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bao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化学教学应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中心,这是时代的要求,笔者就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做初步探讨。
  科学素质主要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科学教育的过程,能逐渐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同时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意识。
  一、牢固地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
  科学知识在构成科学素质五要素中起着基础作用,它是人类世世代代积累和传递下来宝贵的遗产,它是今后学生从事科学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基础,因此,在中学阶段通过化学课程的教与学的活动,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
  化学知识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但化学知识总量大,应该选择那些对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社会及自身发展来说是不可少的、最基本的、最典型的关键性知识让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主要有:1.最基本的化学现象和事实、最普通的化学常识及科学史知识。2.化学计量系统、化学用语、命名法。3.最重要的化学概念和最根本的化学原理,包括溶液理论、气体定律、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热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4.典型金属、典型非金属、过渡元素、稀有气体以及有关的化合物知识。5.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核化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地球化学、化学分析、化学合成。6.化学与社会、化学科学新进展、化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化学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的重大应用以及与当前社会发展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二、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科学素质教育的第二个方面应该强调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能力应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因为,从社会的生存和进步来看,这种能力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对具体科学概念的掌握,不论这些概念多么重要。笔者认为,科学能力应是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自然科学方法论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依据,科学能力的形成过程是科学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训练学生的科学能力。
  科学能力是属于能力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有观察、思维、想象、实际操作和操作能力等,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着重注意以下五个能力培养。
  1.实验能力(包括观察能力)
  观察与实验能力是科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一种全面的综合能力,包括相当高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体化为以下几个方面:(1)按一定的认知目的安排观察或实验的活动。(2)让学生独立的完成观察与实验。(3)使学生学会如何记录、分析、观察和实验所得的资料及数据,导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进行报告。
  2.思维能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包含的范围很广,化学学科知识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也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事物进行对比、类比、逻辑推理的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利用有关化学知识的特点,进行相关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进行碱金属族元素教学时,利用该族元素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特点,在已知钠元素的性质后,可以演绎推理出其他元素的性质,培养学生演绎思维能力。同时,利用,他们具有不同的电子层数,又可以进行各元素性质的对比,找出他们性质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对比能力和分析能力等。
  3.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一种较高要求的科学能力,是建立在观察、理解、思维、记忆等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使学生具有自学能力,能独立的获得和探求新知识,这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以下两个方面:(1)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2)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
  4.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能反映学生科学能力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学习、消化知识,不断扩大知识范围和增大知识深度,以及提高自学能力所必不可少的能力,应帮助学生和要求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做到:(1)掌握所学化学概念和规律产生的背景或实验条件和现象。(2)掌握所学化学概念和规律的确切含义,会分析物质发生变化的原因。(3)掌握所学化学知识和其他化学知识的联系、区别。(4)掌握所学的化学概念和规律的成立条件和应用范围,且会依据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解释做出正确的推理。
  5.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力也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人人都具有创新能力,只是程度不一样,创造能力能通过教育和训练予以提高。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有意识的使用创造教育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2)注意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特点,培养学生对已知事物进行怀疑和再思考,能够打破习惯性思路,提出另外的解决问题的办法。(3)注意联想能力的培养,由于化学学科知识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能力。(4)注意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中,让他们有几会充分施展才能和创造性。
  三、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
  科学品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它主要包括兴趣、情感、意志、作风、态度等方面,因为这些品质具有强化学习过程的驱动力的作用,又对学生学习具有控制调节的反作用。所以,我们把这些品质称为科学品质。良好的科学品质能使人们乐于参与科学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并从中得到快乐,能使人们有坚强的意志,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顽强性、和自制性,能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谦虚谨慎。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多种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对发展学生科学素质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普遍、最重要的阅读方法,把朗读作为阅读教学常用或主要手段,可以简化教学头绪,精简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它也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能力,进行语言积累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朗读教学 精讲多读 创设情境 巧妙引导  对于语文课堂中的朗读,叶圣陶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精辟的见解:“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街居制”管理体制的社会基础--社区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随着社会转型、企业转制和政府职能转变,“单位中国”趋于瓦解,在此过程中,数以千万计的“
关心群众安危冷暖,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既是民生又是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一切改革发展都无从谈起,再好的规划和方案都难以实现,已经取得的成果
期刊
在中益乡坪坝村石桥组一条普通的乡间公路旁,我们找到了马学文的家.rn老木屋门前清扫得干干净净的地面,是他家给我们的第一印象,门口贴着的“清洁”二字名副其实.听见我们的
期刊
“尊敬的旅客,我们抱歉地通知您,您乘坐的航班由于……”rn令人害怕的通知还是来了,延误的事实一旦在脑子里散开,所有恶劣情绪都在瞬间被孵化.rn你意识到接下来的一连串计划,
本文在充分掌握地质雷达检测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雷达检测技术特点,对公路工程检测中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三月,天气还没有完全转暖,忽冷忽热的天气令许多人尤其是孩子和老人无法适应,感冒咳嗽的也多了起来.此时,不妨多吃些具有除痰润肺、解毒生津、和中止咳作用的萝卜,用它来做菜
期刊
《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的颁布和实施为我国开展和规范对外贸易壁垒调查工作、消除国外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维护我国经济利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从而使我国拥有了自己强
编者:澳洲巴罗莎谷罗世登酒庄(Rusden)经过数年的实践决定弃用螺旋盖,回归软木塞,著名品酒专家朱利安就此和该酒庄庄主进行了对话。朱利安:你是什么时候决定回归软木塞的呢?C
土木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工程涉及的方面众多,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时,需要考虑的施工内容较多,对于不同的施工环节和施工内容要制定不同的施工技术方案,在土木工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