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课,让学生爱上国学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o5512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微课 国学 国学微课建设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之源,精神之根,生命之魂,起着“传承根脉”的作用。让学生诵读经典,感悟经典,既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成为富有中华文化底蕴的新一代建设者。3~12岁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让学生背诵国学经典,可以增强记忆力、发展智力、丰厚底蕴、陶冶情操。因此,学校应该成为国学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应该成为国学教育的主阵地。
  一、巧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盎然兴趣
  国学经典年代久远,对于小学生来说,其中的内容与他们的生活相差较远,文字晦涩难懂,难免枯燥乏味。在语文课堂中,如果教师只是机械灌输、让学生死记硬背,就会把学生对国学的兴趣扼杀在萌芽状态。国学博大精深,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小爱上国学,让国学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学生能够从小爱上国学呢?首先要让他们对国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增强国学教学的趣味性,让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学生,扎根学生心灵。
  “不要过分夸张了国学严肃的面孔,要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孩子有兴趣去关注。”著名学者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曾说过。运用学生喜欢的微课方式学习国学,对小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学微课把国学内容通过信息技术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配以动画、声音、文字等活泼的形式,鲜艳的色彩、丰富的画面、直观的形象,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
  《三字经》是儿童必读的启蒙读物,笔者在教学“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几句话时,就通过视频微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初步感受孟母对孟子的悉心教育以及学习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
  师:同学们喜欢学习《三字经》吗?《三字经》三个字连起来是一句话,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就叫“三字经”。《三字经》里面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故事里还告诉了小朋友们一些道理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战国时期,鲁国有个人叫孟子,名轲,三岁时父亲去世。
  播放视频《孟母三迁》。
  师: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孟母为什么要搬家?一共搬了几次家?
  看完视频让学生围绕问题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师: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用六个字概括,就是:昔孟母,择邻处。
  借助拼音读准每一个字。领读、齐读。
  师:孟母非常重视对孟子的教育。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孟母断机》。
  播放视频《孟母断机》。
  师:谁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指名学生简单说说故事的内容。
  师:妈妈为什么生气地把机杼都割断了,妈妈想告诉孟子什么道理呢?《三字经》里用六个字记录了这个故事,那就是:子不学,断机杼。
  把这四句连起来背诵。(全体、个别、拍手)
  播放视频:动画音乐《三字经》,大家一起唱。
  这个片段的教学主题是“孟母教子”,由“孟母三迁”“孟母断机”和动画音乐三个部分组成,加以适当的导语和过渡,輔助教师完成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国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学得趣味盎然。
  二、巧用微课。打通国学的学习渠道
  微课时间较短、内容集中、易于传播,有着课堂教学不可取代的功能,受到大家的青睐。
  微课时长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它时间短,不会挤占大量的教学时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随机安排时间,如课前几分钟、早自习、课后时间等,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是传统文化精髓,也是国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把75首古诗制作成短小的微课,就可以灵活选择时间让学生学习。
  微课把一个主题的内容糅合在几分钟内,内容相对集中,它把教学课件、教学重难点、课后练习等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用方便。微课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也可直接拷贝,使得学生的学习地点不局限于教室和课内,可以延伸到课外和家庭中,这样就摆脱了时空限制,可以开展亲子共读,也可以反复观看巩固学习内容,拓宽了学习的渠道。例如,杜甫《春夜喜雨》,笔者从以下六个方面制作了微课:谈话激趣,导入新课;走近诗人,了解背景;欣赏朗读,读出韵味;解题明旨,说诗引思;字斟句酌,品味春雨;再读全诗,升华情感。笔者不占用正常课堂时间,而是利用课前时间带领学生观看学习,每天坚持,日积月累,让学生积累了经典也让学生更加气定神闲。课后笔者通过网络把微课发送给家长,引领感召家长陪学生共读经典。
  三、巧用微课。落实国学的意义建构
  国学是一条经典文化的长河,它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文学、历史、哲学等文化的殿堂。然而国学课程的建设目前还不够完善,没有纳入义务教育课时计划,学校只是把国学课程作为特色课程或者兴趣班来教授,没有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评价。《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等都是经典的蒙学读物,是小学国学启蒙的鲜活教材。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我们从这些经典国学教材中吸取精华,以微课为载体,建构一套小学国学学习体系,使得课程实施更加科学、规范、系统。低年段有《三字经》《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中年段有《笠翁对韵》《千字文》,高年段有《论语》和小古文。根据各年段的学习内容制作微课,这便是国学课程体系的意义建构。
  对于某一本国学经典,教师也可以通过构建微课程并制作微课的形式,帮助学生建构起整本书的内容体系。例如,《弟子规》,我们一般把它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五个单元一共十六课,方便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弟子规》的思想精髓。
  再如,为了便于学生从整体上系统掌握古诗75首的内容,我们将75首古诗进行分类:边塞诗、爱国诗、送别诗、田园诗、春、夏、秋、冬……教师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类别进行设计,制作成一个微课系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
  四、巧用微课,实现国学的难点突破
  微课将文字、图片、动画融为一体,形象直观,受到学生的喜爱。对教学中的重点或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教师都可以制作成微课,这样可以化难为易、深入浅出,有效突破重难点,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教学过程更加有效。
  老子是中国的哲学之父,作为高年段的学生应该对他的生平和主要思想有所了解。相比孔子,学生对老子比较生疏,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如何让学生穿越历史的年轮,和先贤近距离接触呢?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微课,通过微课独有的特点,让学生和老子亲密接触。
  第一板块是老子其人。微课伊始,笔者便向学生讲述老子出生的传说:“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割左腋而生。”孩子生下就是白胡须,白眉毛,所以称他为“老子”。老子一生下来,他的耳朵就出奇的大,因为这个特征,又取名“李耳”,又叫“老聃”,“聃”就是耳朵大。在讲述过程中配上老子的图片,并突出他的特征,给学生深刻的视觉印象。接下来通过视频动画,分析“聃”和“里”这两个字的构成,让学生明白在古代,听觉好,口才好,无所不通的人就叫作圣人。后来引申为有最高道德的人。
  第二板块是老子其思想。动态视频讲述“老子出关”的故事。两千多年前,老子骑着青牛,路过函谷关,关吏要他拿出关关牒,他却拿不出。于是关吏要他以传道代替,便有了《道德经》的诞生。《道德经》共五千多字,八十一章,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接着通过文字的形式和音频呈现老子的“道”的思想精髓。如果只靠教师口若悬河地讲解,学生的体会就不够深刻。
  国学启蒙为学生的成长成才筑起不可撼动的文化根基。国学微课的研究、开发和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国学学习的渠道,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国学的种子。
其他文献
分别在水、甲酸和硫酸存在的情况下,通过CCSD(T1//M06-2x/6-311++G(3df,3pd)的理论方法,对大气中自由基OH提取甲酰氟FCHO上的氢进行了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反应物,加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粉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塞患者108例,单盲法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选用灯盏花素粉针4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点,每日1次,1
本文发展了一种用于求解三原子反应散射含时薛定谔方程的精确的短时传播方法.这种传播方法利用谱变换哈密顿的思想,形式上和Crank—Nicholson方法类似,但是数值上更为严格精确并
期刊
碳酸钠水溶液与苯可在室温及紫外光照射下发生反应,生成苯甲酸钠和联苯.反应发生在苯与水溶液的界面.在光照5h后,11.4%的苯转化为联苯与苯甲酸钠,产物分别分布在苯和水溶液中.用DFT和
中风后抑郁症(PSD)是脑血管意外后常见的并发症,据报道,本病的发病率在25%~60%[1],严重影响了中风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西医多选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及特异性、选择性5-
<正>识谱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现行的识谱教学因缺少系统的思路和科学的方式,不是被轻视,便是只看重其知识技巧练习,很少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致使"学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几乎100%的肾组织均有病理改变,随着病程发展,晚期发生肾衰竭.此时采取何种治疗方案,既能最大程度地逆转其肾功能,又最大限度地降低免疫抑制的毒副作用,对
期刊
~~
目的:研究鱼腥草注射液子宫穴封闭后配合微波理疗用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鱼腥草组及西药组,每组100例,经过1~3疗程治疗,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