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语文学习和考试中,作文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作文课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作文应试技巧,但是作文的语言却收效甚微,然而语言的得分比重又是作文中最高的,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成了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当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则应当恰当、适时的引导,激发他们阅读、思考、写作的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 感悟生活 阅读渗透 引导激发
在语文学习中,作文占据了半壁江山;在考试中,作文亦可以说占了半边天。但是,反思我们的教学实践,很多学生写出的文章语言枯燥干涩,内容单调乏味,没有什么章法技法可言。作文课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作文应试技巧,但是学生的语言素养却不是几节作文课的训练就能得到提高的,怎么改变这种现状?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验的缺乏决定了他们知识情感上的单调。经验有两种来源,可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需要亲自经历和体验,而间接经验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书本中、媒体中、交流中获得。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在阅读中吸收的东西多了,从而能够“读出自己”,“读到自己”。“读出自己”和“读到自己”指的是通过阅读文本而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变主为客,倾听“生”音
语文来源于生活,作文同样如此,为了把生活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我在每一节课课前设置了“五分钟发言”,发言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名人、名家、名著,以及文化、风土人情、新闻事件、生活事件等,这让习惯了“填鸭式”的学生们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认真思考自己所熟悉和喜爱的话题,积极地查阅与之相关的资料,充分阅读,仔细摘录与写作随感,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学生谈到了“空巢老人”这个热门话题,在众多事件和图片展示后,她写到“儿女应加强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应该在情感上和理智上有体贴父母的习惯,即使“离巢”,也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以避免父母家庭“空巢”综合征的发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当失去时才去后悔没有珍惜”。文字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学生,这不正是我们学生作文中所缺少的那种真情吗?不关注生活,不体验生活又如何会有这样的文字与情感。
二.指导阅读,渗透随感
文学类文本都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表现他们对生活的反思或流露出他们对人生和社会特殊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中,体味承载人物形象、主旨的语言对于写作也是有极大的帮助,细腻的人物刻画,生动形象的语言,真实的情感表达,深刻令人发省的主旨都是学生作文的范本。除此,我认为在体味文本的美妙意味的基础上,有渗透着自己感悟的文字并把它抒写下来,这样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单纯的体味。
例如:我在解读余华的《活着》时,当解读到最后一段文字,文字写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以景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我要求学生结合全文对最后一段作一番点评,一位学生在文本旁写下了这段话“和谐而平静的乡村延续着千百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而身处其中的朴实的农人适应着自然、活着带给他们的艰辛,在勤劳坚忍中享受着自然的祥和和平静。也许活着的形式千差万别,但其本质都是在生命无法改变的生死规律中享受朝阳与晚霞,活着就是人生的价值”,借此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余华诗意的语言和令人深受感触的故事氛围中,感悟人生,收获真挚的情感,从而在写作中学会展现人生的思考与情感。
三.聚焦事件,下水作文
学生聚焦社会事件的时间是有限的,是否能够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是否具有新闻事件的敏感度,因人而异。与其让他们大海捞针,不如我们做好筛选,提供选择,供他们思考、讨论、感悟。
与此同时,教师的一言一行、一文一字都会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我总是有选择性的挑选当下社会聚焦的热门事件,客观地对学生呈现和叙述,引导他们正确地思考和客观的评价,并有意识的和相关可用的作文立意相联系,并形成一段文字作为参考呈现给学生,以自己的行为来促使学生关注生活,有所思考感悟,并能学会用文字表达心中所想,同时在如何将事件与作文题相扣上给学生以真实的指导。作文的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我想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也有义务成为被模仿者。
综上所述,作文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不断营造写作的环境,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获得素材的积累,思维的锻炼,语言素养的提升,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师生共建的作文氛围中提高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
2.李镇西,《民主与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年。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中学)
关键词:作文教学 感悟生活 阅读渗透 引导激发
在语文学习中,作文占据了半壁江山;在考试中,作文亦可以说占了半边天。但是,反思我们的教学实践,很多学生写出的文章语言枯燥干涩,内容单调乏味,没有什么章法技法可言。作文课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作文应试技巧,但是学生的语言素养却不是几节作文课的训练就能得到提高的,怎么改变这种现状?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验的缺乏决定了他们知识情感上的单调。经验有两种来源,可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需要亲自经历和体验,而间接经验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书本中、媒体中、交流中获得。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在阅读中吸收的东西多了,从而能够“读出自己”,“读到自己”。“读出自己”和“读到自己”指的是通过阅读文本而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变主为客,倾听“生”音
语文来源于生活,作文同样如此,为了把生活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我在每一节课课前设置了“五分钟发言”,发言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名人、名家、名著,以及文化、风土人情、新闻事件、生活事件等,这让习惯了“填鸭式”的学生们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认真思考自己所熟悉和喜爱的话题,积极地查阅与之相关的资料,充分阅读,仔细摘录与写作随感,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学生谈到了“空巢老人”这个热门话题,在众多事件和图片展示后,她写到“儿女应加强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应该在情感上和理智上有体贴父母的习惯,即使“离巢”,也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以避免父母家庭“空巢”综合征的发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当失去时才去后悔没有珍惜”。文字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学生,这不正是我们学生作文中所缺少的那种真情吗?不关注生活,不体验生活又如何会有这样的文字与情感。
二.指导阅读,渗透随感
文学类文本都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表现他们对生活的反思或流露出他们对人生和社会特殊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中,体味承载人物形象、主旨的语言对于写作也是有极大的帮助,细腻的人物刻画,生动形象的语言,真实的情感表达,深刻令人发省的主旨都是学生作文的范本。除此,我认为在体味文本的美妙意味的基础上,有渗透着自己感悟的文字并把它抒写下来,这样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单纯的体味。
例如:我在解读余华的《活着》时,当解读到最后一段文字,文字写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以景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我要求学生结合全文对最后一段作一番点评,一位学生在文本旁写下了这段话“和谐而平静的乡村延续着千百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而身处其中的朴实的农人适应着自然、活着带给他们的艰辛,在勤劳坚忍中享受着自然的祥和和平静。也许活着的形式千差万别,但其本质都是在生命无法改变的生死规律中享受朝阳与晚霞,活着就是人生的价值”,借此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余华诗意的语言和令人深受感触的故事氛围中,感悟人生,收获真挚的情感,从而在写作中学会展现人生的思考与情感。
三.聚焦事件,下水作文
学生聚焦社会事件的时间是有限的,是否能够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是否具有新闻事件的敏感度,因人而异。与其让他们大海捞针,不如我们做好筛选,提供选择,供他们思考、讨论、感悟。
与此同时,教师的一言一行、一文一字都会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我总是有选择性的挑选当下社会聚焦的热门事件,客观地对学生呈现和叙述,引导他们正确地思考和客观的评价,并有意识的和相关可用的作文立意相联系,并形成一段文字作为参考呈现给学生,以自己的行为来促使学生关注生活,有所思考感悟,并能学会用文字表达心中所想,同时在如何将事件与作文题相扣上给学生以真实的指导。作文的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我想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也有义务成为被模仿者。
综上所述,作文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不断营造写作的环境,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获得素材的积累,思维的锻炼,语言素养的提升,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师生共建的作文氛围中提高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
2.李镇西,《民主与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年。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