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运用,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数学教学;渗透;基本思想
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内容“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 凸显了数学思想在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呢?
一、读懂教材,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常常隐藏于教材之中,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深刻挖掘隐含于教材字里行间的数学思想方法,从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寻找教材蕴藏的数学思想. 如:“图形中的规律”一课,让学生在摆图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学生掌握规律是一条明线,在掌握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和“一一对应”的思想,这是本节课的暗线.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明暗结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和“一一对应”的基本思想.
二、确定目标,明确数学基本思想
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又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节课时,求圆的面积是这节课的主要知识目标,然而若是将教学目标仅仅定位于求圆的面积,那么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思想的机会. 学生在将圆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时,都反映了一种 “化归”的基本思想. 也许很多学生走出校门后就很少或许不会再去求圆的面积,但它所体现的把不熟悉的问题变为熟悉的或已经解决的问题,则对他们来说是终身有用的. 因此,将目标定为:1. 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
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基本思想
数学的思想往往呈隐蔽形式,积沉、凝聚在数学结论的背后,常常渗透在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实验操作时,不能仅停留在为理解知识而操作上,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操作,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有位教师这样做:(1)指名学生把“○”、“△”各抓一小把,摆一摆,其他学生在下面纸上画,要求让其他人从图上一眼看出谁比谁多?多几个?再交流:如果列成算式怎样列?(2)出示:小红家有白兔4只,灰兔有8只,白兔比灰兔少几只?学生合作讨论,想到了用“○”、“△”等示意图来代替白兔、灰兔实物图,从图中一眼看出白兔少,少4只. 还有人想到了线段图:
白兔: 4只
灰兔: 8只
从图上学生直观地看出:要求白兔比灰兔少几?实质是求8比4多多少,只要从8里去掉4,进而理解解题思路. 在学生动手摆、画的过程中,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四、反馈练习,提炼数学基本思想
数学习题的解答过程中,巩固和深化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思想方法. 如:有位教师在学习了“梯形面积”后的拓展练习:
求出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图略)
学生解题后选小组代表汇报,生1:我是直接求阴影部分面积的. 这个阴影部分就是一个梯形,它的下底是6 cm,高是4 cm,上底是未知的,阴影梯形的上底的长是10 - 6 = 4(cm),所以面积就是(4 6) × 4 ÷ 2 = 20(平方厘米). 生2: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通过梯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而求得,即梯形的面积:(6 10) × 4 ÷ 2 = 32(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积:6 × 4 ÷ 2 = 12(平方厘米),最后计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0平分厘米. 师:你为什么这样想? 生:因为我觉得直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有点难,我就想到了用梯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因为这两个面积我们都知道怎样算了. 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就是鲜活的、富有生机的、可迁移的,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了质的飞跃.
五、课堂总结,提升数学基本思想
如在教学了“圆柱的体积”后的课堂总结片段:
师:谁能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计算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是用底面积 × 高.
生:把圆柱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形状变了,体积没有变,长方体的体积就是圆柱的体积,这样就可以推导出圆柱的体积.
师: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还在哪里运用过化归思想?
生1:学习圆的面积时,将圆的面积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来推导. 生2: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学生通过回忆真正的体会到“化归”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总之,落实课程标准,帮助学生逐步积累数学基本思想,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落到实处.
【关键词】 数学教学;渗透;基本思想
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内容“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 凸显了数学思想在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呢?
一、读懂教材,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常常隐藏于教材之中,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深刻挖掘隐含于教材字里行间的数学思想方法,从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寻找教材蕴藏的数学思想. 如:“图形中的规律”一课,让学生在摆图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学生掌握规律是一条明线,在掌握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和“一一对应”的思想,这是本节课的暗线.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明暗结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和“一一对应”的基本思想.
二、确定目标,明确数学基本思想
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又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节课时,求圆的面积是这节课的主要知识目标,然而若是将教学目标仅仅定位于求圆的面积,那么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思想的机会. 学生在将圆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时,都反映了一种 “化归”的基本思想. 也许很多学生走出校门后就很少或许不会再去求圆的面积,但它所体现的把不熟悉的问题变为熟悉的或已经解决的问题,则对他们来说是终身有用的. 因此,将目标定为:1. 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
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基本思想
数学的思想往往呈隐蔽形式,积沉、凝聚在数学结论的背后,常常渗透在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实验操作时,不能仅停留在为理解知识而操作上,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操作,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有位教师这样做:(1)指名学生把“○”、“△”各抓一小把,摆一摆,其他学生在下面纸上画,要求让其他人从图上一眼看出谁比谁多?多几个?再交流:如果列成算式怎样列?(2)出示:小红家有白兔4只,灰兔有8只,白兔比灰兔少几只?学生合作讨论,想到了用“○”、“△”等示意图来代替白兔、灰兔实物图,从图中一眼看出白兔少,少4只. 还有人想到了线段图:
白兔: 4只
灰兔: 8只
从图上学生直观地看出:要求白兔比灰兔少几?实质是求8比4多多少,只要从8里去掉4,进而理解解题思路. 在学生动手摆、画的过程中,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四、反馈练习,提炼数学基本思想
数学习题的解答过程中,巩固和深化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思想方法. 如:有位教师在学习了“梯形面积”后的拓展练习:
求出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图略)
学生解题后选小组代表汇报,生1:我是直接求阴影部分面积的. 这个阴影部分就是一个梯形,它的下底是6 cm,高是4 cm,上底是未知的,阴影梯形的上底的长是10 - 6 = 4(cm),所以面积就是(4 6) × 4 ÷ 2 = 20(平方厘米). 生2: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通过梯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而求得,即梯形的面积:(6 10) × 4 ÷ 2 = 32(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积:6 × 4 ÷ 2 = 12(平方厘米),最后计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0平分厘米. 师:你为什么这样想? 生:因为我觉得直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有点难,我就想到了用梯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因为这两个面积我们都知道怎样算了. 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就是鲜活的、富有生机的、可迁移的,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了质的飞跃.
五、课堂总结,提升数学基本思想
如在教学了“圆柱的体积”后的课堂总结片段:
师:谁能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计算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是用底面积 × 高.
生:把圆柱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形状变了,体积没有变,长方体的体积就是圆柱的体积,这样就可以推导出圆柱的体积.
师: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还在哪里运用过化归思想?
生1:学习圆的面积时,将圆的面积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来推导. 生2: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学生通过回忆真正的体会到“化归”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总之,落实课程标准,帮助学生逐步积累数学基本思想,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