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粮食的属性与认知的逻辑

来源 :福建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nlu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属性的认知、界定与意义
  (一)属性的认知
  1.属性的存在依赖于事物之间的联系
  属性是事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东西,而它反映的就是事物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如果没有这种联系和作用,事物是不会表现出什么属性的。所以事物的属性必然依赖于其它事物的存在,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事物,那么它将是没有属性的,你也无法证明它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比如,物体的颜色反映的就是物体、光线、视觉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说绿色就是树叶的固有属性。因为,当照射树叶的光线不是日光而是其它色光的时候,比如红光,如果观察树叶的不是我们人类而是其它动物的时候,如狗、猫,那么红旗就不再是红色的了。再比如,重量这种属性不是物体自身固有的,它反映的是物体与星球引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失重状态下物体是没有重量的。改变了影响这种关系的其中任何一种事物,都会影响这种关系所折射出的属性概念。
  2.屬性是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人的意识中的表现形式
  所有的属性都是人脑对物质关系的一种反映,这种反映既不是客观对象的一种完整的映射,也不是对客观对象之间关系的真实再现。它是经过我们的感官和大脑加工以后的东西,也就是说,属性反映的是事物与事物、事物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相信,事物本身就是我们所观察到的那个样子的,我们所观察到的一切也都是真实的,所以,我们也就认为事物的属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二)属性的界定
  1.属性的界定依赖于认知主体的感受;
  一个事物能证明其存在,关键在于它能与别的事物发生相互作用,只有通过对其它事物施加作用以后,事物才能够“告诉”其它事物自己的存在,也只有通过这种相互作用事物才能感知自己的存在,而事物与外界事物联系后的变化就是这种相互作用的体现。也就是说,事物是通过感知自身的变化来认识其它事物的。蜡烛作为主体,在燃烧中才“认识”了火的温度,鸡蛋作为主体,在破碎中“知道”了石头的硬度,人作为主体,从床上翻下来才“体会”了床的高度。
  2.属性的描述依赖于认知主体对客体的比较;
  人类作为认知的主体需要对不同的事物加以比较,而所有属性的描述都是基于这种比较所得出的差异性来体现。例如,我们之所以能用沸点来区别一个事物的物理学属性的不同之处,是因为每个事物的沸点都不同,如果每个事物的沸点都相同,那么人们就不能用这一点来区别事物,也就无以构成属性的基本条件,即差异性。人类之所以在早期文明中对空气成分的认知程度不高,也是因为不同空气成分的差异比较对人类而言不甚敏感。
  3.属性的探索体现认知主体的需要
  如今,由于自然界中事物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人类与这些事物之间联系的复杂多样性。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探究事物属性的程度不断加深,人们会发现事物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的属性体现。而这也正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的进一步需要。
  我们关心宗教的哲学属性,是因为人类对自身的人文关怀,信仰需求加深了。我们探究钢铁的物理学属性,是因为我们科技发展应用的切实需求。倘若人类没有夜间照明的需要,那么我们就没有动力,也无需探究灯泡的光学属性。
  (三)属性的意义
  1.属性的研究范围界定着学科的概念范畴
  属性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客观的。属性的形式与客观事实间存在着严格的对应关系,通过研究这种对应关系我们就能够比较正确地把握这个世界。事实上,科学工作也正是研究事物表现出来的属性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这样说,现代的科学体系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属性标示的体系。
  2.属性的研究深度决定着学科的发展方向
  科学涵盖了各个学科,现今各学科的存在与发展也都是围绕着揭示事物的属性来进行的,这种研究的深度伴随着学科的发展,并决定了学科未来的发展潜力。
  比如生物学,它源自博物学,经历实验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而进入了系统生物学时期。早先时期,它主要是对自然的观察和描述,是关于博物学和形态分类的研究。如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由于人类对生物学的了解越来越多,伴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划分也就越来越细,一门学科往往要再划分为若干学科,植物学就划分为了藻类学、苔藓植物学、蕨类植物学等;动物学则划分为原生动物学、昆虫学、鱼类学、鸟类学等;微生物学进一步分为细菌学、真菌学、病毒学等。
  二、粮食显性属性及认知路径的归纳
  (一)粮食的显性属性
  1.粮食的物理属性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粮食的物理属性是基于实验,对粮食所体现出的与空气,阳光,储具等事物间的关系总结。
  比如粮食的流散特性,主要包括散落性、自动分级、孔隙度等。粮食具有流散特性的根本原因是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聚力小,不足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使粮粒保持垂直稳定,致使粮食在堆装、运输、干燥、加工等过程中表现出流散特性。可见这是颗粒状粮食相互之间作用以及自身的物理结构所体现出的物理属性。
  2.粮食的化学属性
  化学是在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粮食的化学属性就是反应其化学组成以及品质变化的规律的。
  比如粮食的糊化特性,淀粉在高温下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特性,称为淀粉的糊化,而这种糊化能力反映的就是淀粉的结构同温度,水之间的关系。
  3.粮食的生物属性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共同特征和属性的学科,粮食的生物属性自然反应在粮食的生命特征上。   比如粮粒作为一粒粒种子,具有生命本有的呼吸作用。这种呼吸是粮食籽粒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种生理表现,呼吸停止就意味着死亡,粮粒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这种属性反映着生物内部各种酶同空气,温度等之间的关系。
  (二)粮食显性属性的认知路径
  总的来说,粮食显性属性的研究路径依赖着学科的发展,它的研究过程是静态的,方法也大多是采用实验。在物理学领域中,通常以粮食的物质结构的特征作为研究起点,经过仪器精密的测量和反复的实验,得出粮食的物理属性,诸如流散力学中的特性流散特性。在化学领域中,通常以粮食的分子结构的变化特征为研究起点,通过不同的试剂与粮食发生化学作用,以得出糧食所具有的化学属性,如酸碱性。在生物学领域,则是以粮食的生命活性生物学特征作为研究起点,通过各种比对测试,科学的实验方法得出其普遍意义的生物学特征。可见,粮食显性属性的探究都是经过大量的,专业的科学实验,以数据为事实依据,来反映其属性的。
  三、粮食隐性属性及认知路径的推测
  (一)粮食隐性属性的推测
  1.粮食的政治学属性
  以政治学去探究粮食,就要探讨粮食是如何直接会间接影响社会政治现象的产生和运作的。它在政治活动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些属性也就必然能体现出粮食的政治功用。
  2.粮食的经济学属性
  经济学总的来说是探索资源稀缺性和有效配置等问题的学科,它通过探讨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去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以经济学尺度来看待粮食,就需要分析粮食的价值属性。
  3.粮食的社会学属性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学科,它使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实证调查和批判分析,以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以运用这些知识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目标。社会学在研究题材上或研究法则上均有相当的广泛性,其传统研究对象包括了社会分层、社会阶级、社会流动、社会宗教、社会法律、越轨行为等。
  4.粮食的文化学属性
  文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的是文化的起源、演变、传播、结构、功能与本质,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特殊规律与一般规律等问题。这种文化的研究涵盖了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发展或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创作或积累的跟自身生活相关的知识、技能、经验等。
  (二)粮食隐性属性的整理
  粮食所具有的隐性系统同样由学科基础来决定,由于经济学近些年来的蓬勃发展,理论的运用得以重视,而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则相对滞后。相较于自然学科研究的是粮食与其他物质之间的显性关系,那么这些人文学科研究的就是粮食与人类自身文明发展之间的深入的隐性关系。
  四、粮食性属系统的构建、功能与应用
  (一)粮食属性系统的构建
  粮食的属性反映了粮食同人类文明演进的种种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研究可以为我们今后更加深入地认识粮食,更加理智的评析粮食政策等提供理论依据。所以属性系统的构建就无疑蕴含了丰富的意义。
  (二)粮食属性系统的功能
  粮食属性的研究由学科间的研究范畴的确立而逐步分化,为了能够尽量全面地认识粮食的属性,我们构建粮食的属性系统,为以后研究中添加新的属性提供理论框架。比如,现在发现的属性特征有:社会学上粮食具有替代石油,缓解能源危机的特质,文化学上粮食具有可以传承文明的特征,政治学上粮食分配可以影响政变等。
  (三)粮食属性系统的应用
  粮食的显性属性可以为粮食生产,收贮,运输等环节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制造提供理论依据。
  在人类加强了对粮食显性属性的探究工作后,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深层次地改造粮食,从而为人类服务。比如研究杂交水稻,高产小麦等一系列转基因农作物就是从生物基因层面着手,以便利用有限的土地更高效率地解决人类口粮问题。
  可见,无论在哪一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只要严格按照粮食反映出的的属性去正确指导工作,这种工作当然包括了诸如种子培育,化肥生产,农机具制造,储具设置等各种相关工作,那么最后得出的成果便是正确的,富有效率的,有益于人类生活的。反之,如果不能够深入了解粮食的本来面目,那么无疑会给我们日后的粮食工作带来各种困扰。显性属性的全面研究带来了粮食科技的实质进步,这种进步依然在沿续着。
其他文献
快递行业仍是"买方"市场,为了获得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粗犷的价格战是它们屡试不爽的策略,却也因此把整个行业推向混乱无序的局面
摘 要:在宋芳屯油田北部区块实施加密调整,对于改善采注关系、提高采收率、增强水驱控制程度具有重要作用,进而大幅度地提升了区块开发效果,增加了可采储量和经济效益,为解决宋芳屯油田同类区块问题提供了可靠依据。基于此点,本文对宋芳屯油田北部加密调整的相关事项进行分析。  关键词:宋芳屯油田 加密调整 采储量 采收率 开发效果  一、宋芳屯油田概况  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与安达市境内的宋芳屯油田,东与徐家围
随着油田的信息化水平的发展,数据资源成为有效开展生产管理和辅助决策分析的依据。而生产数据出现问题时,检查和修改带给各级管理人员很大困扰,成为制约及时率和准确率的瓶颈。
随着勘探程度的进一步发展.野外采集工区的地形及近地表结构的复杂程度逐渐提高,施工难度越来越大。面对这种情况,灵活的运用各种采集手段来提高资料的品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