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借助有限元参数化设计分析方法,研究构成高强CFRP筋锚具系统的主要参数在不同情况下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而设计其锚具体系。
[关键词]高强CFRP筋 锚具 有限元 设计 铜套管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710018-01
一、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本文选用直径10mm的高强CFRP筋为研究对象,轴向极限抗拉强度3400MPa,在参考了国内外已有研究和锚具成果的基础上[1],用ANSYS建立CFRP筋夹片套管型锚具的一个有限元基准模型,根据锚具和荷载的对称特点,有限元模型采用二维轴对称单元进行分析。在有限元分析中夹片与铜管的摩擦系数视为无穷大。锚具的接触分析是一个大应变和大变形分析,整个模型共划分了1460个单元,1294个节点。程序选择(NROPT,AUTO),接触算法采用增强的拉格朗日法[2]。
二、有限元分析
预应力CFRP筋夹片式锚具的影响因素中,锚环锥孔锥角、夹片和锚环之间的锥角差、铜套管厚度、锚具的长度和预紧力的大小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在有限元分析时分别只变化上述因素中的一个,研究其对锚具系统的影响,并主要通过CFRP筋平面最大剪应力(MPa)(用A表示),CFRP筋接触面最大摩擦应力(MPa)(用B表示),CFRP筋与套管接触面相对最大滑移量(mm)(用C表示),CFRP筋接触面最大压应力(MPa)(用D表示),铜套管与夹片接触面最大压应力(MPa)(用E表示),锚环与夹片接触面最大压应力(MPa)(用F表示)等判断锚具系统的锚固效果。
(一)锚环锥角
由于CFRP筋横向性能较差,为了提高锚固能力,CFRP筋锚具的长度较传统的钢绞线锚具要长而锥角要小,选取锚环锥角分别为1.79°、1.89°、1.99°、2.09°、2.19°进行比较分析计算,见表1。

(二)夹片与锚环之间的锥角差
在钢绞线锚具中,由于夹片和锚环之间没有锥角差,导致夹片在小直径端容易对钢绞线造成“切口效应”[3]。在CFRP筋夹片式锚具体系中,夹片与锚环之间合适的锥角差可以使CFRP筋上的应力分布达到最佳。表2列出了锚具系统在锚环与夹片之间锥角差取0.01°、0.05°、0.07°、0.10°、0.20°五种情况下的基本力学性能。

(三)铜套管厚度

(四)锚具长度
三、高强CFRP筋夹片套管型锚具的设计
CFRP筋夹片套管型锚具的设计思路是使设计的锚具在CFRP筋上产生的接触应力相对均匀和接触应力峰值最小,同时保证锚具系统的锚固性能。CFRP筋与铜套管间的摩擦系数取0.2,夹片与锚环之间的摩擦系数取 0.07,满足锚具自锁和CFRP筋可靠锚固的要求。
高强预应力CFRP筋夹片式锚具的设计分为Ф10筋和Ф8筋两种,图略。高强Ф10mmCFRP筋的锚具长度为100mm,锥角为2.09°,锥角差0.10°,夹片采用三片式。铜套管由普通黄铜片卷成,其内径比CFRP筋的直径稍小,长度略大于夹片长度,加工缝隙小于0.5mm。铜套管厚度采用1.20mm、0.90mm和0.60mm三种规格。
高强Ф8mmCFRP筋的锚具长度为90mm和100mm两种,对于90mm长的锚具,锥角2.09°,锥角差有0.10°、0.20°两种,夹片采用两片式。对于100mm长的锚具,锥角为2.09°,锥角差0.10°,夹片也可采用三片式。铜套管作法与Ф10筋的相同。铜套管厚度采用1.50mm、1.20mm和0.90mm三种规格。
长度90mm的锚具几何尺寸与基准模型相同:柱状锚环外径50.8mm,锚环上口内径24.26mm,锚环锥角2.09度,夹片上口外径25.17mm,按变角度设计,夹片与锚环锥角差为0.1度,套管壁厚1.5mm,套管长度110mm。
CFRP筋夹片式锚具体系中,锚环材料采用45号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组织均匀性。锚环锥孔内壁光滑,使用时涂一层润滑油,以减小使用时和夹片之间的摩擦。夹片材料采用20CrMnTi钢,表面热处理,夹片内侧做有细牙纹并喷砂,铜套管外侧喷砂,以保证夹片和铜套管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在张拉过程中不致出现相对滑移。夹片外表面和内侧细牙纹都具有较高的硬度,夹片芯部具有良好的韧性。为了避免预应力CFRP筋发生“切口效应”,在夹片的小直径端设计一个长15cm的小坡度。通过夹片与锚环之间的锥角差、铜套管的过渡作用和夹片小端的小坡度三者的共同作用,使锚具系统发生“应力重分布”,避免CFRP筋在夹片小端发生“切口效应”,使CFRP筋得到较理想的应力分布状态。CFRP筋锚具系统的锚固能力取决于构成锚具系统各要素合理的配合设计,高强CFRP筋锚具产品的定型还需结合实验进一步验证完善。
参考文献:
[1]郭范波、丁汉山,碳纤维预应力筋夹片式锚具的研究及开发[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6.
[2]王富耻、张朝辉编著,ANSYS10.0有限元分析理论与工程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5:51-131.
[3]钱锐、茅卫兵.国外对混凝土结构中新型材料 FRP 筋的研究及应用[J].江苏建筑,2001(1):29-33.
[4]赵有梁、袁华、袁关生,对钢绞线“切口效应”改善的探讨[J].公路,1997(1):29-31.
[关键词]高强CFRP筋 锚具 有限元 设计 铜套管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710018-01
一、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本文选用直径10mm的高强CFRP筋为研究对象,轴向极限抗拉强度3400MPa,在参考了国内外已有研究和锚具成果的基础上[1],用ANSYS建立CFRP筋夹片套管型锚具的一个有限元基准模型,根据锚具和荷载的对称特点,有限元模型采用二维轴对称单元进行分析。在有限元分析中夹片与铜管的摩擦系数视为无穷大。锚具的接触分析是一个大应变和大变形分析,整个模型共划分了1460个单元,1294个节点。程序选择(NROPT,AUTO),接触算法采用增强的拉格朗日法[2]。
二、有限元分析
预应力CFRP筋夹片式锚具的影响因素中,锚环锥孔锥角、夹片和锚环之间的锥角差、铜套管厚度、锚具的长度和预紧力的大小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在有限元分析时分别只变化上述因素中的一个,研究其对锚具系统的影响,并主要通过CFRP筋平面最大剪应力(MPa)(用A表示),CFRP筋接触面最大摩擦应力(MPa)(用B表示),CFRP筋与套管接触面相对最大滑移量(mm)(用C表示),CFRP筋接触面最大压应力(MPa)(用D表示),铜套管与夹片接触面最大压应力(MPa)(用E表示),锚环与夹片接触面最大压应力(MPa)(用F表示)等判断锚具系统的锚固效果。
(一)锚环锥角
由于CFRP筋横向性能较差,为了提高锚固能力,CFRP筋锚具的长度较传统的钢绞线锚具要长而锥角要小,选取锚环锥角分别为1.79°、1.89°、1.99°、2.09°、2.19°进行比较分析计算,见表1。

(二)夹片与锚环之间的锥角差
在钢绞线锚具中,由于夹片和锚环之间没有锥角差,导致夹片在小直径端容易对钢绞线造成“切口效应”[3]。在CFRP筋夹片式锚具体系中,夹片与锚环之间合适的锥角差可以使CFRP筋上的应力分布达到最佳。表2列出了锚具系统在锚环与夹片之间锥角差取0.01°、0.05°、0.07°、0.10°、0.20°五种情况下的基本力学性能。

(三)铜套管厚度

(四)锚具长度
三、高强CFRP筋夹片套管型锚具的设计
CFRP筋夹片套管型锚具的设计思路是使设计的锚具在CFRP筋上产生的接触应力相对均匀和接触应力峰值最小,同时保证锚具系统的锚固性能。CFRP筋与铜套管间的摩擦系数取0.2,夹片与锚环之间的摩擦系数取 0.07,满足锚具自锁和CFRP筋可靠锚固的要求。
高强预应力CFRP筋夹片式锚具的设计分为Ф10筋和Ф8筋两种,图略。高强Ф10mmCFRP筋的锚具长度为100mm,锥角为2.09°,锥角差0.10°,夹片采用三片式。铜套管由普通黄铜片卷成,其内径比CFRP筋的直径稍小,长度略大于夹片长度,加工缝隙小于0.5mm。铜套管厚度采用1.20mm、0.90mm和0.60mm三种规格。
高强Ф8mmCFRP筋的锚具长度为90mm和100mm两种,对于90mm长的锚具,锥角2.09°,锥角差有0.10°、0.20°两种,夹片采用两片式。对于100mm长的锚具,锥角为2.09°,锥角差0.10°,夹片也可采用三片式。铜套管作法与Ф10筋的相同。铜套管厚度采用1.50mm、1.20mm和0.90mm三种规格。
长度90mm的锚具几何尺寸与基准模型相同:柱状锚环外径50.8mm,锚环上口内径24.26mm,锚环锥角2.09度,夹片上口外径25.17mm,按变角度设计,夹片与锚环锥角差为0.1度,套管壁厚1.5mm,套管长度110mm。
CFRP筋夹片式锚具体系中,锚环材料采用45号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组织均匀性。锚环锥孔内壁光滑,使用时涂一层润滑油,以减小使用时和夹片之间的摩擦。夹片材料采用20CrMnTi钢,表面热处理,夹片内侧做有细牙纹并喷砂,铜套管外侧喷砂,以保证夹片和铜套管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在张拉过程中不致出现相对滑移。夹片外表面和内侧细牙纹都具有较高的硬度,夹片芯部具有良好的韧性。为了避免预应力CFRP筋发生“切口效应”,在夹片的小直径端设计一个长15cm的小坡度。通过夹片与锚环之间的锥角差、铜套管的过渡作用和夹片小端的小坡度三者的共同作用,使锚具系统发生“应力重分布”,避免CFRP筋在夹片小端发生“切口效应”,使CFRP筋得到较理想的应力分布状态。CFRP筋锚具系统的锚固能力取决于构成锚具系统各要素合理的配合设计,高强CFRP筋锚具产品的定型还需结合实验进一步验证完善。
参考文献:
[1]郭范波、丁汉山,碳纤维预应力筋夹片式锚具的研究及开发[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6.
[2]王富耻、张朝辉编著,ANSYS10.0有限元分析理论与工程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5:51-131.
[3]钱锐、茅卫兵.国外对混凝土结构中新型材料 FRP 筋的研究及应用[J].江苏建筑,2001(1):29-33.
[4]赵有梁、袁华、袁关生,对钢绞线“切口效应”改善的探讨[J].公路,1997(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