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Moodle在国内迅速兴起,很多网站、专业杂志纷纷开辟Moodle专栏,开展Moodle网络课程的设计与研究工作。如果说两三年前Blog的兴起标志着一种互动对话式的新型教育社会关系的形成,那么比Blog功能更强大、更能帮助教师们全面管理教学活动各种要素的Moodle课程管理系统则让人们更加兴奋不已。在《信息化课程设计——Moodle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创设》的序言中,黎加厚教授预言:“就像今天你使用PPT来呈现自己的教学讲稿一样,明天每一位教师都将会使用Moodle来建设自己的教学环境和管理自己的教学活动。”[1]
诚然,Moodle在本土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应用,前途是光明的,然而道路却未必平坦。
一、Moodle的本土化进程将遭遇技术鸿沟
现任教于美国锡拉丘兹大学的雷静博士在《学校中技术扩散的生态学分析》一文中,从生态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将技术作为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入侵物种进行了详细论述。她认为,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教育系统是个耗散系统(自组织系统),如果将技术作为系统中的外来物种引入教学,必定会打破系统原来的生态平衡[2]。
如果对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所遇到的阻力进行分析,雷静博士对技术的这一定位可以被称作目前比较具有说服力的一种。因此,本文中笔者继续沿用雷静博士的这一观点,即Moodle的出现,势必打破原有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方面,如果将Moodle视做外来物种,一旦有外来物种入侵,排异是原来系统的一种本能反应。排异的结果,新物种要么取代原来的物种,要么成为系统的一部分从而达到新的生态平衡,要么被原系统完全排斥于系统之外,从而失去其生态位。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各物种间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发展,即完成物种的自然选择。
Moodle作为新技术进入原有系统以后,能否真正融入原有系统,与系统的其他现存物种实现共生,从而在系统中确立自己的生态位?由此看来,Moodle在本土化过程中,其命运还得依赖其自身的特性,如功能、适应性及复杂程度。
作为系统中关键物种的原有技术的发展现状,比如人们对该技术的熟练程度以及该技术在社会中的通用性、教育信念与实践等等诸多因素会对Moodle的本土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另外,成本-效益以及资源耗费等因素也将成为影响Moodle本土化的两个重要因素。
在Moodle刚刚引入我国时,就有研究者将它与目前国内比较优秀的远程教学管理系统——电大在线做了比较详细的比较[3]。电大在线是目前全国电大系统普遍采用的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管理平台,在网络课程管理方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过比较研究可以看出,Moodle的整体性能评价要优于电大在线。成本效益和资源耗费方面,Moodle作为一种免费开源软件,价格方面获得了满分;页面速度方面52.5分,与电大在线的75分相比略差;功能方面,Moodle的优点在于强调远程教育的网络学习过程,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或学生与资源的互动及网络学习的环境建设,而电大在线则着重于网络学习资源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理论上,Moodle基本上具备了与原有技术竞争并取得优势的潜力。然而,经历了2007年一年多关于Moodle应用的推广培训,目前国内使用Moodle的单位主要集中在东部及沿海教研单位,且这些单位对Moodle的概念理解已经基本成熟。在其他地区,人们对Moodle的了解则几乎为零,Moodle在国内的前期推广中显示出极端的不平衡。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Moodle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管理系统,在国内的发展必将与博客的发展历程相似,即遵循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和摩尔跨越鸿沟理论[4],在经历创新期、接受期之后遭遇鸿沟期。在此之前,Moodle只处于部分技术狂热者驱动的创新时期。从2008年开始,将进入爱好者驱动的接受期,随后将进入鸿沟期。此时的Moodle将接受实用主义的严峻考验。
二、教师们为什么不使用Moodle
为什么说Moodle必然会遭遇创新扩散过程中的鸿沟?换句话说就是,教师们为什么不使用Moodle?原因有很多方面。
首先,Moodle的推广并不会因为国家重视教育信息化而变得一帆风顺,它会受到各教学单位硬件条件的限制。要真正实现Moodle的推广和应用,最起码的要求是教师的主要工作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时间都能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
其次,Moodle的推广会遭遇教学理念的冲击。祝智庭教授曾经指出,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最好“首先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行为应该具有自主性、协作性、探究性、批判性、建构性和反思性”。然而,“我们的学校教育擅长于知识传承,在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方面较强,在培养批判性思维方面则相对较弱,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近乎无能。在升学率的驱使下,许多教师被迫变成疯狂的教学机器,源源不断地向学生灌输信息资料”。[5] Moodle的功能的确很强大,教师们几乎可以用来完成所有想要实现的功能。然而正如Web2.0所遭遇的尴尬一样,教师们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方式,即便使用Moodle,也往往仅将传统课堂照搬到网络上,为现有的课程提供一种强化而已。笔者对黎加厚教授的博客“东行记”中列举的国内所有能够正常访问的Moodle网络课程网站进行了调研,其中包括Moodle学习资源类网站4个,高校类7个,教研培训类9个,基础教育类7个。在所有参与调研的网站中,除少数优秀网站外,大多数网站都缺乏必要的交流合作环节,即使有交流合作模块的设计,也是为了设计而设计,直接沿用Moodle原有的交流功能,显得死板、生硬,毫无创新可言,更多的课程则是将Moodle作为一种存储空间,罗列了大量的备课资源,却未想过应该将这些资源整理成逻辑章节,有的课程甚至是将传统课堂的教案又重新复制粘贴一遍。
Moodle自身是否具有足够的优势,使得已有自身网络课程系统的学校或教师放弃原有的系统采用新系统,也成为教师们是否采用Moodle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虽然Moodle是开源的,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对它进行修补,增添功能,然而这毕竟是编程“高手”们的事情,使用Moodle的大多数还是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教师都精通编程。最理想的境界莫过于一线教师一拿到Moodle就能够马上投入使用。然而要使用Moodle,必须先安装Mysql和Php后才可安装,且要懂配置和相应的语言。也就是说,普通教师要想使用Moodle,还得需要网络管理员的帮助,这与传统的网络课程管理平台相比,并无明显优势。
三、Moodle的前景分析
虽然Moodle在本土化的推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然而其被喻为“教师手中的一盏阿拉丁神灯”并非空有虚名。很多文献资料都对Moodle所蕴涵的教育理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诸如它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及教育心理学基础,其独特的工作方式——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快乐地瞎忙活等等,这些创新的内容让渴望教学创新又苦于找不到创新门路的传统教师们眼前一亮。
教师们之前没有使用Web2.0的热情,是因为“它们本身并没有多少值得思考的东西,更没有明确表示它们的设计目的是改变学习环境”[6],而 Moodle则是专门为改变学习环境而设计的,这方面的功能也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网络教育管理平台(例如电大在线)。其中具有明显优势的几个方面分别是:课程开发——除能对多种类型文件的导入、导出提供链接外,还能对其进行有机整合并在线编辑;交互——不仅包含同步的chat、异步的讨论区、消息,同时还有Wiki协作;价格——开源、免费。其中的Wiki协作功能建立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无疑对教师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利用Wiki功能,可以建立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新型教学方式;通过Wiki,不仅可以实现网络学习资源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重要的是能实现远程教育的网络学习过程、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及网络学习的环境建设。利用Wiki协作功能,可以弥补传统网络课程的互动协作中情感缺失的缺点,师生间通过协作共同建构课程资源,不仅可以不断完善课程内容,还可以团结互助,增进情感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Moodle强大的社会建构功能将促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和机构加入到使用Moodle构建信息化教学的行列中来。
生产社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在生产社会化的背景下,教育产品的生产也必然趋于社会化,Moodle正是社会化大生产理念指导下的一个必然产物,它将引领教学产品设计的新理念。一方面,Moodle完全实现了“积件”(学习对象)的理念和构想,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构建课程,也可以直接享受他人的设计成果;另一方面,Moodle的应用将推动教育资源标准化的进程,对于用户来说,资源的设计过程将逐步趋于透明。
其实,Moodle最美好的前景并非某一天会有多少人在使用它,也许若干年以后将不再有人记得今天关于Moodle的大讨论。然而在未来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中,Moodle所承载的全新理念必定会深深根植于设计者乃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心中。当有一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够自然地运用这些理念而不需要冥思苦想时,今天我们花大力气推广Moodle软件的真正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信息化教学设计——Moodle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创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
[2]雷静.A Ecological Analysis of Technology Diffusion in schools [DB/OL].http://www.elearningforum.net/Seminar/Seminar07-31.htm, 2008-1-15.
[3]王木林,洪伟林.Moodle和电大在线平台之比较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5):55.
[4]方兴东.中国博客发展历程[DB/OL].http://fangxd.bokee.com/viewdiary.13411435.html,2008-1-15.
[5]祝智庭.“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文化诠释[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5):21.
[6]Stager G. Why Teachers Don’t Use Web 2.0 -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DB/OL].http://jiao.blogbus.com/index.html, 2008-1-15.
诚然,Moodle在本土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应用,前途是光明的,然而道路却未必平坦。
一、Moodle的本土化进程将遭遇技术鸿沟
现任教于美国锡拉丘兹大学的雷静博士在《学校中技术扩散的生态学分析》一文中,从生态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将技术作为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入侵物种进行了详细论述。她认为,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教育系统是个耗散系统(自组织系统),如果将技术作为系统中的外来物种引入教学,必定会打破系统原来的生态平衡[2]。
如果对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所遇到的阻力进行分析,雷静博士对技术的这一定位可以被称作目前比较具有说服力的一种。因此,本文中笔者继续沿用雷静博士的这一观点,即Moodle的出现,势必打破原有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方面,如果将Moodle视做外来物种,一旦有外来物种入侵,排异是原来系统的一种本能反应。排异的结果,新物种要么取代原来的物种,要么成为系统的一部分从而达到新的生态平衡,要么被原系统完全排斥于系统之外,从而失去其生态位。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各物种间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发展,即完成物种的自然选择。
Moodle作为新技术进入原有系统以后,能否真正融入原有系统,与系统的其他现存物种实现共生,从而在系统中确立自己的生态位?由此看来,Moodle在本土化过程中,其命运还得依赖其自身的特性,如功能、适应性及复杂程度。
作为系统中关键物种的原有技术的发展现状,比如人们对该技术的熟练程度以及该技术在社会中的通用性、教育信念与实践等等诸多因素会对Moodle的本土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另外,成本-效益以及资源耗费等因素也将成为影响Moodle本土化的两个重要因素。
在Moodle刚刚引入我国时,就有研究者将它与目前国内比较优秀的远程教学管理系统——电大在线做了比较详细的比较[3]。电大在线是目前全国电大系统普遍采用的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管理平台,在网络课程管理方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过比较研究可以看出,Moodle的整体性能评价要优于电大在线。成本效益和资源耗费方面,Moodle作为一种免费开源软件,价格方面获得了满分;页面速度方面52.5分,与电大在线的75分相比略差;功能方面,Moodle的优点在于强调远程教育的网络学习过程,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或学生与资源的互动及网络学习的环境建设,而电大在线则着重于网络学习资源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理论上,Moodle基本上具备了与原有技术竞争并取得优势的潜力。然而,经历了2007年一年多关于Moodle应用的推广培训,目前国内使用Moodle的单位主要集中在东部及沿海教研单位,且这些单位对Moodle的概念理解已经基本成熟。在其他地区,人们对Moodle的了解则几乎为零,Moodle在国内的前期推广中显示出极端的不平衡。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Moodle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管理系统,在国内的发展必将与博客的发展历程相似,即遵循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和摩尔跨越鸿沟理论[4],在经历创新期、接受期之后遭遇鸿沟期。在此之前,Moodle只处于部分技术狂热者驱动的创新时期。从2008年开始,将进入爱好者驱动的接受期,随后将进入鸿沟期。此时的Moodle将接受实用主义的严峻考验。
二、教师们为什么不使用Moodle
为什么说Moodle必然会遭遇创新扩散过程中的鸿沟?换句话说就是,教师们为什么不使用Moodle?原因有很多方面。
首先,Moodle的推广并不会因为国家重视教育信息化而变得一帆风顺,它会受到各教学单位硬件条件的限制。要真正实现Moodle的推广和应用,最起码的要求是教师的主要工作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时间都能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
其次,Moodle的推广会遭遇教学理念的冲击。祝智庭教授曾经指出,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最好“首先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行为应该具有自主性、协作性、探究性、批判性、建构性和反思性”。然而,“我们的学校教育擅长于知识传承,在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方面较强,在培养批判性思维方面则相对较弱,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近乎无能。在升学率的驱使下,许多教师被迫变成疯狂的教学机器,源源不断地向学生灌输信息资料”。[5] Moodle的功能的确很强大,教师们几乎可以用来完成所有想要实现的功能。然而正如Web2.0所遭遇的尴尬一样,教师们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方式,即便使用Moodle,也往往仅将传统课堂照搬到网络上,为现有的课程提供一种强化而已。笔者对黎加厚教授的博客“东行记”中列举的国内所有能够正常访问的Moodle网络课程网站进行了调研,其中包括Moodle学习资源类网站4个,高校类7个,教研培训类9个,基础教育类7个。在所有参与调研的网站中,除少数优秀网站外,大多数网站都缺乏必要的交流合作环节,即使有交流合作模块的设计,也是为了设计而设计,直接沿用Moodle原有的交流功能,显得死板、生硬,毫无创新可言,更多的课程则是将Moodle作为一种存储空间,罗列了大量的备课资源,却未想过应该将这些资源整理成逻辑章节,有的课程甚至是将传统课堂的教案又重新复制粘贴一遍。
Moodle自身是否具有足够的优势,使得已有自身网络课程系统的学校或教师放弃原有的系统采用新系统,也成为教师们是否采用Moodle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虽然Moodle是开源的,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对它进行修补,增添功能,然而这毕竟是编程“高手”们的事情,使用Moodle的大多数还是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教师都精通编程。最理想的境界莫过于一线教师一拿到Moodle就能够马上投入使用。然而要使用Moodle,必须先安装Mysql和Php后才可安装,且要懂配置和相应的语言。也就是说,普通教师要想使用Moodle,还得需要网络管理员的帮助,这与传统的网络课程管理平台相比,并无明显优势。
三、Moodle的前景分析
虽然Moodle在本土化的推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然而其被喻为“教师手中的一盏阿拉丁神灯”并非空有虚名。很多文献资料都对Moodle所蕴涵的教育理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诸如它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及教育心理学基础,其独特的工作方式——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快乐地瞎忙活等等,这些创新的内容让渴望教学创新又苦于找不到创新门路的传统教师们眼前一亮。
教师们之前没有使用Web2.0的热情,是因为“它们本身并没有多少值得思考的东西,更没有明确表示它们的设计目的是改变学习环境”[6],而 Moodle则是专门为改变学习环境而设计的,这方面的功能也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网络教育管理平台(例如电大在线)。其中具有明显优势的几个方面分别是:课程开发——除能对多种类型文件的导入、导出提供链接外,还能对其进行有机整合并在线编辑;交互——不仅包含同步的chat、异步的讨论区、消息,同时还有Wiki协作;价格——开源、免费。其中的Wiki协作功能建立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无疑对教师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利用Wiki功能,可以建立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新型教学方式;通过Wiki,不仅可以实现网络学习资源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重要的是能实现远程教育的网络学习过程、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及网络学习的环境建设。利用Wiki协作功能,可以弥补传统网络课程的互动协作中情感缺失的缺点,师生间通过协作共同建构课程资源,不仅可以不断完善课程内容,还可以团结互助,增进情感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Moodle强大的社会建构功能将促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和机构加入到使用Moodle构建信息化教学的行列中来。
生产社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在生产社会化的背景下,教育产品的生产也必然趋于社会化,Moodle正是社会化大生产理念指导下的一个必然产物,它将引领教学产品设计的新理念。一方面,Moodle完全实现了“积件”(学习对象)的理念和构想,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构建课程,也可以直接享受他人的设计成果;另一方面,Moodle的应用将推动教育资源标准化的进程,对于用户来说,资源的设计过程将逐步趋于透明。
其实,Moodle最美好的前景并非某一天会有多少人在使用它,也许若干年以后将不再有人记得今天关于Moodle的大讨论。然而在未来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中,Moodle所承载的全新理念必定会深深根植于设计者乃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心中。当有一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够自然地运用这些理念而不需要冥思苦想时,今天我们花大力气推广Moodle软件的真正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信息化教学设计——Moodle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创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
[2]雷静.A Ecological Analysis of Technology Diffusion in schools [DB/OL].http://www.elearningforum.net/Seminar/Seminar07-31.htm, 2008-1-15.
[3]王木林,洪伟林.Moodle和电大在线平台之比较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5):55.
[4]方兴东.中国博客发展历程[DB/OL].http://fangxd.bokee.com/viewdiary.13411435.html,2008-1-15.
[5]祝智庭.“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文化诠释[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5):21.
[6]Stager G. Why Teachers Don’t Use Web 2.0 -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DB/OL].http://jiao.blogbus.com/index.html, 200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