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血管间置、门静脉主干-门静脉肝内左支分流术在治疗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o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移植血管间置、门静脉主干-肝内门静脉左支分流术在治疗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中的效果和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9例(男6例,女3例)因"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入院,入院后完善腹部CT、超声及门静脉血管B型超声检查,诊断为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高压和脾大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移植血管间置、门静脉主干-肝内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术中造影发现胃冠状静脉直径较细或长度不够,不能行胃冠状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遂采用移植自体血管的方式,将其两端分别与门静脉主干和肝内门静脉左支吻合。其中采用移植空肠静脉方法治疗2例,回肠静脉4例,肠系膜下静脉3例。患儿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0个月,平均24.6个月。随访期间,采用超声评估脾大小及分流血管通畅情况。记录血常规、血生化和血氨,评估脾功能亢进情况和肝功能。

结果

所有患儿均成功行移植血管间置、门静脉主干-门静脉肝内左支分流术治疗。手术时间105~360 min,平均218.3 min。其中3例住院期间有输血记录。术后住院时间6~10 d,平均7.2 d。术后复查B型超声示脾长径为9.6~14.7 cm,厚径为3.4~5.4 cm;较术前(长径10.4~17.6 cm,厚径3.2~6.8 cm)明显降低。血常规、生化和血氨均恢复正常。随访B型超声可见分流血管通畅,血管直径为0.5~0.7 cm,平均0.6 cm;分流血管入肝血流速度为0.14~0.18 m/s,平均0.16 m/s。1例患儿复发,采用保守治疗有效。

结论

移植血管间置、门静脉主干-门静脉肝内左支分流术是治疗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患儿不能采用胃冠状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时可考虑采用该方法治疗。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采用乳腺X线摄影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AD)软件与乳腺MRI测量软件评价乳腺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腺X线摄影及MRI检查,且两项检查的间隔时间<2个月的110例女性患者的影像资料。乳腺X线摄影检查采集的原始图像经CAD系统Quantra软件处理,计算机自动计算出乳房体积、乳房腺体体积及乳腺密度。将乳腺MRI图像导入医学影像定量分析PMOD软件测量乳房体积和乳房腺体体积,计算得出乳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CT、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AAM,术前1周内行CT和(或)MRI检查的7例患者。6例行腹部及盆腔CT平扫,其中4例行多期CT增强扫描;5例行胸部、上腹部或盆腔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手术切除病灶标本行常规病理检查。观察患者的影像表现和病理特征。结果(1) CT表现:病变密度均匀接近肌肉1例,密度不均匀呈囊实性低密度影5例。其中囊变2例,附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8例因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接受TIPS术治疗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性别、年龄、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既往出血次数、术前出血量、术前凝血功能、术前血前白蛋白、术前Child-pugh分级、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odel for end-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和DWI评估胎儿肾脏发育状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产前超声检查发现异常,并排除泌尿系统异常和MRI禁忌证的单胎妊娠胎儿107例,所有胎儿均行MRI检查,3D-FIESTA序列图像经过MPR重组后,测量胎儿肾脏的长度及厚度;在DWI序列的ADC图上测量ADC值。双肾各测量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各测量值与孕周的关系
目的通过治疗腹膜后巨大畸胎瘤术后顽固性高血压及文献复习,提高对儿童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认识,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因腹膜后巨大畸胎瘤术后顽固性高血压,而在术后第9天再次手术切除左侧肾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Pubmed、Springer Link、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和检索平台,对儿童肾血管高血压的中英文文献进行系统性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