的日记中写道:“最近接到了刘蓉的书言恳切,文笔流畅,也很有见地,可见学问增进了不少。我和他一别四年,没有想到他的进步如此之快,再想想我自己,再不努力,就真无颜面去见他了!”
道光三十年,刘蓉隐居于深山,将自己的居室取名“养晦堂”,过起了隐居生活。曾国藩知道这件事后,欣然为他作《养晦堂记》:“我友刘蓉,勤奋好学,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从不把荣华富贵放在心里,我深受感动,特为他作《养晦堂记》,以表达我对他的仰慕之情。”
后来曾国藩还作《怀刘蓉》诗,诗中云:
我思竟何蜀?四海一刘蓉。
具眼规皇古,低头拜老农。
乾坤皆在壁,霜雪必蟠胸。
他日余能访,千山捉卧龙。
诗中表明了曾国藩对才华横溢的刘蓉一片思念之情,同时也有希望刘蓉能出山走仕途之意。
咸丰元年(1851),刘蓉果然出山参加乡试,考得良好的成绩,这一年曾国藩刚好在家为母亲服丧。这一年也是曾国藩一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他奉旨在老家办团练。办团练需要人啊,他首先想到了刘蓉。为此他专门又一次拜访刘蓉。两人见面后百感交集,相拥而泣。两个人的感情又拉近了一步。
曾国藩服丧期满回京做官后,与刘蓉诗文往来不断,并称赞刘蓉为“卧龙”。曾国藩在《寄怀刘孟蓉》一诗中表达了他对刘蓉深切的眷念之情:
清晨采黄菊,宁知弟昆好。
四年亦云已,昔者初结交。
垂头对灯火,炯然急难情。
涟滨一挥手,君卧湘水涓。
薄暮不盈春,忍此四年别。
万事安可说,与世固殊辙。
一心相媚悦,荧荧光不灭。
南北音尘绝,辟人苦局阔。
后来,刘蓉为了报答曾国藩的知遇之恩,就主动投到了曾国藩的幕府中,为曾国藩出谋划策。
现在我们可以来做一个设想,如果当初曾国藩没有识人的眼力,他发现不了刘蓉的才华,他会不会处心积虑地一步步拉拢刘蓉?显然不会。正是曾国藩认准了刘蓉能在日后为自己所用,能够帮自己,他才会费尽心机笼络刘蓉。
识才需要眼力,考察人才也需要眼力。我们来看看曾国藩是怎么考察人才的。
曾国藩本人非常注重对人才的考察,对于幕僚的才干、工作成绩、个人品质,曾国藩都悉心观察。
曾国藩说:“所谓考察之法,何也?古者询事、考言,二者并重。”但曾国藩的考察之法,据《清史稿》记载,是“第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惊然,退而记其优劣,无或爽者”。
曾国藩阅历深厚,很善于观察人,他从相貌、言语、举止到为人处世等方面对幕僚进行考察。
当时,“考察九卿以及王公大臣的才能,主要是皇帝召见考察;考察地方官员的才干,主要是巡抚观察三年,然后评判政绩”。曾国藩在考察幕僚时还多了一条,就是人人建言。他说:“若使人人建言,参互质证,岂不更为核实乎?”
曾国藩于道光三十年所上的广开言路的奏折,提出了对人才的甄别选用。其实,甄别,也就是对官员进行考察。甄别的目的是“去其良莠”。使那些有才干的能得到重用,把那些口蜜腹剑、两面三刀的阴谋家和野心家从队伍中清理出去。正如曾国藩说:“榛棘不除,则兰蕙减色;害马不去,则骐骥短气。”
在封建时代,人才的选拔、任用讲究出身、资质,而曾国藩主张“衡才”不拘一格。凡前来求职、献礼、献策者,不论贵贱,他一概以礼相待,在识人、用人上全凭自己的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