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7年7月,国家文物局指出“非国有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国有博物馆成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成果。但是,目前多数非国有博物馆只有一个基本陈列,要想延长展览生命力,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就需要挖掘馆藏资源和故事,开发教育体系,培养观众黏性。本文以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为例,介绍其自然探索中心的科普教育五大板块体系,以及该馆如何通过跨界合作与实践,探索博物馆线上科普和线下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 非国有博物馆 自然科学博物馆 科普教育体系 实践与探索
0 引言
2015年3月,我国博物馆行业的首个全国性法规《博物馆条例》颁布,从法律层面明确了非国有博物馆的地位和属性。2017年7月,国家文物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指出“非国有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孕育而生。从2016年筹备以来,项目团队多次前往北美、欧洲、澳洲、亚洲等地,参观走访近百个博物馆,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考察国内自然博物馆的创建情况,决定将博物馆开办在羊城广州最核心的广场内,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也终于在2018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
作为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创新探索,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填补了广东省内同类博物馆的空白。在30万m2的购物中心里,面对每年5 000万人次的巨大人流量,博物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作用。依靠传统商业平台和地理优势,积极培养专业人才等多方面努力,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科普教育体系基本成熟,通过跨界合作、跨平台融合,从“知识科普”向“素质科普”迈进,助力博物馆教育普惠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1 非国有博物馆搭建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根据《博物馆条例》的内容,“教育”被提到了博物馆三大功能的首位,博物馆成为社会重要的非正式教育场所,非国有博物馆自然也被赋予了这种社会责任和使命。在创造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培养儿童探索兴趣方面,作为拥有大量实物藏品、辅助互动道具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脱颖而出,尤其在揭示自然发展规律、了解生命演化进程、探索未知宇宙空间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可能性。
目前,大多数非国有博物馆只有一个基本陈列,开馆前期自然会吸引大批观众。但是,一个再好的展览时间久了,观众也会新鲜感不再,若没有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穿插其间,该展览的生命力不会太长久。因此,深挖馆藏展品的资源和故事,基于这些内容设计、开发教育体系,可以培养观众对博物馆的黏性,也是延长展览新鲜感的重要途径。相对于一两次的教育活动,富有趣味且成体系的博物馆内容输出,无形中会为博物馆培养长期稳定的参观群体,尤其是经常回访博物馆的孩子,能够认同博物馆教育,培养参观习惯,将博物馆当成是他们的玩耍和学习的乐园,对非国有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和成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实践意义。
2 自然科学博物馆科普教育体系的设计与搭建
2.1 研发理念
在现代博物馆中,观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还扮演了信息的创造者、传递者和评判者等更多重的角色,博物馆的观众实际上是非传统意义的学习者。不同个体带着不同的参观目的进入场馆,他们的知识背景、学习动机、参观需求、情感追求千差万别。博物馆教育区别于知识性说教的很大原因是,它可以给观众以启蒙。因此,设计和组织分众化的教育体系,满足观众对博物馆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的要求,也是博物馆公共服务提档的重要方式。
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就儿童认知发展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他认为,“知识的习得是学习者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构建而成的”。也就是说,学习过程并不是学习者简单地进行信息输入和存储,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藏品资源主要是各类珍稀化石、动植物标本、矿物岩石等,这些丰富的实物资源记载着宇宙变迁、生命演化和文明发展。真实质感的实物信息给观众带来的不是单向传递,而是通过营造情景式环境来解码和诠释信息。在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感官刺激的教育活动,可以激发观众兴趣和探索意愿,在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上重构新的“知识意义”,在心理和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提升自然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尊重和崇敬的价值认同。
2.2 目标与思路
博物馆是典型的、自由选择的场所,观众可以前来参观展览,也可以只参加一项活动,听一场讲座,或是查阅图书等。这就对博物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博物馆不仅要依托藏品资源开发教育活动,还要为观众提供沉浸式和渐入式的活动指导,让观众享受非正式学习的乐趣,这也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支撑和目标。
博物馆教育体系搭建的成功与否,与教育团队的组成与协作分不开。从展览筹备到教育体系的构建,都需要博物馆研究人员、教育人员共同参与,以确保活动内容科学准确、丰富多样且具有人情味,能够在博物馆与观众之间建立联结。教育人员需要鼓励观众进行知识和经验的自我构建,成为独立的、具有探索精神和批判式思维的个体。
目前,家庭观众是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最主要的观众群体,亲子互动的需求占比较大。因此,为儿童提供安全有趣的活动空间,发挥父母支架作用,将科普教育体系的设计与儿童发展指南、学科课程标准相衔接,才能让博物馆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对于成年观众来说,观察是其主要的学习方式,其参观行为的休闲性和社交性凸显,给博物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在构建科普教育体系时,应紧紧围绕藏品资源、场景故事、空间营造等。关注活动对儿童的启蒙,是否产生兴趣与探索的欲望,注重引發成人观众的思考,唤起他们的心理互动。
2.3 科普教育体系构建
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是一家以自然科学为基本陈列内容的非国有博物馆。自筹备以来,博物馆邀请业内专家成立专家库,对展览设计和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大量专业指导,聘请具有博物馆教育经验的人员组成科普教育团队,思考展览逻辑、藏品体系和教育活动的联动,避免科普教育体系与场馆资源脱节。 经过前期试运营阶段的观察和分析发现,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参观人群主要集中在3-12岁儿童及其家长。针对这一目标群体的特征,教育人员从教育部组织研究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炼出工作指南,学习、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规划分众化的教育项目,对幼儿和学龄儿童分别开展活动。面对成人参观群体,教育人员同样给予活动支持,但更加注重这一群体的自主性、自愿度和体验感。
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以“寓教于乐的科普”为办馆理念,搭建起由自然探索中心系列课程、移动小展台、儿童科普剧、线上互动和免费讲解五大版块组成的科普教育体系。截止2019年底,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共开展了7 083场次教育活动,影响人数超过14万人次,受到业内人士和观众的好评与褒奖。
2.3.1 自然探索中心系列课程
自然探索中心系列课程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判断力、创造力”为宗旨,通过互动、游戏、竞赛、体验、观察、触摸、手工等方式探索自然科学,让儿童拥有愉快的参与式学习体验。教育人员在发掘博物馆优势资源基础上,根据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进行分层,以“恐龙”为基干,开发系列课程,并向生命科学、地质学、海洋科学、太空宇宙等主题方向延伸。
目前,自然探索中心系列课程已开发四大系列,共47门课程,包括“恐龙主题系列课程”“地质主题系列课程”“古海洋主题系列课程”和“节假日系列活动”,不同主题内还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系列课程或活动,如表1所示,从四大系列中各选取一项课程或活动的开发与实施案例。通过妙趣横生的互动,促使观众主动学习、黏性学习,从机械记忆转向意义记忆。除了馆内会举办课程和活动外,教育人员还积极与周围3 km范围的学校联系,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上都得到了校方的专业建议。
自然探索中心系列课程是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每日举办的免费活动,周末和节假日还会相应增加场次,参观的观众基本是现场招募,这对教育人员的综合能力和课程成熟度要求较高。在两年多的开放中,很多观众也在慢慢成为博物馆课程和活动的老学员,科普微信社群也由此产生。
在与不同观众的半结构式访谈中,教育人员了解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效果:首先,大多数人对博物馆每天都能举办免费科普课程或活动赞誉有加,愿意重复参与。由于同一主题下有多个课程,完成打卡后还会有文创奖励,因此孩子对收集到成套的奖励非常有欲望和动力;其次,科普课程和活动尤其注重维护亲子关系,家长的参与会让整个家庭的情绪调动起来,为他们创造愉快的博物馆体验;最后,教育人员丰富的互动方式、有趣的课堂语言以及饱满的情绪,是吸引儿童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启发式的提问能够促进儿童思考,回家后还愿意继续探究。
2.3.2 移动小展台
博物馆拥有独一无二的条件来呈现“基于实物的”多感官学习,许多学生都非传统型学习者,当被邀请触碰物件、在展品展项间游走、解决疑难、并以物理和感官驱动的方式体验时,他们整个人都被激活了。“移动小展台”科普项目的设计初衷,就是希望通过丰富的实物藏品,运用展示、触摸、实验、对话等形式,提升观众的整体感观,激发他们的潜在好奇心,从而进一步自由探索、主动学习。
“科普穿梭机”做为移动的自然小展台,每日游走在展厅里,为参观时间紧迫的观众提供“零距离”观察和接触化石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看懂、读懂、玩懂移动展台上的物件,以及这些物件与教育人员身后展柜内藏品的关联和故事,让自然科普更富实感性、灵活性和探索性。移动小展台以“一项对一柜”的原则进行开发,如针对矿物展柜开发的“比比谁更硬”、配合展厅“绝灭舞台”的火山喷发小实验、古海洋展示缸前则会有“三叶虫的奥秘”“活化石海百合”“菊石VS鹦鹉螺”以及讲述人类探索新疆界的“太空5分钟”等等。
2.3.3 儿童科普剧
对于“最”这个词,每个人都会有特殊的兴趣和感情,比如儿童会对最大的、最厉害、最好笑的东西充满兴趣,成年观众则会对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感兴趣。作为拥有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件、全世界第三具梅杜莎角龙化石的博物馆,策展团队在馆内休息区开辟了一处面向父母和学龄前儿童的“梅杜莎科普剧场”,舞台上安装了依照梅杜莎角龙复原样貌制作的一具气动恐龙,它可以做出吼叫、吃东西、点头摇头等基本动作,为科普互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儿童科普剧的设计就利用了馆内这一陈展优势,借助剧场舞台,采用“自然 舞蹈”的形式,用舞蹈做媒介,带入剧情、游戏和竞赛,通过逼真的模型、有趣的方式和欢乐的氛围,让儿童在角色扮演中展开想象。教育人员根据梅杜莎角龙化石分析出的身体特征、生存坏境和生前故事等信息,编排出“王国守卫者”科普互动剧,即使是舞蹈零基础的儿童也能参与其中。每天开场前,教育人员都会邀请现场的家长和儿童共同参与,给他们传递关于白垩纪时代恐龙的科学知识,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地球的改变和生命的演化。
2.3.4 线上互动
身处在“互联网 ”的时代,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结合馆藏和当下新兴热门话题和时事,同步开通了博物馆官网(搭建中)、官方微信和微博、抖音、新华网、博物馆头条公益微课程等。教育人员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工作素材,开通哔哩哔哩、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等账号进行博物馆推广,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工作人员背后的故事,还可以留言或者发弹幕进行反馈和交流。这些新式的网络交互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线上观众的对博物馆的关注和热情。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还开通了免费语音导览、手绘地图等多个科普栏目,包括《佳品·云集》《有声科普》《科普三分钟》《学霸佳族》《恐龙创造营》等,通过音频、视频、手绘、图片、文字等方式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在家就能云游博物馆、参与云教育。
2.3.5 免费讲解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展览时间脉络往往以亿万年为单位,如何讲好宇宙的发展及生命演化史,对讲解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高要求。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现有的专职讲解员全部都是在筹备期就进入了博物馆,馆方提供几个月的时间给讲解員专门讲授展览内容和讲解技巧,组织他们编写、考核应对不同场景和观众的讲解。虽然讲解员的学历并未全部达到本科水平,多数也未有过博物馆从业经验,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沉淀和实践积累后,极大地提升了讲解生动性和贴合度,也对讲解员向启发型教育人员转变大有裨益。对于非国有博物馆讲解团队建设来说,能够招聘到高学历、具有从业经验的人才确实有一定难度,如何更好地建立和培养团队,会对考验到博物馆的办馆理念、人力成本、发展方向等。 3 科普教育体系的实践创新与借鉴意义
3.1 跨界合作,挖掘博物馆更多可能性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跨领域、跨行业的“博物馆 ”逐步成为博物馆的新玩法,是博物馆与社会深度融合的创新途径。因此,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教育人员找到融合突破口,开放博物馆藏品资源,打造“自然 美术”“自然 语文”“自然 思维训练”三大合作项目。
美术教育在儿童素质教育中是一门基础课程,对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注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具有促进作用。“自然 美术”是博物馆与美术机构共同开发的项目,幼儿以古生物复原模型、博物馆场景为绘画对象,偏向大块创作;年龄稍长的儿童,则对馆内化石进行素描写生。在课程实施前,博物馆教育人员会对美术老师进行培训,提供参观导览、藏品资料、场地安保等,对美术老师画出的教学初稿进行知识上的严格把关,确保教师对藏品知识和绘画的准确性。
“自然 语文”和“自然 思维训练”两个项目是在疫情期间,博物馆联合教育机构的大胆创新,每期围绕一个博物馆主题,下设三讲课程,每讲课程配备一名博物馆科普老师,一名作文老师或思维训练老师。“自然 语文”是针对已经开始学习写作的小学3-5年级孩子,将博物馆科普课与语文作文课相结合,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手段,优化孩子的情感体验,激发写作兴趣。如“听化石讲故事”线上课,博物馆教育人员通过网络与孩子们实时连线,讲述化石的形成和背后的故事。当孩子头脑中形成一定知识概念和学习兴趣后,再由作文老师根据前面的科普课,教授作文创作方法,让孩子们变身“化石”,引导他们在作文中发挥想象,讲述自己是如何变成化石,又是如何进入博物馆的过程。“自然 思维训练”是针对幼儿园中班和大班两个年级创设的项目。例如“博物馆的大个子”线上课,孩子在博物馆科普老师带领下“云游”博物馆后,再由思维训练老师,引导孩子用四巧板设计出像鸭嘴龙、霸王龙、剑射鱼的形态,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语言表达和创新能力。孩子们在线上课表现出积极性和最后呈现的作品都是博物馆自然探索中心系列课程创新的回报和成绩。
3.2 无接触微课堂,开启自主学习新模式
微课是一种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信息集中、灵活性高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参观时间仓促的成人观众和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的儿童观众。在疫情期间,为避免人群聚集引发交叉感染,博物馆日常讲解、线下科普课程都无法正常开展。如何在做好防护工作的同时,又能为入馆观众提供趣味科普活动呢?微课成为博物馆活动的首选形式。实践证明,动手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博物馆教育人员从观众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角度切入,开发“无接触科普”线下活动:现场不再安排主讲老师,而是循环播放录制的科普微课,同时提供免费的手工材料包、让观众收获知识,体验“自助式”手工的乐趣。
以“春天,到博物馆里赏‘花’”和“恐龙素食餐盘”两门科普微课为例。教育人员借助馆内的五彩硅化木,像植物的海百合化石、棕榈叶化石等藏品优势,结合时令气候特点,让宅家许久的观众可以来博物馆看“花”赏“叶”,开启一段别样的踏青之旅。入场前,观众可以自行按照“参与指南”清洁消毒,分散就坐,在安全距离的范围参与活动。教育人员在每隔1 h的现场观察和物料整理中发现,观众对这种新式的科普课程形式非常感兴趣,多数会坐下来听听,桌面上的自助式手工材料给他们很大的发挥空间。统计数据显示,自主参与“无接触微课”的观众人数可以占到入馆人数的70%以上。这种新模式,对于未来开发科普项目也是一次很好的启发和尝试。
3.3 线上新形式,以信息化促进科普能力提升
新的教育媒体催生新的学习模式。丰富的线上平台和传播手段实现了博物馆跨地区、跨时间的信息互动,扩大了博物馆公共服务的空间。在这种学习环境里,让观众只需要借助移动通信设备,就可以轻松接入他们想要且所需的学习资料,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种观众的自我导向。
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已经开设了多个科普栏目,但多数偏向阅读类。为了科普工作能够为更多观众服务,教育人员筹备、录制、剪辑自然探索中心课程,并通过新华网APP、博物馆头条等渠道发布博物馆公益科普课,同时在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等平台上传博物馆原创的《有声科普》《九点晚安科普》等免费栏目,不仅让博物馆成为网络用户的资源平台、学习平台,也促进了博物馆品牌形象的建立和推广。
虽然这几个月在疫情影响下,人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却催生了“云游博物馆”直播热。直播能够将博物馆的藏品信息、公共空间和觀众的私人空间连接到一起,实现线上虚拟空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博物馆的传播更广泛、更开放,呈现出博物馆的年轻化、生活化,能够不断地拉进观众和博物馆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延伸博物馆社会服务和教育功能。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也多次尝试直播,不论是知识讲解类,还是娱乐抽奖类都受到了广泛关注。在直播平台的选择上,不仅有博物馆自身的官方渠道,还有诸如“博物馆头条”这样的业内平台,直播回放也上传至新华网的“新华云上学”在线课堂,让更多观众听到博物馆的声音。
在开发线上科普活动时,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开设了两种类型的微信社群:博物馆会员群和科普粉丝群。每个群里均配备了专职管理员、前台工作人员和多位教育人员,发布博物馆最新动态、回复不同板块的社群成员信息。当然,单纯进行初级维护是无法满足观众的知识和情感需求,博物馆还需要对社群进行深度维护,才让具有共同兴趣的观众能够系出更强的纽带。如在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普粉丝群中,每周都会推出固定的科普栏目:周二以儿童为目标,发布3 min的科普音频,让孩子不需要观看屏幕就能够聆听科学知识;周四“好物分享”则定位在成年观众群体,每周推荐和分享书籍、纪录片、手工、最新科学资讯等。在与社群成员的长期良性互动中,博物馆的线上粉丝规模也在逐步增大。这种线上科普新模式,不仅可以让社群成员对博物馆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还可以促进成员和成员之间的交流,主动分享科学知识。
关键词 非国有博物馆 自然科学博物馆 科普教育体系 实践与探索
0 引言
2015年3月,我国博物馆行业的首个全国性法规《博物馆条例》颁布,从法律层面明确了非国有博物馆的地位和属性。2017年7月,国家文物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指出“非国有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孕育而生。从2016年筹备以来,项目团队多次前往北美、欧洲、澳洲、亚洲等地,参观走访近百个博物馆,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考察国内自然博物馆的创建情况,决定将博物馆开办在羊城广州最核心的广场内,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也终于在2018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
作为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创新探索,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填补了广东省内同类博物馆的空白。在30万m2的购物中心里,面对每年5 000万人次的巨大人流量,博物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作用。依靠传统商业平台和地理优势,积极培养专业人才等多方面努力,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科普教育体系基本成熟,通过跨界合作、跨平台融合,从“知识科普”向“素质科普”迈进,助力博物馆教育普惠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1 非国有博物馆搭建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根据《博物馆条例》的内容,“教育”被提到了博物馆三大功能的首位,博物馆成为社会重要的非正式教育场所,非国有博物馆自然也被赋予了这种社会责任和使命。在创造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培养儿童探索兴趣方面,作为拥有大量实物藏品、辅助互动道具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脱颖而出,尤其在揭示自然发展规律、了解生命演化进程、探索未知宇宙空间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可能性。
目前,大多数非国有博物馆只有一个基本陈列,开馆前期自然会吸引大批观众。但是,一个再好的展览时间久了,观众也会新鲜感不再,若没有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穿插其间,该展览的生命力不会太长久。因此,深挖馆藏展品的资源和故事,基于这些内容设计、开发教育体系,可以培养观众对博物馆的黏性,也是延长展览新鲜感的重要途径。相对于一两次的教育活动,富有趣味且成体系的博物馆内容输出,无形中会为博物馆培养长期稳定的参观群体,尤其是经常回访博物馆的孩子,能够认同博物馆教育,培养参观习惯,将博物馆当成是他们的玩耍和学习的乐园,对非国有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和成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实践意义。
2 自然科学博物馆科普教育体系的设计与搭建
2.1 研发理念
在现代博物馆中,观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还扮演了信息的创造者、传递者和评判者等更多重的角色,博物馆的观众实际上是非传统意义的学习者。不同个体带着不同的参观目的进入场馆,他们的知识背景、学习动机、参观需求、情感追求千差万别。博物馆教育区别于知识性说教的很大原因是,它可以给观众以启蒙。因此,设计和组织分众化的教育体系,满足观众对博物馆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的要求,也是博物馆公共服务提档的重要方式。
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就儿童认知发展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他认为,“知识的习得是学习者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构建而成的”。也就是说,学习过程并不是学习者简单地进行信息输入和存储,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藏品资源主要是各类珍稀化石、动植物标本、矿物岩石等,这些丰富的实物资源记载着宇宙变迁、生命演化和文明发展。真实质感的实物信息给观众带来的不是单向传递,而是通过营造情景式环境来解码和诠释信息。在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感官刺激的教育活动,可以激发观众兴趣和探索意愿,在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上重构新的“知识意义”,在心理和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提升自然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尊重和崇敬的价值认同。
2.2 目标与思路
博物馆是典型的、自由选择的场所,观众可以前来参观展览,也可以只参加一项活动,听一场讲座,或是查阅图书等。这就对博物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博物馆不仅要依托藏品资源开发教育活动,还要为观众提供沉浸式和渐入式的活动指导,让观众享受非正式学习的乐趣,这也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支撑和目标。
博物馆教育体系搭建的成功与否,与教育团队的组成与协作分不开。从展览筹备到教育体系的构建,都需要博物馆研究人员、教育人员共同参与,以确保活动内容科学准确、丰富多样且具有人情味,能够在博物馆与观众之间建立联结。教育人员需要鼓励观众进行知识和经验的自我构建,成为独立的、具有探索精神和批判式思维的个体。
目前,家庭观众是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最主要的观众群体,亲子互动的需求占比较大。因此,为儿童提供安全有趣的活动空间,发挥父母支架作用,将科普教育体系的设计与儿童发展指南、学科课程标准相衔接,才能让博物馆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对于成年观众来说,观察是其主要的学习方式,其参观行为的休闲性和社交性凸显,给博物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在构建科普教育体系时,应紧紧围绕藏品资源、场景故事、空间营造等。关注活动对儿童的启蒙,是否产生兴趣与探索的欲望,注重引發成人观众的思考,唤起他们的心理互动。
2.3 科普教育体系构建
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是一家以自然科学为基本陈列内容的非国有博物馆。自筹备以来,博物馆邀请业内专家成立专家库,对展览设计和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大量专业指导,聘请具有博物馆教育经验的人员组成科普教育团队,思考展览逻辑、藏品体系和教育活动的联动,避免科普教育体系与场馆资源脱节。 经过前期试运营阶段的观察和分析发现,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参观人群主要集中在3-12岁儿童及其家长。针对这一目标群体的特征,教育人员从教育部组织研究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炼出工作指南,学习、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规划分众化的教育项目,对幼儿和学龄儿童分别开展活动。面对成人参观群体,教育人员同样给予活动支持,但更加注重这一群体的自主性、自愿度和体验感。
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以“寓教于乐的科普”为办馆理念,搭建起由自然探索中心系列课程、移动小展台、儿童科普剧、线上互动和免费讲解五大版块组成的科普教育体系。截止2019年底,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共开展了7 083场次教育活动,影响人数超过14万人次,受到业内人士和观众的好评与褒奖。
2.3.1 自然探索中心系列课程
自然探索中心系列课程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判断力、创造力”为宗旨,通过互动、游戏、竞赛、体验、观察、触摸、手工等方式探索自然科学,让儿童拥有愉快的参与式学习体验。教育人员在发掘博物馆优势资源基础上,根据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进行分层,以“恐龙”为基干,开发系列课程,并向生命科学、地质学、海洋科学、太空宇宙等主题方向延伸。
目前,自然探索中心系列课程已开发四大系列,共47门课程,包括“恐龙主题系列课程”“地质主题系列课程”“古海洋主题系列课程”和“节假日系列活动”,不同主题内还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系列课程或活动,如表1所示,从四大系列中各选取一项课程或活动的开发与实施案例。通过妙趣横生的互动,促使观众主动学习、黏性学习,从机械记忆转向意义记忆。除了馆内会举办课程和活动外,教育人员还积极与周围3 km范围的学校联系,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上都得到了校方的专业建议。
自然探索中心系列课程是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每日举办的免费活动,周末和节假日还会相应增加场次,参观的观众基本是现场招募,这对教育人员的综合能力和课程成熟度要求较高。在两年多的开放中,很多观众也在慢慢成为博物馆课程和活动的老学员,科普微信社群也由此产生。
在与不同观众的半结构式访谈中,教育人员了解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效果:首先,大多数人对博物馆每天都能举办免费科普课程或活动赞誉有加,愿意重复参与。由于同一主题下有多个课程,完成打卡后还会有文创奖励,因此孩子对收集到成套的奖励非常有欲望和动力;其次,科普课程和活动尤其注重维护亲子关系,家长的参与会让整个家庭的情绪调动起来,为他们创造愉快的博物馆体验;最后,教育人员丰富的互动方式、有趣的课堂语言以及饱满的情绪,是吸引儿童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启发式的提问能够促进儿童思考,回家后还愿意继续探究。
2.3.2 移动小展台
博物馆拥有独一无二的条件来呈现“基于实物的”多感官学习,许多学生都非传统型学习者,当被邀请触碰物件、在展品展项间游走、解决疑难、并以物理和感官驱动的方式体验时,他们整个人都被激活了。“移动小展台”科普项目的设计初衷,就是希望通过丰富的实物藏品,运用展示、触摸、实验、对话等形式,提升观众的整体感观,激发他们的潜在好奇心,从而进一步自由探索、主动学习。
“科普穿梭机”做为移动的自然小展台,每日游走在展厅里,为参观时间紧迫的观众提供“零距离”观察和接触化石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看懂、读懂、玩懂移动展台上的物件,以及这些物件与教育人员身后展柜内藏品的关联和故事,让自然科普更富实感性、灵活性和探索性。移动小展台以“一项对一柜”的原则进行开发,如针对矿物展柜开发的“比比谁更硬”、配合展厅“绝灭舞台”的火山喷发小实验、古海洋展示缸前则会有“三叶虫的奥秘”“活化石海百合”“菊石VS鹦鹉螺”以及讲述人类探索新疆界的“太空5分钟”等等。
2.3.3 儿童科普剧
对于“最”这个词,每个人都会有特殊的兴趣和感情,比如儿童会对最大的、最厉害、最好笑的东西充满兴趣,成年观众则会对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感兴趣。作为拥有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件、全世界第三具梅杜莎角龙化石的博物馆,策展团队在馆内休息区开辟了一处面向父母和学龄前儿童的“梅杜莎科普剧场”,舞台上安装了依照梅杜莎角龙复原样貌制作的一具气动恐龙,它可以做出吼叫、吃东西、点头摇头等基本动作,为科普互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儿童科普剧的设计就利用了馆内这一陈展优势,借助剧场舞台,采用“自然 舞蹈”的形式,用舞蹈做媒介,带入剧情、游戏和竞赛,通过逼真的模型、有趣的方式和欢乐的氛围,让儿童在角色扮演中展开想象。教育人员根据梅杜莎角龙化石分析出的身体特征、生存坏境和生前故事等信息,编排出“王国守卫者”科普互动剧,即使是舞蹈零基础的儿童也能参与其中。每天开场前,教育人员都会邀请现场的家长和儿童共同参与,给他们传递关于白垩纪时代恐龙的科学知识,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地球的改变和生命的演化。
2.3.4 线上互动
身处在“互联网 ”的时代,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结合馆藏和当下新兴热门话题和时事,同步开通了博物馆官网(搭建中)、官方微信和微博、抖音、新华网、博物馆头条公益微课程等。教育人员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工作素材,开通哔哩哔哩、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等账号进行博物馆推广,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工作人员背后的故事,还可以留言或者发弹幕进行反馈和交流。这些新式的网络交互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线上观众的对博物馆的关注和热情。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还开通了免费语音导览、手绘地图等多个科普栏目,包括《佳品·云集》《有声科普》《科普三分钟》《学霸佳族》《恐龙创造营》等,通过音频、视频、手绘、图片、文字等方式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在家就能云游博物馆、参与云教育。
2.3.5 免费讲解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展览时间脉络往往以亿万年为单位,如何讲好宇宙的发展及生命演化史,对讲解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高要求。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现有的专职讲解员全部都是在筹备期就进入了博物馆,馆方提供几个月的时间给讲解員专门讲授展览内容和讲解技巧,组织他们编写、考核应对不同场景和观众的讲解。虽然讲解员的学历并未全部达到本科水平,多数也未有过博物馆从业经验,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沉淀和实践积累后,极大地提升了讲解生动性和贴合度,也对讲解员向启发型教育人员转变大有裨益。对于非国有博物馆讲解团队建设来说,能够招聘到高学历、具有从业经验的人才确实有一定难度,如何更好地建立和培养团队,会对考验到博物馆的办馆理念、人力成本、发展方向等。 3 科普教育体系的实践创新与借鉴意义
3.1 跨界合作,挖掘博物馆更多可能性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跨领域、跨行业的“博物馆 ”逐步成为博物馆的新玩法,是博物馆与社会深度融合的创新途径。因此,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教育人员找到融合突破口,开放博物馆藏品资源,打造“自然 美术”“自然 语文”“自然 思维训练”三大合作项目。
美术教育在儿童素质教育中是一门基础课程,对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注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具有促进作用。“自然 美术”是博物馆与美术机构共同开发的项目,幼儿以古生物复原模型、博物馆场景为绘画对象,偏向大块创作;年龄稍长的儿童,则对馆内化石进行素描写生。在课程实施前,博物馆教育人员会对美术老师进行培训,提供参观导览、藏品资料、场地安保等,对美术老师画出的教学初稿进行知识上的严格把关,确保教师对藏品知识和绘画的准确性。
“自然 语文”和“自然 思维训练”两个项目是在疫情期间,博物馆联合教育机构的大胆创新,每期围绕一个博物馆主题,下设三讲课程,每讲课程配备一名博物馆科普老师,一名作文老师或思维训练老师。“自然 语文”是针对已经开始学习写作的小学3-5年级孩子,将博物馆科普课与语文作文课相结合,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手段,优化孩子的情感体验,激发写作兴趣。如“听化石讲故事”线上课,博物馆教育人员通过网络与孩子们实时连线,讲述化石的形成和背后的故事。当孩子头脑中形成一定知识概念和学习兴趣后,再由作文老师根据前面的科普课,教授作文创作方法,让孩子们变身“化石”,引导他们在作文中发挥想象,讲述自己是如何变成化石,又是如何进入博物馆的过程。“自然 思维训练”是针对幼儿园中班和大班两个年级创设的项目。例如“博物馆的大个子”线上课,孩子在博物馆科普老师带领下“云游”博物馆后,再由思维训练老师,引导孩子用四巧板设计出像鸭嘴龙、霸王龙、剑射鱼的形态,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语言表达和创新能力。孩子们在线上课表现出积极性和最后呈现的作品都是博物馆自然探索中心系列课程创新的回报和成绩。
3.2 无接触微课堂,开启自主学习新模式
微课是一种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信息集中、灵活性高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参观时间仓促的成人观众和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的儿童观众。在疫情期间,为避免人群聚集引发交叉感染,博物馆日常讲解、线下科普课程都无法正常开展。如何在做好防护工作的同时,又能为入馆观众提供趣味科普活动呢?微课成为博物馆活动的首选形式。实践证明,动手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博物馆教育人员从观众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角度切入,开发“无接触科普”线下活动:现场不再安排主讲老师,而是循环播放录制的科普微课,同时提供免费的手工材料包、让观众收获知识,体验“自助式”手工的乐趣。
以“春天,到博物馆里赏‘花’”和“恐龙素食餐盘”两门科普微课为例。教育人员借助馆内的五彩硅化木,像植物的海百合化石、棕榈叶化石等藏品优势,结合时令气候特点,让宅家许久的观众可以来博物馆看“花”赏“叶”,开启一段别样的踏青之旅。入场前,观众可以自行按照“参与指南”清洁消毒,分散就坐,在安全距离的范围参与活动。教育人员在每隔1 h的现场观察和物料整理中发现,观众对这种新式的科普课程形式非常感兴趣,多数会坐下来听听,桌面上的自助式手工材料给他们很大的发挥空间。统计数据显示,自主参与“无接触微课”的观众人数可以占到入馆人数的70%以上。这种新模式,对于未来开发科普项目也是一次很好的启发和尝试。
3.3 线上新形式,以信息化促进科普能力提升
新的教育媒体催生新的学习模式。丰富的线上平台和传播手段实现了博物馆跨地区、跨时间的信息互动,扩大了博物馆公共服务的空间。在这种学习环境里,让观众只需要借助移动通信设备,就可以轻松接入他们想要且所需的学习资料,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种观众的自我导向。
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已经开设了多个科普栏目,但多数偏向阅读类。为了科普工作能够为更多观众服务,教育人员筹备、录制、剪辑自然探索中心课程,并通过新华网APP、博物馆头条等渠道发布博物馆公益科普课,同时在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等平台上传博物馆原创的《有声科普》《九点晚安科普》等免费栏目,不仅让博物馆成为网络用户的资源平台、学习平台,也促进了博物馆品牌形象的建立和推广。
虽然这几个月在疫情影响下,人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却催生了“云游博物馆”直播热。直播能够将博物馆的藏品信息、公共空间和觀众的私人空间连接到一起,实现线上虚拟空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博物馆的传播更广泛、更开放,呈现出博物馆的年轻化、生活化,能够不断地拉进观众和博物馆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延伸博物馆社会服务和教育功能。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也多次尝试直播,不论是知识讲解类,还是娱乐抽奖类都受到了广泛关注。在直播平台的选择上,不仅有博物馆自身的官方渠道,还有诸如“博物馆头条”这样的业内平台,直播回放也上传至新华网的“新华云上学”在线课堂,让更多观众听到博物馆的声音。
在开发线上科普活动时,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开设了两种类型的微信社群:博物馆会员群和科普粉丝群。每个群里均配备了专职管理员、前台工作人员和多位教育人员,发布博物馆最新动态、回复不同板块的社群成员信息。当然,单纯进行初级维护是无法满足观众的知识和情感需求,博物馆还需要对社群进行深度维护,才让具有共同兴趣的观众能够系出更强的纽带。如在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普粉丝群中,每周都会推出固定的科普栏目:周二以儿童为目标,发布3 min的科普音频,让孩子不需要观看屏幕就能够聆听科学知识;周四“好物分享”则定位在成年观众群体,每周推荐和分享书籍、纪录片、手工、最新科学资讯等。在与社群成员的长期良性互动中,博物馆的线上粉丝规模也在逐步增大。这种线上科普新模式,不仅可以让社群成员对博物馆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还可以促进成员和成员之间的交流,主动分享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