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a371236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步入21世纪,全球化的侵袭,信息化的逼近,社会特征的知识转型,以及学习化社会的逐步生成,这些无一不要求我们教学要转变原有形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学习态度指学习者对待学习比较稳定的具有选择性的反应倾向,是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内部状态。对学习态度的探讨,不仅有利于教师认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策略的选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美德,这既是教育本身的需要,使教学成效更为显著,又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更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
  关键词:数学;学习态度;兴趣
  态度,是指对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之一。
  就数学本身来说,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数学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同时也成为一种简捷有效的信息交流手段。数学学习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习者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因为现实问题的开放性、多样性,要求学习者必须以积极的态度,经历从具体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探索解决,这才有利于今后的演绎应用。由于缺少积极学习态度的支持,学生学习成为固定逻辑关系的记忆,机械套仿,面对开放多样的实际问题,他们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失去数学学习的应有价值,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厌恶情绪。学生更多体验到的是学习数学的苦涩和数学的深奥,他们中的多数人对数学报有恐惧心理,认为数学枯燥、与现实毫无联系……这将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带来及其不利的影响。因此,要想学好数学,首先学生要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怎样才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的态度,使数学知识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呢
  1.创设小组合作情境,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诱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即合作性学习、竞争性学习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学习情境就是合作性学习,因为这种情境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班级范围太大,学生个体往往被淹没,因此就学习交往而言,小组合作比较适合,这里既有集体中的合作性,又有个体的主动参与,既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有可以满足他们表现的需要,许多学生在小组中发表见解比全班范围内要积极的多,因为相对稳定的组间成员关系比较友好,合作的气氛更让他们喜欢。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间互补优势,各尽所能,从而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被这种学习情境诱发出来。
  2.仔细研究教材,激发思维兴趣,逐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根据学生爱新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不失时机的诱发学生兴趣,逐步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直接出示例题,细细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因此巧妙设计准备题搭桥铺路,让学生自己动手思考,尝试将准备题改编成应用题。通过启发比较,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大胆发表不同意见,并解决验证。最后学生由教师帮助归纳变题思路(变条件、变问题),这样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过程,提高了学习兴趣,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感、成功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3.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进一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必须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进生活。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促使自己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
  4.加强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动手操作是学生理解知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教师教学时遵循学生认识规律和学生爱玩、好玩的特点,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通过数、摆、画、量、拆、拼等实际操作活动,变抽象为直观,促使学生理解、研究知识。
  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公式的形成过程,不但充分展示了每个人才能,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而且不同的学生都产生了学习兴趣,促使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
  5.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提高学生的竞争兴趣,巩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根据学生“好强、争胜”的心理特点,利用多种形式的比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巩固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总之,我们只有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来诱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真正作到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才能为他们适应未来错综复杂的知识性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效率,这是一个老话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考试改革越来越备受人们的关注,教育部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中考命题“要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这样,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效率,成为众多数学教师努力探索研究的问题。本人结
期刊
摘要:当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正越来越被教育界所重视。而要培养探究能力,学生能否形成有探究性的问题对之影响重大。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是一种技能,而提出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历史教师应注重学生探究性历史问题.高中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更是要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分析历史和
期刊
摘要:依法从严的治军思想,为我军正规化建设“明目”、“聪耳”,指明方向。在当前我军军事院校进一步深化改革,整体推进质量建设,建设一流大学的时刻,从严治校的管理原则能为我军军事院校正规化建设指明路、严军法、统全局、创名校。  关键词:军事院校;正规化建设;依法从严治军;一流大学  在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期刊
摘要:大学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为广大师生所关注的问题,但多年来的研究与探讨都始终集中在写作文本的完善这一问题上,使得这种研究永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际上,写作的教与学是一个动态的、活跃的过程,其核心与关键在于要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通过双方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思想、心理、情感等各个方面得到滋养;同时,写作的关键在于了解生活,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提高学生观察、感受、理解生活
期刊
扬琴属于民族乐器,是一种琴身呈梯形的击弦乐器。在悠长的中国音乐发展史中,扬琴以清脆悠扬的音乐和明快爽朗的风格,博得了大众的喜爱。  一、少儿扬琴教学的作用  1、促进身心健康  爱音乐是孩子的天性,有音乐的陪伴能让孩子更健康快乐的成长。让孩子欣赏和聆听清脆悠扬的琴声,可以给他们带来美的享受。特别是当在学习欢快轻松、优美动听的中外少儿经典作品时,通过琴竹击打出的美妙音符,会让他们身临其境,从中受到感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领域当中,中职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职学生生源大多来自于没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因而在学习、性格等各个方面,难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中职学校当中,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职班主任管理中,情感艺术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巧妙的渗透情感艺术,能够有效的突破学生的戒备心理,提升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让学生更愿意接受和认可班主任,从而帮助中
期刊
摘要:音乐课作为一门艺术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但是,我县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从小接触音乐的机会很少,而且现在教材中有些内容太深,学生不易接受,也就没学习兴趣。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费劲。怎么办呢?本文从四方面对如何让音乐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让教师通过一些最基本教学法的运用,解决山区音乐课中孩子们对学习音
期刊
当前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课程的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出了如下目标:“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发展学生英语的基本条件。就像砖头一样,任何一幢高大的建筑物都离不开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更决定着学生学习英语成败的关键;随着高中英语词汇量的加大,许多学生感觉记忆单词力不从心,以致直接影响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考试的成绩。根据教改的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词汇教学中的被动学习现象,找到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并且从英语语言规律中,找到多元化的
期刊
摘要:国家课程标准制定颁发后,基于课程标准成为教学的走向,但通过实验调查可知,目前实际进行的教学课堂与课程标准所构建的理想课堂之间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文章阐述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化学课程实施一致性”的内涵;并结合王祖浩教授对关于化学课程实施一致性的观点,总结出实现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一致性的标准;根据崔允漷教授所认为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列举出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