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师失范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3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法对当前中学体育教师中出现的失范行为进行研究,全面分析失范行为形成的内在与外在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和控制体育教师失范行为发生的建议。
  关键词 失范行为 体育教师 中学生
  失范行为是指超出或违反社会规范的异常行为,是对社会规范的违背与偏离。体育教师失范行为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出现违背、偏离教学规范、社会公德的异常行为。主要表现形式为为师失敬、从教失廉、执教失职、管理失策、关系失衡、情绪失控、言语失体、仪表失态、治学失谨等。教师示范行为问题的存在是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也是教育改革的障碍。纠正与避免体育教师出现失范行为,是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体育教学主要是一种示范性教学,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有时能成为学生判断事物的标准。失范行为不经意间就能造成师生间的抵触或厌恶情绪,使关系紧张。中学时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价值观、社会观形成时期,对事物的认识与接收都具有模仿性,中学体育教师的失范行为对中学生的影响极大,为了能避免或尽量减小影响,研究中学体育教师的失范行为的成因,从源头入手,探寻失范行为影响因素,及时克服影响因素的不利影响,有助于体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与发展。
  一、制度因素影响
  随着中小学教学改革进程的发展可以发现,教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改革的核心内容。具体反映在教学上,表现为必须围绕各班级授课制定相应的教学规范和制度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然而,不当的学校教学制度、不当的学校管理模式、不当的教育评价制度等与教学现实相背离,导致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失范,阻碍正常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教学模式限制
  当前,我国中学的上课时间固定不变,每节课有固定的时间长度,课与课之间的时间间隔也是固定不变的,上课总是以一种格式化的方式在进行。这对教师来说,意味着他们每周必须以几乎完全同样的方式来安排他们的教学时间。同一件事情的过多重复,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另外,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在中学阶段基本没有变化,每个运动项目的各种技术动作已成竹在胸,对他们来说己不再有新奇感,也不再产生教学兴趣。这样的学校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自主参与意识,只能像机器一样进行固定的程序教学工作,教学中不再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管理模式限制
  当前,我国中学管理模式以集权式管理模式为主,上级部门对教育的控制较严密,管理权相对集中,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相对较小。虽然这种集权式管理模式有利于统一教学要求,有利于建立全局性的教学质量检验标准,但是,该模式也存在着很多弊端。如不利于调动办学积极性,导致教师积极性、创造性下降;不利于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妨碍了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学校及教职工的竞争意识培养;削弱了学校改革进取精神,导致教师没有紧迫感、危机感。这种集权式的学校管理模式对教师教学的最大影响就是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来进行课堂教学,教学目标成为唯一的指挥棒,从而导致各种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教学失范行为的出现。
  (三)体育教育的评价方式限制
  我国现行教师评价制度主要是强调评价的结果,而忽略评价过程。并且,常常把评价结果简化为一个数值,排出名次,忽视评价的诊断和改进功能。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评价多数局限于学生参加上一级体育比赛的成绩,或者是学生参加中考体育加试成绩,而不考虑通过体育教师的教学,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高的程度等综合因素进行评价。现行的评价目标片面,只重视教育的短期需要,只看重成绩表面数值,不考虑学生内在的身体素质综合发展及体育兴趣的培养。并且,这种评价结果直接导致教师社会利益的分配差异,集中表现为“奖金分配”差异,这种评价对体育教学来说弊大于利,长此以往,会使体育教师产生焦虑、嫉妒、虚荣等心理问题,导致教学失范行为的发生。
  二、教育观念因素影响
  (一)重知识、轻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观的影响下,教师认为学生记住知识就是等于掌握了一切,也就是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甚至他们还认为自己就是本学科知识的权威。这种教育观主要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往往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实质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也就是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能充分运用于生活实践,通过各种生活实践进行反复检验、验证、反思才正真吸收转化为自己所拥有的才能,才对人生具有建构意义。学生只有在不断的自主探究过程中才能更深刻地领会知识、获得体验与感悟,进而获得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体育活动是生活的有效载体,学生所学知识很多都可以通过体育活动过程进行有效探究,使知识的转化更为流畅。
  (二)重智力、轻体育
  传统教育教学质量观把考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点局限于考察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考试成绩上。有些教师为了迎合传统的教学质量观,在教学活动中非常注重课堂知识的教学,注重学生智力水平发展,忽视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方面。在这种教学质量观的指导下,有些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不能很好的运用知识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产生高分低能现象;有些学生各门功课都很优秀,但身体素质很差,如:疲劳、肥胖、失眠、近视、营养不良等亚健康状态,对今后的工作生活都将造成影响。现代教师应树立注重素质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努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能力培养,使学生真正的健康快乐成长。
  (三)重主导、轻主体
  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同时也认为,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固有的“传授——接受”模式。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是知识接受者。教师始终居于统治地位,起到主导主用,学生处于被统治地位,是教学的主体。而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师生互动的社会活动,教师与学生应处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关系中。但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有时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教师成了教学中的权威,教学中学生的一举一动必须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课堂成了教师向学生传授“法定知识”的场所,教师成了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活动,学生的接受活动只能是以教师的传授为转移,甚至是被动地接受和服从。在这种师生观下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缺乏真实的直接的精神交流,教师沉醉于自己的运动思维世界中,不会倾听学生的心声,更不用说异己的声音了。   三、社会因素影响
  (一)社会地位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由于体制原因,教师变成了社会阶层中的弱势群体。教师劳动效益不能立刻显示出来,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急剧下降。体育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社会地位更差,甚是被歧视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老师。教师地位的下降不仅表现在经济收入的偏低,还表现为政治待遇和职业声望的低微,这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对教师教学行为产生巨大影响,是体育教师教学失范行为产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部分教师由于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到物质与金钱的诱惑,荒废教育工作,从事其他兼职工作,甚至脱离了教师工作岗位。
  (二)不良社会行为影响
  熟话说“教学相长”,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处在一个相对平等的位置中,既能体现学生对教师知识权威、道德权威的认同,也能体现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但是,在现实教学中,中学体育教师由于受到社会陋习的影响,常常出现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特权思想,有些体育教师偶尔还“武力教学”,使师生关系变得紧张尴尬甚至敌意。
  四、个体差异因素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的个体差异性主要是通过教师综合素质来体现的。教师综合素质高低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优劣,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直接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由于每个体育教师个体的教学经验、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体育教师之间的素质高低千差万别。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不高会造成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识不清,其教学行为也就难以规范、合理,就会产生教学失范现象。
  (一)体育教师教学经验差异
  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受到自己以前体育教练的影响,获得的教学经验;另一种是在教学过程中自我探索获得的教学经验;还有一种是在教学过程中与同行或同事交流学习获得的教学经验。体育教学中,中学体育老师的教学经验大多数是在教学中摸索出来的,教学经验积累相对不足,教学规律总结与反思的欠缺会使体育教师在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性经验不足,而导致师生关系或教学环境恶化,从而产生教学失范行为。
  (二)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差异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情绪紧张、烦躁、忧郁会让学生感到压抑,教师心理的不健康会产生极其不适宜的教育行为,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甚至酿出恶果。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教师必须有健康的心理。否则,一个缺乏健康心理、赏罚不公、喜怒无常、冷漠无情,甚至心理异常、扭曲的教师必然会在教育过程中做出种种违反教育原则的行为。
  (三)体育教师人格差异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教师的人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产生着教育的效应。教学行为中包含着诸多的人格因素。教师的人格包括教师的作风、态度、信心、责任心等因素。教师人格是影响学生人格成长、心理发展、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显著影响。体育教师的个人特征决定了其相应的教学观,教师个性特征与其教学观的相互作用就表现出不同的教学行为。学生是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来理解教师的要求、掌握知识、发展自身能力、培养健康的个性品质的。因此,体育教师素质不高往往导致教师教学行为失范,并进而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受挫、教学任务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建议
  (一)创新教育理念
  建立民主型教育理念,倡导师生平等,以鼓励教育、指导教育、协助教育、合作教育为主要教育手段,避免采用以权压人、命令主义、独裁高压等不当的管理手段。从而杜绝体育教师失范行为的发生。
  (二)加强师德教育
  重视体育教师师德教育。首先要认真学习理论,掌握师德的基本知识,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标准严格要求。其次要投身于师德教育实践,将道德实践和教育教学实践融为一体.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第三,体育教师个人还要经常地自我反省,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受、体验失范行为的后果与危害,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发展综合素质.
  (三)健全监督机制
  建立健康、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体育教师行为进行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监督。首先是教育管理部门的监督,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教育管理层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制定有效的监督、评价标准。其次是教师之间的相互监督,教师之间可以采用正常的提醒、规劝以及批评教育方式进行监督。最后是学生监督,由于学生与教师接触多,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感受深,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学生们对教师行为的评价意见,并将有关意见迅速反馈给教师的方式进行有效监督。
  参考文献:
  [1] 林立新,王清生.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现状及其调控对策研究[J].湖北:襄樊学院学报.2010(5).
  [2] 王海棠.我国中小学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应对策略[J].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
  [3] 仇军,钟建伟.论体育社会问题[J].北京: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6).
  [4] 张玉,超栗丽,王朝军.我国体育道德失范成因及预防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文化导刊.2007(6).
  [5] 夏端阳.湖北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及其改善对策[J].湖北: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3  摘 要 《田径教学训练大纲》中规定了男女中长跑运动员全年训练负荷、训练次数,课次的训练时问、比赛次数、负荷强度、作出了纲要性的指导和宏观的总体控制。总之,男女中长跑是运动员的训练负荷系指跑的练习而言,而跑是运动员主要的练习形式,运动员在跑时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要求承担一定的负荷,适宜的负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8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1  摘 要 从动作对于飞碟射击的重要性来说,动作可视为飞碟射击的基础,只有以合理的动作做基础,运动员才可能将其最好的竞技能力表现出来,获得理想成绩。所以建立合理的动作基础非常重要,只要有合理的动作做基础,运动员才不会走弯路或少走弯路,也是运动成绩进一步提高的保证。  关键词 动作 运动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1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高校体育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并提出护理措施,为减少和避免高校体育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踝关节 损伤 护理  踝关节是人体进行运动时重要而又比较薄弱的部位。它在人体进行支撑、跳跃、旋转时所承受的负荷最大。在体育运动中,踝关节损伤是很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2  摘 要 在学校教育中,体育在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体育能力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近些年来,教育工作者们也日益意识到体育教学方法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教学方法和方式也呈现综合运用的趋势使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关键词 体育运动 体育教学方法 心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2  摘 要 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初级中学的开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本研究针对某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初级中学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健康有序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初级中学 体育训练 发展  一、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  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1  摘 要 如何在相对较短的学习时间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发展自身体能,获得运动技能,从而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兴趣 游戏化教学 以学生为本 师生关系  一、为什么有的小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  首先是老师在教的方面过分强调步调一致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2  摘 要 创新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已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教改“热点”。本文对实施积极参与原则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问题作了初步研究,并提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 积极参与训练原则 创新能力  一、前言  体育课程改革已倡导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2  摘 要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发、分析法和逻辑法对啦啦操与健美操运动项目之间存在的共性和异性进行探讨分析,使练习者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合理安排、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啦啦操 健美操 比较  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2  摘 要 本文对中学体育教学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与分析。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现存的几个问题。又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影响中学体育教学的三个方面的重要因素,最后,据此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以期对中学体育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1  提 要 本文根据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通过选用体育教材,改变组织教法,教师教态等几个方面,对怎样提高初中学生体育兴趣、积极性所进行的探索。  关键词 体育兴趣 组织教法 教师教态  一、通过设置疑问  设疑,即以总是的形式提出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教学的内容变成问题,使之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