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的辩证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oa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得到好的理论宣传效益,恩格斯对“宣传者”提出了四项要求:“更多的智慧,思想要更加明确,风格要更好一些,知识也要更丰富一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304页)实际上,这四项要求同样是对新闻评论提出了审美的要求。在形形色色的新闻评论快速发展的时下,从审美诉求的角度探讨评论的距离提升、氛围营造、逻辑力量、话语构成等不仅是现实的急需,而且是新闻学“与时俱进”的历史必然。
  本文意在对新闻评论中的距离提升作一点思考。
  新闻评论和新闻事件距离的“有限拉开”,即行话里说的“切口要小”,给评论员提供了驰骋的空间,亦为读者对事件背后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理论意义的理解进行了“导读”。“以小见大”就是依靠“深挖”、“联想”或“对比”等手段从比较小的新闻事件里找到一个“引人入彀”而“别有洞天”的切入点,进而提醒受众关注一个“事关重大”的“原则问题”。
  1984年底,中国银行同意向苏联提供200万美元的贷款。在动辄上千亿美元的国际金融事务中,这件事情的确不大。可法国《费加罗报》(1984年11月14日)的评论员却作了题为《中国不但贸易顺差而且是金融大国》的评论。其中说道:“这笔贷款的数额小得不值一提”,可它说明“苏联斤斤计较地向北京盟友提供帮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是否应该认为,中国提供的这200万美元的贷款是一种中国的略带一点残酷的幽默?”文中通过“1980年以来一直是顺差”、“拥有黄金外汇和外汇储备200亿美元,相当于英国”的具体数字点了“金融大国”的题,显示了评论员抓住宏旨大义、见微而知著的眼光。
  《北京青年报》(2003年2月27日)有消息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今年1月中旬在东北考察煤矿资源枯竭地区沉陷问题并慰问煤矿困难职工途中遇车祸受伤。昨天,在中央电视台十六届二中全会的电视新闻上出现了曾培炎的画面。据悉,曾培炎目前已基本痊愈,在即将召开的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仍将按惯例作计划报告。”
  计委主任遇车祸受了伤而且已经痊愈,也不能说是“惊天动地”的大新闻,可是马少华先生评论道:
  这明显是一条迟到了的消息,尽管巧妙地找到了一条很近的新闻由头。我特别留意到这一点,不是挑剔或是称赞这家报纸的操作,而恰恰是因为:国家高级官员身上发生的类似事件,长期以来绝少报道。这种不符合新闻规律的现象,可能有着各种各样的考虑或纪律,但都是信息封闭、信息控制的结果之一。
  
  …………
  
  对于人民来说,领导干部千篇一律的视察、参观、剪彩,乃至开会,都可能不是新闻,有的可以说是“假事件”(外国传播学者的一个学术定义,不含褒贬)。但是,落在谁身上都是真的“事件”和真的新闻的事儿——车祸,落在他们身上也当然无疑义的是新闻。一个高级领导干部车祸受伤的漏报或者封锁,可能是很小的事,但是领导干部身上的普通新闻不能像其他新闻那样及时报出来。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把对这样一次车祸的报道上升到“把新闻当成新闻,把不是新闻的别当成新闻;把读者关心的当作新闻,把读者不关心的别当成新闻”的高度,作者显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2003年年初,前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为刚降临人间的爱女买了新车——这对于“财神”梁某来说也算不得大事。可他由此被指控“避税”。为此他向市民大众道歉、自责,还拿出了相当数目的钱捐给慈善事业以示忏悔。针对此事,《南方都市报》评论员束学山“以小见大”地发问道:
  有论者认为,这是源于政府官员的“公事和私事”都“公开和透明”的结果。但我以为,“公开和透明”只是一个外部条件,但这个外部条件却不一定能产生如此良好的结果。我们经常在我们的周围看到一些官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丑恶现象,看到一些官员甚至只是小科长却开着高级小轿车上下班,以至于某省的高级官员在会上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但为什么没有产生类似于梁锦松的“效应”呢?
  ……这一切,是因为在香港,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媒体和市民都有强烈规则意识,规则强于潜规则,规则战胜了潜规则……
  “梁锦松效应”已经给我们做了一个良好的示范,现代社会应该形成这样的规则文化:整个社会,不仅是政府部门还有媒体和无数民众都遵循这种规则,都按照这种制度办事,那么我们的社会会更健康、更文明。
  从香港的“规则战胜了潜规则”“提升”到我们四周的“不透明”,从一人一事讨论到“潜规则”的如何废止,评论员显然对“梁锦松效应”有着比较深入的思考。
  通过以上简析可知,这种“以小见大”的新闻评论关键是“小”和“大”之间一定要有必然联系,即具有“提升”或“借题发挥”的前提,具有“水到渠成”的内在逻辑联系,让受众稍觉“意料之外”的同时很快感到“情理之中”。否则,不顾新闻事实而胡乱“提升”、硬性“提升”,就会变成“小题大做”甚至“以偏概全”。
  总之,“以小见大”不是“评论什么”的问题,而是“怎样评论”的问题。上世纪 30年代“文化围剿”之际,报纸编辑呼吁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少发牢骚”;鲁迅先生笑曰:“想从一个题目限制了作家,其实不能够的。……‘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好的,风雅之至,举手赞成。但同是涉及风月的‘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呢,这不明明是一联古诗么?”(《准风月谈·前记》)因为“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关乎社会进程和文化前进的方向,所以尤其需要高屋建瓴的眼光,深邃犀利的思考。即从较小的“切口”步步深入、扩展,从“风月”中发现“风云”,从司空见惯里窥见重大的主题和惊人的“文眼”,进而达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目的。
  
  注释:
  ①颜雄主编,百年新闻经典〔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424~425。
  ②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1月遇车祸现已伤愈〔N〕.北京:北京青年报2003.02.27。
  ③马少华,曾培炎车祸报道为何迟到?〔N〕.广州:南方都市报2003.02.28。
  ④束学山,“梁锦松效应”给我们的启示〔N〕.广州:南方都市报2003.03.13
其他文献
和基层通讯员们一起座谈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我给某某报投了多少多少篇稿件,一篇也没见采用,也有的通讯员把稿子没有发表的原因归结为跟报社编辑不熟,或者是缺少“意思”,因而稿子才没有见报。  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稿子能不能发表,跟作者与编辑的关系深浅没有什么因果关系,也不存在“意思”的问题,关键要看你写的是不是新闻,有没有新闻价值,是不是为广大受众所喜爱。  今年8月份《河南日报》、《河南农村
期刊
这是一间简陋的办公室,它位于新华社新闻大厦6楼东南角,是穆青离休后选中的地方。东面和南面有3个大窗户,最富裕的是阳光。靠南的窗下是一张旧桌子,两边只能各放下一张椅子。穆青面西而坐,背后的窗台上摆满书籍、刊物和应急处理的材料。阳光灿烂中我们坐在他对面听他讲自己的故事,可以说是一种幸运。我们录了十几盘磁带,怕日久变质,还制成光盘。如今再听一下老人风趣的笑声,我们眼里不由得又涌满泪花……  现将1997
期刊
作为去年6月中央确定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一直在党报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拓宽报道领域,创新报道手段,力图在党报报道的内容、样式、艺术等各个方面寻求新突破,实现党和人民群众双满意。在服务河南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传递党的声音,提升品位,树立河南形象方面,尤其起着权威发布、舆论引导的“领头羊”作用。  2004年1月1日,是河南日报创刊50多年来一个值得
期刊
当前,我国报业在走过20多年改革历程之后,正处在一个加大盘整力度和提升报纸质量的关键时期。  综观我国地市报的经营情况,虽然有的发达地区的报社率先开始了多元化经营和资本运作,寻找到了报业发展壮大的新“卖点”,但就绝大多数地市报而言,报业经营的主要“卖点”还是广告和发行,报业的发展还处于低速增长或俳徊不前的局面。作为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的地方性报纸,如何应对全新的发展形势,从固有的思路中跳出来,积极创新
期刊
任何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定属性。新闻之所以为新闻,其特定属性集中体现为真实、及时与新鲜、奇特的内在关联、有机统一。脱离真实性、及时性的新闻,只能是虚假、陈旧之品,如此新闻决没有生命力;而缺乏新鲜感、奇特感的新闻,则只能是枯燥、平庸之作,如此新闻决没有吸引力、影响力。因此,强调新闻的真实、及时固然重要,而重视新闻的新鲜、奇特也十分必要。下面,笔者对新闻求新谈几点肤浅认识,以盼抛砖引玉。    
期刊
2004年10月18日,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上,登着一张照片:一个踌躇满志的领导人,面向前方,表情平和谦逊,照片旁边的标题是《柬埔寨艺术家新国王》。这个新的面孔就是诺罗敦,西哈莫尼——柬埔寨的新国王,一位被媒体推上政治舞台的新人。  10月初,西哈努克退位,柬埔寨的王位继承委员会决定了新国王的人选,在网络的搜索引擎里输入“Sihamoni/西哈莫尼”,简单地浏览新闻标题:“西哈莫尼继任柬国王——
期刊
清明上河园位于开封市,是按照1∶1的比例把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堪称中华民族艺术之瑰宝的《清明上河图》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为国家黄河旅游专线重点配套工程。那么,如何把千年的历史文化瑰宝通过电视荧屏形象地展现给观众,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对《清明上河图》这部古老的文化精粹再次产生浓厚兴趣呢?我们决定采用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方法,让主持人出镜贯穿始终,既体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期刊
一条不起眼的小线索后面,可能跟着一条不错的新闻。《河南日报》7月24日和26日刊登了两篇报道《为上北大卖西瓜》、《北大学子,从黄河滩区走出》,就是从一幅通讯员照片挖出的独家新闻。  7月23日晚上,河南日报总值班肖建中编委打电话让我到夜班。原来,在摄影部当天发来的通讯员拍摄的照片中,肖主任发现了一条线索:长垣县一位叫林永耀的同学今年高考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小永耀家境贫寒,为了筹集学费,他与父
期刊
备受读者关注的“丰田撞人事件”在大河报的强力报道下,最终进入司法程序,肇事人得到了应有惩罚。大河报这组持续一周长达8000多字的突发事件系列报道,开篇气势磅礴,收尾充满人情,不仅在读者中取得了轰动一时的社会效果,带动了报纸的发行量,提升了报社的公信度,而且为新型都市主流媒体探索出了一条在新的宣传环境下如何整合采编资源应对突发事件的新路。作为全程执行报道的记者,我对此感受尤深。    “撞人事件再回
期刊
新闻的发现,需要到现场挖掘。家里或办公室里不会生产好新闻。  记得当年在报社学习时,那些老记者总是叫我们多往基层跑,多与群众交朋友。或者到报社去找某一位记者或编辑,总是碰不到人。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下去采访去了!”老通讯员们把新闻采访叫作“挖”新闻。“挖”,就是要挖空心思地下去发现,挖空心思地与群众交朋友。《武汉晨报》有一个叫王浩峰的摄影记者,“王浩峰的眼”之所以成为武汉新闻界的品牌,与他不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