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法的提出
宋代大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疑就是寻求进步的心理反映。学习只是一味博学多览,质疑不出问题,学得再多,也是没有益处的。学则须疑,才有提高;学而无疑,等于没学。
学习过程实质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发展性、创新性的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而告终。也就是一个“不疑——疑——不疑”的矛盾运动过程,在这由无数不同层次疑问贯串起来的学习过程中,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思维,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强烈求知欲,点燃智慧的火花。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在大力推进创新教育的今天,质疑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引导创新的重要策略。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提出“三疑”的教研课题。“三疑”也就是“引导质疑”、“议论释疑”、“归纳明疑”(简称“引疑、议疑、明疑”)。该课题在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成绩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二、基本原理及内涵
“三疑”教学法是通过以疑为核心,在教师的总体调控下,激发学生思维,把课文内容问题化,然后有目的地创设疑议氛围,通过学生的互相议论,教师点拨、引导把课文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在师生民主平等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主体参与度,教师主导的有效度。“引导质疑”、“议论释疑”、“归纳明疑”这三个环节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的,“引导质疑”是基础,“议论释疑”是关键,“归纳明疑”是目的。
三、“三疑”教法的备课思维
为了适应语文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语文备课教师应从过去的知识准备转向教法与学法的设计。也就是教师应该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为此,实施“引疑、议疑、明疑”的备课思维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体现创新的原则,变教为导的原则,体现“疑”的原则,引入议疑的原则,渗透教法、学法的原则。
四、“三疑”语文课堂的教学要求与思路
“引疑、议疑、明疑”教学必须因疑而引,疑议结合,促进学生学习。在这里,“引疑”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议疑”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重点;“明疑”也即消化吸收语文知识,形成运用技能,是目的。
张载说过:“学,贵在疑,在可疑之处,不疑者,不曾学。”“三疑”教法的教学思路正是贯彻这种求学精神,把“疑”作为学习语文知识的先导,并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整个课堂教学思路可概括为:教学目标设计与展示——目标设疑导读——引导质疑——讨论释疑——归纳明疑——反馈信息——迁移提高等几个环节。
五、“三疑”课堂的操作过程
(一)设计目标,引导学生参与质疑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指导要放在引导质疑上,要引导学生认真自学课文内容,充分感受课文中所蕴含的各种问题。如上《落棋有声》这课,可引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参与质疑:①大黄与小李的棋艺谁高?②二人各与厂长比赛胜负如何?③为什么棋艺高的三盘皆和,棋艺低的却两胜一和?④如果你是厂长,你选谁当车间主任?⑤厂长喜欢谁?质疑的五个问题是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层层推进的。前两个问题比较浅显、具体,从课文中就可以直接找出答案。第三个问题稍费思索,第四个问题却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学生沿着这一思路去质疑,去思考,循序渐进,思维始终处于“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境地。由于前几个问题已做好了铺垫,或者说“势”已蓄足,最后一个关系到小说三个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的问题也就“水到渠成”地解决了。
善于质疑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要结合语文科的特点,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布置提纲,提出思考题,对某些内容有目的地进行考查,把教材习题变通后当作作业题,这些都是有效的手段。例如,“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社戏》)“好豆”、“好戏”连续用两个“好”字可见“戏”和“豆”非同一般,究竟豆好不好吃呢?戏好不好看呢?学生能在课堂上参与质疑,情绪就活跃起来,并能就着质疑的问题进行讨论,整个课堂没有旁观者,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但引导质疑,应循序渐进,应从教材导起,从基础导起,然后引伸。否则会导而不疑,既妨碍了知识的深化,又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敢于质疑问题,做到与教师一起参与质疑。
(二)集体协作,组织学生议论释疑
这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学得新知识的关键。这一环节的任务是教师组织学生对课文中质疑的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通过辩识和争论得到明确的结论,从而掌握各个知识点。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学生自己能发现和解决的问题,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不要包办代替;学生没有发现或虽然发现而未解决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帮助他们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其次,有共性的难点、分歧大的问题,要让学生讨论,把意见讲够,把道理摆出来。要让学生充分辩论,教师不要轻易表态,在适当的地方,教师给予点拨,这样的地方往往是难点。难点的地方不解决,学生会陷入困惑之中,往往就没法继续学习了,这时的点拨将收到拨云见日的效果。
再次,学生认为没有疑难问题的地方,并不一定都弄明白了。因此,要教师把疑问提出来,引导学生参与积极思考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答案。在教师的调控引导下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学生间争辩述理,互助合作,取长补短,竞争激励,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求知欲也能得到极大的满足。
讨论是集体探究问题真谛的重要方式,是促成创造的重要形式。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进行群体协作探究,充分发挥群体效应呢?(1)合理安排讨论形式,优化组合讨论小组。讨论一般采取如下形式:同座、四人小组、全班性以及课外讨论。四人小组讨论是“三疑”语文课堂教学主要采取的方式。(2)指导讨论方法,开展多种类型的讨论,发扬互助合作精神。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提出挑战性的问题,逐步形成习惯。课堂上人人是质疑者,人人都是解疑者,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打破了“一言堂”的格局,充分发扬了互助合作的精神,从而使课堂上的各项学习都得到较好的活化,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综合发展。
(三)归纳明疑,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并形成技能。由于初中学生思维的不成熟性,造成认识中的不够完整,缺乏条理性。因而,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所议论的内容,知识的重点进行整理、归类、总结,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识串成线,使之条理化、层次化,形成一定网络结构。用较少的文字,构成清晰的结构以归纳明疑,便于学生记忆掌握完整的知识。做法有三点:
一是配以言简意赅的板书。例如《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先讨论以下问题:“为什么人们不敢说真话?”“‘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骗子敢来骗皇帝?”“最后小孩子为什么能说真话?”之后板书概括明释。
通过这样的板书归纳总结,同学们就能深刻理解掌握该童话的中心内容及思想。
二是设计相应的巩固性练习。《范进中举》、《孔乙己》两篇文章教后,笔者启发学生设计如下题目:“范进与孔乙己,一个终于中举,一个始终没有进学潦倒而死。但从思想性格方面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你更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三是对全课的内容作小结,加深和拓宽学生的知识。实践证明,这个环节运用得好,对学生自我设疑以及释疑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的影响,是语文技能形成的基础。尤其在“引疑、议疑、明疑”教学法的实验期间,应更重视“归纳明疑”这个环节。
(四)反馈信息,迁移提高
在“引疑、议疑、明疑”教法教学中,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畅通师生之间信息的反馈渠道,以保证学习活动处于积极状态,教师才能有效的引导,灵活调整教学以保证教学目标的达到。教师应根据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获取的知识运用于新的情境中,迁移重组以至创新。学完《死海不死》就可让学生思考探究:“你有办法呵护死海,让它不死吗?”《马说》这篇课文主要从“食马者”的角度出发,对“食马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强烈的愤慨之情。教完后可引导同学们从“千里马”的角度思考,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人才应该具有哪些素质?”“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人才?”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使学生思维得到拓展,培养了学生迁移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有效性的思考
在探索“引疑、议疑、明疑”课堂教学的实践中,笔者认为它的有效性有这么几点:
首先,它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语文创新教育的方向,有利于增强语文学科教育的魅力。
其次,它营造了一种积极、活跃、协作互助的氛围,创设了疑议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再次,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教与学的双向交流,防止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了教学效果。[e]
(福建省寿宁县第四中学 355502)
宋代大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疑就是寻求进步的心理反映。学习只是一味博学多览,质疑不出问题,学得再多,也是没有益处的。学则须疑,才有提高;学而无疑,等于没学。
学习过程实质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发展性、创新性的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而告终。也就是一个“不疑——疑——不疑”的矛盾运动过程,在这由无数不同层次疑问贯串起来的学习过程中,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思维,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强烈求知欲,点燃智慧的火花。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在大力推进创新教育的今天,质疑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引导创新的重要策略。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提出“三疑”的教研课题。“三疑”也就是“引导质疑”、“议论释疑”、“归纳明疑”(简称“引疑、议疑、明疑”)。该课题在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成绩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二、基本原理及内涵
“三疑”教学法是通过以疑为核心,在教师的总体调控下,激发学生思维,把课文内容问题化,然后有目的地创设疑议氛围,通过学生的互相议论,教师点拨、引导把课文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在师生民主平等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主体参与度,教师主导的有效度。“引导质疑”、“议论释疑”、“归纳明疑”这三个环节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的,“引导质疑”是基础,“议论释疑”是关键,“归纳明疑”是目的。
三、“三疑”教法的备课思维
为了适应语文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语文备课教师应从过去的知识准备转向教法与学法的设计。也就是教师应该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为此,实施“引疑、议疑、明疑”的备课思维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体现创新的原则,变教为导的原则,体现“疑”的原则,引入议疑的原则,渗透教法、学法的原则。
四、“三疑”语文课堂的教学要求与思路
“引疑、议疑、明疑”教学必须因疑而引,疑议结合,促进学生学习。在这里,“引疑”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议疑”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重点;“明疑”也即消化吸收语文知识,形成运用技能,是目的。
张载说过:“学,贵在疑,在可疑之处,不疑者,不曾学。”“三疑”教法的教学思路正是贯彻这种求学精神,把“疑”作为学习语文知识的先导,并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整个课堂教学思路可概括为:教学目标设计与展示——目标设疑导读——引导质疑——讨论释疑——归纳明疑——反馈信息——迁移提高等几个环节。
五、“三疑”课堂的操作过程
(一)设计目标,引导学生参与质疑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指导要放在引导质疑上,要引导学生认真自学课文内容,充分感受课文中所蕴含的各种问题。如上《落棋有声》这课,可引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参与质疑:①大黄与小李的棋艺谁高?②二人各与厂长比赛胜负如何?③为什么棋艺高的三盘皆和,棋艺低的却两胜一和?④如果你是厂长,你选谁当车间主任?⑤厂长喜欢谁?质疑的五个问题是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层层推进的。前两个问题比较浅显、具体,从课文中就可以直接找出答案。第三个问题稍费思索,第四个问题却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学生沿着这一思路去质疑,去思考,循序渐进,思维始终处于“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境地。由于前几个问题已做好了铺垫,或者说“势”已蓄足,最后一个关系到小说三个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的问题也就“水到渠成”地解决了。
善于质疑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要结合语文科的特点,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布置提纲,提出思考题,对某些内容有目的地进行考查,把教材习题变通后当作作业题,这些都是有效的手段。例如,“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社戏》)“好豆”、“好戏”连续用两个“好”字可见“戏”和“豆”非同一般,究竟豆好不好吃呢?戏好不好看呢?学生能在课堂上参与质疑,情绪就活跃起来,并能就着质疑的问题进行讨论,整个课堂没有旁观者,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但引导质疑,应循序渐进,应从教材导起,从基础导起,然后引伸。否则会导而不疑,既妨碍了知识的深化,又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敢于质疑问题,做到与教师一起参与质疑。
(二)集体协作,组织学生议论释疑
这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学得新知识的关键。这一环节的任务是教师组织学生对课文中质疑的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通过辩识和争论得到明确的结论,从而掌握各个知识点。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学生自己能发现和解决的问题,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不要包办代替;学生没有发现或虽然发现而未解决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帮助他们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其次,有共性的难点、分歧大的问题,要让学生讨论,把意见讲够,把道理摆出来。要让学生充分辩论,教师不要轻易表态,在适当的地方,教师给予点拨,这样的地方往往是难点。难点的地方不解决,学生会陷入困惑之中,往往就没法继续学习了,这时的点拨将收到拨云见日的效果。
再次,学生认为没有疑难问题的地方,并不一定都弄明白了。因此,要教师把疑问提出来,引导学生参与积极思考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答案。在教师的调控引导下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学生间争辩述理,互助合作,取长补短,竞争激励,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求知欲也能得到极大的满足。
讨论是集体探究问题真谛的重要方式,是促成创造的重要形式。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进行群体协作探究,充分发挥群体效应呢?(1)合理安排讨论形式,优化组合讨论小组。讨论一般采取如下形式:同座、四人小组、全班性以及课外讨论。四人小组讨论是“三疑”语文课堂教学主要采取的方式。(2)指导讨论方法,开展多种类型的讨论,发扬互助合作精神。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提出挑战性的问题,逐步形成习惯。课堂上人人是质疑者,人人都是解疑者,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打破了“一言堂”的格局,充分发扬了互助合作的精神,从而使课堂上的各项学习都得到较好的活化,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综合发展。
(三)归纳明疑,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并形成技能。由于初中学生思维的不成熟性,造成认识中的不够完整,缺乏条理性。因而,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所议论的内容,知识的重点进行整理、归类、总结,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识串成线,使之条理化、层次化,形成一定网络结构。用较少的文字,构成清晰的结构以归纳明疑,便于学生记忆掌握完整的知识。做法有三点:
一是配以言简意赅的板书。例如《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先讨论以下问题:“为什么人们不敢说真话?”“‘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骗子敢来骗皇帝?”“最后小孩子为什么能说真话?”之后板书概括明释。
通过这样的板书归纳总结,同学们就能深刻理解掌握该童话的中心内容及思想。
二是设计相应的巩固性练习。《范进中举》、《孔乙己》两篇文章教后,笔者启发学生设计如下题目:“范进与孔乙己,一个终于中举,一个始终没有进学潦倒而死。但从思想性格方面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你更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三是对全课的内容作小结,加深和拓宽学生的知识。实践证明,这个环节运用得好,对学生自我设疑以及释疑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的影响,是语文技能形成的基础。尤其在“引疑、议疑、明疑”教学法的实验期间,应更重视“归纳明疑”这个环节。
(四)反馈信息,迁移提高
在“引疑、议疑、明疑”教法教学中,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畅通师生之间信息的反馈渠道,以保证学习活动处于积极状态,教师才能有效的引导,灵活调整教学以保证教学目标的达到。教师应根据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获取的知识运用于新的情境中,迁移重组以至创新。学完《死海不死》就可让学生思考探究:“你有办法呵护死海,让它不死吗?”《马说》这篇课文主要从“食马者”的角度出发,对“食马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强烈的愤慨之情。教完后可引导同学们从“千里马”的角度思考,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人才应该具有哪些素质?”“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人才?”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使学生思维得到拓展,培养了学生迁移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有效性的思考
在探索“引疑、议疑、明疑”课堂教学的实践中,笔者认为它的有效性有这么几点:
首先,它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语文创新教育的方向,有利于增强语文学科教育的魅力。
其次,它营造了一种积极、活跃、协作互助的氛围,创设了疑议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再次,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教与学的双向交流,防止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了教学效果。[e]
(福建省寿宁县第四中学 35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