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追忆似水年华》是一座宝山,但宝山之“宝”,
与其说在其琳琅珍奇,不如说在其能通往更多的宝山
说起世界文学里的鸿篇巨制,很多人会首先想到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3000多页并不是长度的极致,英国作家安东尼·鲍威尔的11卷本《随着时间的音乐起舞》就比普鲁斯特的书还长,然而文学价值则远不能同《追忆》相提并论。正因如此,全书第一卷第一句话的第一个单词“longtemps”(意为“很长一段时间”),看上去都显得意味深长,仿佛婴儿脱离母体时身上带着的神秘胎记,预示了他(她)未来的命运。
普鲁斯特有必要写得这么长。法国一代大才子让·柯克托干脆说:“有些短小的作品显得很长,但《追忆似水年华》在我看来很短。”罗兰·巴尔特用了一个饶有趣味的词“喂食”来界定普鲁斯特的写法。也就是说,普鲁斯特是先拟出一些片断,再围绕每个片断不断增加剧情,就如同一个个墨点子在宣纸上洇开那样。
在《与普鲁斯特共度假日》这本书中,所有的作者——他们都是“《追忆》迷”——都为这种写法取得的效果所倾倒。著名文学理论家安托万·孔帕尼翁称,这种写法给小说创造出“迷宫一般的时间”,足以让活在线性时间之内、无法脱离先后顺序的人们心驰神往。
我们都在一天天变老,而普鲁斯特给我们以信心,告诉我們过去的时间不会虚掷。这当然不是说人人都会写、都必须写那么长的书,但事情的奇妙之处在于,打开《追忆》,进入其中,分享普鲁斯特的真实的和虚构的记忆,我们就会感到活在了另一段时空里,而这段时空无限延续着我们在此间的生命。同时,读《追忆》所投入的时间和获得的体验,又会成为每个读者之后“追忆”和力图“重现”的对象。
因此,作者们使出浑身解数来描述普鲁斯特的功绩:孔帕尼翁赞美他“制服了时间”,让-伊夫·塔迪埃称他“使我们从自身中解放出来”。尼古拉·格里马尔蒂则看到,《追忆》中的爱情是“一种注定会失望的希望”,越是接近,就越是让人逃离。可以说,普鲁斯特通过揭破爱情的真相来鼓励读者加入到爱情的体验之中。
痴迷一本书,自然也会对作者的身世产生兴趣。若是拘泥于钱钟书的“鸡蛋论”,或是遵循普鲁斯特自己的艺术观(他认为作品独立于作者,不应比对作者生平来解读作品),拒绝去了解普鲁斯特,又怎敢自称《追忆》迷?
在《与普鲁斯特共度假日》中,普鲁斯特不算长的一生与他备受体察的性格缠绕在一起,眼花缭乱的丰富。他是小说家、评论家、社交家、哲学家、画家、时尚风俗鉴赏家,当然也是一位敏锐的社会观察家。热罗姆·普里厄尔称,一个同时拥有诸多面相的人物,尚不足以称“复杂”,关键在于,普鲁斯特对自己的每一个面相都有认识,这使得“我们在追寻他,但他总是逃脱我们的视线”,他是个“流失的人”。
这种对人的追寻,和普鲁斯特的回忆一样,径直打开漫长无边的篇幅。人是可以穷尽的吗?回忆又是可以穷尽的吗?一个时间点通往另一个时间点,再通往下一个时间点。一件物品——就比如那著名的“玛德莱娜蛋糕”吧——会洇出一片记忆,那个记忆中的某件物品又会洇出新的一片记忆。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小说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几乎每部作品都是踩着普鲁斯特的脚印在走,每部作品都有“寻找失去的时间”这一主题若隐若现,因为那过去的时间关联着一个人现在的身份。
这本书中我最偏爱的部分,是拉法埃尔·昂托旺所撰的“普鲁斯特与哲学家”。尽管普鲁斯特经常否认,但他无疑是个哲学家,他所讨论的主题是一种“无法解释的美”。这种美不符合任何一种理论,它的出现既是无法解释的谜,又是明显的事实。于是,昂托旺在《追忆》与其他哲学家——尼采、蒙田、叔本华、加缪——之间寻找联系,看谁影响了普鲁斯特,普鲁斯特又影响了谁。
都说《追忆》是一座宝山,但宝山之“宝”,与其说在其琳琅珍奇,不如说在其能通往更多的宝山。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条通道,也就会有一千个普鲁斯特。
︻与普鲁斯特共度假日︼
作者:【法】劳拉·马基等
译者:徐和瑾
出版:译林出版社
定价:45元
与其说在其琳琅珍奇,不如说在其能通往更多的宝山
说起世界文学里的鸿篇巨制,很多人会首先想到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3000多页并不是长度的极致,英国作家安东尼·鲍威尔的11卷本《随着时间的音乐起舞》就比普鲁斯特的书还长,然而文学价值则远不能同《追忆》相提并论。正因如此,全书第一卷第一句话的第一个单词“longtemps”(意为“很长一段时间”),看上去都显得意味深长,仿佛婴儿脱离母体时身上带着的神秘胎记,预示了他(她)未来的命运。
普鲁斯特有必要写得这么长。法国一代大才子让·柯克托干脆说:“有些短小的作品显得很长,但《追忆似水年华》在我看来很短。”罗兰·巴尔特用了一个饶有趣味的词“喂食”来界定普鲁斯特的写法。也就是说,普鲁斯特是先拟出一些片断,再围绕每个片断不断增加剧情,就如同一个个墨点子在宣纸上洇开那样。
在《与普鲁斯特共度假日》这本书中,所有的作者——他们都是“《追忆》迷”——都为这种写法取得的效果所倾倒。著名文学理论家安托万·孔帕尼翁称,这种写法给小说创造出“迷宫一般的时间”,足以让活在线性时间之内、无法脱离先后顺序的人们心驰神往。
我们都在一天天变老,而普鲁斯特给我们以信心,告诉我們过去的时间不会虚掷。这当然不是说人人都会写、都必须写那么长的书,但事情的奇妙之处在于,打开《追忆》,进入其中,分享普鲁斯特的真实的和虚构的记忆,我们就会感到活在了另一段时空里,而这段时空无限延续着我们在此间的生命。同时,读《追忆》所投入的时间和获得的体验,又会成为每个读者之后“追忆”和力图“重现”的对象。
因此,作者们使出浑身解数来描述普鲁斯特的功绩:孔帕尼翁赞美他“制服了时间”,让-伊夫·塔迪埃称他“使我们从自身中解放出来”。尼古拉·格里马尔蒂则看到,《追忆》中的爱情是“一种注定会失望的希望”,越是接近,就越是让人逃离。可以说,普鲁斯特通过揭破爱情的真相来鼓励读者加入到爱情的体验之中。
痴迷一本书,自然也会对作者的身世产生兴趣。若是拘泥于钱钟书的“鸡蛋论”,或是遵循普鲁斯特自己的艺术观(他认为作品独立于作者,不应比对作者生平来解读作品),拒绝去了解普鲁斯特,又怎敢自称《追忆》迷?
在《与普鲁斯特共度假日》中,普鲁斯特不算长的一生与他备受体察的性格缠绕在一起,眼花缭乱的丰富。他是小说家、评论家、社交家、哲学家、画家、时尚风俗鉴赏家,当然也是一位敏锐的社会观察家。热罗姆·普里厄尔称,一个同时拥有诸多面相的人物,尚不足以称“复杂”,关键在于,普鲁斯特对自己的每一个面相都有认识,这使得“我们在追寻他,但他总是逃脱我们的视线”,他是个“流失的人”。
这种对人的追寻,和普鲁斯特的回忆一样,径直打开漫长无边的篇幅。人是可以穷尽的吗?回忆又是可以穷尽的吗?一个时间点通往另一个时间点,再通往下一个时间点。一件物品——就比如那著名的“玛德莱娜蛋糕”吧——会洇出一片记忆,那个记忆中的某件物品又会洇出新的一片记忆。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小说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几乎每部作品都是踩着普鲁斯特的脚印在走,每部作品都有“寻找失去的时间”这一主题若隐若现,因为那过去的时间关联着一个人现在的身份。
这本书中我最偏爱的部分,是拉法埃尔·昂托旺所撰的“普鲁斯特与哲学家”。尽管普鲁斯特经常否认,但他无疑是个哲学家,他所讨论的主题是一种“无法解释的美”。这种美不符合任何一种理论,它的出现既是无法解释的谜,又是明显的事实。于是,昂托旺在《追忆》与其他哲学家——尼采、蒙田、叔本华、加缪——之间寻找联系,看谁影响了普鲁斯特,普鲁斯特又影响了谁。
都说《追忆》是一座宝山,但宝山之“宝”,与其说在其琳琅珍奇,不如说在其能通往更多的宝山。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条通道,也就会有一千个普鲁斯特。
︻与普鲁斯特共度假日︼
作者:【法】劳拉·马基等
译者:徐和瑾
出版:译林出版社
定价: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