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预习是为学习打基础的重要环节,在小学语文学科中,预习的重要性不紧体现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体现在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教学中知识的教学和习惯的培养一样重要,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对学生学习环节进行深入的考究,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采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高效的教学目的。而预习环节是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的主要环节,教师也应当重视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增强教学能力。本文从语文预习入手,探究目前语文预习存在的问题,并就其解决对策提出见解,以供专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预习;解决对策;存在问题
一、小学语文预习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预习任务的不重视
由于大多数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极少向学生提出书面的作业要求,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预习任务的完成,在课下完成教师的预习任务时,部分学生单纯地将生字在课文中注音,简单地对生字进行组词,但深入的词汇理解和词汇积累工作没有认真完成,课文也简单地阅读,对段落大意也没有太多的关注。这样不仅会持续影响学生对预习任务的态度,也会加重教师的教学负担,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教师缺乏预习经验
教师缺乏一定的预习经验,使得在实际布置预习作业时,不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预习作业的布置量,也不会向学生教授预习方法,直接布置任务将会降低学生的重视度,学生不良的预习习惯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预习效率,学生对预习任务的态度也将受到消极影响。大部分教师要求学生用统一的预习模板完成预习任务,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完成同样的预习任务,用一样的标准要求学生直接导致分层效果。基础较好的学生预习任务的完成效率较高,而基础较差的学生较难达到预习效果,造成学生水平的良莠不齐。
(三)家长对于学生预习任务的不重视
大多数家长对学生预习任务的不重视态度,潜移默化地加剧学生的消极心态。大多数家长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时,都会选择性地忽略预习和复习任务,家长对学生的完成情况置之不理,学生在家长的漠视中,对预习任务的态度也往不利于任务布置的角度发展。由于家长的不重视,学生在家中完成预习任务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是目前预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解决小学语文预习问题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预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能直观地提升预习在其心目中的位置,传统的教师在教学时鲜少为预习任务抛砖引玉,导致学生对预习任务的态度始终不积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任务的布置代替传统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预习要求下,达到更佳的预习目的。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每个小组抽一位同学每周向各组同学介绍自己认为比较好的预习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日常作业中重视预习环节,并且能积极地通过预习方法的使用,制定对应自己的预习方法,并向同学进行展示和交流。除了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外,也直观地提升学生的预习能力。
(二)教师发挥学生的预习能动性
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需要让学生准备自我阐述的内容,根据预习的课文表达预习后的感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有目标。同时,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表达机会,通过表达这一新形式旁敲侧击,改变学生对待预习任务的态度。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态度,与之表达的感悟质量有直接关系,对于预习充分的学生,教师应该提出表扬,使其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通过发挥本身的预习能动性,提高预习完成质量,从而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三)家长加入预习监督工作中
由于教师无法监督学生在家中的预习情况,预习监督工作只能由家长完成。教师可以通过规定学生预习时必须读课文或积累生字,用这样的方式将预习作业书面化,家长在辅导学生完成作业时,可以加入預习监督工作中。由于学校和家庭的管束相得益彰,学生的预习习惯得到严格的培养,教师必须重视家长的预习监督环节,在开家长会时,向家长强调预习任务的完成标准,结合课程中的表现和学生预习作业的检查,定期地将学生的预习情况反馈给家长。让家长积极地参与到预习任务的监督工作中,家长对预习任务的重视也能促成学生对该任务的积极服从,通过不断地实践增强预习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预习环节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前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目前语文教师多注重学生语文成绩的涨幅,忽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正确习惯的养成,导致教师在教学时,忽视课堂中预习环节的检查和课后预习作业的布置。学生长期接受固定的教学模式,长久之下,学生也形成固定的学习模式,对预习环节的忽略影响学生达到正常学习水平。教师需要重视预习环节存在的问题,改善教学现状,为学生掌握预习习惯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海华.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有效性的问题[J].内蒙古教育,2019(11):98-99.
[2]段艾娜.小学语文高年级预习活动的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3]高志学.解决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问题,从有效预习开始[J].中国培训,2015(20):25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预习;解决对策;存在问题
一、小学语文预习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预习任务的不重视
由于大多数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极少向学生提出书面的作业要求,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预习任务的完成,在课下完成教师的预习任务时,部分学生单纯地将生字在课文中注音,简单地对生字进行组词,但深入的词汇理解和词汇积累工作没有认真完成,课文也简单地阅读,对段落大意也没有太多的关注。这样不仅会持续影响学生对预习任务的态度,也会加重教师的教学负担,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教师缺乏预习经验
教师缺乏一定的预习经验,使得在实际布置预习作业时,不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预习作业的布置量,也不会向学生教授预习方法,直接布置任务将会降低学生的重视度,学生不良的预习习惯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预习效率,学生对预习任务的态度也将受到消极影响。大部分教师要求学生用统一的预习模板完成预习任务,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完成同样的预习任务,用一样的标准要求学生直接导致分层效果。基础较好的学生预习任务的完成效率较高,而基础较差的学生较难达到预习效果,造成学生水平的良莠不齐。
(三)家长对于学生预习任务的不重视
大多数家长对学生预习任务的不重视态度,潜移默化地加剧学生的消极心态。大多数家长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时,都会选择性地忽略预习和复习任务,家长对学生的完成情况置之不理,学生在家长的漠视中,对预习任务的态度也往不利于任务布置的角度发展。由于家长的不重视,学生在家中完成预习任务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是目前预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解决小学语文预习问题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预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能直观地提升预习在其心目中的位置,传统的教师在教学时鲜少为预习任务抛砖引玉,导致学生对预习任务的态度始终不积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任务的布置代替传统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预习要求下,达到更佳的预习目的。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每个小组抽一位同学每周向各组同学介绍自己认为比较好的预习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日常作业中重视预习环节,并且能积极地通过预习方法的使用,制定对应自己的预习方法,并向同学进行展示和交流。除了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外,也直观地提升学生的预习能力。
(二)教师发挥学生的预习能动性
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需要让学生准备自我阐述的内容,根据预习的课文表达预习后的感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有目标。同时,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表达机会,通过表达这一新形式旁敲侧击,改变学生对待预习任务的态度。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态度,与之表达的感悟质量有直接关系,对于预习充分的学生,教师应该提出表扬,使其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通过发挥本身的预习能动性,提高预习完成质量,从而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三)家长加入预习监督工作中
由于教师无法监督学生在家中的预习情况,预习监督工作只能由家长完成。教师可以通过规定学生预习时必须读课文或积累生字,用这样的方式将预习作业书面化,家长在辅导学生完成作业时,可以加入預习监督工作中。由于学校和家庭的管束相得益彰,学生的预习习惯得到严格的培养,教师必须重视家长的预习监督环节,在开家长会时,向家长强调预习任务的完成标准,结合课程中的表现和学生预习作业的检查,定期地将学生的预习情况反馈给家长。让家长积极地参与到预习任务的监督工作中,家长对预习任务的重视也能促成学生对该任务的积极服从,通过不断地实践增强预习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预习环节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前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目前语文教师多注重学生语文成绩的涨幅,忽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正确习惯的养成,导致教师在教学时,忽视课堂中预习环节的检查和课后预习作业的布置。学生长期接受固定的教学模式,长久之下,学生也形成固定的学习模式,对预习环节的忽略影响学生达到正常学习水平。教师需要重视预习环节存在的问题,改善教学现状,为学生掌握预习习惯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海华.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有效性的问题[J].内蒙古教育,2019(11):98-99.
[2]段艾娜.小学语文高年级预习活动的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3]高志学.解决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问题,从有效预习开始[J].中国培训,2015(2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