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23岁的中国渔民丛日胜而言,大海远不如表面看起来那般宁静。
2012年5月8日,他与另外27名中国船员在黄海北端中朝海域捕鱼时,被朝鲜士兵扣留。丛日胜与7名船友被困在4平方米的空间里长达13天。夜幕笼罩的码头上,只有狭小的船舱内泛着一点黄光,“他们(朝鲜士兵)让我们把船上的鱼搬到岸上,动作稍微慢一点,就用枪托顶我的肩膀。”
小学毕业后,因为在老家辽宁朝阳找不到好工作,丛日胜跑到大连当起了渔民。只打了不到一年鱼,就碰上了也许是他一生中最为惊险的时刻。
对于经验更丰富的渔民来说,铤而走险的想法从来就没少过。
33岁的山东人田隆,出海12年。2002年11月,田隆的船在韩国济州岛海域避风。靠得那么近,他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干脆过去算了。”当时要真过去,10年后会是个什么样子?“也许发财了,也许还死了呢。”
之前,田隆是自己打鱼,后来就一直受雇于青岛船老板。跟船队出海、收鱼,再运到码头上卖,赚个差价。“现在捕捞得太厉害,断子绝孙地捞,海水不行了,柴油也涨得厉害。出海打鱼的成本太高。”
按照田隆的说法,以前每趟出海收鱼,3-10天就能装一两万斤,现在装几千斤就回来了。因为污染,海水比几年前差很多,特别是渤海,很多种鱼几乎都打不到了,比如鲅鱼。
打了十多年鱼,田隆时刻想的却是远离大海,换一个渔民之外的身份。他想趁年轻找份更好的工作,哪怕回农村养猪,只要收入比打鱼高,都会毫不留恋地离开。
近海渔业资源日渐枯竭,一些渔民卖掉了渔船,上岸发展水产品养殖和加工业。尹宝昌从一个小渔民转身成为拥有7家连锁店的海参品牌掌门人。
创业之前,尹宝昌在胶州湾潜水捞参12年,后来野生海参越来越少,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尹宝昌不甘心,1998年开始尝试养殖海参和鲍鱼,准备“向陆地过渡”。
现在的“老尹家”海参,已经建成一条从合作社养殖户收海参,到工厂深加工,制成十余种产品,再到几十家直营店和经销商的产业链。“虽然磕磕碰碰很辛苦,但还是从海上上来了。”老尹很知足。
并不是所有的渔民都有机会上岸。田隆的老船长苟训先今年60岁,在海上漂泊了38年。年纪大,想上岸,已很难找到其他营生。
当年,苟训先把父亲从国家企业退休的名额让给了弟弟,自己成了渔民。现在,弟弟每月能拿到几千元的劳保金,自己这把年纪却还要出海讨生计。
这位老船长还记得大海曾经的丰饶。“十几年前,渔业资源好的时候,开着自己的船出海。黄花鱼一网就能装满船,捞起网直接往家跑。到码头上,赶紧叫老婆孩子帮忙从网上摘鱼,网扣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鱼。那种幸福感没有赶过海的人很难体会。”
后来亏损了,渐渐打不到什么鱼,几乎年年赔本,苟训先卖掉了自己的船,投靠船主,给人家收鱼。现在的境况与从前大不相同,渔船多,污染得厉害,鱼产卵的地方可能都被污染了……
3个月的休渔期就要到来了,船员们在船上收整渔具。“3个月哪儿够,应该封个一年两年,才有可能好起来。”老船长望着雾气弥漫的大海,自言自语。
2012年5月8日,他与另外27名中国船员在黄海北端中朝海域捕鱼时,被朝鲜士兵扣留。丛日胜与7名船友被困在4平方米的空间里长达13天。夜幕笼罩的码头上,只有狭小的船舱内泛着一点黄光,“他们(朝鲜士兵)让我们把船上的鱼搬到岸上,动作稍微慢一点,就用枪托顶我的肩膀。”
小学毕业后,因为在老家辽宁朝阳找不到好工作,丛日胜跑到大连当起了渔民。只打了不到一年鱼,就碰上了也许是他一生中最为惊险的时刻。
对于经验更丰富的渔民来说,铤而走险的想法从来就没少过。
33岁的山东人田隆,出海12年。2002年11月,田隆的船在韩国济州岛海域避风。靠得那么近,他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干脆过去算了。”当时要真过去,10年后会是个什么样子?“也许发财了,也许还死了呢。”
之前,田隆是自己打鱼,后来就一直受雇于青岛船老板。跟船队出海、收鱼,再运到码头上卖,赚个差价。“现在捕捞得太厉害,断子绝孙地捞,海水不行了,柴油也涨得厉害。出海打鱼的成本太高。”
按照田隆的说法,以前每趟出海收鱼,3-10天就能装一两万斤,现在装几千斤就回来了。因为污染,海水比几年前差很多,特别是渤海,很多种鱼几乎都打不到了,比如鲅鱼。
打了十多年鱼,田隆时刻想的却是远离大海,换一个渔民之外的身份。他想趁年轻找份更好的工作,哪怕回农村养猪,只要收入比打鱼高,都会毫不留恋地离开。
近海渔业资源日渐枯竭,一些渔民卖掉了渔船,上岸发展水产品养殖和加工业。尹宝昌从一个小渔民转身成为拥有7家连锁店的海参品牌掌门人。
创业之前,尹宝昌在胶州湾潜水捞参12年,后来野生海参越来越少,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尹宝昌不甘心,1998年开始尝试养殖海参和鲍鱼,准备“向陆地过渡”。
现在的“老尹家”海参,已经建成一条从合作社养殖户收海参,到工厂深加工,制成十余种产品,再到几十家直营店和经销商的产业链。“虽然磕磕碰碰很辛苦,但还是从海上上来了。”老尹很知足。
并不是所有的渔民都有机会上岸。田隆的老船长苟训先今年60岁,在海上漂泊了38年。年纪大,想上岸,已很难找到其他营生。
当年,苟训先把父亲从国家企业退休的名额让给了弟弟,自己成了渔民。现在,弟弟每月能拿到几千元的劳保金,自己这把年纪却还要出海讨生计。
这位老船长还记得大海曾经的丰饶。“十几年前,渔业资源好的时候,开着自己的船出海。黄花鱼一网就能装满船,捞起网直接往家跑。到码头上,赶紧叫老婆孩子帮忙从网上摘鱼,网扣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鱼。那种幸福感没有赶过海的人很难体会。”
后来亏损了,渐渐打不到什么鱼,几乎年年赔本,苟训先卖掉了自己的船,投靠船主,给人家收鱼。现在的境况与从前大不相同,渔船多,污染得厉害,鱼产卵的地方可能都被污染了……
3个月的休渔期就要到来了,船员们在船上收整渔具。“3个月哪儿够,应该封个一年两年,才有可能好起来。”老船长望着雾气弥漫的大海,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