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饲养方式对科宝鸡肌纤维发育、肉品质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家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j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地面平养与笼养对科宝鸡肌纤维发育、肌肉品质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两种饲养方式下不同日龄的科宝鸡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肌纤维组织学特性、肉品质性状及屠宰性能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日龄增长,肌纤维直径逐渐增大,且平养组在35、49和63日龄显著大于笼养组(P<0.05);快肌纤维比例逐渐升高,49和63日龄平养组显著低于笼养组(P<0.05);慢肌纤维比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35日龄平养组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平养组科宝鸡肌肉的粗蛋白质含量和系水力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而pH、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笼养组(P<0.05);平养组鸡的活体重、腿肌重和腹脂率显著低于笼养组(P<0.05),而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综上,地面平养方式能提高科宝鸡慢肌纤维比例,对其肉品质和屠宰性能具有有利影响。
其他文献
为研究在恒温状态下,不同加压注水条件对煤样瓦斯解吸速率及解吸量的影响,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压注水煤样瓦斯恒温解吸实验台,分别对比实验注纯水与注表面活性剂溶液、不同注水压力(高、中、低)与自然解吸、不同瓦斯吸附平衡压力(高、中、低)、不同变质程度煤条件下煤样瓦斯的解吸速率和解吸量,并对解吸量和解吸速率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注水压力的提高,煤样瓦斯的解吸速率明显降低,解吸量显著减少,呈现负
目的:本课题选择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为实验对象,以氧化应激及PI3K/AKT/Nrf2信号通路为切入点,对松萝酸诱导Y79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展开研究,以期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奠定实验基础,为松萝酸开发利用及临床运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CCK-8法检测松萝酸、卡铂及LY294002对Y79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参考48h的IC50值进行后续实验。再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松萝酸、卡铂和LY29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写作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现。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可以将作文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精心设计随文练笔,以读促写。那么如何精心设计随文练笔呢?主要途径有:填补空白扩展练笔、经典精彩之处练笔、改变体裁进行练笔、发人深思处练笔、发挥想象补充练笔、在情感体验处练笔、利用课文插图练笔、揣摩人物心理并联系生活体验练笔。
由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共同组织专家组成“甲真菌病指南专家工作组”,对2015年版指南进行了补充和修订,制定了2021年版中国甲真菌病诊疗指南。
单元整体复习课的教学应立足本章的核心概念,立足本章要解决的问题,找到一个合适的生长点,借此将本章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建构,引导学生形成更高维度的认知。应在大单元的课程观指导下选取兼具关键性和发展性的教学素材,应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指引下引导学生自主建构。
【研究背景】玉米是我国当前种植面积最大、总产最高粮食作物。对国家粮食安全尤其是饲料粮安全至关重要,被称作"饲料之王",进一步关系着肉、蛋、奶等食品安全。同时,玉米作为种业市值最高作物,一直是国际种业巨头的主要竞争焦点。针对我国玉米育种中存在的模仿育种,杂优模式单一,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以及生产上节本增效、绿色发展对品种的更高需求,亟需创新核心种质及杂优模式,培育符合绿色增产需求并可与国外品种抗衡的高
华东某污水处理厂位于太湖流域,共分为4期建成。针对各期不同的情况,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向部分池体中投加悬浮载体的方式,并结合部分功能区域的调整,实现了镶嵌式的原池改造。改造后出水CODCr、BOD5、氨氮、TN、SS和TP的浓度均能够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氨氮的去除以MBBR区域为主,保障了系统的稳定运行。悬浮载体上硝化菌的相对丰度是活性污泥中的5.4倍,而活性污
学位
目的 研究血清趋化因子配体3(CCL3)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病人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 以我院2017年1月—2021年1月诊断并治疗的绝经期骨质疏松病人120例为观察组,根据BMD检测结果分为骨量减少组59例、轻度骨质疏松组33例、重度骨质疏松组28例,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绝经期非骨质疏松妇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以及不同严重程
借助CiteSpace 5.7软件,梳理相关文献可知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关键词、概念定义、内容、特点、来源和影响因素。现有研究既有宏观层面的理论研究,又有微观层面的叙事研究。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究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本质特征及生成逻辑,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展开分类研究,更好地服务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