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它要求教师能研究自己学科的教学特点及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特点,研究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习,把信息资源、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有效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电化教育手段,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声、色、光,激发兴趣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有效的教学需要学生具有学习兴趣。多媒体手段便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场景,能诱导、激励、唤起学生感悟。图、文、声、像并茂,立体式的信息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便于引发学生的兴奋,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使学生产生稳定而持久的注意,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究热情。
1.利用录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利用录音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一株紫丁香》一课时,可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放配有背景音乐的课文录音,学生聆听课文录音,一种对教师崇高的敬意不由自主地会从心底油然而生;学生听完录音,被文中透露出的浓厚的师生情谊深深感动,从而激发了学生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文录音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听录音无声读,伴录音轻声读,跟录音配着音乐试着读,等等,真正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利用投影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投影教学,是教学手段上的一种创新,只要运用得当,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课文不仅画面生动而且文字优美,但小学生无法通过形象的对比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在教学时,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的水等的投影片,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感受漓江水的特点;还可制作出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等的投影片,进行对比观察,来理解桂林山的特点。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影视教学,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
影视教学的优点是声象结合,生动直观,它能逼真地表现各种教学事物,具有广泛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长征》一课的教学为例,毛主席在《七律·长征》中有这样一句:“大渡桥横铁锁寒”。在引导学生体会该句运用夸张修辞的独到好处时,深知五年级的学生很难理解“寒”能体现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其口干舌燥地介绍语法知识和创作背景,不如利用多媒体课件,予以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于是,就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红军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的视频画面,由此启发学生思考。这样,不仅教学的难点迎刃而解,而且在学生的心田里镌刻下深深的印记,使学生日久不忘。
运用信息技术,图文结合,再现情境,增强感悟。每一堂语文课教师都应该用最好的方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内容上来,而课件中声、色、光的结合,就是将学生带入具体情境之中的最好途径。
二、穿越时空,拉近距离
虽然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选择上,注重贴近儿童生活,尽量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洋溢着现实生活的气息,力求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是会出现一些离生活现实、离这个时代比较远的信息。
例如,小学语文第三册中《活化石》这一课,提到“化石”、“恐龙的灭绝”以及地壳的运动,这些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实际都比较远。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有趣的化石、复杂的地壳运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
利用信息资源和现代化的手段,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剖析事物的细节。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时代的活水,使所学的知识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三、烘托气氛,启发学生的想象
利用网络环境来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丰富性。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教学实录:教师先告诉学生,今天教师将带大家到小兴安岭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学生兴致盎然;然后教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上飞机,闭上眼睛,接着,按下录音机的播放键,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乘上了飞机,来到了小兴安岭;然后,学生一睁开眼睛,又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学生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小兴安岭的树真多啊,小兴安岭真美啊。学生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因此,通过运用电教媒体,使教学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这些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既配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又有美丽神奇的自然风光的画面,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想象。
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是学习工具,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向信息技术和学科内容有效整合的现代化教学模式转化,是大势所趋。这种教学,会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会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张扬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
一、声、色、光,激发兴趣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有效的教学需要学生具有学习兴趣。多媒体手段便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场景,能诱导、激励、唤起学生感悟。图、文、声、像并茂,立体式的信息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便于引发学生的兴奋,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使学生产生稳定而持久的注意,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究热情。
1.利用录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利用录音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一株紫丁香》一课时,可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放配有背景音乐的课文录音,学生聆听课文录音,一种对教师崇高的敬意不由自主地会从心底油然而生;学生听完录音,被文中透露出的浓厚的师生情谊深深感动,从而激发了学生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文录音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听录音无声读,伴录音轻声读,跟录音配着音乐试着读,等等,真正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利用投影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投影教学,是教学手段上的一种创新,只要运用得当,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课文不仅画面生动而且文字优美,但小学生无法通过形象的对比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在教学时,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的水等的投影片,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感受漓江水的特点;还可制作出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等的投影片,进行对比观察,来理解桂林山的特点。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影视教学,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
影视教学的优点是声象结合,生动直观,它能逼真地表现各种教学事物,具有广泛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长征》一课的教学为例,毛主席在《七律·长征》中有这样一句:“大渡桥横铁锁寒”。在引导学生体会该句运用夸张修辞的独到好处时,深知五年级的学生很难理解“寒”能体现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其口干舌燥地介绍语法知识和创作背景,不如利用多媒体课件,予以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于是,就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红军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的视频画面,由此启发学生思考。这样,不仅教学的难点迎刃而解,而且在学生的心田里镌刻下深深的印记,使学生日久不忘。
运用信息技术,图文结合,再现情境,增强感悟。每一堂语文课教师都应该用最好的方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内容上来,而课件中声、色、光的结合,就是将学生带入具体情境之中的最好途径。
二、穿越时空,拉近距离
虽然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选择上,注重贴近儿童生活,尽量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洋溢着现实生活的气息,力求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是会出现一些离生活现实、离这个时代比较远的信息。
例如,小学语文第三册中《活化石》这一课,提到“化石”、“恐龙的灭绝”以及地壳的运动,这些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实际都比较远。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有趣的化石、复杂的地壳运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
利用信息资源和现代化的手段,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剖析事物的细节。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时代的活水,使所学的知识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三、烘托气氛,启发学生的想象
利用网络环境来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丰富性。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教学实录:教师先告诉学生,今天教师将带大家到小兴安岭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学生兴致盎然;然后教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上飞机,闭上眼睛,接着,按下录音机的播放键,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乘上了飞机,来到了小兴安岭;然后,学生一睁开眼睛,又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学生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小兴安岭的树真多啊,小兴安岭真美啊。学生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因此,通过运用电教媒体,使教学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这些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既配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又有美丽神奇的自然风光的画面,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想象。
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是学习工具,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向信息技术和学科内容有效整合的现代化教学模式转化,是大势所趋。这种教学,会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会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张扬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