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世纪最后一次国际集邮盛会——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激起了众多国家邮政部门与集邮家的重视和参与热情。参加非竞赛性荣誉类的邮集就达16部,它们以其各自独特的文化遗产内涵与珍罕性,为这次盛会增辉添彩。在这里,挑选3部具有代表性的邮集和一件珍品作一简要介绍。
中国古典珍邮
香港著名集邮家林文琰先生携华邮之冠,以两展柜25个展框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典邮票的精华。
1878年海关邮政时期,中国发行了第一套自己的邮票——大龙邮票。1896年大清邮政成立,为了应急,于1897年发行了红印花加盖邮票。在这期间,还发行了慈禧寿辰纪念邮票。这些邮票的发行,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红印花加盖邮票已成为中国古典邮票的珍罕品,而红印花小字“当壹元”邮票又被公认为中国珍邮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因当时只试盖两个全张(每张25枚)计50枚,目前仅发现存世32枚,其中四方连只有唯一一件(为林先生所收藏),乃世界之孤品。此次世界邮展单独用一个展柜展示它的风采(图1)。
另一展柜展出林先生收藏的大龙邮票阔边薄纸伍分银全张。大龙邮票全套共3枚,分1、3、5分银面值,邮票主图为一条龙,俗称海关大龙。大龙邮票分三次印刷。第一次印刷图幅间距为2.5mm,第二次印刷图幅间距为4.5mm,俗称阔边大龙。其中5分银新票纸质薄细,极易脆裂,存世新票以单枚居多,且品相良好者极少。由于这件珍品在海外飘泊百年之久,曾被誉为“西半球最罕贵之华邮”(图2)。
林先生展出的25框邮品有:大龙邮票实寄封,1、3、5分银的样票、版模、版式全张及复格等;红印花加盖邮票首日实寄封及国内挂号,红印花加盖邮票八宝等;慈禧寿辰邮票实寄封、各种分数票及全格、样票、加盖票、错体票、漏齿票和著名的四覆八倒票;小龙邮票实寄封;贴大、小龙、万寿、红印花加盖票的中式封,还有珍稀的“北海伍分”全张等。
英国伊丽莎白二世藏集
英国皇家邮集保管者查理斯·古德文对展品的精彩处作了明确说明:“邮政之父”罗兰·希尔爵士所倡导的“便士邮政法”,引发了一场世界邮政的重大革命。
在展品中,我们可以看到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邮票的原图手稿(图3)。1839年8月17日,英国议会通过了实行均一邮资制的1便士邮资法和预付邮资制度。同年9月6日到10月15日,公开征求对邮资凭证的意见和设计图稿。正由于确认了这枚邮票图稿,从而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邮票面值以便士为单位,用黑色油墨印刷,俗称“黑便士邮票”。邮票的主图为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头像。邮票原图由威廉·怀恩设计,后由享利·科布尔德改绘成能够适应印刷的女王侧面头像,再由查尔斯和弗雷德里克·希思雕刻。
另一件珍品是贴有黑便士邮票的实寄信函(图4)。之所以称其为信而不叫封,是因为邮票粘贴在折叠好的写有收件人地址和姓名的信纸上,而并未装入信封内。可以说,它是一枚最早的自制邮简。黑便士邮票1840年5月6日正式发行,为达到宣传目的,5月1日就开始出售。按规定,5月6日邮资才有效,而这枚盖有5月5日八角邮戳的实寄信函就极为珍贵了。
毛里求斯舞会邀请实寄封
世界珍邮毛里求斯“邮局”邮票,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其身价剧增。1847年9月,毛里求斯总督夫人戈姆女士举办舞会。为邮寄请柬的需要,毛里求斯邮局特发行了一套邮票,共2枚,分别是橙红色1便士、深蓝色2便士。发行量各为500枚。由于雕刻者钟表匠约瑟夫·巴纳德视力近乎半盲,误将“邮资已付”(Post
Paid)刻成“邮局”(Post
Office)。这也是英国殖民地最早发行的邮票。由于其发行量少且用于实寄,发现错误后又于次年改正发行了新票,存世极少。据查,两种面值邮票的存世量约30枚。而罕中之罕要数实寄封。
这次展出的实寄封是史维林秘书长遵照瑞士集邮家费尔德曼的请求,以展柜单独展示。邮票贴在写有H.Adam
Esq.Junr字样的小型舞会邀请信封上,票面还销有黑色边框的“已付”字样的手动戳记。信封背面有黑色圆形日戳,外圆是日期“1847年9月27日”。应该说,现存的这枚品相极佳的实寄封是距邮票发行日最近的一枚(图5)。
《华东人民邮政》邮集
华东人民邮政是新中国邮政前身的重要部分,它涉及的地域包含了南京、上海及其周围与沿海广大地区。
华东人民邮政邮票始发于1942年,前后8年发行邮票及加盖票近600种,在发行数量、邮票种类和发行时间之长方面,均居各解放区之冠。在频繁战争和艰苦环境中,造就了一批珍罕邮品。
“稿”字新闻专用邮票四方连,印在新华社电文稿纸背面,是闻名遐迩的珍罕品。
中国古典珍邮
香港著名集邮家林文琰先生携华邮之冠,以两展柜25个展框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典邮票的精华。
1878年海关邮政时期,中国发行了第一套自己的邮票——大龙邮票。1896年大清邮政成立,为了应急,于1897年发行了红印花加盖邮票。在这期间,还发行了慈禧寿辰纪念邮票。这些邮票的发行,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红印花加盖邮票已成为中国古典邮票的珍罕品,而红印花小字“当壹元”邮票又被公认为中国珍邮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因当时只试盖两个全张(每张25枚)计50枚,目前仅发现存世32枚,其中四方连只有唯一一件(为林先生所收藏),乃世界之孤品。此次世界邮展单独用一个展柜展示它的风采(图1)。
另一展柜展出林先生收藏的大龙邮票阔边薄纸伍分银全张。大龙邮票全套共3枚,分1、3、5分银面值,邮票主图为一条龙,俗称海关大龙。大龙邮票分三次印刷。第一次印刷图幅间距为2.5mm,第二次印刷图幅间距为4.5mm,俗称阔边大龙。其中5分银新票纸质薄细,极易脆裂,存世新票以单枚居多,且品相良好者极少。由于这件珍品在海外飘泊百年之久,曾被誉为“西半球最罕贵之华邮”(图2)。
林先生展出的25框邮品有:大龙邮票实寄封,1、3、5分银的样票、版模、版式全张及复格等;红印花加盖邮票首日实寄封及国内挂号,红印花加盖邮票八宝等;慈禧寿辰邮票实寄封、各种分数票及全格、样票、加盖票、错体票、漏齿票和著名的四覆八倒票;小龙邮票实寄封;贴大、小龙、万寿、红印花加盖票的中式封,还有珍稀的“北海伍分”全张等。
英国伊丽莎白二世藏集
英国皇家邮集保管者查理斯·古德文对展品的精彩处作了明确说明:“邮政之父”罗兰·希尔爵士所倡导的“便士邮政法”,引发了一场世界邮政的重大革命。
在展品中,我们可以看到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邮票的原图手稿(图3)。1839年8月17日,英国议会通过了实行均一邮资制的1便士邮资法和预付邮资制度。同年9月6日到10月15日,公开征求对邮资凭证的意见和设计图稿。正由于确认了这枚邮票图稿,从而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邮票面值以便士为单位,用黑色油墨印刷,俗称“黑便士邮票”。邮票的主图为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头像。邮票原图由威廉·怀恩设计,后由享利·科布尔德改绘成能够适应印刷的女王侧面头像,再由查尔斯和弗雷德里克·希思雕刻。
另一件珍品是贴有黑便士邮票的实寄信函(图4)。之所以称其为信而不叫封,是因为邮票粘贴在折叠好的写有收件人地址和姓名的信纸上,而并未装入信封内。可以说,它是一枚最早的自制邮简。黑便士邮票1840年5月6日正式发行,为达到宣传目的,5月1日就开始出售。按规定,5月6日邮资才有效,而这枚盖有5月5日八角邮戳的实寄信函就极为珍贵了。
毛里求斯舞会邀请实寄封
世界珍邮毛里求斯“邮局”邮票,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其身价剧增。1847年9月,毛里求斯总督夫人戈姆女士举办舞会。为邮寄请柬的需要,毛里求斯邮局特发行了一套邮票,共2枚,分别是橙红色1便士、深蓝色2便士。发行量各为500枚。由于雕刻者钟表匠约瑟夫·巴纳德视力近乎半盲,误将“邮资已付”(Post
Paid)刻成“邮局”(Post
Office)。这也是英国殖民地最早发行的邮票。由于其发行量少且用于实寄,发现错误后又于次年改正发行了新票,存世极少。据查,两种面值邮票的存世量约30枚。而罕中之罕要数实寄封。
这次展出的实寄封是史维林秘书长遵照瑞士集邮家费尔德曼的请求,以展柜单独展示。邮票贴在写有H.Adam
Esq.Junr字样的小型舞会邀请信封上,票面还销有黑色边框的“已付”字样的手动戳记。信封背面有黑色圆形日戳,外圆是日期“1847年9月27日”。应该说,现存的这枚品相极佳的实寄封是距邮票发行日最近的一枚(图5)。
《华东人民邮政》邮集
华东人民邮政是新中国邮政前身的重要部分,它涉及的地域包含了南京、上海及其周围与沿海广大地区。
华东人民邮政邮票始发于1942年,前后8年发行邮票及加盖票近600种,在发行数量、邮票种类和发行时间之长方面,均居各解放区之冠。在频繁战争和艰苦环境中,造就了一批珍罕邮品。
“稿”字新闻专用邮票四方连,印在新华社电文稿纸背面,是闻名遐迩的珍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