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镇天长镇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happy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井陉县县治天长古镇东、南、西三面临河,北依山岭,威严的城墙顺北高南低之势而成,远远望去俨然如簸箕,又叫天长簸箕城。
  说这是一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镇,倒不如说是一座千年城堡。它的周长仅三里二十步,而城墙之高却达三丈又五,为夯土之墙穿上了砖石铠甲,越发地象一座攻不可破的城堡。做为“太行八陉”之五、“天下九塞”之六的井陉,使这座锁住了东来西往的交通小镇,不得不扮演一座军事重镇的角色。
  初识簸箕城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记得那天到天长镇政府搞调研,走进居于城中的政府大院时,我惊愕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穿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歇山式门楼,登一阶阶制作精细的青石台阶,踏一处处整洁平坦的方形院落,如入迷宫。该院占地15亩,房屋162问,房屋纵横交错,高低错落,院中有院,院院相通,回旋曲折,且每个小院均为建筑别致的四合院。空中俯瞰,房院巧妙地写成了一个“双喜”字图样。主体庭院昂扬居中,门首为遮屏式直柱畅檐大门楼,高畅明快,悦心怡目。正房石阶高台,青砖碧瓦,古朴壮丽,庭堂五楹,门窗棂格,玲珑剔透,两厢配房三楹,别具一格,整个庭院流露着明清之风。据说当年康熙皇帝西巡“驻跸井陉”时,就驻跸于此院。该院原为日伪县长王景岳祖传并经数代扩建而成,当地人称其为“王家庭院”。王景岳原名王孟鹏,是井陉县头号地主兼资本家。该住宅民国时为井陉三青团驻所,1947年后为中共井陉县委所在地,1958年成为天长镇政府办公驻地。本世纪初,为开发旅游,天长镇政府迁出此院时,发现院落内地下暗道交错,或直通井陉县衙,或直达城外,长达数里。此更为此豪宅增添了几分神秘。
  如果说王家庭院是簸箕城中现存比较完整的城中民居的典型代表,“皆山书院”可谓官方建筑的幸运儿。书院始创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5年),当时建于城内文庙东北,名曰“井陉书院”,康熙二十七年(1689年),业已破败的书院被迁到了城外一公里的东山顶上,更名为“东壁”。83年后,井陉知县周尚亲又把书院请回城里,又更名为“皆山书院”。这位周尚亲大人可谓是一位轰动朝野的人物,因贪污皇粮款不仅自己被乾隆砍了头,而且正定知府、直隶总督、工部侍郎也为其陪绑,或贬职流放,但簸箕城人还是功过分明,其所题“迁修书院碑记”仍完整地镶嵌在门楼里,光绪元年续修《井陉县志》时,依然完整地将他的题记收录。
  这是一处坐北朝南的三重宅院,从第一道垂花门到最后一重院落,地势逐级抬升,很有些登堂入室之感。每层四合院不太大,房子也只是普普通通的硬山结构灰瓦花脊。
  1915年夏,书院(当时改称井陉高小)开辟操场时,发现一古屋遗址,出土完好无损的瓷瓶10余枚,瓶上皆题有“天威军官瓶”字样,“高有尺咫,口径寸余,似今绍兴酒坛,而细长特甚,瓷作苍褐色”(《井陉县志》·古迹)。这一发现,拉开了对井陉陶瓷的考究序幕。到本世纪初,考古界终于解开此谜,由发掘的实物证明,井陉窑从北朝开始到清代,从来没有断烧,且出土的隋代瓷器中的白瓷和青瓷十分精美,是河北定窑、邢窑和磁州窑三大窑所无法比拟的,井陉窑从此成为了国保。
  2008年年底,天长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物局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永留后代子孙。
  
  (责编 张静涵)
其他文献
“蒙特罗斯号”停靠安特卫普港时,我在《大陆每日邮报》上读到对克里本和埃塞尔的通缉令。有报道说他们在布鲁塞尔的一家旅馆里被人发现,但很快又消失了。  当船离开港口向魁北克航行时,我无意中朝甲板张望,恰巧看到在救生艇旁边站着两个人。其中的一个紧紧抓住另一个的手臂。  我佯装散步朝他们走去,年长的那个人鼻梁两侧留有明显的痕迹,那是长期戴眼镜造成的;他的络腮胡子似乎刚剃掉,只留着一撮小胡子。另一个年轻人不
期刊
公元1946年4月14日——29日    我们集合,准备出发,但是由于空袭频繁,指挥官直到凌晨才下达出发的命令。俘虏营的大门最后一次为我们打开了,门外有一些当地的平民,大多数是妇女,在等着,请求我们把他们带走。有一个女人抱住了乔治·哈姆莱特的脖子,亲吻着他,求他把她带走。然而,我们谁也没有答应,大家列队离开了棚屋和铁丝网。就连那些与我们一道行进的看守也很高兴西去。由于他们害怕突进的俄国部队,因此他
期刊
王铭三同志是一位智慧长者,是我的好上级和尊敬的师长。1979年8月2日,他走完了为党为人民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光辉一生,永远离开了我们。惊回首,30年在眨眼间过去了,但我与铭三同志相识、相随、相知的近6年岁月,仍宛然在目,思之泫然。  1971年底,铭三同志到新成立的吕梁地区工作,任地委副书记、地区革委会主任(当时由部队支左军人任书记),我们就认识了。不过,我们之间第一次比较深入的交流,已经到了1
期刊
一般来说,人们总是有所爱好的。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如果爱好的是有益的事情,那爱好就会成为一种动力,就会促使你不知疲倦地去从事你所爱好的事情。假如到了这种地步,那是很可以帮助人们成就一番事业的。自然那也要看爱好的程度,如果爱好到了不知疲倦甚至废寝忘食的地步,估计那就离成功不远了;如果只是一般的爱好,想起来干一阵子,并不去下很大的功夫,那最终也只能是爱好,那就很难在你所爱好的领域里有所成就。  为了生存
期刊
1949年6月,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刘少奇奉命,率中共代表团秘密出访苏联。中共代表团成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高岗和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王稼祥(新中国首任驻苏大使)。随行工作人员有师哲、戈宝权、邓力群。  中共代表团秘密访苏的使命,是就建立国家机构、管理经济事务,以及争取苏联援助等事宜同斯大林和苏共中央交换意见。  对华军事援助是中共代表团与苏联会谈的重心。斯大林欣然同意提供军事援助,意味着中苏两
期刊
我小时候在武汉市的解放小学上学。这所学校原来叫友好宫小学,因靠近武汉市中苏友好宫而得名。中苏友好宫是由苏联专家设计,1950年建成的,和苏联断交后,中苏友好宫改名为武汉展览馆,学校也更名为解放小学。  在我进校时,全国已全面进入了文化大革命时期。除参加庆祝党代会和支援亚非拉革命的活动外,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和声势浩大的群众游行。那时毛主席的话是“最高”或“最新”指示,每当指示发表,不分
期刊
1978年5月2日傍晚,以巴金为首的中国作家访法代表团提前结束了同法国文学家公会领导成员的会晤,驱车前往蒙马特尔的皇后街,来到巴黎最大的书店弗纳克书店,与法国读者见面。此刻,几十年未曾见过的五月飞雪,让巴黎的街头冷清了许多。凯旋门矗立在低沉的天空下。然而,当巴金一行走进弗纳克书店,走进这座有八层对外营业部的书店大楼时,迎面扑来的是无数法国读者热情的欢呼声:“巴金来了!巴金来了!”当时,这确实是一桩
期刊
晋祠的名吃——油,是类似羊杂割的一种食品,用羊骨头等直接熬制而成,主要以喝汤为主,当地人也称喝油。  用大锅加水,放入羊骨头,同时加入花椒、姜、红辣椒、羊杂碎,加入羊血、粉条儿,舀上几勺羊油,放入调料,端锅,最后把小葱,香菜切碎放入锅中,一锅油就做成了。清清的、绿绿的、亮亮的、香香的,夹带的几片红辣椒,色艳香飘,色、香、味、美具全。顾客早早地就等在院中,他三碗,我二碗,络绎不绝,一会儿的功夫一锅油
期刊
2009年2月1日,113岁的胡家芝在南京举办了剪纸作品展,并被授予“南京市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在全国引起轰动。作为全国健在的年龄最大的民间艺术家,胡家芝不仅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每天读书看报,还能搞艺术创作,举世罕见。    剪纸——一生的挚爱    1897年春,胡家芝出生于浙江省桐庐县的书香门弟家庭。她的父亲叫胡传泰,是一位著名书法家,叔父是一位花鸟画家。胡家芝年幼时就和哥哥们在慈威私塾受过
期刊
关庆昌“走钢丝”,尽管心惊胆战,然而总是平安地走了19年。他手里究竟举着一把什么样的伞,使他的平衡掌握得这样绝妙?    在审讯室里。  坐在地中央木椅上的人,就是轰动全国的800两黄金盗窃案的大盗窃犯关庆昌。他55岁,上中等身材,宽宽的骨架,穿着灰色旧工作服,赤裸的脚脖子上系着脚镣。  他低着头,把一双眼睛隐藏起来。就是这双眼睛,关庆昌把它作为对付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工具,研究了我们19年,使许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