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对促进高校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首先要遵守文化建设特点及建设方式。借鉴和吸收优秀廉政文化成果,不断丰富高校廉政文化的内涵,创新高校廉政文化的形式,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关键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2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
(一)廉政文化反腐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特点:廉政文化建设切实得到加强,不但有助于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而且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干部群众的精神境界,培养“四有”新人,是真正的治本之策和百年大计。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对促进高校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对推进高校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廉政文化建设本身具有无所不在的渗透性和感染力。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创造、积淀、传承和更新着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历史和现实大量事实说明,真正能够塑造和改变人的,归根结底要靠文化力量。高等教育事业的扩大和办学自主权的增加,使高校工作事务越来越多。人事任免、职称评聘、人员录用、招生考试、招标投标等工作都有权自主决定。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中也出现一些值得警惕的问题。一是经济犯罪时有发生。二是出现滥用职权现象。三是存在浪费、腐化问题。四是学术腐败、学术不和谐、不高雅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人丧失职业道德,不择手段地搞学术腐败,剽窃他人成果,抄袭别人的文章等。必须用廉政文化的力量感染人,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干部群众的精神境界,减少腐败现象的产生。
(三)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主要内涵是从政的思想和道德、从政的社会文化氛围、从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和思想的新发展、新探索,它的核心价值是清廉为民做事。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推动
(一)建立健全的组织、制度。各管理机构建立切合实际的廉政文化建设规划、计划和活动制度,提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廉政理念。全校上下齐心协力,构建廉政文化平台,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校园文化生活当中。制度建设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类趋利本性,规范这一本性的非理性发挥是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样的高职院校廉政文化建设也应充分考虑,制定出“腐败不划算”的廉政文化氛围;廉政文化建设制度应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操作性强是廉政文化建设制度成功的关键。
(二)廉政文化建设制度的执行、监督检查。A、定期召开会议制度,协调督促廉政文化组织制度的执行、进展情况,B、定期组织讨论、评优,促进各职能部门的廉政建设工作纵深发展。C、树廉政文化建设典型树廉政文化建设新风。D、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对高校的考核测评体系、考核内容,保证高校始终坚持办学方向,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三)透明度。建立执行力强的廉政文化制度,确立具体的实施办法,使用类似《高职院校廉政文化建设手册》向全校公布,加强舆论监督,职能部门要制定出监督制度,可是考虑考评激励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完善的监督制度,同时公开透明,形成良好的廉政文化建设公众监督环境。
(四)建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估体系。《国家预防腐败局2013年工作要点》指出,“研究建立评估专家库,提高工作科学性与权威性”。面向全国推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体系评估,需要全面试点,总结试点院校的经验教训,建立健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估的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着力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估的专业化。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估的专业化,关键是要让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估的内容与标准清晰、具体。聚焦“廉政文化”,将之明确化、具体化、精细化,提高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估的逻辑性、指导性、可行性。建立健全专家学者参与制度廉洁性评估的长效机制。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推动过程中,有的干部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抓教学管理.无法分出时间精力去抓廉政文化建设,以致对廉政文化建设应付了事。有的对廉政文化建设信心不足,认为现在一些手握实权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台上反腐败而在台下却搞腐败,腐败现象已呈蔓延趋势.腐败文化渗进到社会各个领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下搞廉政文化建设只能是形式主义,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影响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深化体制改革,为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持續性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在高校校园里运用文化手段,树立正气,宣传先进,对各种不廉洁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进行抨击,形成廉政文化氛围,形成褒廉耻贪的共识。我们要探讨一个种文化的形成,需要考虑它的自然环境、社会状况,以及它的生态情况。廉政文化建设同样需要生存的土壤,形成良好的建设环境。廉政文化建设中,首先抓住精神层面有代表性的东西。历史上产生很多清正廉洁的官员,也有许多廉政修身的名言警句,我党执政以来,显现的廉政形象更多。高职院校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借助这些宝贵而丰富分精神资源,紧密联系自身工作实际,加强廉政文化氛围建设。
(一)与地域文化结合。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地域文化首先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在文化形态上的不同,才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呈现多样化,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和行政区域的相对独立性,使各地的文化形态也具有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一地有一地的特点。 (二)与传统文化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独特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从小说、戏曲和诗词歌赋中寻找廉政素材。
(三)与民俗文化结合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
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民间民俗文化,如雕塑、石刻、泥人、皮影、碑刻、剪纸、谚语、民歌、民间信仰、祭祀、年节习俗、礼仪等,犹如一条环环相扣的银链,闪耀着独特的光辉。从民间的野史、民谣、民歌、民间传说中寻找廉政素材。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文化内容的历史延续,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廉政清风一直是社会倡导的重要方面之一,很多古典文集中都有重要论述。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宋]朱熹),是说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礼记》中记载:“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指出若要百姓服从政治,就要统治者公正、清正。《左传·襄公十五年》中:宋人向子罕献玉,说这是宝。子罕说,玉是你的宝,我以不贪为宝汲,你给了我玉,我们俩人的宝都丢失了。子罕用“不贪”二字概括了人格宝贵的内涵。汲取中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的营养,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植根沃土,与之合理结合,建设工作容易推广,廉政文化容易接受,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更有成效。
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经验交流
(一)廉政文化资源共享
實现廉政文化资源共享,能够进一步促进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经过多年的廉政文化建设,各地成功创作了大批具有极强感染力和渗透力的廉政文化产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通过共享廉政文化资源,能够有效地引领和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加快形成反腐倡廉制度措施有效运行所必需的文化基础和社会环境。
实现廉政文化资源共享,能促进廉政文化建设落后的高校,协调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但也存在一些须妥善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二)集中建设一批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廉政教育基地是廉政文化资源的富集区和有效载体,在反腐倡廉教育中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应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发利用。一是分类建设,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制订科学标准,对现有的教育基地和教育场所进行筛选、整合,突出特色功能。二是合理布局。坚持就近教育原则,挖掘、提炼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中的廉政文化素材,总结、宣传本地本单位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三是项目带动集聚资源。采用政府购买方式,确定一批重点廉政文化项目,公开招标,凝聚高素质的创作人才。
(三)高校廉政文化的教育对象应该包括高校的管理者、教职工和广大学生
不同的教育对象,具有不同特点,相对应的要采取廉政文化教育载体不同。让管理者、教职工参观评价大学生群体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提建议意见,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同理让大学生参观学习管理者、教职工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提意见建议,以提高管理者、教职工群体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相辅相成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宏芳,关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主体培育问题的思考,《前言》2013年第19期总第345期
[2]缪雄平,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月第34卷第9期
[3]杜德省,何世新、方骁炜,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内容体系研究,《传承·党的建设》
作者简介:张伟(1968.2-),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纪检干事,经济师116035
基金项目: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党建(统战)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廉政文化研究》中期研究成果。
关键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2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
(一)廉政文化反腐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特点:廉政文化建设切实得到加强,不但有助于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而且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干部群众的精神境界,培养“四有”新人,是真正的治本之策和百年大计。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对促进高校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对推进高校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廉政文化建设本身具有无所不在的渗透性和感染力。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创造、积淀、传承和更新着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历史和现实大量事实说明,真正能够塑造和改变人的,归根结底要靠文化力量。高等教育事业的扩大和办学自主权的增加,使高校工作事务越来越多。人事任免、职称评聘、人员录用、招生考试、招标投标等工作都有权自主决定。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中也出现一些值得警惕的问题。一是经济犯罪时有发生。二是出现滥用职权现象。三是存在浪费、腐化问题。四是学术腐败、学术不和谐、不高雅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人丧失职业道德,不择手段地搞学术腐败,剽窃他人成果,抄袭别人的文章等。必须用廉政文化的力量感染人,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干部群众的精神境界,减少腐败现象的产生。
(三)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主要内涵是从政的思想和道德、从政的社会文化氛围、从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和思想的新发展、新探索,它的核心价值是清廉为民做事。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推动
(一)建立健全的组织、制度。各管理机构建立切合实际的廉政文化建设规划、计划和活动制度,提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廉政理念。全校上下齐心协力,构建廉政文化平台,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校园文化生活当中。制度建设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类趋利本性,规范这一本性的非理性发挥是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样的高职院校廉政文化建设也应充分考虑,制定出“腐败不划算”的廉政文化氛围;廉政文化建设制度应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操作性强是廉政文化建设制度成功的关键。
(二)廉政文化建设制度的执行、监督检查。A、定期召开会议制度,协调督促廉政文化组织制度的执行、进展情况,B、定期组织讨论、评优,促进各职能部门的廉政建设工作纵深发展。C、树廉政文化建设典型树廉政文化建设新风。D、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对高校的考核测评体系、考核内容,保证高校始终坚持办学方向,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三)透明度。建立执行力强的廉政文化制度,确立具体的实施办法,使用类似《高职院校廉政文化建设手册》向全校公布,加强舆论监督,职能部门要制定出监督制度,可是考虑考评激励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完善的监督制度,同时公开透明,形成良好的廉政文化建设公众监督环境。
(四)建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估体系。《国家预防腐败局2013年工作要点》指出,“研究建立评估专家库,提高工作科学性与权威性”。面向全国推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体系评估,需要全面试点,总结试点院校的经验教训,建立健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估的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着力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估的专业化。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估的专业化,关键是要让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估的内容与标准清晰、具体。聚焦“廉政文化”,将之明确化、具体化、精细化,提高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估的逻辑性、指导性、可行性。建立健全专家学者参与制度廉洁性评估的长效机制。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推动过程中,有的干部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抓教学管理.无法分出时间精力去抓廉政文化建设,以致对廉政文化建设应付了事。有的对廉政文化建设信心不足,认为现在一些手握实权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台上反腐败而在台下却搞腐败,腐败现象已呈蔓延趋势.腐败文化渗进到社会各个领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下搞廉政文化建设只能是形式主义,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影响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深化体制改革,为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持續性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在高校校园里运用文化手段,树立正气,宣传先进,对各种不廉洁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进行抨击,形成廉政文化氛围,形成褒廉耻贪的共识。我们要探讨一个种文化的形成,需要考虑它的自然环境、社会状况,以及它的生态情况。廉政文化建设同样需要生存的土壤,形成良好的建设环境。廉政文化建设中,首先抓住精神层面有代表性的东西。历史上产生很多清正廉洁的官员,也有许多廉政修身的名言警句,我党执政以来,显现的廉政形象更多。高职院校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借助这些宝贵而丰富分精神资源,紧密联系自身工作实际,加强廉政文化氛围建设。
(一)与地域文化结合。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地域文化首先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在文化形态上的不同,才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呈现多样化,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和行政区域的相对独立性,使各地的文化形态也具有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一地有一地的特点。 (二)与传统文化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独特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从小说、戏曲和诗词歌赋中寻找廉政素材。
(三)与民俗文化结合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
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民间民俗文化,如雕塑、石刻、泥人、皮影、碑刻、剪纸、谚语、民歌、民间信仰、祭祀、年节习俗、礼仪等,犹如一条环环相扣的银链,闪耀着独特的光辉。从民间的野史、民谣、民歌、民间传说中寻找廉政素材。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文化内容的历史延续,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廉政清风一直是社会倡导的重要方面之一,很多古典文集中都有重要论述。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宋]朱熹),是说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礼记》中记载:“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指出若要百姓服从政治,就要统治者公正、清正。《左传·襄公十五年》中:宋人向子罕献玉,说这是宝。子罕说,玉是你的宝,我以不贪为宝汲,你给了我玉,我们俩人的宝都丢失了。子罕用“不贪”二字概括了人格宝贵的内涵。汲取中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的营养,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植根沃土,与之合理结合,建设工作容易推广,廉政文化容易接受,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更有成效。
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经验交流
(一)廉政文化资源共享
實现廉政文化资源共享,能够进一步促进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经过多年的廉政文化建设,各地成功创作了大批具有极强感染力和渗透力的廉政文化产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通过共享廉政文化资源,能够有效地引领和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加快形成反腐倡廉制度措施有效运行所必需的文化基础和社会环境。
实现廉政文化资源共享,能促进廉政文化建设落后的高校,协调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但也存在一些须妥善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二)集中建设一批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廉政教育基地是廉政文化资源的富集区和有效载体,在反腐倡廉教育中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应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发利用。一是分类建设,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制订科学标准,对现有的教育基地和教育场所进行筛选、整合,突出特色功能。二是合理布局。坚持就近教育原则,挖掘、提炼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中的廉政文化素材,总结、宣传本地本单位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三是项目带动集聚资源。采用政府购买方式,确定一批重点廉政文化项目,公开招标,凝聚高素质的创作人才。
(三)高校廉政文化的教育对象应该包括高校的管理者、教职工和广大学生
不同的教育对象,具有不同特点,相对应的要采取廉政文化教育载体不同。让管理者、教职工参观评价大学生群体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提建议意见,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同理让大学生参观学习管理者、教职工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提意见建议,以提高管理者、教职工群体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相辅相成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宏芳,关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主体培育问题的思考,《前言》2013年第19期总第345期
[2]缪雄平,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月第34卷第9期
[3]杜德省,何世新、方骁炜,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内容体系研究,《传承·党的建设》
作者简介:张伟(1968.2-),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纪检干事,经济师116035
基金项目: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党建(统战)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廉政文化研究》中期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