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公告计提巨额减值准备,尽管这些公司均声称出于会计稳健性原则计提,不过《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发现,招商轮船(601872.SH)、锡业股份(000960.SZ)、中海发展(600026.SH)、珠海中富(000659.SZ)等公司均存在过度计提减值准备的嫌疑,背后的动机也并不单纯,资产减值准备再度沦为盈余管理的工具。
突击计提减值准备
招商轮船预计2013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2亿元左右;而前3季度公司累计亏损约2.01亿元,全年亏损额度突增主要是公司对19艘在手油轮资产进行评估后,4季度计提了19.76 亿元的减值准备,这也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注意到,招商轮船2013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远远高于以往水平。
财报显示,公司2008-2012年的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仅为2.35亿元、-33.31万元、-20.56万元、174.72万元、187.58万元。
对此,公司解释称,主要是2013年国际油轮运输市场,特别是原油运输市场受需求增长疲弱、运力供应过剩影响,持续低迷,运费率长时间维持在显著低于行业平均保本点的低位,大型原油轮资产价格与高峰期相比出现巨幅下跌。
事实上,国际油轮运输市场2012年以来就已经处于低位,不过招商轮船2012年并未计提任何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而且,从2013年4季度以来,油轮运价已经明显趋稳。不过令人奇怪的是,招商轮船2013年前三季度并未计提任何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相反却于4季度单季度大幅计提减值准备。
“这种财务处理方式过于激进,存在过度计提减值准备、业绩大洗澡的嫌疑。”有财务人士分析称。
长江证券(000783.SZ)发布的研究报告称,自2013年冬季以来,油运市场的季节性回暖非常明显,2013年TD3航线(中东-日本)VLCC的TCE均值仅12064美元/天,而2014年1月至今均值已达35522美元/天,预计公司1季度的主业经营情况很可能继续回暖。
此外,招商轮船目前仍有3艘20年以上油轮,需要在2014年进行处置,这3艘运力也包含在了本次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中。
“这意味着2014年实际处置以上老船时将不会对公司产生额外的负担,通过此次减值准备,公司已经将船价和运价风险在2013年度进行了一次性释放。”长江证券分析师韩轶超分析称。
招商轮船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方式并非孤例,锡业股份2月21日发布业绩快报称,公司2013年实现收入218.9亿元,同比增长34.56%;净利润亏损12.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3451.22万元。
对于业绩出现大幅亏损,公司解释称,2013年公司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公司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对铅、银、铜的产成品、原料、中间周转品计提了大额的存货跌价准备。
截至目前,锡业股份2013年年报尚未披露,不过中报数据显示,公司2013年中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08亿元,而上年同期仅为8408.85万元。
从存货跌价准备占存货账面余额这一指标来看,锡业股份2013年中期为9.06%,而2008-2012年中期分别仅为1.18%、6.29%、0.83%、0.97%、1.54%。
不止于此,与同行相比,锡业股份的存货跌价计提比例也明显较为激进。
锡业股份2013年中期主要是对金属银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2013年第二季度由于白银价格大幅下跌,期末对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67亿元。据此计算,锡业股份对白银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占存货账面余额的比例为6.36%。
值得注意的是,锡业股份2013年中期白银产品占总收入的比例仅为0.15%。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注意到,豫光金铅(600531.SH)拥有中国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公司2013年中期白银产品占总收入的比例为24.96%,远高于锡业股份。不过奇怪的是,锡业股份的存货跌价计提比例却显著高于豫光金铅,难逃过度计提减值准备的嫌疑。
豫光金铅2013年中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15亿元,占存货账面余额的比例仅为4.19%,明显低于锡业股份的6.36%。
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有投资者质疑:“行业不景气是一个原因,但是不至于导致如此巨额的亏损,另外公司套期保值业务也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公司产品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
财报显示,截至2013年中期,锡业股份投资的衍生品“期货合约-LME锡、上海期货交易所铅、铜、银”期末投资金额为5.67亿元。
此外,中海发展、珠海中富等上市公司均于4季度突然计提巨额资产减值准备,也存在操纵利润的嫌疑。
中海发展1月30日发布预亏公告,预计公司2013年全年亏损21亿-23亿元。除了主业不景气外,主要原因是公司在2013年年末对将于2014年报废处置的船舶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约4.2亿元,此外还对两艘VLCC“新宜洋”轮和“新澄洋”轮的租赁合同及一艘好望角型散货船“爱德华”轮的租赁合同计提预计负债3.5亿元,合计7.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海发展2013年前3个季度没有计提任何资产减值损失,2008-2012年则分别为1亿元、20.66万元、96.18万元、-116.83万元、2796.33萬元。
主营饮料包装的珠海中富1月30日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2013年度亏损10.8亿元至11.7亿元,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的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预计当年固定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约7.6-8.5亿元,较三季报时增加约7.2亿至 8.1亿元。
而公司2008-2012年的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2697.75万元、1319.55万元、553.22万元、1650.43万元、4738.29万元。 动机复杂
“资产减值可能成为管理层操纵利润的一种手段。”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代冰彬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计提减值的过程中涉及大量估计和判断, 从而导致计量误差和盈余管理的交互存在、交错影响, 使得公司可以在稳健性的名义下进行盈余管理。
“根据大清洗动机, 减值前盈余已经为负的公司有可能利用减值准备进行大清洗, 尤其那些减值前盈余极端为负的公司,更有可能大额计提减值准备, 以为来年的反转提供空间。”代冰彬认为。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注意到,中海发展、招商轮船、珠海中富、锡业股份2013年前3季度均发生亏损,分别为-11.95亿元、-2.01亿元、-1.08亿元、-10.05亿元,其中尤以中海发展、锡业股份亏损最为严重。
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两年亏损就会被特别处理, 连续三年亏损就会被暂停上市, 上市公司可能为避免特别处理或暂停上市而利用减值准备在年度之间调节盈余。
比如,减值前净利润已经为负的公司则可能计提极大减值, 以期未来年度借助减值的回转扭亏为盈。
珠海中富、中海发展这两家上市公司均于2012年、2013年连续发生亏损,若2014年继续发生亏损,按照规定,珠海中富、中海发展将被暂停上市。
“新一任管理层也会过度计提减值准备, 以将责任推给前任, 为以后年度业绩的增长留出空间。在这些情况下, 都存在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代冰彬研究发现。
锡业股份2013年7月6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雷毅因涉嫌严重违纪,已被立案调查。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由公司副董事长高文翔履行董事长职务。
不到一周时间,锡业股份就于2013年7月12日发布了业绩预亏9.1亿-9.8亿元的公告,究竟是巧合,还是刻意为之?
“对于通过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要保持警惕。”一资深投资者分析称,上市公司在本期计提大额减值准备后,下一个会计年度相对比较容易实现好业绩,不过这种业绩是通过会计调节实现的,如果没有基本面支撑,很难有持续性。
受益于2013年大幅计提减值准备,锡业股份2014年1季度业绩实现开门红。
2月20日晚间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锡业股份1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00万-110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受此利好消息刺激,锡业股份股价一路走高,截至3月4日收盘,自业绩预告发布以来的累计涨幅高达15.95%,而同期上证指数下跌3.14%
锡业股份的业绩真的已经实现反转了吗?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瑞銀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称,考虑到2013年公司大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预计公司盈利水平已经处于底部,但考虑到对于锡、铜、银等金属价格走势的预测并不乐观,公司盈利出现大幅回升的前景目前仍不明朗。
突击计提减值准备
招商轮船预计2013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2亿元左右;而前3季度公司累计亏损约2.01亿元,全年亏损额度突增主要是公司对19艘在手油轮资产进行评估后,4季度计提了19.76 亿元的减值准备,这也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注意到,招商轮船2013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远远高于以往水平。
财报显示,公司2008-2012年的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仅为2.35亿元、-33.31万元、-20.56万元、174.72万元、187.58万元。
对此,公司解释称,主要是2013年国际油轮运输市场,特别是原油运输市场受需求增长疲弱、运力供应过剩影响,持续低迷,运费率长时间维持在显著低于行业平均保本点的低位,大型原油轮资产价格与高峰期相比出现巨幅下跌。
事实上,国际油轮运输市场2012年以来就已经处于低位,不过招商轮船2012年并未计提任何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而且,从2013年4季度以来,油轮运价已经明显趋稳。不过令人奇怪的是,招商轮船2013年前三季度并未计提任何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相反却于4季度单季度大幅计提减值准备。
“这种财务处理方式过于激进,存在过度计提减值准备、业绩大洗澡的嫌疑。”有财务人士分析称。
长江证券(000783.SZ)发布的研究报告称,自2013年冬季以来,油运市场的季节性回暖非常明显,2013年TD3航线(中东-日本)VLCC的TCE均值仅12064美元/天,而2014年1月至今均值已达35522美元/天,预计公司1季度的主业经营情况很可能继续回暖。
此外,招商轮船目前仍有3艘20年以上油轮,需要在2014年进行处置,这3艘运力也包含在了本次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中。
“这意味着2014年实际处置以上老船时将不会对公司产生额外的负担,通过此次减值准备,公司已经将船价和运价风险在2013年度进行了一次性释放。”长江证券分析师韩轶超分析称。
招商轮船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方式并非孤例,锡业股份2月21日发布业绩快报称,公司2013年实现收入218.9亿元,同比增长34.56%;净利润亏损12.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3451.22万元。
对于业绩出现大幅亏损,公司解释称,2013年公司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公司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对铅、银、铜的产成品、原料、中间周转品计提了大额的存货跌价准备。
截至目前,锡业股份2013年年报尚未披露,不过中报数据显示,公司2013年中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08亿元,而上年同期仅为8408.85万元。
从存货跌价准备占存货账面余额这一指标来看,锡业股份2013年中期为9.06%,而2008-2012年中期分别仅为1.18%、6.29%、0.83%、0.97%、1.54%。
不止于此,与同行相比,锡业股份的存货跌价计提比例也明显较为激进。
锡业股份2013年中期主要是对金属银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2013年第二季度由于白银价格大幅下跌,期末对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67亿元。据此计算,锡业股份对白银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占存货账面余额的比例为6.36%。
值得注意的是,锡业股份2013年中期白银产品占总收入的比例仅为0.15%。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注意到,豫光金铅(600531.SH)拥有中国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公司2013年中期白银产品占总收入的比例为24.96%,远高于锡业股份。不过奇怪的是,锡业股份的存货跌价计提比例却显著高于豫光金铅,难逃过度计提减值准备的嫌疑。
豫光金铅2013年中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15亿元,占存货账面余额的比例仅为4.19%,明显低于锡业股份的6.36%。
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有投资者质疑:“行业不景气是一个原因,但是不至于导致如此巨额的亏损,另外公司套期保值业务也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公司产品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
财报显示,截至2013年中期,锡业股份投资的衍生品“期货合约-LME锡、上海期货交易所铅、铜、银”期末投资金额为5.67亿元。
此外,中海发展、珠海中富等上市公司均于4季度突然计提巨额资产减值准备,也存在操纵利润的嫌疑。
中海发展1月30日发布预亏公告,预计公司2013年全年亏损21亿-23亿元。除了主业不景气外,主要原因是公司在2013年年末对将于2014年报废处置的船舶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约4.2亿元,此外还对两艘VLCC“新宜洋”轮和“新澄洋”轮的租赁合同及一艘好望角型散货船“爱德华”轮的租赁合同计提预计负债3.5亿元,合计7.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海发展2013年前3个季度没有计提任何资产减值损失,2008-2012年则分别为1亿元、20.66万元、96.18万元、-116.83万元、2796.33萬元。
主营饮料包装的珠海中富1月30日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2013年度亏损10.8亿元至11.7亿元,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的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预计当年固定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约7.6-8.5亿元,较三季报时增加约7.2亿至 8.1亿元。
而公司2008-2012年的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2697.75万元、1319.55万元、553.22万元、1650.43万元、4738.29万元。 动机复杂
“资产减值可能成为管理层操纵利润的一种手段。”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代冰彬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计提减值的过程中涉及大量估计和判断, 从而导致计量误差和盈余管理的交互存在、交错影响, 使得公司可以在稳健性的名义下进行盈余管理。
“根据大清洗动机, 减值前盈余已经为负的公司有可能利用减值准备进行大清洗, 尤其那些减值前盈余极端为负的公司,更有可能大额计提减值准备, 以为来年的反转提供空间。”代冰彬认为。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注意到,中海发展、招商轮船、珠海中富、锡业股份2013年前3季度均发生亏损,分别为-11.95亿元、-2.01亿元、-1.08亿元、-10.05亿元,其中尤以中海发展、锡业股份亏损最为严重。
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两年亏损就会被特别处理, 连续三年亏损就会被暂停上市, 上市公司可能为避免特别处理或暂停上市而利用减值准备在年度之间调节盈余。
比如,减值前净利润已经为负的公司则可能计提极大减值, 以期未来年度借助减值的回转扭亏为盈。
珠海中富、中海发展这两家上市公司均于2012年、2013年连续发生亏损,若2014年继续发生亏损,按照规定,珠海中富、中海发展将被暂停上市。
“新一任管理层也会过度计提减值准备, 以将责任推给前任, 为以后年度业绩的增长留出空间。在这些情况下, 都存在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代冰彬研究发现。
锡业股份2013年7月6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雷毅因涉嫌严重违纪,已被立案调查。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由公司副董事长高文翔履行董事长职务。
不到一周时间,锡业股份就于2013年7月12日发布了业绩预亏9.1亿-9.8亿元的公告,究竟是巧合,还是刻意为之?
“对于通过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要保持警惕。”一资深投资者分析称,上市公司在本期计提大额减值准备后,下一个会计年度相对比较容易实现好业绩,不过这种业绩是通过会计调节实现的,如果没有基本面支撑,很难有持续性。
受益于2013年大幅计提减值准备,锡业股份2014年1季度业绩实现开门红。
2月20日晚间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锡业股份1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00万-110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受此利好消息刺激,锡业股份股价一路走高,截至3月4日收盘,自业绩预告发布以来的累计涨幅高达15.95%,而同期上证指数下跌3.14%
锡业股份的业绩真的已经实现反转了吗?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瑞銀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称,考虑到2013年公司大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预计公司盈利水平已经处于底部,但考虑到对于锡、铜、银等金属价格走势的预测并不乐观,公司盈利出现大幅回升的前景目前仍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