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高效文本解读的四项基本原则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本解读需要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是一种发现式的学习,属于高层次的阅读能力范畴。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丰富意蕴,探讨文本蕴涵、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讨文本中的疑点、难点,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促成新认识的诞生。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从操作层面来说,可以从坚持本文中的“四项基本原则”上尝试、突破,进而打造高效阅读教学课堂。
  
  关键词:高效;文本;解读;寻找;四项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41-2
  
  基本原则一:寻找生长点与结合点
  
  面对一部厚重的文学作品,我们常常觉得难以选择,生怕漏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但我们又清楚地知道,教学不能指望一网打下去就想捞光所有的“鱼”。因而捞学生捞得着的“鱼”,捞得牢靠的“鱼”,就是文本解读选择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就是我们应该从学生阅读体验的角度去选择合适的解读。
  
  《那树》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含蓄而深刻的散文,在作者命意或主旨的解读上,有如下一些不同的解读角度:①讽刺人类膨胀的物欲以及对精神家园的漠视;②思考现代文明发展与传统文化坚守的辩证关系;③呼唤生命价值的尊重与认同;④含蓄批判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四种解读层次有着明显的不同,因而教学内容的选择自然就有较大的差异。
  
  然而很多教师教学此文,总觉得教学过程中很难入味,留下的遗憾远比收获大得多。面对这样的教学后遗症,我们不禁对文本解读的学情价值产生了现实的困惑和思考。
  
  可以说,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已经蔚然成风,各种文本的解读也都能从网络报刊杂志上找到。然而在这种种文本解读背后,我们该如何利用这把“双刃剑”呢?要使文本解读真正关注学生的阅读主体,实现文本解读的“教学”意义,我们必须要在学生的阅读主体与教师的解读主体上找到两者的生长点与结合点。[1]
  
  生长点在哪里呢?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要关注到那些学生很容易忽略又非常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包括非常特别的句式,也包括非常不起眼的词语。例如,在《那树》一文中,学生在阅读中首先会注意到砍伐树木的语言描写,这些句子有的非常特别,文本解读时就应该有意识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语丰富的表现力,盯住这样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理解和品味中不断加深认识,触摸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东西。
  
  结合点又在哪里呢?文本解读要做到关注学生的阅读主体,结合点在教师的换位阅读上。《那树》一文,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认知立场上,应该有这样的疑问:文章所叙写的不就是因为市政施工而要伐倒一棵树么?为何要写得如此煞有介事,充满悲情?但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绝不是因为伐树的故事,人们伐倒了树,还伐倒了什么?树的故事一定有所寓指,如果把这个故事看成是一个寓言,探究它的寓意不正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本意吗?带着这样的换位阅读姿势,我们寻找寓意在文中的依附。
  
  基本原则二:寻找哲学视角
  
  如果将“语文”和“哲学”联系起来,那么解读文本就有一种哲学视角——在辩证性的肯定否定思维中深化对文本的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即肯定否定规律,亦称否定之否定规律。它不只是对肯定的否定,更重要的还在于对否定的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它包括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形成一个发展周期。从内容上看,这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从表现形态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即曲折前进的过程。[2]
  
  其实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我们亦可遵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思维规律,不断深化对文本的解读,最大限度地接近文本的核心。需要补充的是,在否定的基础上有一个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可以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进一步明确为肯定自己——否定自己、发展自己——否定之否定自己、发展自己。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如何理解“闲人”是解读文本的关键,也是能否走进作者心灵世界的关键。而编者注释“闲人”为“清闲的人”,但是“闲人”真的是“清闲的人”吗?要深入理解“闲人”的内涵,就需要以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性思维来解读。先肯定“清闲的人”,然后补充写作背景:元丰二年七月,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政敌弹劾,并以讽刺新法的诗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一百多天,几乎被砍头。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十二月苏轼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是个有职无权的官。再引导学生思考:苏轼甘愿做一个“有职无权”的闲人吗?答案当然是不愿意。但是此时的苏轼不被朝廷信任,又遭政敌弹劾,离政治中心和自己的政治理想越来越远,身在此荒远之地又能怎样呢?教师再进一步明确:不得“签书公事”的苏轼即使想有一番作为也没有条件去作为,他没有选择,只能做闲人。稍稍梳理一下教学思路,即肯定“闲人”——否定“闲人”——否定之否定“闲人”。
  
  基本原则三:寻找精彩的细节设计
  
  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对自己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预设,一
  种方案,是课前对教学的理想化监控。教学细节是构成教学行为外显的最小环节,是教学行为的微观分析。文本解读必须精心准备,精细安排,精致到位,这样才能出精品。[3]
  
  教师进行教学细节设计时,无论是对教材的细节处理,还是对教学环节的精细设计,都必须考虑这一细节在整体中所担当的“角色”,认清其应有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并精心安排其呈现的时机和方法。精彩的细节设计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特定教学情境中的最佳选择,细节与细节上下贯通,前呼后应,中心突出,结构严谨,恰如其分,构成和谐的教学整体,细节与整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江苏南京市鼓楼区教研室组织初中优秀青年语文教师賽课时,选中了经典课文——杜甫的《石壕吏》。一位教师按照“诵读——品析——背诵”的教学思路对文本进行了整体设计,重点放在“听妇前致辞”一段。在“初读”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抓住“语气”,读出感情。这个环节由四个细节构成:①学习用句子内部的停顿来表达感情。②学习通过强调关键词语来表达感情。③学习把握语速来表达感情。④学习体会语调来表达感情。这四步一环扣一环,充分体现了文本解读时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在一步步点拨、让学生体悟之后,学生很顺利地走入了文本,把握了诗的主旨,而且让课堂充满了诗意的追求,颂诗声琅琅,学完了这一段后,学生就自然成诵了。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又巧妙地组织学生采用此法自学《石壕吏》的最后一段,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可见,这里的细节设计组成了细节链,产生了整体效应,可以视之为精彩设计,它是使文本解读获得高效的有力保证。
  
  
  基本原则四:寻找“分歧点”与“空白点”
  
  对文本理解有分歧和空白的地方,要作为探究点,引导学生探究,做出个人的合理的解读,生成理解的多样性。[4]允许对文本多元解读,是语文教学理念的一大突破。在课堂教学中,捕捉、探究对文本理解的“分歧点”和“空白点”,引发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形成多元解读,促进学生的成长。语文教学文本的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大量的具体形象,并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而文本解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知识差异、生活积淀、体悟角度等方面的不同,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他们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这样就给探究文本的“分歧点”和“空白点”提供了一种必然。下面是《羚羊木雕》关于内容理解的“分歧点”和“空白点”的探究片段。
  
  师:现在请同学们讨论:羚羊木雕到底该不该要回来。
  
  生1:我认为羚羊木雕不应该要回来,因为一是父母说过木雕已经送给我了,我就有权做主;二是万芳说我的好朋友,真诚帮助过我;三是既然已经送出去了,再要回来,伤了我的心,也伤了朋友的心……
  
  生2:我赞成要回来:一是这木雕是父亲当年支援非洲的见证,是父亲把他的青春和热血洒在非洲的纪念,太珍贵了;二是父母送给了你,并没有让你送给别人;三是如果不要回来,不是伤害了父母的感情吗?
  
  
  ……
  
  从课堂片段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辩论很激烈,对文本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对一个具有多义性的文本,“多元”的理解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客观存在,正是文学作品的这种“多义性”和读者的“独特创造性”,才使得简单枯燥的语言变得神奇而富有魅力。我们应当允许并倡导文本解读“独特”且“多元”。
  
  总之,我们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应根据文本特质灵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之相辅相成、相互兼容,则能使阅读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上得到现实而充分的呈现,从而发挥文本解读真正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发展。这样,高效阅读课堂才能向青草更深处漫溯。
  
  [参考文献]
  
  [1]陈忠文,章国华合著.文本解读的教学价值.语文教学通讯,2009(11).
  
  [2]刘华正著.解读文本的三维视角.语文教学通讯,2009(11).
  
  [3]冯为民著.阅读教学呼唤精彩的细节设计.语文教学通讯,2009(01).
  
  [4]胡涛海著.寻觅“切入点”探究引领“个性化”阅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07).
  
其他文献
有个文盲,好不容易才认识了一个“川”字。一天,他见几个朋友在书摊上翻书,不禁技痒,也凑过去拿本书翻看起来,满心希望能找出个“川”来,当着朋友的面指认一番,以 Having a
期刊
提出了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resuscitation,CPCR)机中重要部件──离心血泵的要求,对现有不同血系进行比较与分析,提出初步的优化方案,给出了心肺复苏用泵的优化结构
1981年5月,青州市文物普查小组发现了杨姑桥遗址,随后对其进行了田野考古调查,调查中发现多处房基,并采集了部分陶器。1991年5月又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发现10余座古代墓葬,复
一部由浙江古籍出版社重新影印出版的倪仁吉《凝香阁诗稿》摆在我的面前,一个由义乌市大元村筹办的倪仁吉诞生400年纪念大会向我发出邀请,我因此走进倪仁吉的家乡——浙江省
我国高原地域辽阔 ,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高 ,失血量大 ,病程进展快。在高原低氧环境下 ,机体发生病理生理改变 ,极易造成低氧血症。而低氧血症又降低了机体的应激能力和耐受力
清華簡《楚居篇》自整理發表後,引起學術界的熱烈討論。其中有共識,有歧見,這是學術研究的正常現象,可以理解。就内地學者對《楚居》簡文的釋讀和主旨的歸納而言,應該說,是共
一、引言木材来源于树木的木质部。树木包括多年生的高大乔木、低矮丛生的灌木和缠绕他物的藤本植物。不同种类的树木,其木材的解剖特点不同,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鉴定,可以判
清華簡《筮法》第二十三節“果”:凡果,大事歲在前果;中事月在前果;小事日乃前果。其餘昭穆果,如卦如爻、上下同狀果。外事數而出,乃果;内事數入,亦果。“果”可訓為“決”。
2012年12月,《肩水金關漢簡(貳)》~([1])由中西書局出版。該書收録肩水金關遺址第11號至第24號探方(編號T11—T24)所出簡牘2 334枚,附有彩色圖版、紅外綫照片和釋文。全書圖
如果带孩子去散步,可能的话,建议你以孩子为中心。散步的速度应以孩子的速度为标准,而不是你走在前,让孩子紧追你。否则散步就失去了放松身心的意义,更谈不上给孩子加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