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拖延心理形成的原因分析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m888c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拖延是每一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毫不在意这些拖延,有些人对于拖延暴躁如雷,然而无论怎么面对拖延,彻底解决这一心理问题的人却又少之又少。对此本文将通过心理学对工作中拖延心理的形成进行分析,并提出减缓拖延或改变拖延心理的策略。希望能让每一人做一个拥有高效执行力的人。
  关键词:拖延心理;工作效率;人格培养
  在日常中我们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拖延,比如上班迟到、领导交代的工作迟迟不能完成等等,这些拖延情况的发生,有些时候是客观原因导致的,但也有一些是主观所造成的。当生活中我们发生了拖延,或许一些事情还能挽回,但如果在工作中长时间发生拖延情况,容易造成公司的经济损失、领导对个人的失望,对于个人发展与职场发展十分不利。对此本文将从工作中拖延心理的形成进行分析,进而更好的改变拖延情况发生的频率。
  1 工作中拖延心理形成
  1.1 不够自信:容易逃避,产生拖延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对于工作的拖延主要源于对自我的不信任,认为自己还没有能力完成这项工作,认为这项工作过于困难,要想开展这项工作需要自己大量的时间,自己在工作中会遇到众多困难,面对这些困难产生了逃避心理,认为自己解决不了这些困难,进而不断拖延。
  1.2 完美主义者:要求太高,不想匆忙开始
  也有很多人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对自我要求非常高,认为做什么事情都要达到一个完美的地步,希望自己能一次做好,所以他们往往将时间花在对整个过程进行周密计划上,而迟迟不愿意开始做第一件事。这也导致了这些人也加入拖延症大军。
  1.3 内心消极颓废:每天工作都那么多,太疲惫
  在职场中还有一部分人,对于工作内容并不上心,认为自己每个月得薪酬是固定的,多做少做得到的报酬是一致的,所以会产生“别人都不需要做我干吗要做?”即便心不甘情不愿地接手做了,也不愿意立刻开始,等到明天再做,或许等到明天领导又会把工作安排给别人那?自己做完这个工作内容,领导还得给安排别的工作内容,等到领导安排新的工作内容再做手头的工作,就这样加入了拖延症大军。此外在一些单位或者岗位上总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工作中干劲不足,认为自己晋升无望,认为自己今后职场毫无发展,所以很多时候不愿意花大力气去做事,接到不喜欢做或者艰巨任务,心里面会不由自主地反感甚至感到厌恶,于是能拖多久拖多久,不耗到最后一刻绝不动手。
  1.4 过度自信:错误估计时间进度
  有一些人对于自己的能力抱有强大的信息,相信自己在期限内一定能完成,进而在工作中会夹杂一些其他事情共同处理,这种做法导致工作节奏一旦有一点差错就会使得整个工作链上的工作内容都进行拖延,而这些人在得知自己工作拖延之后。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他们在修正错误的同时又会进一步导致拖延。
  2 工作中拖延心理转化策略
  摆脱拖延症应该从心理入手,正是因为心理存在问题所以在面对工作内容时总会不自觉的拖延。对于拖延心理的转化有以下几点措施可供大家参考。
  2.1 加强自信,直面问题
  很多人缺乏自信,缺少对工作内容直接解决的信心,对于这种拖延人群,应该加强自身自信,让自己直面问题,对于这些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分别列出1、2、3、这样就可以将巨大的问题转化成一个一个的小问题了,而在解决这些小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自身信心,最后实现对整个大问题解决的信心。
  2.2 抱残留缺,避免完美
  追求完美是所有人都应该拥有的品质,但是对于过于追求完美的人来说,有的时候应该避免完美,给自己留下一点小的遗憾,通过这些小遗憾不断完善自己。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完美主义者应该抓住问题的重点,解决80%以上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完美主义者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改变拖延习惯。
  2.3 积极响应,快乐面对
  很多人缺乏积极心理,面对工作十分消极,对此应该改变自身观念,积极面对每一天,积极面对工作,将工作视为展现自我的机会,通过工作传递正能量,让自己脱离拖延。
  2.4 合理安排,适当余量
  对于过于自信的人来说,应该通过进行针对性的时间安排,避免自身因过分自信而导致的拖延。此外应该转变心态,将规定时间内完成,变为提前完成提前休息。这样可以更好的改变过度自信带来的拖延。
  3 结语
  总的来说,拖延是一种病症,同时也是每一个人身上都拥有的症状,拖延不一定能完全根除,但有减缓拖延的方式,对此应该通过自己具体拖延的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从而改变拖延这一不良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静怡,陶婷,高文斌.大五人格对大学生拖延的影响:自我控制双系统的中介作用[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C].中国会议,2017(11).
  [2] 唐凯晴,范方,龙可,陈世键,彭婷,杨彦川,叶婷婷.大学生早期适应不良图式、焦虑与拖延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03).
  [3] 倪士光,李虹,徐继红,JINNAM CHOI.主动拖延量表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04).
  (作者單位:西北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在三尺讲台上已经整整三十三个春秋了,担任班主任工作二十六年。这些年来我始终怀着一腔热情,用自己的知识、智慧、人格引领我的学生们一同成长,并肩前行。学生因为有我的陪伴而快乐,我因为有学生的同行而幸福。在享受这些快乐与幸福的同时,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爱是教育的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关键词:了解;关怀;尊重  作为班主任,我一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
期刊
摘要:中国水墨画与我国民族文化有着深厚渊源,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精粹体现。然而,我国早期的小学水墨画课程大多以模仿前人的绘画为主要的教育手段,这也导致了我国年青一代的审美思维过于单一,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我国的青少年自主创新一时的发展,临摹也是中国水墨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误区。因此,探索和创新中国水墨画课程与教学观念是势在必行的一条出路。  关键词:中国水墨画;教学;思考  1 中国水墨画课程要有独特性
期刊
摘 要:钱钟书是我国文坛上的“狂人”,他的作品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坛上都有极高的地位。讽刺风格是钱钟书小说的一大特点,对人、社会和文化等有着极强讽刺。本文以《围城》为例,分析了该作品中的讽刺艺术,期望能够增强人们对钱钟书讽刺艺术的认识。  关键词:《围城》;钱钟书;讽刺艺术  《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也是钱钟书用讽刺手法最多的一部作品。《围城》的讽刺艺术收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开展了众多的研究。以《围
期刊
摘 要:犯罪客体在刑法理论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客体是判断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重要依据,对司法实践中的定罪量刑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随着德日刑法理论在我国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学者赞成以“法益”的概念代替传统的“社会关系”的概念来定义犯罪客体,不可否认以“法益”的概念代替“社会关系”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不管是“社会关系”还是“法益”都是对具体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利益的抽象化和精神化的产物。通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腾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种植中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果树作为一种优秀的经济作物不仅仅受到广大农业人员的欢迎,更是让我国水果走向了国际市市场,并且推动了我国水果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但是由于目前大部分果树种植户对于果树的科学种植依旧缺乏专业化的指导,就会导致果树在种植的过程中发生病虫害,并且由于滥用农药肥料,不仅影响水果品质还会污染生化环境。
期刊
摘要:随着小学生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音乐作为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有着培养学生欣赏能力,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作用,也是深入落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本文将阐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教学意义,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能力;培养策略  音乐是跨越国界、文化、种族等多重障碍,最能够抵达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艺术表现。小学音乐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市场化全球化以及领域细分化成为了各个行业的从业者需要紧急关注的问题。财经媒体作为社会中重要的信息报道平台,在市场化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的更新自身的盈利模式,在经营方式上寻找创新和变革。在我国的市场当中,不同的财经媒体盈利方式有很大的差别,这与其自身的体量,报道方向以及受众群体都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本案中,笔者就自身的经验来谈一谈,中国财经媒体的盈利模式创新问
期刊
摘要:人和人之间沟通,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在当代社会,沟通能力也作为衡量一个优秀人才的必备指标之一。作为办公室中的秘书,其需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还必须拥有与领导正确的沟通方式。只能具备了一定正确的沟通方式,才能做好工作,成为领导需要的合格秘书。  关键词:办公室;秘书工作;沟通方式  良好的沟通,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影响,更好地解决问题,取得一定的效果。办公室秘书在工作中也是有着自
期刊
摘要:自从现代金融制度产生以后,不良贷款一直都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影响银行利润的一个重要因素。受到多种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市场中会有一部分企业出现经营上的困难,这使得他们的偿还债务能力下降,连锁反应就是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质量也越来越差。从目前来说,我国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都在逐步升高,这种问题的日趋严重会使得我国的金融体系面临很大风险。本文当中笔者就自身的经验与观察来谈一談
期刊
摘 要:《哭泣的骆驼》作为人类学著名的纪录片。讲述的是外蒙古国沙漠上的一段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人与人之间的故事。通过用艺术人类学学科方法和影片制作特点,内容分析等方面来发掘其中对感情的书写,以及对自然,对生命的膜拜。从人与骆驼的和谐生活、传统游牧生活的巫术性、游牧生活与现代生活的碰撞和母骆驼的产后抑郁症等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哭泣的骆驼;艺术人类学;纪录片  《哭泣的骆驼》又名《骆驼骆驼不要哭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