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近几年来不断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使得关于农村的贫困问题已经取得良好的转变和发展。但是这只是改善农村贫困问题的一方面,根据目前的现状,只有大力发挥农村社会保障的作用,将这两者有效的衔接在一起,才有助于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战。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精准扶贫
1 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1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助力精准扶贫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攀升时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面临巨大挑战。农村和城市间收入不均衡、经济发展差距还很大,农村地区存在较多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的农民,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于这些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群体有很大的帮助和保障作用。
1.2有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
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面临更大的挑战。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看,农村社保制度的健全可以提高当地农民的养老待遇,对于没有土地又失去劳动能力的老龄人员来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3完善就业扶贫制度,实现六保六稳
要想彻底解除贫困问题,保证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就业是重中之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遵循精准帮扶、分类施策的基本原则,发挥人社部门优势,把就业扶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为首要任务,以建立就业扶贫建档立卡基础,以就业援助、创业扶持、人才支撑保障等为手段,力争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创业意愿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农村社保与精准扶贫的衔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1当地政府的财政困难,不足以支持
各个地区政府的税收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经济发展水平好的,自然税收较多,反之则少。而根据数据显示,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当地的贫困人口规模往往很大。对于精准扶贫来说,是需要很大的财力支持的,所以这会在无形当中给当地政府的农村社会保障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2.2扶贫政策的消极影响激增
在扶贫计划当中,理论上贫困人员应该慢慢的减少,但是实际上每年享受农村最低社会保障补助的人却越来越多。而在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有劳动能力,依靠自己完全可以自食其力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农村的最低社会保障金额正在逐年上涨,导致许多人想通过此机会不劳而获。还有一点就是,在享受低保制度待遇的人中,有一些人虽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摘取贫困的帽子。但因为不想失去低保制度而带来的其他隐形福利,以及还有些人就是单纯的不愿工作等,宁愿使用低保,也不愿意脱贫致富。
2.3就业岗位受到当地经济的制约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贫困户数量相对更多,但提供的岗位却远远不够贫困户需求,使贫困户不能同时兼顾家庭与工作,难以实现真正脱贫。
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精准扶贫的有效衔接的措施
3.1建立具有差异性的社会保障金的分配机制
想要准确的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第一步便是要准确的识别在农村地区的低收入人口的数量,以及其中的构成比例。这是因为在贫困人口中,有一部分群体是没有或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的,所以这一部分群体如果想要脱贫,最主要的办法还是要依靠農村社会保障的低保制度。
因此,政府要确保贫困人口中丧失劳动力群体的数据的准确性,使得在低保制度中发放的保障金额足够。同时政府还要根据各个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贫困人口的规模和当地政府的财政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和科学的差异性资金投放。
3.2完善精准扶贫识别制度
农村贫困人口认定问题的根源在于部分基层政府缺乏良好的制度支持。应建立精准识别程序。基层政府可多样化识别标准,从多个角度进行识别,并建立各部门互联互通的数据平台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避免出现遗漏和造假情况的发生。然后统一纳入精准扶贫社会保障体系范围之内。中央以及省级政府可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贫困人口福利政策。动态调整精准扶贫指标分配。对于已经满足脱贫标准,在确保其不返贫的情况下,适当引导其推出。同时,应基于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对扶贫指标进行扩充,使应受到社会保障政策扶贫的人群及时得到实惠。应当建立精准扶贫公示公告制度。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3提高农村相关补助力度
为缩小城乡差距,在缴费和待遇水平上还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的补助力度。实施以城带乡的管理模式,一方面提高管理人员自身水平,另一方面加强社会监管,优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真正实现惠民振乡。对于经济水平不发达的地区还应该适当提高补贴,实现社会逐渐平等,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3.4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实现真正的精准扶贫
利用信息大数据的平台,可以实现全国各个贫困地区的贫困数据联网,他们脱贫的方式方法可以借鉴给其他贫困地区的政府。不但如此,还可以使政府工作人员更加精准的识别出哪些是需要帮扶的贫困对象,并将其贫困人员的家庭情况,家人的教育经历,生活困难,本人及其家属是否存在重大疾病等数据纳入到数据平台当中,不但可以加强贫困人口数据的动态管理,还可以及时的为他们提供必须的帮助。
3.5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进行合理的开发
我国有一句古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此在贫困的农村地区脱贫的这条道路中,也可以借用这句话。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发旅游业,以及自然资源发展新型农业。但要注意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尺度,不能过分的开发,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或者失衡。
结束语
众所周知,我国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社会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方向。精准扶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具体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应瞄准精准扶贫这一中心点,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1]李尤,孙东瑞.农村社会保障与精准扶贫的衔接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
[2]李彤云.农村社会保障与精准扶贫的衔接分析[J].农家参谋,2020
(潜山市余井镇人民政府 安徽 潜山 246313)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精准扶贫
1 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1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助力精准扶贫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攀升时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面临巨大挑战。农村和城市间收入不均衡、经济发展差距还很大,农村地区存在较多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的农民,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于这些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群体有很大的帮助和保障作用。
1.2有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
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面临更大的挑战。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看,农村社保制度的健全可以提高当地农民的养老待遇,对于没有土地又失去劳动能力的老龄人员来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3完善就业扶贫制度,实现六保六稳
要想彻底解除贫困问题,保证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就业是重中之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遵循精准帮扶、分类施策的基本原则,发挥人社部门优势,把就业扶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为首要任务,以建立就业扶贫建档立卡基础,以就业援助、创业扶持、人才支撑保障等为手段,力争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创业意愿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农村社保与精准扶贫的衔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1当地政府的财政困难,不足以支持
各个地区政府的税收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经济发展水平好的,自然税收较多,反之则少。而根据数据显示,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当地的贫困人口规模往往很大。对于精准扶贫来说,是需要很大的财力支持的,所以这会在无形当中给当地政府的农村社会保障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2.2扶贫政策的消极影响激增
在扶贫计划当中,理论上贫困人员应该慢慢的减少,但是实际上每年享受农村最低社会保障补助的人却越来越多。而在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有劳动能力,依靠自己完全可以自食其力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农村的最低社会保障金额正在逐年上涨,导致许多人想通过此机会不劳而获。还有一点就是,在享受低保制度待遇的人中,有一些人虽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摘取贫困的帽子。但因为不想失去低保制度而带来的其他隐形福利,以及还有些人就是单纯的不愿工作等,宁愿使用低保,也不愿意脱贫致富。
2.3就业岗位受到当地经济的制约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贫困户数量相对更多,但提供的岗位却远远不够贫困户需求,使贫困户不能同时兼顾家庭与工作,难以实现真正脱贫。
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精准扶贫的有效衔接的措施
3.1建立具有差异性的社会保障金的分配机制
想要准确的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第一步便是要准确的识别在农村地区的低收入人口的数量,以及其中的构成比例。这是因为在贫困人口中,有一部分群体是没有或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的,所以这一部分群体如果想要脱贫,最主要的办法还是要依靠農村社会保障的低保制度。
因此,政府要确保贫困人口中丧失劳动力群体的数据的准确性,使得在低保制度中发放的保障金额足够。同时政府还要根据各个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贫困人口的规模和当地政府的财政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和科学的差异性资金投放。
3.2完善精准扶贫识别制度
农村贫困人口认定问题的根源在于部分基层政府缺乏良好的制度支持。应建立精准识别程序。基层政府可多样化识别标准,从多个角度进行识别,并建立各部门互联互通的数据平台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避免出现遗漏和造假情况的发生。然后统一纳入精准扶贫社会保障体系范围之内。中央以及省级政府可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贫困人口福利政策。动态调整精准扶贫指标分配。对于已经满足脱贫标准,在确保其不返贫的情况下,适当引导其推出。同时,应基于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对扶贫指标进行扩充,使应受到社会保障政策扶贫的人群及时得到实惠。应当建立精准扶贫公示公告制度。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3提高农村相关补助力度
为缩小城乡差距,在缴费和待遇水平上还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的补助力度。实施以城带乡的管理模式,一方面提高管理人员自身水平,另一方面加强社会监管,优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真正实现惠民振乡。对于经济水平不发达的地区还应该适当提高补贴,实现社会逐渐平等,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3.4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实现真正的精准扶贫
利用信息大数据的平台,可以实现全国各个贫困地区的贫困数据联网,他们脱贫的方式方法可以借鉴给其他贫困地区的政府。不但如此,还可以使政府工作人员更加精准的识别出哪些是需要帮扶的贫困对象,并将其贫困人员的家庭情况,家人的教育经历,生活困难,本人及其家属是否存在重大疾病等数据纳入到数据平台当中,不但可以加强贫困人口数据的动态管理,还可以及时的为他们提供必须的帮助。
3.5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进行合理的开发
我国有一句古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此在贫困的农村地区脱贫的这条道路中,也可以借用这句话。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发旅游业,以及自然资源发展新型农业。但要注意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尺度,不能过分的开发,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或者失衡。
结束语
众所周知,我国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社会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方向。精准扶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具体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应瞄准精准扶贫这一中心点,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1]李尤,孙东瑞.农村社会保障与精准扶贫的衔接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
[2]李彤云.农村社会保障与精准扶贫的衔接分析[J].农家参谋,2020
(潜山市余井镇人民政府 安徽 潜山 24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