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为“1+X”教学模式?“1”相当于数学课堂中的例题,它肩负起以范例教学法让学生掌握举一反三能力的重任。而“X”则是由“1”延伸出来的其他同类型阅读课文,要求学生运用精读课例的方法,自主学习多篇课文,从而达到增加阅读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古诗词用字凝练、意韵优美。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传统文化传承力度的宣传,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129篇古诗词。但是我认为,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发扬者,光学会这129篇古诗词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如何加大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容量呢?我通过探索实践,找到了让学生大量学习、掌握古诗词的切合点——运用“1+X”教学模式来学习古诗词。这种模式不仅缩短了古诗词的教学时间,也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更多的古诗词。通过这种举一反三的方法,古诗词的教学变得灵动鲜活,促使学生形成了各种自主能力,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了质的飞跃。
一、“1”——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善于总结
古诗词“1”的教学突出一个“实”字。为了让古诗词的教学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在开学时,我就会把本学年度的所有古诗词罗列出来,根据内容分类。每个类别精心设计一个经典的教学案例,用作学生学习这一类别古诗词的典范。要想让学生学会方法,教师得先实实在在当好引路人。在教学《凉州词——走进边塞诗》时,我以课本中的古诗《凉州词》为例,展开了“1”的边塞诗范例教学,探索出了学习边塞诗的方法与途径,使学生学习边塞诗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能自主学习更多的边塞诗,把“X”延伸到无限大。
1.课前收集、整理资料,是学好古诗词的前提
古诗词虽然经典,但用字凝练,往往有许多古文经典穿插其中,与学生的实际有一定距离,如若全靠在课堂中把相关的内容讲清、讲透,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在课前下功夫。在教学《凉州词》之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大量关于边塞诗的资料,以及诗人王翰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学生收集资料后,我先上一节预备课,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汇报自己所收集的相关资料,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教会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分类整理資料的方法,并运用实例进行示范。
在《凉州词》相关资料汇报课中,我根据学生汇报的资料做了一个边塞诗的微课视频。通过这个微视频阐述了什么是边塞诗,介绍了边塞诗的风格特点、代表诗人常用写作手法和边塞诗的分类。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边塞诗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然后我引导学生利用收集到的资料自己制作微视频,没有条件的部分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呈现自己的见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制作出了许多关于边塞诗的微视频:《送别诗》《诗中的四季》《诗中月》《诗中雨》……一个个微视频的制作和思维导图的设计,让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为学生学习古诗词打下了坚实基础。
2.课中垂范,授人以渔,是学好古诗词的关键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古诗词教学中的“1”是一个“授人以渔”的过程。在教学《凉州词——走进边塞诗》时,学生通过微课视频了解了边塞诗的相关知识,如作者、时代背景以后,我就运用“抽丝剥茧”的方法,和学生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足球赛”。我负责“发球”,绝不一人单打独斗,经常把“球”踢给学生,让学生完成精彩的“进球”。我先从古诗意象入手,让学生谈感受,感受诗人表达的情感。我反复提问:你读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谈完感受,我又让学生把感受带进诗中去读。如此循环往复,学生离作者越来越近,离诗情越来越近。
在体会“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句时,我巧妙教给学生边读边悟、边悟边读的学习方法。古诗词用字巧妙含蓄是学生很难领悟到的一个层次。“笑”是全诗的诗眼,可“笑”字妙在哪儿?为了让学生领悟到“笑”字背后的含义,我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以下环节。先播放一段关于战争的视频,在音乐与画面的渲染下,结合前面环节的学习领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深深感受到了战争的悲惨与壮烈。紧接着我抛出问题:“看到如此残酷的战争你还会笑吗?我不敢笑、我怎能笑、我岂能笑,因为……”这些问题的设计,已经超越了教材,超越了诗词,直达每个学生内心最柔软之处——情感。学生的回答妙语连珠,从亲情、爱国、战争的残酷分别阐述自己的见解,又完成了一次精彩的“进球”。至此,学生明白学习古诗词一定要切己体察,才能真正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情感。
最后我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出学习古诗词的步骤:查阅资料——了解同类别诗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融情想象——想象字面描写画面,想象画面之外的情形;切己体察——设身处地,想象置身画面的心情、感受,悟出诗中情感;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升华;举一反三——诵读类似古诗词,学以致用,丰富古诗词积累。通过这样扎实的示范教学,学生对学习这类古诗词有了非常明确的方向。
二、“X”——引导得当,合作探究,全面参与
古诗“X”的教学突出一个“活”字。这一学习过程看似是一个学生依据“1”之后的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但是教师的引导仍然尤为重要。只有教师的“导”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的“学”才能运用自如。
在教学完《凉州词——走进边塞诗》的“1”之后,先引导学生收集其他的边塞诗,然后按照内容分成四类:如火的激情——边塞健儿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之情怀的袒露;旷世的孤独——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挂念亲人之情怀的关注;现实的残酷——塞外生活的艰辛与连年征战的残酷的体现;绝世的风情——边塞奇异风光与边陲人民生活状况的描绘。收集完毕后我让学生根据类别去查阅相关资料,为小组合作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完成了《马》《夜上受降城闻笛》《从军行》三首古诗的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我完全放手让学生依据“1”所学到的方法进行开放性学习,前提是事先已经进行了小组合作的训练。这个过程必不可少,而且还要在实践中反复训练。因为小组合作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生自主合作的效果。合作小组中要有领导者,负责分工、合作、协调,还要确定好中心发言人,负责收集学生总结出来的观点。小组的成员结构按照好中差搭配,每一个成员都要有自己明确的任务,也要有为小组增光的决心,这样就能让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从而实现自主合作探究。与此同时,在学生小组汇报前,教师还得事先认真钻研,反复推敲设计几个中心问题,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开展自主学习。这样就能把小组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落到实处,学生也会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并掌握这种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过程,我把学习古诗词整个“1+X”的过程展现给学生,并让学生学到了方法,形成了能力。目前我已经完成了“送别诗”“诗中的四季”“诗中月”“诗中雨”“苏轼专辑”“李白专辑”的教学,把“X”扩到无限大,让学生由课内到课外,自主学习了大量的古诗词。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在教学双边活动中不断地吸取知识,形成能力。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永远不停下探索的脚步,我们的教学之路就会走得更宽、更远。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为师者之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我们定能把“1”设计得更巧妙、更接地气,从而把“X”变得灵动而又丰盈。
古诗词用字凝练、意韵优美。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传统文化传承力度的宣传,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129篇古诗词。但是我认为,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发扬者,光学会这129篇古诗词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如何加大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容量呢?我通过探索实践,找到了让学生大量学习、掌握古诗词的切合点——运用“1+X”教学模式来学习古诗词。这种模式不仅缩短了古诗词的教学时间,也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更多的古诗词。通过这种举一反三的方法,古诗词的教学变得灵动鲜活,促使学生形成了各种自主能力,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了质的飞跃。
一、“1”——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善于总结
古诗词“1”的教学突出一个“实”字。为了让古诗词的教学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在开学时,我就会把本学年度的所有古诗词罗列出来,根据内容分类。每个类别精心设计一个经典的教学案例,用作学生学习这一类别古诗词的典范。要想让学生学会方法,教师得先实实在在当好引路人。在教学《凉州词——走进边塞诗》时,我以课本中的古诗《凉州词》为例,展开了“1”的边塞诗范例教学,探索出了学习边塞诗的方法与途径,使学生学习边塞诗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能自主学习更多的边塞诗,把“X”延伸到无限大。
1.课前收集、整理资料,是学好古诗词的前提
古诗词虽然经典,但用字凝练,往往有许多古文经典穿插其中,与学生的实际有一定距离,如若全靠在课堂中把相关的内容讲清、讲透,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在课前下功夫。在教学《凉州词》之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大量关于边塞诗的资料,以及诗人王翰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学生收集资料后,我先上一节预备课,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汇报自己所收集的相关资料,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教会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分类整理資料的方法,并运用实例进行示范。
在《凉州词》相关资料汇报课中,我根据学生汇报的资料做了一个边塞诗的微课视频。通过这个微视频阐述了什么是边塞诗,介绍了边塞诗的风格特点、代表诗人常用写作手法和边塞诗的分类。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边塞诗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然后我引导学生利用收集到的资料自己制作微视频,没有条件的部分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呈现自己的见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制作出了许多关于边塞诗的微视频:《送别诗》《诗中的四季》《诗中月》《诗中雨》……一个个微视频的制作和思维导图的设计,让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为学生学习古诗词打下了坚实基础。
2.课中垂范,授人以渔,是学好古诗词的关键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古诗词教学中的“1”是一个“授人以渔”的过程。在教学《凉州词——走进边塞诗》时,学生通过微课视频了解了边塞诗的相关知识,如作者、时代背景以后,我就运用“抽丝剥茧”的方法,和学生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足球赛”。我负责“发球”,绝不一人单打独斗,经常把“球”踢给学生,让学生完成精彩的“进球”。我先从古诗意象入手,让学生谈感受,感受诗人表达的情感。我反复提问:你读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谈完感受,我又让学生把感受带进诗中去读。如此循环往复,学生离作者越来越近,离诗情越来越近。
在体会“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句时,我巧妙教给学生边读边悟、边悟边读的学习方法。古诗词用字巧妙含蓄是学生很难领悟到的一个层次。“笑”是全诗的诗眼,可“笑”字妙在哪儿?为了让学生领悟到“笑”字背后的含义,我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以下环节。先播放一段关于战争的视频,在音乐与画面的渲染下,结合前面环节的学习领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深深感受到了战争的悲惨与壮烈。紧接着我抛出问题:“看到如此残酷的战争你还会笑吗?我不敢笑、我怎能笑、我岂能笑,因为……”这些问题的设计,已经超越了教材,超越了诗词,直达每个学生内心最柔软之处——情感。学生的回答妙语连珠,从亲情、爱国、战争的残酷分别阐述自己的见解,又完成了一次精彩的“进球”。至此,学生明白学习古诗词一定要切己体察,才能真正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情感。
最后我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出学习古诗词的步骤:查阅资料——了解同类别诗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融情想象——想象字面描写画面,想象画面之外的情形;切己体察——设身处地,想象置身画面的心情、感受,悟出诗中情感;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升华;举一反三——诵读类似古诗词,学以致用,丰富古诗词积累。通过这样扎实的示范教学,学生对学习这类古诗词有了非常明确的方向。
二、“X”——引导得当,合作探究,全面参与
古诗“X”的教学突出一个“活”字。这一学习过程看似是一个学生依据“1”之后的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但是教师的引导仍然尤为重要。只有教师的“导”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的“学”才能运用自如。
在教学完《凉州词——走进边塞诗》的“1”之后,先引导学生收集其他的边塞诗,然后按照内容分成四类:如火的激情——边塞健儿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之情怀的袒露;旷世的孤独——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挂念亲人之情怀的关注;现实的残酷——塞外生活的艰辛与连年征战的残酷的体现;绝世的风情——边塞奇异风光与边陲人民生活状况的描绘。收集完毕后我让学生根据类别去查阅相关资料,为小组合作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完成了《马》《夜上受降城闻笛》《从军行》三首古诗的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我完全放手让学生依据“1”所学到的方法进行开放性学习,前提是事先已经进行了小组合作的训练。这个过程必不可少,而且还要在实践中反复训练。因为小组合作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生自主合作的效果。合作小组中要有领导者,负责分工、合作、协调,还要确定好中心发言人,负责收集学生总结出来的观点。小组的成员结构按照好中差搭配,每一个成员都要有自己明确的任务,也要有为小组增光的决心,这样就能让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从而实现自主合作探究。与此同时,在学生小组汇报前,教师还得事先认真钻研,反复推敲设计几个中心问题,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开展自主学习。这样就能把小组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落到实处,学生也会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并掌握这种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过程,我把学习古诗词整个“1+X”的过程展现给学生,并让学生学到了方法,形成了能力。目前我已经完成了“送别诗”“诗中的四季”“诗中月”“诗中雨”“苏轼专辑”“李白专辑”的教学,把“X”扩到无限大,让学生由课内到课外,自主学习了大量的古诗词。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在教学双边活动中不断地吸取知识,形成能力。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永远不停下探索的脚步,我们的教学之路就会走得更宽、更远。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为师者之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我们定能把“1”设计得更巧妙、更接地气,从而把“X”变得灵动而又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