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织保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是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新形势下做好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辅导员工作要全面分析面临的各种挑战,发挥本专业特色,拓宽德育渠道,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成为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学生生活的服务者,走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道路。
做好体育专业大学生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
1.来自社会的挑战
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现实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成分、利益成分、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等多样化日趋明显,互联网等影响人们思想的信息渠道不断扩大,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经济和社会生活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加之西方的价值观念不断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许多新的课题。
2.来自家庭的挑战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群体,是人最早接触并且终生密切联系的重要环境。家庭中的各种因素比如教育方式、期望程度、家庭气氛、父母个性、父母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不仅影响着子女的早期思想意识、智力和身体发展,而且影响着他们的人格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前途过分关注,望子成龙,只想督促孩子学习,对其能力、兴趣、缺乏理解,可能造成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羞怯、自卑、敏感,严重时,影响集体生活,淡化集体意识;有的家长过分满足孩子的需要,唯恐孩子受到挫折,对孩子百依百顺,过于保护,可能造成孩子遇事退缩、缺乏同情心、依恋亲情、情绪不稳定、自制能力和自信心差等特点;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完全放任,很少约束,很可能养成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在集体生活中只注重个人利益,不关心集体等情况,进而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3.来自高校的挑战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第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和收费制度的改革,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源素质的多层次性、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短缺、贫困生人数增加等问题;第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学生加深社会了解创造了条件,为高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使得教学区与生活区分离,传统学生工作场所、内容和方式方法有待改善;第三,学生教学管理学分制的实施,有利于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班级功能弱化、学生思想观念分化等问题,使学生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和信息沟通的常规渠道将被逐步打破,逐渐失去了传统的工作载体;第四,办学环境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传统的一校区向一校多区方向转变,形成了多样的校园文化,但同时也带来了学生管理的差异性;第五,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代替毕业分配。毕业生就业市场化和毕业生自主择业,使学生有了更多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但加剧了人才市场的竞争,使大学生面临更多的职业选择冲突。
4.来自学生的挑战
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是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平时由于他们专业技术训练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之“重训练轻理论、重术科轻学科”思想的影响,使得他们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但文化理论水平较低;他们性格多属外向,待人坦诚、豪爽,却往往举止行为不拘小节,语言不注意分寸,偏重于感情驱使,且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冲动;他们社会交往广泛,却往往因涉世不深,明辨是非能力差,容易沾染上社会的不良风气;他们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求知欲强,具有独立性,但心理上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表现出情绪易激动、自我调节能力差,心理问题出现率较高等问题,容易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
做好体育专业大学生辅导员工作的对策
1.加强基础文明教育与规范管理体系相结合,增强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
学生的安全与稳定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基础。体育专业学生行为举止上往往不拘小节,不修边幅,自律性差,行为拖拉,性格上大多好激动、易冲动,容易发生违纪性行为,产生安全隐患。针对这些特点,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基础文明教育,对于引导他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增强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辅导员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管理中深入贯彻“管理育人”理念,以学生为本加强服务和引导,制定符合体育专业学生实际的精细的行为规范、科学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测评制度、各种安全预警和危机干预机制,建立开放的、全员育人的学生管理体系,促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将问题及时解决在萌芽之中。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基础道德品质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校纪校规、行为规范等正面教育,通过评选先进典型、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辨别美丑、分清是非的能力,把正确的价值体系、行为与观念的准则深入 到个人意识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习惯和道德品质。
2.发扬传统优势与开拓德育领域相结合,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创新性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迫切要求辅导员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继承德育工作优良传统和经验,顺应时代的要求,充分发挥德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针对体育专业学生活泼好动、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强的特点,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形成融理想信念、意志品质、赛风、院风为一体的体育专业文化特色,建立起常年为校园文化服务的长效机制;针对学生求知欲强、政治理论素养低的特点,推进党团组织活动和政治理论学习进公寓,并建立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熟、熟悉学生上网特点的网络管理工作队伍,举办网上党校、丰富学院网络新闻、建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网上信息资料库,逐步形成公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确保学院社团建设向规范化、健康化方向发展;针对学生心理上自我调节能力差的特点,建立心理咨询室、在班内设立心理生活委员,为每位同学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制定心理安全网络图,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预警系统;加强教育实习、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加强实践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长效机制等,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的途径。
3.服务学生与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增强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
随着高校的教育改革、学分制的实施,一方面给了学生更大的自由支配时间、自由选择课程和老师的机会,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班级概念相对弱化,班集体活动空间减少等问题,尤其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大都性格比较外向,爱结交朋友,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这使得他们接触的人和事物更加复杂,也更容易形成鲜明的个性。
在这种形势下,学生们更加渴望和更容易接受的是能够体现学生个性特点、更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建立服务育人理念,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在坚持以学校、学院、班级为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同时,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个体模式的教育。可以拓宽与学生沟通的渠道,通过互联网、意见箱、咨询室、服务台、建立定期联系学生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了解,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加强人文关怀与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创造条件,锻炼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但同时也要注意个性的共同性,防止学生出现极端“个性”,陷入个人主义泥潭。
4.重视学生骨干培养与加强非正式群体引导相结合,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
学生干部的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的开展,建立一支积极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学生骨干队伍,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必备条件。体育专业学生大多属外向、开放型性格,胆子大,自我推销的能力强,在处理问题时,敢于直言,协调能力强,在学生工作中,如果能很好地把握他们的这些特性,善加引导,注意培养学生骨干,对于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能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
但同时也要重视对体育专业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引导。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没有明文规定或不需要组织认可,由情投意合者自发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内部有核心人物;成员间情感色彩明显;有较强的凝聚力;内部压力大;内部传递信息快。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较其他专业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易重感情,爱讲“哥们义气”;害怕孤独,不甘寂寞,喜欢结伴而行,在他们内部更容易形成若干种类的非正式群体。因此,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掌握这些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利用非正式群体中的积极因素,为德育工作服务。比如,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信任,说话投机的特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转变落后学生的思想水平、组织观念;利用不少体育专业学生在正式组织中不愿暴露思想,而在非正式群体中却愿意倾诉心里话的特点,可在学生集体内非正式群体中捕捉正式组织中无法获得的学生思想状况和信息;利用成员从众倾向强,核心人物说话灵的特点,培养具有健康良好风气的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在后进生的转化上有正式组织达不到的功效;利用成员间爱好相近,信息传递快的特点,组织一系列活动,培养他们掌握多学科的基础理论,提高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分层次教育与分需求教育相结合,增强辅导员工作的目标性
在新的形势下,统一的培养体制和培养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寻求一条分层次、分需求的学生工作之路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辅导员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学生个体构建分层次、分需求、多元化教育体系,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和手段。
根据学生素质发展所处的不同水平,可以将学生分为优秀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服务同学意识比较强的学生干部、团员、群众等五个层次,针对五个层次学生不同的兴趣和需求加强五个层次化管理教育,即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强化学生干部职能、优化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加强学生团员意识教育与引导、夯实学生中的群众基础。根据学生的教育阶段不同,可将学生分为一、二、三、四年级四个层次,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巩固专业思想、落实教育与管理细节、毕业就业教育四个阶段性教育,并在全程进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指导。
6.率先垂范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相结合,促进辅导员工作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道路
辅导员是平时与学生最直接接触、容易对他们造成重要影响的人,辅导员良好的师德和人格形象是学生的学习榜样和人格示范,提高辅导员自身的道德修养、意志品质,提升辅导员自身的人格魅力,充分发挥“身教”的作用对于做好辅导员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说教,范围已扩展到政治理论、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多个领域,要做好辅导员工作,仅仅有爱心和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求辅导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创新的观念,深入系统学习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将自己培养成为学生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教育管理工作、心理咨询工作、就业指导、网络知识等方面的专家,并能不断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根据形势的变化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人生指导和帮助,真正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一个可以长期从事的职业来做,当作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终生的事业来做,走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
做好体育专业大学生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
1.来自社会的挑战
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现实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成分、利益成分、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等多样化日趋明显,互联网等影响人们思想的信息渠道不断扩大,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经济和社会生活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加之西方的价值观念不断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许多新的课题。
2.来自家庭的挑战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群体,是人最早接触并且终生密切联系的重要环境。家庭中的各种因素比如教育方式、期望程度、家庭气氛、父母个性、父母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不仅影响着子女的早期思想意识、智力和身体发展,而且影响着他们的人格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前途过分关注,望子成龙,只想督促孩子学习,对其能力、兴趣、缺乏理解,可能造成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羞怯、自卑、敏感,严重时,影响集体生活,淡化集体意识;有的家长过分满足孩子的需要,唯恐孩子受到挫折,对孩子百依百顺,过于保护,可能造成孩子遇事退缩、缺乏同情心、依恋亲情、情绪不稳定、自制能力和自信心差等特点;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完全放任,很少约束,很可能养成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在集体生活中只注重个人利益,不关心集体等情况,进而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3.来自高校的挑战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第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和收费制度的改革,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源素质的多层次性、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短缺、贫困生人数增加等问题;第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学生加深社会了解创造了条件,为高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使得教学区与生活区分离,传统学生工作场所、内容和方式方法有待改善;第三,学生教学管理学分制的实施,有利于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班级功能弱化、学生思想观念分化等问题,使学生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和信息沟通的常规渠道将被逐步打破,逐渐失去了传统的工作载体;第四,办学环境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传统的一校区向一校多区方向转变,形成了多样的校园文化,但同时也带来了学生管理的差异性;第五,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代替毕业分配。毕业生就业市场化和毕业生自主择业,使学生有了更多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但加剧了人才市场的竞争,使大学生面临更多的职业选择冲突。
4.来自学生的挑战
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是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平时由于他们专业技术训练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之“重训练轻理论、重术科轻学科”思想的影响,使得他们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但文化理论水平较低;他们性格多属外向,待人坦诚、豪爽,却往往举止行为不拘小节,语言不注意分寸,偏重于感情驱使,且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冲动;他们社会交往广泛,却往往因涉世不深,明辨是非能力差,容易沾染上社会的不良风气;他们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求知欲强,具有独立性,但心理上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表现出情绪易激动、自我调节能力差,心理问题出现率较高等问题,容易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
做好体育专业大学生辅导员工作的对策
1.加强基础文明教育与规范管理体系相结合,增强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
学生的安全与稳定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基础。体育专业学生行为举止上往往不拘小节,不修边幅,自律性差,行为拖拉,性格上大多好激动、易冲动,容易发生违纪性行为,产生安全隐患。针对这些特点,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基础文明教育,对于引导他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增强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辅导员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管理中深入贯彻“管理育人”理念,以学生为本加强服务和引导,制定符合体育专业学生实际的精细的行为规范、科学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测评制度、各种安全预警和危机干预机制,建立开放的、全员育人的学生管理体系,促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将问题及时解决在萌芽之中。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基础道德品质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校纪校规、行为规范等正面教育,通过评选先进典型、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辨别美丑、分清是非的能力,把正确的价值体系、行为与观念的准则深入 到个人意识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习惯和道德品质。
2.发扬传统优势与开拓德育领域相结合,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创新性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迫切要求辅导员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继承德育工作优良传统和经验,顺应时代的要求,充分发挥德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针对体育专业学生活泼好动、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强的特点,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形成融理想信念、意志品质、赛风、院风为一体的体育专业文化特色,建立起常年为校园文化服务的长效机制;针对学生求知欲强、政治理论素养低的特点,推进党团组织活动和政治理论学习进公寓,并建立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熟、熟悉学生上网特点的网络管理工作队伍,举办网上党校、丰富学院网络新闻、建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网上信息资料库,逐步形成公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确保学院社团建设向规范化、健康化方向发展;针对学生心理上自我调节能力差的特点,建立心理咨询室、在班内设立心理生活委员,为每位同学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制定心理安全网络图,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预警系统;加强教育实习、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加强实践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长效机制等,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的途径。
3.服务学生与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增强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
随着高校的教育改革、学分制的实施,一方面给了学生更大的自由支配时间、自由选择课程和老师的机会,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班级概念相对弱化,班集体活动空间减少等问题,尤其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大都性格比较外向,爱结交朋友,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这使得他们接触的人和事物更加复杂,也更容易形成鲜明的个性。
在这种形势下,学生们更加渴望和更容易接受的是能够体现学生个性特点、更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建立服务育人理念,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在坚持以学校、学院、班级为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同时,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个体模式的教育。可以拓宽与学生沟通的渠道,通过互联网、意见箱、咨询室、服务台、建立定期联系学生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了解,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加强人文关怀与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创造条件,锻炼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但同时也要注意个性的共同性,防止学生出现极端“个性”,陷入个人主义泥潭。
4.重视学生骨干培养与加强非正式群体引导相结合,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
学生干部的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的开展,建立一支积极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学生骨干队伍,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必备条件。体育专业学生大多属外向、开放型性格,胆子大,自我推销的能力强,在处理问题时,敢于直言,协调能力强,在学生工作中,如果能很好地把握他们的这些特性,善加引导,注意培养学生骨干,对于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能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
但同时也要重视对体育专业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引导。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没有明文规定或不需要组织认可,由情投意合者自发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内部有核心人物;成员间情感色彩明显;有较强的凝聚力;内部压力大;内部传递信息快。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较其他专业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易重感情,爱讲“哥们义气”;害怕孤独,不甘寂寞,喜欢结伴而行,在他们内部更容易形成若干种类的非正式群体。因此,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掌握这些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利用非正式群体中的积极因素,为德育工作服务。比如,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信任,说话投机的特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转变落后学生的思想水平、组织观念;利用不少体育专业学生在正式组织中不愿暴露思想,而在非正式群体中却愿意倾诉心里话的特点,可在学生集体内非正式群体中捕捉正式组织中无法获得的学生思想状况和信息;利用成员从众倾向强,核心人物说话灵的特点,培养具有健康良好风气的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在后进生的转化上有正式组织达不到的功效;利用成员间爱好相近,信息传递快的特点,组织一系列活动,培养他们掌握多学科的基础理论,提高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分层次教育与分需求教育相结合,增强辅导员工作的目标性
在新的形势下,统一的培养体制和培养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寻求一条分层次、分需求的学生工作之路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辅导员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学生个体构建分层次、分需求、多元化教育体系,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和手段。
根据学生素质发展所处的不同水平,可以将学生分为优秀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服务同学意识比较强的学生干部、团员、群众等五个层次,针对五个层次学生不同的兴趣和需求加强五个层次化管理教育,即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强化学生干部职能、优化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加强学生团员意识教育与引导、夯实学生中的群众基础。根据学生的教育阶段不同,可将学生分为一、二、三、四年级四个层次,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巩固专业思想、落实教育与管理细节、毕业就业教育四个阶段性教育,并在全程进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指导。
6.率先垂范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相结合,促进辅导员工作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道路
辅导员是平时与学生最直接接触、容易对他们造成重要影响的人,辅导员良好的师德和人格形象是学生的学习榜样和人格示范,提高辅导员自身的道德修养、意志品质,提升辅导员自身的人格魅力,充分发挥“身教”的作用对于做好辅导员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说教,范围已扩展到政治理论、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多个领域,要做好辅导员工作,仅仅有爱心和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求辅导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创新的观念,深入系统学习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将自己培养成为学生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教育管理工作、心理咨询工作、就业指导、网络知识等方面的专家,并能不断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根据形势的变化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人生指导和帮助,真正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一个可以长期从事的职业来做,当作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终生的事业来做,走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