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评价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an1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的要求,系统的、科学的搜集、处理教学信息,对教学过程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成果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地方就是,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对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教学评价不只是为了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更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更主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實施评价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是实施激励性实时评价的前提
  教学是一种沟通的艺术。教学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是实施激励性口头评价的重要前提。如何实现这个前提?那就是给孩子发言的机会,让孩子大声的说话。 让孩子说,孩子才会说。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把握课堂教学过程的意识非常强,有时生怕孩子的发言不完整、不生动……就越俎代庖。久而久之,把握课堂就变成了把持课堂,无形中就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机会。那样,我们能抱怨孩子不肯说吗?
  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孩子发言的机会,让孩子大声的说话,孩子就会愿意说,学生就会敢于说。当孩子有了有表达的愿望,这时教师再加以引导,加强鼓励,就能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反馈的氛围。
  二、充满真情的评价更能打动学生,启迪学生的心智
  “凡是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爱是教师改造工作的源泉,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源泉。对学生进行充满真情的评价更能打动学生。例如,在一次做搭配词语的练习中,学生填空(_______的星星),班上一名学生举手站起来说:“快乐的星星”。“快乐”这一与众不同且赋予星星灵性的词,着实让我内心充满惊喜,我不由自主地走过去摸摸这位男孩的头……对男孩的特殊评价产生了特殊的结果,其他学生纷纷举手,试图说出更别致的修饰词来和“星星”搭配。那位男孩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原来上课如此美妙!在对他人评价中,自然地流露出评价者真情的评价更能使被评价者感受到评价的魅力,同时,在一定意义上启迪着被评价者的心智。
  三、常换常新的评价更能吸引学生,激励学生不懈努力
  追求新奇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整天面对的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那么孩子将对此失去兴趣。在批改作业时,我会在整齐的作业本上画一朵小红花。而当自己周围的许多小朋友都得到了这一殊荣时,“红花”便失去了昔日的吸引力,学生的作业渐渐地少了认真的痕迹。突然有一天,依然坚持认真书写的学生惊奇地发现自己的作业本上出现了“一张笑脸”时,便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作业本展示给所有的小朋友看,于是,许多小朋友的作业又悄悄地整齐了。就是这常换常新的评价成了学生认真书写的动力之一,同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认真书写的好习惯便逐渐养成。
  四、建议性的评价更易被学生接受,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
  表扬与批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常运用的,运用得当对于学生是非常有益的。然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无论表扬还是批评都是一把双刃剑。为此,通过一定的教学积累,我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在相当的时候学生更愿意听到的是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例如班上有一位学生对于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始终不得其法,经常出错。课上多次教师指出其答案的错误,学生每次改正答案了事。但是,同样的错误他依然时不时地在犯着。究其原因,是该生对于词语所在句子和段落的理解缺少有效的方法。于是老师给他提供一些建议性的办法供他尝试,渐渐地他掌握了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方法,错误率也降低了。
  五、激励性评价语言更能强化其积极向上的欲望
  孩子的心灵是自由的,他们的想象在翻飞,个性在张扬,智慧的火花在炽烈地燃烧,他们并不能意识到自身语言的艺术魅力。而教师和学生的心灵融为一体,始终用微笑来容纳孩子的一切,对于孩子的幼稚忽略不计,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其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加以肯定和赞赏:“你的想法是多么了不起的!”“你多像一位小诗人呀!”这种做法就能满足孩子内心的自我肯定的要求,强化其积极向上的欲望。教材是实例,生活是源泉,想象是动力,教学实践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让孩子把想说的说出来。这是儿童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更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渠道。
  六、多元化的实时评价更有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自我评价,进而学会自我反思是我们要追求的教学评价目标。比如,“在语文课上,当某位同学读错字音时,同学们会争着给他提意见”。这时教师应当加以指导,否则学生之间的评价会只停留在评价别人上,而忽视评价对自己的促进作用,更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这样的情况,首先应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其他同学的评价要先提优点和长处,然后再提不足。老师可以这样引导:“你认为自己读得怎么样?其他同学认为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何优点?缺点在哪里?”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指导,学生就会学会评价自己和别人。在学生自评和互评时,教师不应是旁观者,应该对评价者进行激励性评价,这样,不仅鼓励学生学会评价,还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总之,在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习惯、学习方式等的差异性,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差异,努力挖掘每一个孩子身上所蕴藏的潜能,留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让学生受到鼓舞,以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让学生满怀激情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其他文献
要写好作文,必须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强的心里,使他们在生活中有体验,能触动学生灵魂的东西才能写好。提出悬而未决的问题,设置谜面,把学生置于悬念之中。往往电视剧中每集结束都有悬念,让人牵肠挂肚。作文中设置悬念的方法很多,就是利用标题设置疑问,制造悬念,使文章产生悬念。例如,为何单单不忘父亲的“背影”呢?這就给读者造成悬念,即设置疑团,不做解答,以唤起读者“穷根究底”的欲望和急切期待。  我的一节作文课
期刊
一、引言  根据世界精神科分类手册第四册(DSM-IV)智障儿童学习特质的研究,智障儿童感知觉速度缓慢,缺乏感知的主动性,思维概括或抽象能力差,理解、掌握、应用知识的能力较差。有研究者认为,智障儿童的基本数学能力(如识别阿拉伯数字、比较数值)常表现延迟,可是传统的改善其数学能力的方法手段比较单一,效果不明显。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所提供的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弥补智障儿童某些智力功能
期刊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每种事物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趣和体验,特别是初入学小学生,她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学习的目的,人生的追求,特别是数学一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科学,学起来更是枯燥乏味,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何启发、诱导孩子好奇心里,抓住学生活泼、天真、可爱的特点,引导学生走上学数学的路子,笔者
期刊
原来我的学生害怕写作文,其原因是:没得可写。因平时积累教材不够,写作时就难免捉襟见肘。还有的同学有了材料不会用,不能用精彩的语言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在后来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领悟到,学生的作文写作需要老师很好的引导,个性化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个性化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就是以全面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为基本
期刊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多
期刊
一、培养写话习惯  (一)写话前的准备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出现的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语序颠倒等情况,很多人误以为是儿童在写话能力方面出现了问题,但研究表明,是学生语感弱的原因,而语感弱,需要通过朗诵训练来完成:首先,大胆响亮地朗读。刚入学的小学生,没有正式接受过朗读训练,他们读书的方式还处于一个自然的、紧张的状态。很多学生读书的时候习惯小声地指读,教师应该及时地改变学生的这一习惯,想办法引导孩子
期刊
“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心灵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为读者提供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新颖别致的标题,不仅能撩拨、激发作者自己的创作欲望,让自己写出有创意、有个性的好习作,而且还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让其“一见钟情”,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标题语言枯燥乏味,立意平平,则会使作品大煞风景。  近年来,有关话题作文受到广泛重视,而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必须学会怎样拟题。那么,怎样才能画
期刊
高考语文命题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从形式到内容,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积累和整合能力的考察,越来越突出时代感,贴近中学生生活实际。高考命题小到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题,大到作文题,在选取语言材料时注重“从生活中来”,这些材料有利于引导中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开阔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试题选材的时代性,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相结合,凸现人文性是高考语文试题发展的重要趋势。不断改进的高考要求,也越来越重视对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从中可以看出,口语交际的教学应有别于以往的听话、说话训练。如何体现新课标理念,优化口语交际教学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精心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口语交际是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一定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  口语交际是的核心是“交际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艰巨而复杂的,因为她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引路人,在实际工作中有苦有累,有笑有甜,这是我在近2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得到的深刻体会。怎样才能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  爱是教育的根基,爱是教育的归宿。班主任要想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就要让学生感受你的“爱”和“亲近”,作为一个班主任绝不能光是打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