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西城区康乐里小学以学生的兴趣、生活中遇到的真实情境为基础,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在原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善于创变,设计能够连接学生的真实生活与学校学习的全场域课程,全面挖掘家庭—学校—社会的综合育人价值,兼顾学生科学与艺术素养的培育,力求使学校开设的课程体现趣味性、关注需求性、融合教育性。
新的课程实施计划提出“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这类课程重点要让孩子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带给师生美的享受。康乐里小学尝试从一年级探索全场域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力求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连接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与学校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载体,助力教师实现跨学科交流,挖掘实践课程的综合育人价值。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思路
本文将以“雪的世界”主题活動呈现学校全场域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雪的世界”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中,教师重点围绕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讨:学生与“雪”有关的生活经验有哪些?学生对“雪”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各学科可以与“雪”相整合的教学内容有哪些?有哪些学科可以围绕“雪”进行跨学科活动设计?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要重点落实学生哪些方面的核心素养?围绕上述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进行了多轮研讨,也对学生进行了以班级为单位的调查。经过研讨,形成了“雪的世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实施与反思是动态生长的过程。对教师而言,设计过程帮助各学科教师理解如何连接自然现象、生活经验与学科学习,如何围绕主题进行跨学科活动设计,甚至是在活动结束后结合学生的作品进行反思改进此次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而言,通过在生活中观察、记录、思考,在学校中通过各项活动增强探究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学校管理者而言,通过“雪的世界”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探索了学校进行跨学科课程设计的组织管理以及家校合作的新模式。
在此次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中,我们重点关注了学生在健康生活、审美情趣、科学精神、勇于探究、学会学习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上述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及跨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教学”升华为“教育”。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协同开展
伴随家长育人理念与水平的提升,学校也积极邀请吸纳有热情、有育人智慧的家长参与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让家长从学校教育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与校长、教师一道共建育人环境,众筹育人智慧。我校一年级在一个独立的校区,孩子独立分组完成活动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邀请了100多名家长志愿者参与其中。“雪的世界”活动前一天,所有教师和部分家长志愿者利用放学后的时间悄悄地装饰校园,在教室里、楼道里挂满了大雪花、摆上了小雪人,为孩子们制造惊喜。活动当天,所有人都穿上了带有雪花元素的服装,所有的游戏项目也都与“雪”有关,整个校园仿佛真的成了一个“雪的世界”。活动过后我们共收集近100份志愿者建议书,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活动对学校的教学和活动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利于在今后配合学校工作,有效地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其中还不乏一些有“课程意识”的家长提出这次活动不同于以往的新年联欢,愿意带着学生回到家庭中持续开展关于“雪”的研究和学习,并分享他们的研究故事。更有家长愿意协助学校对接校外博物馆、研究院所,让学生可以持续关注有关“雪”的主题和研究。通过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激发了学生、教师、家长几大主体的参与热情,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始于学校,延续在学校与家庭之中。
核心素养是学科壁垒的“溶化剂”。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通过“雪的世界”各类学科及跨学科活动,各学科教学将实现统筹统整。但是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个巨大挑战。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学科教师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教某个学科的教师。传统教学时学科间的交流很少,通过活动的开展,我们意识到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这就给了各学科教师充分交流的机会。如美术课上,教师结合美术教材引导学生认识、利用各种形状进行创作,特别是以圆为重要创作图形,加入了雪人和雪花的元素,让学生了解图形与自然事物之间的联系。科学课结合学校“水资源”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水与雪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在下雪后收集雪花,并观察雪花的融化,做雪花融化实验,学生还利用休息的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有关雪的资料,了解雪形成的原因,并画出雪花的样子以及水和雪是如何相互转化的。音乐教师也搜索了很多国内外与雪有关的音乐,帮助学生感受雪花主题音乐的美妙,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这样的学科实践活动不仅使孩子们收获了知识和快乐,他们的科学素养与艺术审美素养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活动中,所有的科任教师都提升了学科之间,尤其是科学与艺术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意识。在这种意识的推动下,学生通过综合性的学习获得跨学科的共性内容,促进头脑中知识结构的迁移,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达到好学、善学、乐学的目的。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迭代优化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随着实施过程不断迭代优化的。“雪的世界”学科实践活动前期的学习,让学生对雪有了丰富的感知认识,但接下来出现的问题又是我们没有想到的。美术教师分析了学生画的雪花,发现每一幅画上的雪花画得都很漂亮,样子、大小都不同。但在这些形形色色的雪花中能把雪花的结构画准确的却很少。这使我们意识到,我们也需要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找到一个融合点,兼顾学生的科学素养与艺术素养的统一,而不是割裂。我们再次重温了科学与美术学科的课标,找到了学科间的共通点,并修改了学生后续的学习计划,由美术和科学教师共同制订方案,把科学与美术进行整合。课上学生首先和科学教师一起了解雪花形成的原因,教师通过视频、图画、信息提取的方式让学生知道雪花真实的结构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再由美术教师对雪花的创作进行重点讲解,学生利用美术课学到的色彩、构图的绘画技巧将雪花的美呈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当学生再次呈现以雪花为主题的作品时,再也没有出现科学性的错误,每一幅作品都是科学与美术的完美结合。对综合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的及时分析、有效应对,让我们看到,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兼顾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重要价值,学生在形成了对“雪花”这一自然物的科学理解的基础上,也能够在生活中以艺术的视角与审美去欣赏雪。
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学校针对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对教师进行了访谈。教师看到了在活动中学生超越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并为下一轮“雪的世界”主题活动的实施提供了诸如组织“家长小课堂”“小小科学家”“小小艺术家”等活动的建设性建议。教师把教材整合出了“美”,通过大家团结协作创作出和谐的“美”,学生体验到合作创造出的参与“美”,整个过程带给师生“美”的享受。
课程改革推动到今天,我们认为学校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场域,但家庭与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育人环境。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学校要配套以相应的制度、机制保障对教学时空、师资的重新调整。在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系统而全面的反思也会保障综合实践活动始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家长的参与性与教师的创造性,从而更好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为培养新时代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王珂,北京市西城区康乐里小学党总支书记,高级教师】
新的课程实施计划提出“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这类课程重点要让孩子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带给师生美的享受。康乐里小学尝试从一年级探索全场域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力求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连接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与学校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载体,助力教师实现跨学科交流,挖掘实践课程的综合育人价值。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思路
本文将以“雪的世界”主题活動呈现学校全场域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雪的世界”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中,教师重点围绕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讨:学生与“雪”有关的生活经验有哪些?学生对“雪”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各学科可以与“雪”相整合的教学内容有哪些?有哪些学科可以围绕“雪”进行跨学科活动设计?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要重点落实学生哪些方面的核心素养?围绕上述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进行了多轮研讨,也对学生进行了以班级为单位的调查。经过研讨,形成了“雪的世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实施与反思是动态生长的过程。对教师而言,设计过程帮助各学科教师理解如何连接自然现象、生活经验与学科学习,如何围绕主题进行跨学科活动设计,甚至是在活动结束后结合学生的作品进行反思改进此次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而言,通过在生活中观察、记录、思考,在学校中通过各项活动增强探究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学校管理者而言,通过“雪的世界”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探索了学校进行跨学科课程设计的组织管理以及家校合作的新模式。
在此次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中,我们重点关注了学生在健康生活、审美情趣、科学精神、勇于探究、学会学习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上述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及跨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教学”升华为“教育”。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协同开展
伴随家长育人理念与水平的提升,学校也积极邀请吸纳有热情、有育人智慧的家长参与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让家长从学校教育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与校长、教师一道共建育人环境,众筹育人智慧。我校一年级在一个独立的校区,孩子独立分组完成活动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邀请了100多名家长志愿者参与其中。“雪的世界”活动前一天,所有教师和部分家长志愿者利用放学后的时间悄悄地装饰校园,在教室里、楼道里挂满了大雪花、摆上了小雪人,为孩子们制造惊喜。活动当天,所有人都穿上了带有雪花元素的服装,所有的游戏项目也都与“雪”有关,整个校园仿佛真的成了一个“雪的世界”。活动过后我们共收集近100份志愿者建议书,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活动对学校的教学和活动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利于在今后配合学校工作,有效地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其中还不乏一些有“课程意识”的家长提出这次活动不同于以往的新年联欢,愿意带着学生回到家庭中持续开展关于“雪”的研究和学习,并分享他们的研究故事。更有家长愿意协助学校对接校外博物馆、研究院所,让学生可以持续关注有关“雪”的主题和研究。通过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激发了学生、教师、家长几大主体的参与热情,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始于学校,延续在学校与家庭之中。
核心素养是学科壁垒的“溶化剂”。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通过“雪的世界”各类学科及跨学科活动,各学科教学将实现统筹统整。但是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个巨大挑战。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学科教师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教某个学科的教师。传统教学时学科间的交流很少,通过活动的开展,我们意识到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这就给了各学科教师充分交流的机会。如美术课上,教师结合美术教材引导学生认识、利用各种形状进行创作,特别是以圆为重要创作图形,加入了雪人和雪花的元素,让学生了解图形与自然事物之间的联系。科学课结合学校“水资源”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水与雪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在下雪后收集雪花,并观察雪花的融化,做雪花融化实验,学生还利用休息的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有关雪的资料,了解雪形成的原因,并画出雪花的样子以及水和雪是如何相互转化的。音乐教师也搜索了很多国内外与雪有关的音乐,帮助学生感受雪花主题音乐的美妙,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这样的学科实践活动不仅使孩子们收获了知识和快乐,他们的科学素养与艺术审美素养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活动中,所有的科任教师都提升了学科之间,尤其是科学与艺术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意识。在这种意识的推动下,学生通过综合性的学习获得跨学科的共性内容,促进头脑中知识结构的迁移,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达到好学、善学、乐学的目的。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迭代优化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随着实施过程不断迭代优化的。“雪的世界”学科实践活动前期的学习,让学生对雪有了丰富的感知认识,但接下来出现的问题又是我们没有想到的。美术教师分析了学生画的雪花,发现每一幅画上的雪花画得都很漂亮,样子、大小都不同。但在这些形形色色的雪花中能把雪花的结构画准确的却很少。这使我们意识到,我们也需要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找到一个融合点,兼顾学生的科学素养与艺术素养的统一,而不是割裂。我们再次重温了科学与美术学科的课标,找到了学科间的共通点,并修改了学生后续的学习计划,由美术和科学教师共同制订方案,把科学与美术进行整合。课上学生首先和科学教师一起了解雪花形成的原因,教师通过视频、图画、信息提取的方式让学生知道雪花真实的结构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再由美术教师对雪花的创作进行重点讲解,学生利用美术课学到的色彩、构图的绘画技巧将雪花的美呈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当学生再次呈现以雪花为主题的作品时,再也没有出现科学性的错误,每一幅作品都是科学与美术的完美结合。对综合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的及时分析、有效应对,让我们看到,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兼顾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重要价值,学生在形成了对“雪花”这一自然物的科学理解的基础上,也能够在生活中以艺术的视角与审美去欣赏雪。
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学校针对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对教师进行了访谈。教师看到了在活动中学生超越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并为下一轮“雪的世界”主题活动的实施提供了诸如组织“家长小课堂”“小小科学家”“小小艺术家”等活动的建设性建议。教师把教材整合出了“美”,通过大家团结协作创作出和谐的“美”,学生体验到合作创造出的参与“美”,整个过程带给师生“美”的享受。
课程改革推动到今天,我们认为学校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场域,但家庭与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育人环境。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学校要配套以相应的制度、机制保障对教学时空、师资的重新调整。在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系统而全面的反思也会保障综合实践活动始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家长的参与性与教师的创造性,从而更好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为培养新时代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王珂,北京市西城区康乐里小学党总支书记,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