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2007年国务院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以来,11年间MTI在学位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毕业论文写作中的问题。本文分别从河南大学和内蒙古大学MTI毕业生的翻译报告中抽取两份,对其选材、结构、结论部分进行比较,发现问题,并针对MTI翻译报告质量有待提高的现状,提出多样化写作等建议。
关键词:翻译硕士;翻译报告;质量;缺陷
一、引言
我国专业翻译教育起步较晚,导致MTI毕业生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各培養单位应对学生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有学者认为学位毕业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可以反映毕业生的认知能力和研究水平。因此,各院校应从MTI学生学位毕业论文入手,把好毕业生的最后一道质量关。笔者从河南大学和内蒙古大学中抽取两份较有代表性的翻译报告,基于MTI毕业论文写作要点,对其加以分析比较。
二、研究的必要性和对象
在同济大学召开的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7年年会上,仲伟合强调了“质量意识”,以促进MTI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黄友义则提到MTI办学单位需从实习情况、论文写作及毕业考试等环节审视学生是否达到人才需求标准。笔者认为,毕业论文写作是衡量MTI毕业生专业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切入点。研究生要能够将逻辑思维、理论储备、素材积累、实战经验化为实用性翻译报告。穆雷、赵巍、文军等学者均认为目前MTI毕业论文质量堪忧,写作内容单一,理论出现偏差,甚至有些翻译报告存在弄虚作假的嫌疑。由此,MTI学位毕业论文质量引起了译界学者重视。笔者期望通过两所学校翻译报告间的比较分析,使更多MTI研究生认识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笔者选择了来自两所不同院校的同年代表性的英语笔译专业翻译报告加以对比。一篇是河南大学2013年毕业生王敏的《幸运的吉姆》(第5—7章)翻译报告,以下简称“报告1”;另一篇是内蒙古大学2013年毕业生许亮的《奥巴马是个灾难》翻译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
因篇幅限制,本文不对其他院校情况作过多描述与分析。因而无法包含所有情况,也不针对所有问题提出对策,欢迎同行补充讨论。
三、翻译报告中的问题
1.选题、选材。由于MTI人才培养朝向专业型、应用型的标准,要求MTI学生能够写出具有一定学术水准的研究论文不太现实。因此,本文不过多讨论学术化翻译研究论文。
从报告1和报告2的选题情况来看,两者均选择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翻译实践报告,报告均由项目介绍和项目的翻译报告两部分组成。两篇报告的题目也都采用了相同的格式,即翻译实践素材名称+翻译报告。
可以说,报告1、报告2在选题和题目的写作上形式比较单一,题目也未能清楚地体现报告撰写中所运用的理论和切入的视角。所以在MTI翻译报告的题目选择中,教师更倾向于使用“基于……视角下的翻译报告”和“……视角下的翻译报告”这类题目,使论文内容明朗化。
在选材上,两篇报告的文本类型不同,报告1选择的是小说,属于文学翻译,是王敏的自选翻译项目;报告2选择的是时政评论性作品,属于非文学翻译,是许亮与世界通翻译公司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合作的真实翻译项目。相同点是两篇报告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英译汉的语际翻译方向。
为了了解这两所院校其他翻译报告的选材情况,笔者在中国知网上输入主题词“翻译报告”以及机构名称“河南大学”和“内蒙古大学”进行检索,对两所院校在首页上显示的20份MTI毕业生翻译报告,依照Newmark对篇章类型的信息类、表达类、呼吁类划分,进行如下数据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两校MTI毕业生在翻译报告写作中多数会选择与小说、戏剧相关的文学作品以及学术著作这种表达类文本,几乎不会选择科技、医药、新闻和宣传广告等信息类、呼吁类文本。且几乎没有学生撰写汉译英报告,翻译媒介单一,体现了学生对挑战性事物的恐惧心理。
报告2的优势在于,该报告是与企业合作的真实项目。表1显示,两校学生以真实项目为基础进行翻译报告写作的仅占25%和20%。基于真实项目的翻译报告,数据更可靠,讨论更有针对性,在读者评价反馈上也有真凭实据,不至于弄虚作假。并且在真实项目中,委托方、编辑会对译者的写作格式、结构、内容等有较为规范的要求,在撰写报告时译者逻辑条理也更清晰。另外,报告2是对材料的完整翻译,而报告1是翻译选段,写作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握难免会出现问题。
2.结构。Jenny Williams和Andrew Chesterman在《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一书中提到研究报告写作应当遵守一定的结构惯例,这种明确的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写作思路。在本书第八章他们还提出实证研究应该大致遵循以下结构:问题及研究意义描述、对已往研究成果的批判性考察、介绍相关理论框架及主要视角、研究方法论介绍、实证资料介绍、研究结果介绍、对结果进行讨论、结论(含建议、启示等)。笔者参照Williams和Chesterman提出的大致结构,分析两篇报告的结构组成情况。报告1结构分为五章:任务描述、翻译过程、功能对等论介绍及翻译难点、对文学翻译的认识、实践总结。报告2也分为五章:引言、原文背景与分析、翻译过程、翻译问题的解决、总结。可以看出报告1的结构逻辑性较差,理论运用与个人感想随意排列,读者一头雾水。两者结构上共同的问题是:没有说明或一笔带过翻译报告针对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义;缺少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讨论和文献综述;没有明确写作时切入的视角和使用的方法论;混淆总结与结论。
3.结论。在《路线图》一书中, Williams和Chesterman指出作为读者可能首先阅读的部分,结论当与引言对照,要再次介绍论文的主要观点、成果、价值、自我评价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报告2的优势在于作者对报告的待解决问题做了说明,但与报告1类似,结论中只有诸如“掌握了大量翻译经验”“了解了一些翻译策略和技巧”此类的大话、空话和“享受到翻译的乐趣”这种心得体会,未介绍具体经验。因此在结论部分,应当将个人心得上升到理论层面。 四、发展办法
1.强调多样化写作。当今社会是多元化社会,MTI学生的翻译报告在选材上可以囊括实习、实验、调研报告、研究性论文等方式,甚至应允许学生根据相关理论,构建自己的翻译报告评价、叙述模式。另外,由于MTI学生职业化的要求,可将文献综述环节适当替换成别的形式,如平行文本比较,以提升实践性。
随着“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了加快提升我国话语权,我们要尝试向外输出文化,这也应体现在MTI翻译报告中,这样翻译报告将会更有创新性、时代性。
2.完善修改过程。责任意识是MTI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生须对论文负责。所以撰写毕业论文时,要反复修改翻译报告,完善审校和反馈的过程。在审校时要检查论文结构的逻辑性、对核心观点的表述、译文中是否有错译以及对参考文献的引用。在寻求反馈时,要积极与导师沟通。导师不仅是专家,其对学生能力、缺陷等各方面也更了解,能够给予学生正确、有用的建议。
五、结语
MTI毕业论文(翻译报告)的写作是每个MTI学生从入学之时就应开始考虑的重要事情。在学习期间,学生要加强写作练习和理论学习,同时应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导师的意见建议,随时发现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MTI学生要努力克服自己的逃避心理,更加注重文章的挑战性、首译性以及选题选材的可行性、可塑性,提升翻譯报告的学术价值。希望翻译专业学生把握实践机会,积累真实数据,这样才能写出有特色、可靠的论文。
参考文献:
[1]Williams, J. & A. Chesterman. 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刘小蓉,文军.MTI学位毕业论文调查——现状与对策[J].外语教学,2016(2).
[4]穆雷,邹兵.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调研与写作探索——以15所高校首批MTI毕业生学位论文为例[J].中国翻译,2011(5).
[5]穆雷,邹兵,杨冬敏.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参考模板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4).
[6]赵军峰,许艺.十载风雨砥砺,未来任重道远——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7年会综述[J].中国翻译,2017(3).
[7]赵巍.MTI实践报告的问题及对策——基于133篇实践报告的调查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3).
(责任编辑:黄天骏 王 瑜)
关键词:翻译硕士;翻译报告;质量;缺陷
一、引言
我国专业翻译教育起步较晚,导致MTI毕业生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各培養单位应对学生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有学者认为学位毕业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可以反映毕业生的认知能力和研究水平。因此,各院校应从MTI学生学位毕业论文入手,把好毕业生的最后一道质量关。笔者从河南大学和内蒙古大学中抽取两份较有代表性的翻译报告,基于MTI毕业论文写作要点,对其加以分析比较。
二、研究的必要性和对象
在同济大学召开的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7年年会上,仲伟合强调了“质量意识”,以促进MTI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黄友义则提到MTI办学单位需从实习情况、论文写作及毕业考试等环节审视学生是否达到人才需求标准。笔者认为,毕业论文写作是衡量MTI毕业生专业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切入点。研究生要能够将逻辑思维、理论储备、素材积累、实战经验化为实用性翻译报告。穆雷、赵巍、文军等学者均认为目前MTI毕业论文质量堪忧,写作内容单一,理论出现偏差,甚至有些翻译报告存在弄虚作假的嫌疑。由此,MTI学位毕业论文质量引起了译界学者重视。笔者期望通过两所学校翻译报告间的比较分析,使更多MTI研究生认识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笔者选择了来自两所不同院校的同年代表性的英语笔译专业翻译报告加以对比。一篇是河南大学2013年毕业生王敏的《幸运的吉姆》(第5—7章)翻译报告,以下简称“报告1”;另一篇是内蒙古大学2013年毕业生许亮的《奥巴马是个灾难》翻译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
因篇幅限制,本文不对其他院校情况作过多描述与分析。因而无法包含所有情况,也不针对所有问题提出对策,欢迎同行补充讨论。
三、翻译报告中的问题
1.选题、选材。由于MTI人才培养朝向专业型、应用型的标准,要求MTI学生能够写出具有一定学术水准的研究论文不太现实。因此,本文不过多讨论学术化翻译研究论文。
从报告1和报告2的选题情况来看,两者均选择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翻译实践报告,报告均由项目介绍和项目的翻译报告两部分组成。两篇报告的题目也都采用了相同的格式,即翻译实践素材名称+翻译报告。
可以说,报告1、报告2在选题和题目的写作上形式比较单一,题目也未能清楚地体现报告撰写中所运用的理论和切入的视角。所以在MTI翻译报告的题目选择中,教师更倾向于使用“基于……视角下的翻译报告”和“……视角下的翻译报告”这类题目,使论文内容明朗化。
在选材上,两篇报告的文本类型不同,报告1选择的是小说,属于文学翻译,是王敏的自选翻译项目;报告2选择的是时政评论性作品,属于非文学翻译,是许亮与世界通翻译公司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合作的真实翻译项目。相同点是两篇报告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英译汉的语际翻译方向。
为了了解这两所院校其他翻译报告的选材情况,笔者在中国知网上输入主题词“翻译报告”以及机构名称“河南大学”和“内蒙古大学”进行检索,对两所院校在首页上显示的20份MTI毕业生翻译报告,依照Newmark对篇章类型的信息类、表达类、呼吁类划分,进行如下数据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两校MTI毕业生在翻译报告写作中多数会选择与小说、戏剧相关的文学作品以及学术著作这种表达类文本,几乎不会选择科技、医药、新闻和宣传广告等信息类、呼吁类文本。且几乎没有学生撰写汉译英报告,翻译媒介单一,体现了学生对挑战性事物的恐惧心理。
报告2的优势在于,该报告是与企业合作的真实项目。表1显示,两校学生以真实项目为基础进行翻译报告写作的仅占25%和20%。基于真实项目的翻译报告,数据更可靠,讨论更有针对性,在读者评价反馈上也有真凭实据,不至于弄虚作假。并且在真实项目中,委托方、编辑会对译者的写作格式、结构、内容等有较为规范的要求,在撰写报告时译者逻辑条理也更清晰。另外,报告2是对材料的完整翻译,而报告1是翻译选段,写作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握难免会出现问题。
2.结构。Jenny Williams和Andrew Chesterman在《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一书中提到研究报告写作应当遵守一定的结构惯例,这种明确的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写作思路。在本书第八章他们还提出实证研究应该大致遵循以下结构:问题及研究意义描述、对已往研究成果的批判性考察、介绍相关理论框架及主要视角、研究方法论介绍、实证资料介绍、研究结果介绍、对结果进行讨论、结论(含建议、启示等)。笔者参照Williams和Chesterman提出的大致结构,分析两篇报告的结构组成情况。报告1结构分为五章:任务描述、翻译过程、功能对等论介绍及翻译难点、对文学翻译的认识、实践总结。报告2也分为五章:引言、原文背景与分析、翻译过程、翻译问题的解决、总结。可以看出报告1的结构逻辑性较差,理论运用与个人感想随意排列,读者一头雾水。两者结构上共同的问题是:没有说明或一笔带过翻译报告针对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义;缺少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讨论和文献综述;没有明确写作时切入的视角和使用的方法论;混淆总结与结论。
3.结论。在《路线图》一书中, Williams和Chesterman指出作为读者可能首先阅读的部分,结论当与引言对照,要再次介绍论文的主要观点、成果、价值、自我评价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报告2的优势在于作者对报告的待解决问题做了说明,但与报告1类似,结论中只有诸如“掌握了大量翻译经验”“了解了一些翻译策略和技巧”此类的大话、空话和“享受到翻译的乐趣”这种心得体会,未介绍具体经验。因此在结论部分,应当将个人心得上升到理论层面。 四、发展办法
1.强调多样化写作。当今社会是多元化社会,MTI学生的翻译报告在选材上可以囊括实习、实验、调研报告、研究性论文等方式,甚至应允许学生根据相关理论,构建自己的翻译报告评价、叙述模式。另外,由于MTI学生职业化的要求,可将文献综述环节适当替换成别的形式,如平行文本比较,以提升实践性。
随着“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了加快提升我国话语权,我们要尝试向外输出文化,这也应体现在MTI翻译报告中,这样翻译报告将会更有创新性、时代性。
2.完善修改过程。责任意识是MTI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生须对论文负责。所以撰写毕业论文时,要反复修改翻译报告,完善审校和反馈的过程。在审校时要检查论文结构的逻辑性、对核心观点的表述、译文中是否有错译以及对参考文献的引用。在寻求反馈时,要积极与导师沟通。导师不仅是专家,其对学生能力、缺陷等各方面也更了解,能够给予学生正确、有用的建议。
五、结语
MTI毕业论文(翻译报告)的写作是每个MTI学生从入学之时就应开始考虑的重要事情。在学习期间,学生要加强写作练习和理论学习,同时应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导师的意见建议,随时发现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MTI学生要努力克服自己的逃避心理,更加注重文章的挑战性、首译性以及选题选材的可行性、可塑性,提升翻譯报告的学术价值。希望翻译专业学生把握实践机会,积累真实数据,这样才能写出有特色、可靠的论文。
参考文献:
[1]Williams, J. & A. Chesterman. 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刘小蓉,文军.MTI学位毕业论文调查——现状与对策[J].外语教学,2016(2).
[4]穆雷,邹兵.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调研与写作探索——以15所高校首批MTI毕业生学位论文为例[J].中国翻译,2011(5).
[5]穆雷,邹兵,杨冬敏.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参考模板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4).
[6]赵军峰,许艺.十载风雨砥砺,未来任重道远——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7年会综述[J].中国翻译,2017(3).
[7]赵巍.MTI实践报告的问题及对策——基于133篇实践报告的调查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3).
(责任编辑:黄天骏 王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