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余人”这一崭新的名词,无疑是俄罗斯19世纪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新发现”,因为有了它,使得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不再孤单、平凡。伟大的俄国诗人——普希金可谓是“多余人”的鼻祖,在他的笔下,读者似乎可以看到一个活脱脱的“多余人。”当然,深入了解“多余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俄罗斯19世纪文学史和漫长悠久的具有深厚底蕴的俄罗斯文化。
关键词:多余人;主要典型;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杨婉莹(1993-),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1
一、“多余人”的诞生
在19世纪、在普希金之前,俄罗斯文学史从未出现过“多余人”——这一文学现象,而它的诞生也推动了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蓬勃发展。最初“多余人”的形象源自于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著名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而这部长篇诗体小说也是作者最重要的作品,被称之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石”。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写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出身于贵族之家,从小就生活在富庶的家庭环境里,自幼便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拥有崇高的理想,却远离于人民;他们对当时的现实社会都有极大的不满,但缺乏行动。因此有这样一句话是对他们的最好概括——那便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所以,这样一群多余人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他们异于常人的才华和禀赋。
二、“多余人”形象的主要典型
最早是在普希金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普希金是“多余人”的鼻祖,但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却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更加深入人心的。
在普希金之后,先后有四位作家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描绘了“多余人”的形象。这些典型的“多余人”形象分别是:
1.毕巧林
莱蒙托夫的小说《当代英雄》中的主人公。这部小说也是俄罗斯文学中的第一部心理小说,是最优秀的心理小说之一。他是一名贵族军官,资质不凡,能力卓越,但却对当时环境支配下的空虚乏味的生活失望至极,又无力摆脱,因此苦闷彷徨,变得玩世不恭。作为第二代“多余人”,毕巧林比奥涅金更有才能,但“狂热好动”和“人格分裂”是他的两大最鲜明的个性,因此他身上赋有极大的悲剧性。
2.罗亭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罗亭》里的主人公。他自幼便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善于思索未来,憧憬理想,但他缺乏必要的实践生活的勇气和能力,使之无论是在社会中还是面对爱情都屡受挫折。绝望之余,他只好承认自己生来就是“多余的”、“无用的”,可谓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3.别里托夫
这一“多余人”的形象源自于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赫尔岑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谁之罪》里的主人公别尔托夫。他出身于贵族家庭,从小接受理想主义的教育,可进入社会之后四处碰壁,在宦海中浮沉了十几年始终一事无成。面对一段本不应该的爱情他被迫放弃,悲伤地离开了故乡,从此成为“多余”的人。
4.奥勃洛摩夫
奧勃洛摩夫——这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是出自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冈察洛夫之作,这部长篇小说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小说塑造了一个正直、善良、温柔,却慵懒懈怠、沉于幻想、无所作为、因循守旧的人物形象。作为地主知识分子的奥勃洛莫夫养尊处优,他将劳动与公职视为不堪忍受的重负。尽管他设想了庞大的行动计划,却没有能力完成任何事情,最后只能躲在沙发上混日子,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懒汉。奥勃洛莫夫是农奴制崩溃的产物,他的性格是死气沉沉的庄园生活对其生活精神影响的必然结果。他的形象标志着俄国19世纪“多余人”蜕化的极限,是一个没落地主的典型,这也是小说最成功之处,标志着19世纪俄罗斯文学“多余人”形象的终结。
三、“多余人”的社会现实意义
“多余人”之所以会“多余”,是由当时的时代特征和知识分子自身的特点决定的。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正处于一场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之中,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浪潮席卷俄国,特别是1812年卫国战争和1813—1814年的俄军西征对俄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形象。“多余人”群受到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启蒙,又善于独立思考,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生活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屡屡受挫。这种特点决定了俄国贵族知识分子彩虹般美好理想和生活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也是“多余人”之“多余”的根源。所以,19世纪的“多余人”是当时的俄国社会现实与贵族知识分子之间冲突的结果,是他们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生活状态,体现了现实主义作家对当时时代特征和人物特点的理解与把握。
结语:
“多余人”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反映真实生活的现实写照。他们的产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启迪了青年人,对于社会来说也是一道闪烁的光亮。因此,“多余人”作为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学现象在俄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桑淑钧.论俄罗斯文学史中的“多余人”[J].济南大学学报.2002(12).23.
关键词:多余人;主要典型;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杨婉莹(1993-),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1
一、“多余人”的诞生
在19世纪、在普希金之前,俄罗斯文学史从未出现过“多余人”——这一文学现象,而它的诞生也推动了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蓬勃发展。最初“多余人”的形象源自于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著名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而这部长篇诗体小说也是作者最重要的作品,被称之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石”。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写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出身于贵族之家,从小就生活在富庶的家庭环境里,自幼便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拥有崇高的理想,却远离于人民;他们对当时的现实社会都有极大的不满,但缺乏行动。因此有这样一句话是对他们的最好概括——那便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所以,这样一群多余人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他们异于常人的才华和禀赋。
二、“多余人”形象的主要典型
最早是在普希金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普希金是“多余人”的鼻祖,但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却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更加深入人心的。
在普希金之后,先后有四位作家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描绘了“多余人”的形象。这些典型的“多余人”形象分别是:
1.毕巧林
莱蒙托夫的小说《当代英雄》中的主人公。这部小说也是俄罗斯文学中的第一部心理小说,是最优秀的心理小说之一。他是一名贵族军官,资质不凡,能力卓越,但却对当时环境支配下的空虚乏味的生活失望至极,又无力摆脱,因此苦闷彷徨,变得玩世不恭。作为第二代“多余人”,毕巧林比奥涅金更有才能,但“狂热好动”和“人格分裂”是他的两大最鲜明的个性,因此他身上赋有极大的悲剧性。
2.罗亭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罗亭》里的主人公。他自幼便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善于思索未来,憧憬理想,但他缺乏必要的实践生活的勇气和能力,使之无论是在社会中还是面对爱情都屡受挫折。绝望之余,他只好承认自己生来就是“多余的”、“无用的”,可谓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3.别里托夫
这一“多余人”的形象源自于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赫尔岑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谁之罪》里的主人公别尔托夫。他出身于贵族家庭,从小接受理想主义的教育,可进入社会之后四处碰壁,在宦海中浮沉了十几年始终一事无成。面对一段本不应该的爱情他被迫放弃,悲伤地离开了故乡,从此成为“多余”的人。
4.奥勃洛摩夫
奧勃洛摩夫——这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是出自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冈察洛夫之作,这部长篇小说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小说塑造了一个正直、善良、温柔,却慵懒懈怠、沉于幻想、无所作为、因循守旧的人物形象。作为地主知识分子的奥勃洛莫夫养尊处优,他将劳动与公职视为不堪忍受的重负。尽管他设想了庞大的行动计划,却没有能力完成任何事情,最后只能躲在沙发上混日子,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懒汉。奥勃洛莫夫是农奴制崩溃的产物,他的性格是死气沉沉的庄园生活对其生活精神影响的必然结果。他的形象标志着俄国19世纪“多余人”蜕化的极限,是一个没落地主的典型,这也是小说最成功之处,标志着19世纪俄罗斯文学“多余人”形象的终结。
三、“多余人”的社会现实意义
“多余人”之所以会“多余”,是由当时的时代特征和知识分子自身的特点决定的。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正处于一场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之中,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浪潮席卷俄国,特别是1812年卫国战争和1813—1814年的俄军西征对俄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形象。“多余人”群受到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启蒙,又善于独立思考,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生活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屡屡受挫。这种特点决定了俄国贵族知识分子彩虹般美好理想和生活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也是“多余人”之“多余”的根源。所以,19世纪的“多余人”是当时的俄国社会现实与贵族知识分子之间冲突的结果,是他们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生活状态,体现了现实主义作家对当时时代特征和人物特点的理解与把握。
结语:
“多余人”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反映真实生活的现实写照。他们的产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启迪了青年人,对于社会来说也是一道闪烁的光亮。因此,“多余人”作为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学现象在俄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桑淑钧.论俄罗斯文学史中的“多余人”[J].济南大学学报.200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