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现有学习质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高等体育院校的术科类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出理论课学习中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学习投入和学习收获上的表现情况。调查发现,在体育术科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上外部动机占主导地位;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已习惯于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理论课的学习尚未对体育专业技术的提高给予有效的指导。本文旨在提出能够切实提高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学习质量的合理对策,进而促进体育术科类大学生教学训练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体育术科类大学生;理论课;学习质量;调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8)02-0074-06
學习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可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国家层面得到了高度的关注。近年来我国诸多学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纵观这些理论研究中,对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学习质量的研究尚属少见。如今,许多高等体育院校的招生具有一定规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体育院校担负着培养国家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使命。由于受到生源特点的限制,体育术科类大学生的学习质量问题逐渐凸显,特别是在理论课的学习方面。对于他们而言,除了要掌握过硬的体育专业技能外,还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理论课学习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源泉,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专业技术水平,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甚至是创新能力。因此,如何提高体育术科类大学生理论课学习质量已经成为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的一项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现有学习质量研究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部分高等体育院校术科类大学生的学习质量情况做了较为全面的基础性调查,并探讨学生在学习质量各因素方面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和规律,探寻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可行方法,为体育理论教学提供合理对策,以便提高对体育术科类大学生的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质量和水平。
1理论依据
质量是一个复杂而又抽象的概念。在管理学理论中,质量被认为是活动或工作的有效程度,即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这种理解侧重于事物的程度,主要揭示其价值的判断。具体在教育学中,学习质量就是通过学习者的固有特性满足学习要求的程度,瑞典教育学家Tor.sten Husen和我国学者朱益明的观点均属此类。国内学者杨院(2014)则在布鲁姆、加涅等研究者的理论基础上,强调学习质量是基于学生的视角,来对学习收获和学习成果进行的诠释,同样也是对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在认知、情感与行为等方面所获得成果的诠释。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众多,但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成功的学习者是主动的,有目标导向的,具有学习责任心的个性特点的。”可见,学习者自身的内部因素才对学习质量起决定作用,而不是教师行为、课程设置、教学条件等这些外部因素。国内学者张萍等(2015)通过研究总结出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即学习投入、学习方式、学习动机和学习收获。由于该理论是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大范围的实地访谈与调查总结出来的,并采用了科学的检验方法,符合学生实际。故而,本研究在此理论基础上,结合实际的调查研究,掌握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学习质量各因素的作用机理和实际情况,并根据调查数据去探寻提高学习质量的方法和对策,以供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黑龙江省体育术科类一至三年级本科生共300人(每年级均为100人)为研究对象,专业涵盖运动训练、体育教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和休闲体育等术科类专业。抽样院校包括体育类1所(哈尔滨体育学院)、师范类2所(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大庆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综合类2所(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且样本院校类别比例大致相应于省内具有体育术科类专业高校的类别总体比例,因此样本院校在黑龙江省具有代表性。调查中共发放各类问卷300份(每份问卷内容含各指标的测量),回收有效问卷277份,总有效回收率为92.3%。
2.2研究工具与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从中国知网(CNKI)查阅有关学习质量理论、影响学习质量因素等方面文献20余篇,并结合在图书馆查阅有关教育质量或学习质量的图书文献,作为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2.2.2学习动机调查问卷 国外研究者已经编制了许多成熟的学习动机量表,并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数据。但是由于存在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差异,运用国外量表进行测量使用时,还必须对其进行国内化的修订进而调整。本文以哈佛大学教育学家Howard Gardner(1985)等设计的态度/动机测验量表为参考,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编制了能够反映出体育术科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问卷《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共20道相关学习动机的调查题目,第一部分涉及外部动机,包括来自于父母、教师的期望,通过考试和就业等方面;第二部分涉及内部动机,包括对体育理论的兴趣,个人学习成就感以及知识的补充与扩展等内容。通过信度α系数计算的结果显示:内部动机为0.8356、外部动机为0.8543、总量表为0.8551,表明问卷的信度比较高。
2.2.3学习方式调查问卷 采用张萍(2015)编制并使用的《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来调查学生学习方式的状况,信度α系数为0.685,且效度较好。由于此问卷是基于本科院校学生所设计的,而且在正式调查前所做的试测与原版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一致,因此认为其可适用于体育术科类大学生。问卷从深层学习方式和表层学习方式两个维度共11个题项来进行调查,采用李克特5级打分法,每题共有五种选项分别为“完全不符合”“多数不符合”“不确定”“多数符合”和“完全符合”。 2.2.4学习投入量表 采用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的Wilmar Schaufeli(2002)等学者编制的学习投入量表进行调查评估。该量表由17个条目组成,归为活力、奉献、专注3个维度,其中活力维度包含6个条目、奉献维度包含5个条目、专注维度包含6个条目。调查采用李克特7点计分法,分别赋值0~6分,对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学习投入的三个维度及总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数越高表明学习投入程度越高。该量表已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并具有跨文化的稳定性,因此被广泛使用。
2.2.5学习收获量表 采用王芳(2014)编制并使用的《大学生学习收获量表》,学习收获量表通过三个维度(认知收获、技能收获、情感态度价值观收获)共12道題(每题的选项从“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基本不同意”“基本同意”“同意”到“非常同意”共分为6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计1~6分)来对大学生学习收获状况做出描述统计。总问卷的信度α系数为0.941,结构与信效度检验良好。
2.2.6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黑龙江省高等体育院校术科类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以满足学习需要的心理倾向。学习动机的形成因素众多,但从总体来看,主要是受到环境和个人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外部学习动机与内部学习动机两类。在调查中发现,体育术科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集中于外部环境上,在行为表现的认识上大部分学生还是趋向于功利性。比如:通过考试以获得学位、就业需要等,内部动机水平偏低(见图1)。
大学阶段正是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知识修养以及人格逐渐趋于成熟的阶段,也是一个“生物体”的人逐渐成为“社会”人的重要发展阶段,他们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指向纷繁的社会。正是因为这种需要所产生的一些外部动机,使得学生对理论文化课的学习兴趣流于表面,而反映在体育术科类大学生身上,便出现“远离实践”的理论课并没有得到真正重视的现象,加之大学的学习与生活氛围相对中学时期而言较为宽松,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更多,从而导致学生自我控制力下降、内部学习动机不强。
3.2黑龙江省高等体育院校术科类大学生学习方式现状
学习方式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它反应了学习者倾向于以何种行为和认知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方式的选择对于学习质量具有直接影响。需要强调的是,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而是高于策略和方法层面,影响并指导学习者对具体策略和方法做出选择的有关学习行为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学习方式的调查发现,多数体育术科类大学生习惯于表层学习,而非深层学习。采用表层学习方式的学生会有如下观念:认为学习就是记住书本上及老师所讲的内容,并且只是习惯学习清晰明朗的知识;认为知识是很客观并且很少怀疑。由表1可见,这些现象在体育术科类大学生的学习中非常普遍。表层学习是信息复制型学习,依靠记忆来掌握知识;深层学习是意义探寻型学习,基于知识的理解。学习过程强调的应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获取知识的结果,特别是在社会更需要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采用深层学习方式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学生能认识到学习任务的价值,产生内在的学习需要,他们就会主动的把握学习内容的深层意义,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把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知识经验建立起联系,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等,这些都对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效果。
学习方式的选择是学生个体因素和教育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方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基于特定的个体和情境动态变化着的。学生在不同教育教学环境或情境下所产生感知与认识,会形成不同的学习方式,最终会影响教学质量。调查发现,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趋势与其所在的年级存在明显关系。学生在一年级和三年级期间会表现出更强的深层学习方式。一年级学生由于入学时间短以及一些个体内部因素,预想发展兴趣或者取得好的成就;在经过大学两年的学习生活后,加之外部因素的影响,三年级学生逐渐了解社会的需求,无论是直接面对社会的选择,还是准备考研,都是其要考虑的问题。这些都致使多数学生的学习方式会朝向深层方向转化。
3.3黑龙江省高等体育院校术科类大学生学习投入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学习投入内涵的界定多数借鉴国外研究,其中国内学者引用最多的是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的Schaufeli对学习投入内涵的理解,Schaufeli率先提出了学习投人概念,认为学习投入是一种与学习相关的积极、充实的精神状态,包括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维度。其中,活力是指在学习中具有出众的精力与韧性;奉献是指个体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并勇于接受挑战;专注则是将精力集中于学习并体验到愉悦感受。多个维度有助于从不同角度理解学习投人的内容和本质,由于Sehaufeli关于学习投入的三维结构理论具有跨文化的稳定性,并且开发了影响力较大且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测量工具——学习投入量表,目前已被广泛使用。所以本文运用此表来调查学习投入情况。
由调查结果(见表2)显示,各题项的均分在2.83~3.13之间,接近中间分值3,说明从总体来看,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学习投入状况处于中等水平,这与张信勇(2008)、范金刚(2010)等国内学者对于本科生的研究结果相近,可见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学习投入程度未必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从对各维度调查得到的数据发现:奉献和专注维度高于平均值,多数体育术科类大学生伴随着对学习意义的肯定,会对学习产生饱满的热情,能够投入到学习中,并体验到一定的愉悦感,但是活力维度却较低,说明面对理论知识范围与难度的增加,学生缺少必要的精力与韧性,难以为学习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影响了在学习方面的自我效能感。 此外,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投入总分、活力和专注上存在差异。刚步入大学校园的一年级学生由于依旧延续着中学的学习模式,会将多数时间和精力花在理论课的学习上。随着学年的升高,学生对大学的学习内容和方法逐渐适应,加之校园和社团的各类活动较为丰富,以及到了三年级时课业量减少等原因,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会有所降低。因此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活力和专注相对较高。
3.4黑龙江省高等体育院校术科类大学生学习收获现状
学习收获是由教育目标发展而来,是教育目标的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美国学者乔治库等人具体提出学习收获是衡量学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是指对学生在完成一系列课程或者培养计划之后,能够证明自己在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念上具备了应有的能力。国内学者黄海涛认为,学习成果是学生经过学习后,知识、技能、态度和情感以及习得的能力所得到的增长。可见关于学习收获的含义认识,国内外学者们的观点基本一致,并且这一认识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学习评估实践中得到了证实。
根据调查,体育术科类大学生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在认知、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情况认可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由表3的数据可知,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等认知方面的收获较大,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也比较可观,专业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技能方面的收获却相对较少,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体育理论课程教学是体育相关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和专业技能的巩固与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理应带有较强的实践性,但调查结果说明体育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践的结合还不够紧密,理论课的学习不能有效指导学生专项技术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
在表3数据基础上,进一步对不同年级学生在各项学习收获中“基本同意”及以上数据之和占总体的比例进行统计。例如,在获得本专业实践能力方面,持“基本同意”“同意”及“完全同意”的学生所占比例为,一年级20.9%、二年级36.7%、三年级51.5%,其他数据见图2。
从图2中可以清楚的发现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在各项学习收获上的变化趋势。随着学年的增长,学生的学习收获在总体上呈增多态势,这也可以看作是学生发展水平的增长,而且发展呈正向趋势。从学习收获的各维度上看,三年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维度上有较大的提高,而学生在价值观维度方面的收获增长趋势并不明显,个别收获项目甚至呈现下降态势。这表明在当前的理论课教学中,过分重视知识传授并忽视价值观培养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在理论课学习上,体育术科类大学生的外部动机占主导地位,多数学生在行为表现上趋向于功利性,对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流于表面,因而对学习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2)在理论课的学习方式上,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已习惯于接受学习方式,而非探究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合作意识不强,表层学习多于深层学习,影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体育术科类大学生虽然在学习投入方面处于中等水平,但学习韧性不足,难以付出更多的努力。
(4)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在专业技术与实践能力方面的收获相对较低,理论课学习对专业技术的提高所起到的指导作用有限。
4.2建议
(1)教师应对学生在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等方面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学习动机,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同时也要利用好外部学习动机,使其向内部学习动机转化。另外,各高校还可以通过举办学习讲座、板报展示、主题班会以及知识竞赛等活动,在学生群体间营造积极的求知氛围,并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努力奋进,以激发其良好的学习动机。
(2)教师在教学方面不应一味的追求“量”,忽视探究性学习的质量,而是要唤起学生深层学习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优化教学设计和组织形式,可以适时的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手段来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避免灌输式教学。
(3)在学生学习投入的奉献与专注维度达到一定程度下,教师应以激发活力维度为侧重。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成功的体验机会,以增强其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如尽可能挖掘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上的独有优势,让理论教学课堂能够成为提供学生展现自我优点和长处的平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最终价值和特征,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行为过程;帮助学生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以激起学生更多的学习精力与韧性,进而提高学习投入程度。
(4)建立教师交流机制,通过理论学科教师与体育术科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交流与沟通,促进理论课内容与术科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增加理论课内容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中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5)对于体育术科类大学生自身而言,要树立合理的学习觀念,正确看待所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要调整好自身的学习心态和状态,在学习中有意识的培养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从事体育工作打下夯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体育术科类大学生;理论课;学习质量;调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8)02-0074-06
學习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可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国家层面得到了高度的关注。近年来我国诸多学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纵观这些理论研究中,对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学习质量的研究尚属少见。如今,许多高等体育院校的招生具有一定规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体育院校担负着培养国家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使命。由于受到生源特点的限制,体育术科类大学生的学习质量问题逐渐凸显,特别是在理论课的学习方面。对于他们而言,除了要掌握过硬的体育专业技能外,还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理论课学习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源泉,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专业技术水平,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甚至是创新能力。因此,如何提高体育术科类大学生理论课学习质量已经成为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的一项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现有学习质量研究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部分高等体育院校术科类大学生的学习质量情况做了较为全面的基础性调查,并探讨学生在学习质量各因素方面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和规律,探寻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可行方法,为体育理论教学提供合理对策,以便提高对体育术科类大学生的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质量和水平。
1理论依据
质量是一个复杂而又抽象的概念。在管理学理论中,质量被认为是活动或工作的有效程度,即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这种理解侧重于事物的程度,主要揭示其价值的判断。具体在教育学中,学习质量就是通过学习者的固有特性满足学习要求的程度,瑞典教育学家Tor.sten Husen和我国学者朱益明的观点均属此类。国内学者杨院(2014)则在布鲁姆、加涅等研究者的理论基础上,强调学习质量是基于学生的视角,来对学习收获和学习成果进行的诠释,同样也是对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在认知、情感与行为等方面所获得成果的诠释。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众多,但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成功的学习者是主动的,有目标导向的,具有学习责任心的个性特点的。”可见,学习者自身的内部因素才对学习质量起决定作用,而不是教师行为、课程设置、教学条件等这些外部因素。国内学者张萍等(2015)通过研究总结出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即学习投入、学习方式、学习动机和学习收获。由于该理论是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大范围的实地访谈与调查总结出来的,并采用了科学的检验方法,符合学生实际。故而,本研究在此理论基础上,结合实际的调查研究,掌握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学习质量各因素的作用机理和实际情况,并根据调查数据去探寻提高学习质量的方法和对策,以供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黑龙江省体育术科类一至三年级本科生共300人(每年级均为100人)为研究对象,专业涵盖运动训练、体育教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和休闲体育等术科类专业。抽样院校包括体育类1所(哈尔滨体育学院)、师范类2所(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大庆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综合类2所(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且样本院校类别比例大致相应于省内具有体育术科类专业高校的类别总体比例,因此样本院校在黑龙江省具有代表性。调查中共发放各类问卷300份(每份问卷内容含各指标的测量),回收有效问卷277份,总有效回收率为92.3%。
2.2研究工具与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从中国知网(CNKI)查阅有关学习质量理论、影响学习质量因素等方面文献20余篇,并结合在图书馆查阅有关教育质量或学习质量的图书文献,作为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2.2.2学习动机调查问卷 国外研究者已经编制了许多成熟的学习动机量表,并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数据。但是由于存在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差异,运用国外量表进行测量使用时,还必须对其进行国内化的修订进而调整。本文以哈佛大学教育学家Howard Gardner(1985)等设计的态度/动机测验量表为参考,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编制了能够反映出体育术科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问卷《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共20道相关学习动机的调查题目,第一部分涉及外部动机,包括来自于父母、教师的期望,通过考试和就业等方面;第二部分涉及内部动机,包括对体育理论的兴趣,个人学习成就感以及知识的补充与扩展等内容。通过信度α系数计算的结果显示:内部动机为0.8356、外部动机为0.8543、总量表为0.8551,表明问卷的信度比较高。
2.2.3学习方式调查问卷 采用张萍(2015)编制并使用的《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来调查学生学习方式的状况,信度α系数为0.685,且效度较好。由于此问卷是基于本科院校学生所设计的,而且在正式调查前所做的试测与原版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一致,因此认为其可适用于体育术科类大学生。问卷从深层学习方式和表层学习方式两个维度共11个题项来进行调查,采用李克特5级打分法,每题共有五种选项分别为“完全不符合”“多数不符合”“不确定”“多数符合”和“完全符合”。 2.2.4学习投入量表 采用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的Wilmar Schaufeli(2002)等学者编制的学习投入量表进行调查评估。该量表由17个条目组成,归为活力、奉献、专注3个维度,其中活力维度包含6个条目、奉献维度包含5个条目、专注维度包含6个条目。调查采用李克特7点计分法,分别赋值0~6分,对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学习投入的三个维度及总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数越高表明学习投入程度越高。该量表已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并具有跨文化的稳定性,因此被广泛使用。
2.2.5学习收获量表 采用王芳(2014)编制并使用的《大学生学习收获量表》,学习收获量表通过三个维度(认知收获、技能收获、情感态度价值观收获)共12道題(每题的选项从“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基本不同意”“基本同意”“同意”到“非常同意”共分为6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计1~6分)来对大学生学习收获状况做出描述统计。总问卷的信度α系数为0.941,结构与信效度检验良好。
2.2.6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黑龙江省高等体育院校术科类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以满足学习需要的心理倾向。学习动机的形成因素众多,但从总体来看,主要是受到环境和个人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外部学习动机与内部学习动机两类。在调查中发现,体育术科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集中于外部环境上,在行为表现的认识上大部分学生还是趋向于功利性。比如:通过考试以获得学位、就业需要等,内部动机水平偏低(见图1)。
大学阶段正是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知识修养以及人格逐渐趋于成熟的阶段,也是一个“生物体”的人逐渐成为“社会”人的重要发展阶段,他们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指向纷繁的社会。正是因为这种需要所产生的一些外部动机,使得学生对理论文化课的学习兴趣流于表面,而反映在体育术科类大学生身上,便出现“远离实践”的理论课并没有得到真正重视的现象,加之大学的学习与生活氛围相对中学时期而言较为宽松,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更多,从而导致学生自我控制力下降、内部学习动机不强。
3.2黑龙江省高等体育院校术科类大学生学习方式现状
学习方式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它反应了学习者倾向于以何种行为和认知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方式的选择对于学习质量具有直接影响。需要强调的是,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而是高于策略和方法层面,影响并指导学习者对具体策略和方法做出选择的有关学习行为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学习方式的调查发现,多数体育术科类大学生习惯于表层学习,而非深层学习。采用表层学习方式的学生会有如下观念:认为学习就是记住书本上及老师所讲的内容,并且只是习惯学习清晰明朗的知识;认为知识是很客观并且很少怀疑。由表1可见,这些现象在体育术科类大学生的学习中非常普遍。表层学习是信息复制型学习,依靠记忆来掌握知识;深层学习是意义探寻型学习,基于知识的理解。学习过程强调的应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获取知识的结果,特别是在社会更需要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采用深层学习方式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学生能认识到学习任务的价值,产生内在的学习需要,他们就会主动的把握学习内容的深层意义,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把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知识经验建立起联系,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等,这些都对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效果。
学习方式的选择是学生个体因素和教育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方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基于特定的个体和情境动态变化着的。学生在不同教育教学环境或情境下所产生感知与认识,会形成不同的学习方式,最终会影响教学质量。调查发现,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趋势与其所在的年级存在明显关系。学生在一年级和三年级期间会表现出更强的深层学习方式。一年级学生由于入学时间短以及一些个体内部因素,预想发展兴趣或者取得好的成就;在经过大学两年的学习生活后,加之外部因素的影响,三年级学生逐渐了解社会的需求,无论是直接面对社会的选择,还是准备考研,都是其要考虑的问题。这些都致使多数学生的学习方式会朝向深层方向转化。
3.3黑龙江省高等体育院校术科类大学生学习投入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学习投入内涵的界定多数借鉴国外研究,其中国内学者引用最多的是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的Schaufeli对学习投入内涵的理解,Schaufeli率先提出了学习投人概念,认为学习投入是一种与学习相关的积极、充实的精神状态,包括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维度。其中,活力是指在学习中具有出众的精力与韧性;奉献是指个体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并勇于接受挑战;专注则是将精力集中于学习并体验到愉悦感受。多个维度有助于从不同角度理解学习投人的内容和本质,由于Sehaufeli关于学习投入的三维结构理论具有跨文化的稳定性,并且开发了影响力较大且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测量工具——学习投入量表,目前已被广泛使用。所以本文运用此表来调查学习投入情况。
由调查结果(见表2)显示,各题项的均分在2.83~3.13之间,接近中间分值3,说明从总体来看,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学习投入状况处于中等水平,这与张信勇(2008)、范金刚(2010)等国内学者对于本科生的研究结果相近,可见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学习投入程度未必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从对各维度调查得到的数据发现:奉献和专注维度高于平均值,多数体育术科类大学生伴随着对学习意义的肯定,会对学习产生饱满的热情,能够投入到学习中,并体验到一定的愉悦感,但是活力维度却较低,说明面对理论知识范围与难度的增加,学生缺少必要的精力与韧性,难以为学习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影响了在学习方面的自我效能感。 此外,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投入总分、活力和专注上存在差异。刚步入大学校园的一年级学生由于依旧延续着中学的学习模式,会将多数时间和精力花在理论课的学习上。随着学年的升高,学生对大学的学习内容和方法逐渐适应,加之校园和社团的各类活动较为丰富,以及到了三年级时课业量减少等原因,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会有所降低。因此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活力和专注相对较高。
3.4黑龙江省高等体育院校术科类大学生学习收获现状
学习收获是由教育目标发展而来,是教育目标的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美国学者乔治库等人具体提出学习收获是衡量学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是指对学生在完成一系列课程或者培养计划之后,能够证明自己在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念上具备了应有的能力。国内学者黄海涛认为,学习成果是学生经过学习后,知识、技能、态度和情感以及习得的能力所得到的增长。可见关于学习收获的含义认识,国内外学者们的观点基本一致,并且这一认识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学习评估实践中得到了证实。
根据调查,体育术科类大学生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在认知、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情况认可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由表3的数据可知,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等认知方面的收获较大,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也比较可观,专业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技能方面的收获却相对较少,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体育理论课程教学是体育相关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和专业技能的巩固与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理应带有较强的实践性,但调查结果说明体育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践的结合还不够紧密,理论课的学习不能有效指导学生专项技术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
在表3数据基础上,进一步对不同年级学生在各项学习收获中“基本同意”及以上数据之和占总体的比例进行统计。例如,在获得本专业实践能力方面,持“基本同意”“同意”及“完全同意”的学生所占比例为,一年级20.9%、二年级36.7%、三年级51.5%,其他数据见图2。
从图2中可以清楚的发现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在各项学习收获上的变化趋势。随着学年的增长,学生的学习收获在总体上呈增多态势,这也可以看作是学生发展水平的增长,而且发展呈正向趋势。从学习收获的各维度上看,三年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维度上有较大的提高,而学生在价值观维度方面的收获增长趋势并不明显,个别收获项目甚至呈现下降态势。这表明在当前的理论课教学中,过分重视知识传授并忽视价值观培养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在理论课学习上,体育术科类大学生的外部动机占主导地位,多数学生在行为表现上趋向于功利性,对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流于表面,因而对学习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2)在理论课的学习方式上,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已习惯于接受学习方式,而非探究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合作意识不强,表层学习多于深层学习,影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体育术科类大学生虽然在学习投入方面处于中等水平,但学习韧性不足,难以付出更多的努力。
(4)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在专业技术与实践能力方面的收获相对较低,理论课学习对专业技术的提高所起到的指导作用有限。
4.2建议
(1)教师应对学生在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等方面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学习动机,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同时也要利用好外部学习动机,使其向内部学习动机转化。另外,各高校还可以通过举办学习讲座、板报展示、主题班会以及知识竞赛等活动,在学生群体间营造积极的求知氛围,并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努力奋进,以激发其良好的学习动机。
(2)教师在教学方面不应一味的追求“量”,忽视探究性学习的质量,而是要唤起学生深层学习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优化教学设计和组织形式,可以适时的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手段来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避免灌输式教学。
(3)在学生学习投入的奉献与专注维度达到一定程度下,教师应以激发活力维度为侧重。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成功的体验机会,以增强其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如尽可能挖掘体育术科类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上的独有优势,让理论教学课堂能够成为提供学生展现自我优点和长处的平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最终价值和特征,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行为过程;帮助学生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以激起学生更多的学习精力与韧性,进而提高学习投入程度。
(4)建立教师交流机制,通过理论学科教师与体育术科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交流与沟通,促进理论课内容与术科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增加理论课内容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中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5)对于体育术科类大学生自身而言,要树立合理的学习觀念,正确看待所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要调整好自身的学习心态和状态,在学习中有意识的培养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从事体育工作打下夯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