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永恒主题。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多年来立足于以培养适应广东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创新与特色并举的发展思路,擎起“高尚品德、高强才智、高超技能、高质身心”的技能人才培养大旗,勇于开拓创新,突出技能特色,以最新的技术,培养未来的技师,为社会造就高级技能人才,全力打造一流职教品牌,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育人模式,成为广东技工教育的排头兵。
创新教育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学校紧随时代精神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职业教育观念,使全体教职员工中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教育理念。学校的产品是教育服务,学校的顾客就是学生、家长和企业。学校把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家长的期望提供称心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作为长期追求的目标。
1.为地方经济服务,为企业生产服务。根据广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重点建设数控与机械电子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与网络技术、电气自动化与PLC应用、数控机电维修等高新技术专业;将传统专业改造成现代汽车维修、数控加工技术、模具制造、电子电器、电脑绘图与钳焊技术等专业;开设了酒店管理、旅游服务、幼儿教育、制冷空调与电梯维修、服装设计与制作等专业。
为适应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的需要,将学校的重点特色专业创办高中三年制和初中五年制高职专业,如:数控与机械电子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应用等,通过做“高”来做大做强,致力于造就社会急需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2.为促进就业服务。就业形式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一直以来,把“服务就业”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学校为了及时准确地把握就业信息,利用学校信息情报站,收集分析人才需求信息,并常年坚持深入企业调查,征询用人单位意见,保持与毕业生及学生家长的联系,汇总成综合的就业信息资料,力争实现就业的最佳机制。从新生入学开始直至毕业,始终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就业理念的教育,并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由担任学生分配任务的老师任课,结合分配的实际,多年来已经形成了“走出去、站稳脚、求发展”的就业指导思想。
学校建立与企业的长期联系,使产、学、研三方共同参与培训就业体系,通过这种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使校企双方在多领域开展合作。邀请企业领导或人事部门负责人给学生做就业形式报告,使学生对企业的用人要求有更明确的了解,以企业的要求为标准完善培养目标。
学校通过“实现最佳就业,提供全程服务”的推荐就业模式,实施顾客满意战略,力争学生满意、家长放心,企业欢迎,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几年来,学生、家长、企业顾客满意率为96%。2002 年,学校全面引入了ISO9001 —2000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大大激发了广大教职员工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
创新课程体系,打造专业品牌
1.以课程体系创新推动专业创新。课程体系的创新,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品牌效应的形成。为此,学校将现有的15 个专业划分为机械、电子信息、自动化控制、公关与服务五大类,每个大类设有4~5 个相近的专业,课程设置由一些相同和不同的模块组合而成,打破传统课程的安排模式,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采用“基础平台+技能模块+拓展模块”的模式,用“以不变应万变”的形式,既能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又有利于专业的建设,从而根据市场牢牢地把握主动权。
2.掌握最新科技动态,积极进行教材开发。近年来,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专业教材的开发。迄今为止,已开发出模具专业、数控专业、电切割、高级电工、PLC 、旅游专业、现代企业管理等二十多种教材,所编教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教材的适用性和先进性,又促进了培养出的学生更加适合企业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学生到企业后的适应能力。
创新培训方法,突出技能特色
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把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与实习教学环节放在重要地位,围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职业素质,在实习基地建设、实习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进行创新。
1.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实训基地,为实习教学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学校有模拟职业环境、仿真性很强的实训车间,其仪器设备的购置和场地布置尽量符合职业活动环境,并重点购置技术含量高的高、精、尖设备。如现代设计制造中心中的设计软件、高精度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现代焊接设备、现代汽车检测维修设备、模具快速成型设备等。
2.“四分”实习教学模式的运用,符合创新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针对我国技校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管理决策、育人环境、劳动就业等特点,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构建了“分项教学、分类指导、分流考核、分批择业”的“四分”教学模式,并进行了2 年多的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
3.一体化模块教学方法。在打破原有陈旧课程体系基础上,根据每个工种所包含的各项技能标准要求,确定知识点,组合成基础模块、综合职业技能模块、岗位模块、选修模块,不同模块的有机组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学生在掌握基础模块、综合职业技能模块之后,实行开放、弹性的选修课制度,让学生在综合基础知识相似的岗位模块中自由选择,从而使学生产生对知识需求、对专业爱好而自觉学习的动力,避免对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最终达到传技育人、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4 .产训研培结合模式。利用广东经济的优势,在实习教学中进行仿企业车间式的实习管理,广泛与企业联系,积极承接对外对内的机加工、焊接、机械维修、电气安装维修等业务,将这些业务分成模块由学生完成。培训方法的创新,大大提高了技能训练水平和质量历年来,学生职业资格证达标率为99%,一专多证率达60%。
创新管理模式,构建高效机制
为使学校高效率、高效能与高效益地运转,学校大胆改革,创新德育机制、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形成了充满活力的高效管理模式。
1.创新德育机制。为达到“高尚品德、高质身心”培养目标,创造性地形成学校独特的全程育人德育教育机制,入学教育机制、全天候德育教育实践机制,一课、二评、三会制度;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教育实践机制: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中心的德育教育阵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教育”学生管理机制;每年一次的集科技制作、科技发明、科技展示、文艺调演、体育竞技等为一体的校园科技文化周活动机制;一年一度的集团办学教师德育研讨会机制。
2.创新激励机制。为“确保质量”,学校打破传统的单一奖学金制度和对教师分配的平均主义制度,形成学校独特的激励机制:包括学习能手、技能能手、体育能手、文明标兵等15 个单项奖励的激励机制;教师德、能、勤、绩进行综合量化考核评比激励机制。
3.创新管理机制。为“提高层次,突出特色”,学校进行了管理机制的创新。为高效能管理与国际接轨而引入I 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为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而在全省各地设立分教部的集团化办学机制;为培养企业所需的特色人才,一年一次的以政府部门领导、企业家、用人单位、职教专家为咨询委员的办学咨询委员会机制。
创新教育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学校紧随时代精神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职业教育观念,使全体教职员工中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教育理念。学校的产品是教育服务,学校的顾客就是学生、家长和企业。学校把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家长的期望提供称心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作为长期追求的目标。
1.为地方经济服务,为企业生产服务。根据广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重点建设数控与机械电子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与网络技术、电气自动化与PLC应用、数控机电维修等高新技术专业;将传统专业改造成现代汽车维修、数控加工技术、模具制造、电子电器、电脑绘图与钳焊技术等专业;开设了酒店管理、旅游服务、幼儿教育、制冷空调与电梯维修、服装设计与制作等专业。
为适应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的需要,将学校的重点特色专业创办高中三年制和初中五年制高职专业,如:数控与机械电子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应用等,通过做“高”来做大做强,致力于造就社会急需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2.为促进就业服务。就业形式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一直以来,把“服务就业”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学校为了及时准确地把握就业信息,利用学校信息情报站,收集分析人才需求信息,并常年坚持深入企业调查,征询用人单位意见,保持与毕业生及学生家长的联系,汇总成综合的就业信息资料,力争实现就业的最佳机制。从新生入学开始直至毕业,始终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就业理念的教育,并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由担任学生分配任务的老师任课,结合分配的实际,多年来已经形成了“走出去、站稳脚、求发展”的就业指导思想。
学校建立与企业的长期联系,使产、学、研三方共同参与培训就业体系,通过这种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使校企双方在多领域开展合作。邀请企业领导或人事部门负责人给学生做就业形式报告,使学生对企业的用人要求有更明确的了解,以企业的要求为标准完善培养目标。
学校通过“实现最佳就业,提供全程服务”的推荐就业模式,实施顾客满意战略,力争学生满意、家长放心,企业欢迎,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几年来,学生、家长、企业顾客满意率为96%。2002 年,学校全面引入了ISO9001 —2000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大大激发了广大教职员工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
创新课程体系,打造专业品牌
1.以课程体系创新推动专业创新。课程体系的创新,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品牌效应的形成。为此,学校将现有的15 个专业划分为机械、电子信息、自动化控制、公关与服务五大类,每个大类设有4~5 个相近的专业,课程设置由一些相同和不同的模块组合而成,打破传统课程的安排模式,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采用“基础平台+技能模块+拓展模块”的模式,用“以不变应万变”的形式,既能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又有利于专业的建设,从而根据市场牢牢地把握主动权。
2.掌握最新科技动态,积极进行教材开发。近年来,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专业教材的开发。迄今为止,已开发出模具专业、数控专业、电切割、高级电工、PLC 、旅游专业、现代企业管理等二十多种教材,所编教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教材的适用性和先进性,又促进了培养出的学生更加适合企业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学生到企业后的适应能力。
创新培训方法,突出技能特色
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把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与实习教学环节放在重要地位,围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职业素质,在实习基地建设、实习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进行创新。
1.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实训基地,为实习教学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学校有模拟职业环境、仿真性很强的实训车间,其仪器设备的购置和场地布置尽量符合职业活动环境,并重点购置技术含量高的高、精、尖设备。如现代设计制造中心中的设计软件、高精度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现代焊接设备、现代汽车检测维修设备、模具快速成型设备等。
2.“四分”实习教学模式的运用,符合创新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针对我国技校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管理决策、育人环境、劳动就业等特点,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构建了“分项教学、分类指导、分流考核、分批择业”的“四分”教学模式,并进行了2 年多的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
3.一体化模块教学方法。在打破原有陈旧课程体系基础上,根据每个工种所包含的各项技能标准要求,确定知识点,组合成基础模块、综合职业技能模块、岗位模块、选修模块,不同模块的有机组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学生在掌握基础模块、综合职业技能模块之后,实行开放、弹性的选修课制度,让学生在综合基础知识相似的岗位模块中自由选择,从而使学生产生对知识需求、对专业爱好而自觉学习的动力,避免对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最终达到传技育人、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4 .产训研培结合模式。利用广东经济的优势,在实习教学中进行仿企业车间式的实习管理,广泛与企业联系,积极承接对外对内的机加工、焊接、机械维修、电气安装维修等业务,将这些业务分成模块由学生完成。培训方法的创新,大大提高了技能训练水平和质量历年来,学生职业资格证达标率为99%,一专多证率达60%。
创新管理模式,构建高效机制
为使学校高效率、高效能与高效益地运转,学校大胆改革,创新德育机制、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形成了充满活力的高效管理模式。
1.创新德育机制。为达到“高尚品德、高质身心”培养目标,创造性地形成学校独特的全程育人德育教育机制,入学教育机制、全天候德育教育实践机制,一课、二评、三会制度;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教育实践机制: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中心的德育教育阵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教育”学生管理机制;每年一次的集科技制作、科技发明、科技展示、文艺调演、体育竞技等为一体的校园科技文化周活动机制;一年一度的集团办学教师德育研讨会机制。
2.创新激励机制。为“确保质量”,学校打破传统的单一奖学金制度和对教师分配的平均主义制度,形成学校独特的激励机制:包括学习能手、技能能手、体育能手、文明标兵等15 个单项奖励的激励机制;教师德、能、勤、绩进行综合量化考核评比激励机制。
3.创新管理机制。为“提高层次,突出特色”,学校进行了管理机制的创新。为高效能管理与国际接轨而引入I 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为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而在全省各地设立分教部的集团化办学机制;为培养企业所需的特色人才,一年一次的以政府部门领导、企业家、用人单位、职教专家为咨询委员的办学咨询委员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