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和思维的境界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0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mley(1950-)是在1980年代初期崭露头角的英国雕塑家,是那个时期中很少制作以人体为主题作品的作家。他的作品不同于传统的人体雕塑,其特点是将自己的身体Life casting作为模具,并非只是限于模仿人类的形态或描写表现行为的原有雕塑范畴,而是提出了对于人体本身的探讨。葛姆雷表示对人物雕塑毫无兴趣,他的目的并非是重现人体,而是要探索人类存在并生活的空间的本质。
  关键词:人体雕塑、肉体、精神、场所
  一、其人体雕塑的形成背景
  安东尼·葛姆雷出生于1950年,父亲是英国基督教徒,母亲是德国人。他是七兄弟中最小的一个,幼年时家境比较富裕。葛姆雷的父亲是美术爱好者,去教会的每个星期天都带着家人参观伦敦大英博物馆或国际画廊。特别是在大英博物馆的埃及馆欣赏的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塑时,其巨大的尺寸及奇异之感给小葛姆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成长经历起到了培养葛姆雷艺术家素质的作用。青少年期他在作為雕塑家以及版画家的John Bunting的美术课上第一次接触了Henry Moore、Jacob Epstein等的作品。尤其是,Epstein的雕塑在十多年后为葛姆雷开始人体雕塑提供了决定性的契机。
  大学毕业,葛姆雷在土耳其、索里亚,伊朗、阿富汗以及印度学习佛教,进行了vipassana冥想修行。Vipassana是集中于自己的肉体和精神所产生的瞬间之内在状态,并通过观察领悟无常忘我之智慧的意思。这是一种克服将石膏应用于整个身体并直接铸造人体的工作时所伴随产生的对身体束缚的基本方式,并且对他的工作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在印度的经历最终为他的人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三年的旅程结束后,葛姆雷决定成为一名雕塑家并回到他的家乡。
  1974年回到英国后,安东尼·葛姆雷在Central School of Art,London、Goldsmiths College,Slade School of Fine Art等学校开始正式接受美术教育。
  1981安东尼·葛姆雷在Whitechapel Art Gallery第一次举行了个人展《雕塑Sculpture》。作品中。房|| room ||’和‘床’表现出了他对人体的关注逐渐在提升,隐喻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一衣食住,也就是饮食,服装和居住地及生存的问题。从那时起,葛姆雷开始更多地提出关于艺术的基本问题。什么是艺术,艺术家的使命是什么?为了继续他的工作,他需要一种不同的表达手段。至于当时遇到的限制,葛姆雷回忆道:“象征物不能谈论经验。象征物可以说明知识,概念和文化,但无法表达感觉”。葛姆雷追求的是能表达感情和盛载经验的雕塑作品。于是雕塑的传统题材人体成为了格雷姆的雕塑对象。而且并非是自己想象中的或者是借来的人体,而是实际的人体,也就是自己。
  二、有勇气的人体Body-case
  虽然题材同样是是人体,但葛姆雷的作品不同于从古典希腊到文艺复兴期米开朗基罗和罗丹为止的西方雕塑传统脉络。他排斥了事实的重现,象征、叙述、理想的美丽、完美的身体比率、表现姿势等西方人体雕塑的自然主义美学。葛姆雷利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工具,材料和主体,而不借其他人的身体,作为探索人类内心感受和思想的直接方法。这并非意味着葛姆雷对自己的身体特别关心或喜欢自我表现,而是认为自己的身体就是典型地表现出人类共同的状况的一个例子。他并非是从形状figure或行为gesture表现人体,而是要从人体body的观点完成作品。还有,他将用自己的身体制作的模具称为‘body case’。用石膏覆盖整个身体的铸造过程在物理上要求相当大的耐心,被限制在固体石膏中的身体在其活动中受到限制,而这种身体的隔离和不舒适反而提高了意识的清醒度。葛姆雷将这种Casting过程称之为是。向着死亡的自发性的旅游,也是从死亡重新诞生的过程”。
  1980年代后期,其主要的作品主题是单一的人物像,如顽固的圣职者一样垂直静态姿势在作品中不断出现。1991年作品‘Learning to See’表现出了封闭和自我省察的人类。葛姆雷的作品并非是行动和移动的身体,而是静止在一处纯粹的人体。这幅闭着两只眼睛的作品不是睁大眼睛看,而是看向世界的内部,而不是望向这个世界。另一方面,在“学会思考”中无头人体雕塑挂在天花板上,思维的主体器官被身体所取代,通过与身体的内在联系来实现自我意识。
  葛姆雷注重精神和肉体本质的相互关联性,同时努力试图实现感官的肉体和超然的精神的两面。这种将精神与肉体分开思维的方式与占有主流地位的西方哲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作为场所的身体
  葛姆雷不把身体看作一个物体,而是经验的场所及空间,不把身体视为给出的事物;而是事件发生的过程或者场所。葛姆雷的人类的身体既是场所又是建筑的信念从他1970年代中期开始走上艺术家之路时的已经包含这种信念的几件作品中就可以类推出。1974年‘Sleeping Place’是从对印度的记忆中出获得创造的灵感。在道路,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印度人常常只身披一条薄布入睡。盖着薄布的人体让人联想起从庞培火山灰挖掘出的人体化石,还能唤起对于死亡的联想。这个作品是躺在地面上包裹在亚麻里的石膏人体,褶皱布料下面露出了蜷缩的人体轮廓。葛姆雷的雕塑排斥或省略的对于特定个人详细的刻画。虽然个人的身份因没有脸部的刻画而被隐藏起来,但通过内在状态,即身体显露出来。雕塑的外衣暗示了人体的不存在,这同时与人体轮廓构成了作品的双重性。布料作为形态外部的边界,起到连接内部和外部的桥梁的作用,使得形状随着身体的弯曲而暴露于外部。作家关心的是作品的内面,作为私人场所隐藏者的身体,即生命场所。
  他在1981年的首次个人展中展出的“房”和“床”已经显示出身体被隐喻成暗喻性空间或居住地的迹象。葛姆雷把自己穿过的衣服剪成细长条像薄的腰带一样,设置了一个作品《房||room ||》。葛姆雷对该作品作了如下说明。“我开始思考把皮肤看成身体形态,对我来说不管什么时候我总是对衣服有幻想。特别是,人们从身上脱掉了衣服时,没有身体的衣服就像人类的第一个集装箱一样。”在正式开始人体雕刻之前,葛姆雷的作品上就已经意味了对人体的暗示,可以看出身体与特定空间是有关联的。“床”是作者亲手用8.640块面包制作的,这面包上再用蜡制作而成的作品。像影子一样。负面的人体轮廓像躺在床上的人的痕迹一样,这就是在暗示身体的空间。
  1984年作品“家home”中的建筑和人类的结合多少有些直接的尝试。这个作品是在房子模样的陶雕和躺着人体用铅做成的作品。但是在这部作品中,思想的头脑在安全的家里安全地隐藏,而身体则在没有任何保护装置的情况下,容易受伤,处于脆弱的状态。这是隐藏内心深处的认知和感情,但并意味着不能躲避世界的社会周边环境的接触,或者是不能隐藏身体上的天体性的懦弱。
  《房|| room ||》凝土箱子从婴儿背带到背部的90岁老人身上,有着各自不同的身高,面积和生活的重量。面对密密匝匝的人群,我们的灵魂是被困在身体里的沉重的存在感。
  葛姆雷通过结构上的逻辑,构筑性的建筑原则,体现了人体的物理实体,并通过从现代主义角度上讲,想要从总体上恢复身体上的自我,就是从总体上试图恢复对脱离肉体化艺术的艺术感知。
  四、结语
  从建构主义到极简主义。在20世纪美术史上被评价为美术史上最为重要的雕塑,大部分人都是置身于抽象之中,或者被解体。安东尼葛姆雷以人体特别是坚持以自己的躯体作为主题,从而给人一种回归传统和保守的雕塑构思的印象。他的这种风格并不是意识形态的退步,他所关心的是想通过复活躯体这种方式来全面恢复被缩小的现代主义思潮。葛姆雷通过人体雕塑以此追求更大的感悟和认知,并长期致力于打破肉体于精神,存在和思维之间的长期界限。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在刚过去的2014年年末,国外大师级的艺术家作品在中国一些著名展览馆和艺术区均有展出,包括毕加索、罗丹等知名大师作品展,抢尽了国内许多展览的风头,从而引发了一场新的经典复古艺术潮。虽然,大师名字本身就是“金字招牌”,但由于国门的进一步开放,数字网络技术的飞速传播,人们的审美眼界与艺术诉求越来越高,只有精心策划、视角多元的展出才能成为吸引人们的真正亮点。毕竟,现代人看待国外艺术大师的作品
第三届中国雕塑年鉴展于2013年6月16日在国家大剧院拉开序幕!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步正发理事长、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俊新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杨自鹏理事长、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杨玲女士、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副部长朱雪芬女士、两岸四地合作与发展促进会副会长闫佳林先生等领导,及著名艺术家钱绍武、张得蒂、张润垲、曹春生等150余位包括艺术家、批评家、雕塑爱好者、媒体朋友在内的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残存至今的古生代石炭纪怪物   UMA是“未知生物”的简称。然而,先发现未知的动物、然后再确认为新发现的生物品种,这样的流程从学术的角度来说,并不能简单地断言称就是发现了未知生物。UMA一词的背后,更多指向那些未发现的新生物品种之外的怪物属性生物。   怪物属性的要素之中最主要的有两点。其一是体型巨大,若是比已知的巨型生物更为庞大,自然就是怪物了。好比是相较于大王乌贼、北海巨妖那样的存在。  
花圈最初用于什么  花圈在出现之初并非为葬礼所用。花圈的“发源地”在希腊,古希腊把花圈用作装饰神像的圣物。后来,教堂里的祭司也戴起花圈来。花圈传播到世界各地后就不再是教堂专用的饰物了。古代欧洲国家曾用花圈作为奖品颁发给凯旋的战士和运动场上的优胜者。印度和缅甸至今还保留着用蔷薇花做成花圈给贵宾戴上以表敬意的习惯。花圈原来作为礼物,以示尊重和敬意,后来逐步演变成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  “溜须拍马”中的
行走在异国他乡,对于一个做雕塑的人来说,最能引起我内心的好奇与激动的地方,已不再是壮美秀丽的风光,也不是丰富多彩的民俗,而是参观那些值得我敬佩的雕塑家的工作室。雕塑家野口勇,他这个人和他具有巨大能量感的作品,始终带给我的是出乎意外的感动。正因如此,促使我千里迢迢来到了日本四国的高松“野口勇庭院美术馆”。  来此之前,我曾写过文章谈到过野口勇雕塑的本体语言,这里谈及更多的则是其晚年在日本的生活和创作
一把焊枪,一堆废铁,一点灵犀,满腔热情——这是艺术家徐国华从事金属焊接艺术的真实写照。  他说:“把形形色色的废钢铁组合在一起,变成富有新意的艺术作品,把丢弃的毫不相干的金属物品变成互相关联、有情、有趣、品质高雅的现代艺术作品,这就是我十余年来每天从事的工作。”  这位自幼喜爱美术,后来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修班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人教育部装潢专业接受学院教育的艺术家,谦逊而热诚,说话语速快,谈起
郑州市雕塑壁画院成立于1990年,其前身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郑州市群众艺术馆的雕塑工作室。若干年来,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勤奋耕耘,创作了大量作品,可谓硕果累累。     郑州,是已有3600年建城史的商代古都,文明滥觞。多年来,我们努力于以历史文化为基础的追求和探索。建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商城纪念碑”已成为这个城市的一个标志性雕塑,其后建立的《大禹治水》、《青铜之光》、《鼎立之商》、《远古回声》
⊙ by Li Fujun  Chinese Sculptors in St.Petersburg  得堡的列宾美术学院。  2006年7月13日上午,以中国《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为团长的中国雕塑家访问团来到圣彼得堡的列宾美术学院。  前一天,雕塑家们刚刚参观了俄罗斯博物馆。俄罗斯博物馆的作品集中代表了俄罗斯美术特别是18~20世纪俄罗斯美术的精华,并同莫斯科的特列恰可夫斯基画廊(雕塑家们随后进
[摘要]从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提出的历史背景谈起,以抽象的人的思辨变成现实的人的历史发展为线索,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的个人”的具体阐述,并探讨了“现实的个人”对我们当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的启示。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实的个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7)05—0084—02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
从台湾回来,觉得基本颠覆了我对台湾的原有想象。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此之前对台湾所听颇多,所见(电视节目、图片等等)也颇多,所获得关于台湾的知识多是从特殊角度的听和看,不能说不客观,但绝对是盲人摸象的结果。尽管匆匆一行只是一周,似乎是浮光掠影,但置身其中,不需要别人替我判断,所听所见者是真真切切的真实。感受一个地方的真实状况依赖于感受的态度,一个陌生人的直观感受和理性判断往往比长期生存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