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理,作为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形象地讲解地理理论知识。地理知识过于庞杂,难以让学生形成一个知识网,倘若借助图像教学,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记忆,而且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初中地理 以图导学 教学模式
从当代的教育发展来看,老师画重点,学生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模式似乎已经与时代脱节了。以图导学便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与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相适应。初中地理包罗万象,从中国到世界,从自然到人文,学生单纯依靠背书记忆的话根本无法真正地把知识点理解透彻。所谓以图导学,是教师依靠图像将知识点划分开来,再串联起来讲解,学生通过推理的方法从一个知识点推到另一个知识点,从而将所有知识点连贯起来,既减轻了背书的负担,又透彻地理解了每一个知识点。以图像为教学媒介,再加上文字作为辅助,将图像的直观与文字的抽象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学习地理。并且,学生在推导知识点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自觉探索的求知精神,而且可以锻炼积极思维。初中生的身体及心理都处于正在发展的时期,对抽象事物的思考模式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在理解地理这样抽象的知识时就应该借助形象的图像描述,减少在知识接纳方面的障碍,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读懂图、记住图的基础上自己尝试绘图并填图。
一、以图导学的重要性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二者分工明确,左脑负责接收文字信息,右脑负责接收图片信息,而且图片信息在大脑中的存储时间将会比文字信息更久。教师应该善于图文并茂,充分锻炼学生的大脑,开发其潜能。图文导学是教师以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教授知识,这样,一个知识点在学生的大脑中以文字和图片两种形式同时存在,在调用文字的时候联想到图片,在看到图片的时候呈现文字,二者相辅相成,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能力。
二、以图导学法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由心理学可知,人的大脑在记忆文字的时候耗时要比记忆图片的时候长得多,因此,要想提高初中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效率,以图导学法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要求学生记住我国省份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这是初中初学地理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然而,我国地势广大复杂,并且每一个省区直辖市的大小及形状都各不相同,要想全部记忆谈何容易。那么,教师指导教学方面倘若仅仅依靠文字叙述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就需要导入图片加强学生记忆。例如,将中国看成是一只昂首的公鸡,通过多媒体将其还原到大屏幕上,再一一告诉学生鸡的每个部位分别代表着中国的哪个省,再详细讲解那个省的形状和大小,比如,鸡冠的位置是黑龙江省所在地,它就像一只美丽的天鹅落在鸡冠上,鸡脚的地方一个迷人的省——台湾省,它的样子就像是古代妇女们织布用的梭子,穿梭在南海之中。教师讲到哪个省的时候就让哪个省单独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最后一一拼成一个完整的中国,讲完之后将所有的省区图片消失,留下一个中国的框架,再随机点击某个省,让学生说出来,正确率非常高,这就说明通过记忆轮廓的形象物再与省份匹配起来比单纯地依赖文字描述记住省份更有效率。
(二)提高学生地理的读图能力
地理并不像语文或者思想品德等仅以文字为基础的学科,地理是图与文字结合的一门学科,要想学好初中地理,仅把理论知识记熟远远不够,初中地理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且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运用理论知识主要体现在读图方面,因此,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非常关键。教师可以以图导学强化学生对地理图像的解读和联想能力。例如对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的识别,这些都是初中地理考试中常考的考点,并且都是学生难以记忆的重难点。首先,教师可以以PPT的形式展示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及陡崖等图片,先让学生一一记住这些地形的样子。其次,逐一对这些地形加以讲解,比如说,呈一组组封闭曲线的等高线而且数值还是越往里越大的就是盆地或者洼地,就像是一个盆子一样的,相反,如果是这样一组组越往里走数值越小的则是山峰,就像一个倒扣的碗一样;鞍部的话则可以与马鞍联系起来记忆,山峰或者或者山谷之间的空白地方就是鞍部,类似于马鞍的形状;地形越陡峭的地方,等高线越密集……这样分别讲解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回顾刚刚所讲的每一种地形及其形状,大约15分钟之后,再随机抽出一张图片,让学生说出这张图代表着什么地形并且有什么特点,最后发现这样的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更有助于地理知识的记忆。
以图导学是基于科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富有时代气息。初中地理知识繁杂,将以图导学法合理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使其一目了然。以图导学法不仅能让学生从枯燥的文字教学中摆脱出来,减轻学生背书的负担,而且能充分利用大脑,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综合提高当代学生各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英.浅谈探究式地理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10).
[2]刘晓艳.“以图导学”的地理教学模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5).
关键词: 初中地理 以图导学 教学模式
从当代的教育发展来看,老师画重点,学生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模式似乎已经与时代脱节了。以图导学便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与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相适应。初中地理包罗万象,从中国到世界,从自然到人文,学生单纯依靠背书记忆的话根本无法真正地把知识点理解透彻。所谓以图导学,是教师依靠图像将知识点划分开来,再串联起来讲解,学生通过推理的方法从一个知识点推到另一个知识点,从而将所有知识点连贯起来,既减轻了背书的负担,又透彻地理解了每一个知识点。以图像为教学媒介,再加上文字作为辅助,将图像的直观与文字的抽象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学习地理。并且,学生在推导知识点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自觉探索的求知精神,而且可以锻炼积极思维。初中生的身体及心理都处于正在发展的时期,对抽象事物的思考模式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在理解地理这样抽象的知识时就应该借助形象的图像描述,减少在知识接纳方面的障碍,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读懂图、记住图的基础上自己尝试绘图并填图。
一、以图导学的重要性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二者分工明确,左脑负责接收文字信息,右脑负责接收图片信息,而且图片信息在大脑中的存储时间将会比文字信息更久。教师应该善于图文并茂,充分锻炼学生的大脑,开发其潜能。图文导学是教师以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教授知识,这样,一个知识点在学生的大脑中以文字和图片两种形式同时存在,在调用文字的时候联想到图片,在看到图片的时候呈现文字,二者相辅相成,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能力。
二、以图导学法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由心理学可知,人的大脑在记忆文字的时候耗时要比记忆图片的时候长得多,因此,要想提高初中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效率,以图导学法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要求学生记住我国省份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这是初中初学地理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然而,我国地势广大复杂,并且每一个省区直辖市的大小及形状都各不相同,要想全部记忆谈何容易。那么,教师指导教学方面倘若仅仅依靠文字叙述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就需要导入图片加强学生记忆。例如,将中国看成是一只昂首的公鸡,通过多媒体将其还原到大屏幕上,再一一告诉学生鸡的每个部位分别代表着中国的哪个省,再详细讲解那个省的形状和大小,比如,鸡冠的位置是黑龙江省所在地,它就像一只美丽的天鹅落在鸡冠上,鸡脚的地方一个迷人的省——台湾省,它的样子就像是古代妇女们织布用的梭子,穿梭在南海之中。教师讲到哪个省的时候就让哪个省单独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最后一一拼成一个完整的中国,讲完之后将所有的省区图片消失,留下一个中国的框架,再随机点击某个省,让学生说出来,正确率非常高,这就说明通过记忆轮廓的形象物再与省份匹配起来比单纯地依赖文字描述记住省份更有效率。
(二)提高学生地理的读图能力
地理并不像语文或者思想品德等仅以文字为基础的学科,地理是图与文字结合的一门学科,要想学好初中地理,仅把理论知识记熟远远不够,初中地理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且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运用理论知识主要体现在读图方面,因此,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非常关键。教师可以以图导学强化学生对地理图像的解读和联想能力。例如对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的识别,这些都是初中地理考试中常考的考点,并且都是学生难以记忆的重难点。首先,教师可以以PPT的形式展示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及陡崖等图片,先让学生一一记住这些地形的样子。其次,逐一对这些地形加以讲解,比如说,呈一组组封闭曲线的等高线而且数值还是越往里越大的就是盆地或者洼地,就像是一个盆子一样的,相反,如果是这样一组组越往里走数值越小的则是山峰,就像一个倒扣的碗一样;鞍部的话则可以与马鞍联系起来记忆,山峰或者或者山谷之间的空白地方就是鞍部,类似于马鞍的形状;地形越陡峭的地方,等高线越密集……这样分别讲解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回顾刚刚所讲的每一种地形及其形状,大约15分钟之后,再随机抽出一张图片,让学生说出这张图代表着什么地形并且有什么特点,最后发现这样的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更有助于地理知识的记忆。
以图导学是基于科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富有时代气息。初中地理知识繁杂,将以图导学法合理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使其一目了然。以图导学法不仅能让学生从枯燥的文字教学中摆脱出来,减轻学生背书的负担,而且能充分利用大脑,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综合提高当代学生各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英.浅谈探究式地理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10).
[2]刘晓艳.“以图导学”的地理教学模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