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上学生学习心理探索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c8541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在教学中要想学生之所想、想学生之所难、想学生之所疑、想学生之所错、想学生之所乐、想学生之所忘。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位、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两个过程得以衔接和融合。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换位而获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关键词]学生 化学课堂 学习心理
  
  一、学生在化学课堂上想什么
  
  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这是教师应时刻关心的问题。学生未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时,要洞察其心理,及时探测和巧妙地点出其想法,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比如,学生在课堂上探究钠和水反应时,观察到了“浮、游、熔、红、声”一系列现象。他们一定在想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我们要及时做出引导并一起探讨解释:钠浮在水面上,是因为金属钠的密度比水要小;钠在水面上作无规则的运动,是因为钠和水接触而反应时在各个方向上产生的氢气的量不同所造成的;钠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是因为钠和水反应放热且金属钠的熔点比较低造成的;溶液变红是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钠使溶液显碱性而使指示剂酚酞显红色;发出嘶嘶的响声是因为反应放热且产生了氢气。通过共同思考和讨论,能够对钠和水反应的现象和原因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刻。
  
  二、化学课堂上学生的困难在哪里
  
  有些教学内容在我们教师看来似乎很容易,三言两语就可说清楚,但学生接受学习这一内容就有相当大的困难,尤其在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普遍不太好,这时,教师就要深入学生角色,力争成为学生的化身,体察他们的困难,然后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例如,pH值为5的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度是pH值为5的HCl溶液中水的电离度的多少倍?学生一下子很难回答这一问题。但我们可以设置几个小问题,如pH=5的HCl溶液,H 来源于什么? PH=5的NH4Cl溶液,H 来源于什么?等等,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思考,学生才能很快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时刻以学生的状态和能力水平,设置教学过程,和学生一起探讨,帮助他们化难为易,提高他们的能力。
  
  三、化学课堂上学生的疑惑在哪里
  
  课堂上教师在讲述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突然发现某些学生表情凝重,脸色不悦,显然是学生思维出现了“疙瘩”。此时,对学生思维中出现的“疑”若不及时排除,必然造成心理上的不和谐,成为学生继续思维、继续学习的障碍,使思维中断。高明的教师会立即意识到这一点,断然采取措施,重新站到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例如,在讲述泡沫灭火机原理时,学生对盐的双水解反应不甚理解。这时我们再和学生从已经掌握的水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实质、平衡移动的概念等知识方面综合思考,终于使学生认识到盐的双水解的程度既决定于相应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又决定于生成物的溶解性的大小。学生的疑惑往往是朦胧的、难以言表的,这就是想学生之所“疑”的重要性,这里,更需要教师的细心和耐心。
  
  四、对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知识错误如何去处理
  
  教师在批阅作业、试卷和个别辅导时,常发现学生这样那样的错误。给学生指正后,为了巩固,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时教师在课堂上故意再“错”一次,错给学生看,错给学生思考,使学生引以为戒。例如,在讲过Cl2、HCl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后,我在黑板上画装置图,有意从上面画起,而且神情严肃,态度一丝不苟。这时,就有不少学生在下面喊:“老师,这样画不对,应当从下向上,从左到右依次画”。这样,歪打正着,学生的印象就深了。这样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
  
  五、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兴趣和成就感在哪里
  
  课堂是师生共同表演的舞台,必须引导学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这种表演中来。高明的教师必须想到学生的爱好、兴趣和渴望成功的心理,想学生之所乐。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凡可做的实验尽量做,可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学生在实验中亲眼观察到色彩斑澜的化学现象,好奇心得到满足,求知欲望更烈,会透过现象去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去探索物质变化的规律。一次,在讲授金属钠的活泼性时,我将磨碎的金属钠粒慢慢撒入集满氯气(越浓越好)的集气瓶中,同学们看到钠在氯气中金光闪烁,剧烈燃烧,简直是欢呼雀跃,这样巩固了钠、氯气的化学性质、钠的焰色反应等等化学知识,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还有一次,在学离子反应时,我找出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的离子共存的真题让学生练习,结果大部分学生都判断正确,当他们得知这就是全国高考试题时,高兴得不得了。这样师生共同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学生的学习劲头更足了。
  
  六、对化学课堂上学生最容易遗忘的知识怎么处理
  
  有人说化学知识一学就懂,一丢就忘。化学学科确有许多内容要强化记忆。比较成熟的教师常有这样一种体验,即在用到某一知识点时,忽然间明明熟悉的知识好象变得模糊起来,此时教师则马上意识到学生对这一知识也容易遗忘,这是典型的心理换位现象。遇有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以学生身份出现,和他们一起回忆、识记、联想、推导、验证,一起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可以编写口诀记忆,可以列表对比记忆,可以总结编写知识网络、以形成体系,从而战胜遗忘,达到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 河北邯郸市新兴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历史课堂教学不能忽视美育的渗透,用美的课堂来教会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审美教育是人文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历史课堂有得天独厚的美育基础,历史与美育相得益彰。美的课堂教学给学生以安全、和谐。美育的实施,优化了课堂结构,促进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的形成,提高了课堂绩效。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 美育 师生关系    笔者在进行七年级历史教学时,讲授河姆渡人和
[摘要]我们作为教肓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好好地反思自己,提升自己。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同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使其能在一个宽松的氛围中学习,快乐地学习,让其能更爱学习!  [关键词]情感教肓 自我批评 反思自己 融洽关系 激发潜能    如何更好地教好小学数学,是我们每一个教肓工作者为之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反思、尝试,在自我批评、“自我揭短”的同时,进行创新,
[摘要]分级教学模式的运用也是院校教学改革的结果。分级教学是因材施教的体现,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需要。教师力求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英语 分级教学 自主学习    一、引言    随着高职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职业院校继续学习。受城乡差异以及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