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通过对重度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主要炎性反应介质的研究,探讨重度创伤伴失血性休克对机体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7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其他部位多发伤的患者,其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均≥16分。根据是否伴有失血性休克将患者分为两组:重创无休克组(B组)和重创伴休克组(C组);另外,随机选取1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A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入院后的第1天(T1)、第3天(T2)、第5天(T3)、第14天(T4)晨间空腹抽取静脉血6~8ml。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白介素一2 (IL-2)、白介素一6 (IL-6)和白介素-10 (IL-10)的水平。结果:在实验组中TIL-6的血清水平峰值出现在伤后第3天,IL-10的峰值出现在第5天,之后渐降低,二者峰值较对照组(A组)明显增高(P<0.05或P<0. 01),且二者在C组各时点的水平往往高于B组同时点的水平;IL-2的水平则是降低的,最低点出现在第5天。结论:在实验组中IL-6的血清水平峰值均出现在伤后第3天,IL-10的峰值出现在第5天,之后渐降低,二者峰值较对照组(A组)明显增高(P<0.05或P<0. 01),且二者在C组各时点的水平往往高于B组同时点的水平;IL-2的水平则是降低的,最低点出现在第5天。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失血性休克 细胞因子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择2004年6月-2006年10月收治入院的27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其他部位多发伤的患者,ISS评分均≥16分;根据是否伴有失血性休克将27例患者分为两组:重创无休克组和重创伴休克组另外,随机选取1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研究对象构成及排除标准: A组为14例健康体检者,男性8例,女性6例;B组为重度颅脑损伤无失血性休克患者16例,男性12例,女性4例,其中合并四肢闭和性骨折7例,单纯肋骨骨折5例,脊柱骨折3例;C组为重度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11例,男性8例,女性3例,其中合并四肢开放性骨折6例,胸部损伤3例。
排除标准:研究对象如原有心、肝、肾的基础疾病或创伤直接导致心、肾、肝损伤者予以排除。
标本采集和测定指标:实验组B组和c组对象标本采集与指标测定:在患者入院后的第1天(T1),第3天(T2)、第5天(T3)、第14天(T4)晨间空腹抽取静脉血6~8ml,分别置于普通干管中,血样标本在离心后取上清液,-80℃保存于深低温冰箱,之后在有效期内测定血清标本中的白介素-2 (IL-2)、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的浓度。对照组A组对象标本采集与指标测定:随机抽取20名空腹健康体检者静脉血6~8ml,血样标本的处置和指标测定方法均同实验组。
统计学处理:全部资料输入SPSS10. 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数据均用X ±S表示。取P<0. 05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结 果
重度颅脑损伤伴有或不伴有失学性休克时IL-6的动态变化:B组和C组IL-6的血清浓度除B组T1、T4时点外,其他与A组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C组的IL-6的血清浓度与B组同时点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B组内IL-6的血清浓度在T2、T3时点与T1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T4时点值与Ti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内IL-6的血清浓度在T2、T3、T4时点与T1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数值见表1。重度颅脑损伤伴有或不伴有失学性休克时IL-2的动态变化C组IL-2的血清浓度在T3、T4时点与A组基础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和C组IL-2的血清浓度在同时点值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内IL-2的血清浓度在T2、T3时点与T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T4时点值与T1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内IL-2的血清浓度在T2、T3、T4时点与T1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
重度颅脑损伤伴有或不伴有失血性休克时IL-10的动态变化B组和C组IL-10的血清浓度除B组T1、T4和C组T1时点外,其他与A组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C组IL-10的血清浓度在T2、T3、T4与B组同时点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内IL-10的血清浓度在T2、T3时点与T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T4时点值与T1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内IL-10的血清浓度在T2、T3时点与T1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
讨 论
目前己知的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生长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等。机体在严重创伤、细菌毒素等刺激因素作用下,都会首先不同程度地释放促炎性细胞因子如TNF- α、IL-2, IL-6等炎性介质,严重时会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随之机体又可释放抗炎性细胞因子如IL-4, IL-10, TGF- D等内源性抗炎介质。一般情况下,体内促炎反应和抗炎反应保持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不会引起机体脏器功能的损害。一旦失去平衡,即可导致炎症反应失控,易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增加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各种炎性细胞因子是机体对严重创伤诱发的全身炎性反应的关键性介质,其血清浓度的高低对患者疾病的转归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研究发现:重度颅脑损伤伴有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2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血清浓度在伤后有明显改变,与不伴失血性休克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相比,其改变的幅度往往更高、持续的时间更长。上述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变化与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程度和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密切相关,这可能是导致重度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MODS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监测和针对性地处理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失血性休克 细胞因子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择2004年6月-2006年10月收治入院的27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其他部位多发伤的患者,ISS评分均≥16分;根据是否伴有失血性休克将27例患者分为两组:重创无休克组和重创伴休克组另外,随机选取1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研究对象构成及排除标准: A组为14例健康体检者,男性8例,女性6例;B组为重度颅脑损伤无失血性休克患者16例,男性12例,女性4例,其中合并四肢闭和性骨折7例,单纯肋骨骨折5例,脊柱骨折3例;C组为重度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11例,男性8例,女性3例,其中合并四肢开放性骨折6例,胸部损伤3例。
排除标准:研究对象如原有心、肝、肾的基础疾病或创伤直接导致心、肾、肝损伤者予以排除。
标本采集和测定指标:实验组B组和c组对象标本采集与指标测定:在患者入院后的第1天(T1),第3天(T2)、第5天(T3)、第14天(T4)晨间空腹抽取静脉血6~8ml,分别置于普通干管中,血样标本在离心后取上清液,-80℃保存于深低温冰箱,之后在有效期内测定血清标本中的白介素-2 (IL-2)、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的浓度。对照组A组对象标本采集与指标测定:随机抽取20名空腹健康体检者静脉血6~8ml,血样标本的处置和指标测定方法均同实验组。
统计学处理:全部资料输入SPSS10. 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数据均用X ±S表示。取P<0. 05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结 果
重度颅脑损伤伴有或不伴有失学性休克时IL-6的动态变化:B组和C组IL-6的血清浓度除B组T1、T4时点外,其他与A组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C组的IL-6的血清浓度与B组同时点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B组内IL-6的血清浓度在T2、T3时点与T1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T4时点值与Ti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内IL-6的血清浓度在T2、T3、T4时点与T1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数值见表1。重度颅脑损伤伴有或不伴有失学性休克时IL-2的动态变化C组IL-2的血清浓度在T3、T4时点与A组基础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和C组IL-2的血清浓度在同时点值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内IL-2的血清浓度在T2、T3时点与T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T4时点值与T1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内IL-2的血清浓度在T2、T3、T4时点与T1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
重度颅脑损伤伴有或不伴有失血性休克时IL-10的动态变化B组和C组IL-10的血清浓度除B组T1、T4和C组T1时点外,其他与A组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C组IL-10的血清浓度在T2、T3、T4与B组同时点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内IL-10的血清浓度在T2、T3时点与T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T4时点值与T1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内IL-10的血清浓度在T2、T3时点与T1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
讨 论
目前己知的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生长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等。机体在严重创伤、细菌毒素等刺激因素作用下,都会首先不同程度地释放促炎性细胞因子如TNF- α、IL-2, IL-6等炎性介质,严重时会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随之机体又可释放抗炎性细胞因子如IL-4, IL-10, TGF- D等内源性抗炎介质。一般情况下,体内促炎反应和抗炎反应保持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不会引起机体脏器功能的损害。一旦失去平衡,即可导致炎症反应失控,易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增加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各种炎性细胞因子是机体对严重创伤诱发的全身炎性反应的关键性介质,其血清浓度的高低对患者疾病的转归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研究发现:重度颅脑损伤伴有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2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血清浓度在伤后有明显改变,与不伴失血性休克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相比,其改变的幅度往往更高、持续的时间更长。上述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变化与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程度和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密切相关,这可能是导致重度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MODS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监测和针对性地处理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