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e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夜风雨,桥头的晚樱全落了。
  青葱的枝头忽然间不沾一丝粉色,阿敏似乎也没太吃惊。毕竟是四月中旬,往常这个时候,别说是樱花,就连春季里最晚开放的海棠也早就该谢了。只是厚厚的花瓣没有随风飞散,仍旧依着樱树落出半圆的模样有些不可思议。
  张三走到桥头停住了,俯身看桥下。行船停在桥下已经三天了。晚樱将剩下的半圈花瓣倾倒进河里,行船的仓顶也落了不少。
  这座桥,阿敏每日要路过两次。
  有一次,阿敏立在桥头看河边采割茭白的男子。一只水鸟忽然从北岸的水草丛飞速掠起。让阿敏惊异的是她没有看见水鸟在空中的身影,她只看见飞鸟投在河面上的迅疾的影子。
  这件事她一直没有机会讲给张三听。现在想当时的天空堆满灰色积云,云的底层又低,映照进河谷,整个河谷也是灰色的。水鸟大概是灰鹭,自某个角度切入空中,从阿敏站立的方向望过去很有可能完全隐没于灰色背景中。
  人们常说看不见不等于不存在,就是这个道理。
  阿敏问行船上的人:“干吗停在这里?好几天了。”
  船上整理虾笼的女子吃了一惊,继而羞愧身上穿的秋衣秋裤,她拿着筚线躲进桥洞,回答道:“龙虾不卖的,留着自己吃。”
  张三有痛风不能吃龙虾,可是他仍然喜欢买,买了龙虾回来总要说一句:“你喜欢吃的。”
  在张三看来阿敏不仅喜欢吃龙虾,更喜欢吃红烧肉、红烧猪蹄、红烧排骨……但凡阿敏喜欢吃的都是他如今吃不得的。这样的说法带有一定的恨意,阿敏在一旁听了总是笑而不语。
  其实,这些全是张三擅长做的小菜。在他被医生诊断为糖尿病之前,他喜欢做菜。做好一桌菜,他不动筷,酒盅里倒满一杯,招呼阿敏:来,别忙了。先来尝尝这个。张三的嘴唇常年红褐色,有着花瓣一般曲线。他喊阿敏来吃并不看阿敏,他看着桌上一盘盘的菜,舔着柔软的嘴唇:很好吃的,尝尝看。
  仿佛每道菜阿敏不吃个底朝天很对不住他。
  待阿敏吃了几筷子,他才开始吃:吃呀,不吃就浪费了。他花瓣形的嘴唇灵巧地嗑开油亮的虾壳,一嘬一吸,再抿起嘴唇对准酒盅的字画处小呷一口,优雅得好似舞姬舞折扇,与季节无关,只讲求衣褶的角度与美感。
  他的嘴唇嘬起虾壳形态优雅,可是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却是他的手。看见他的手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怜惜。手掌宽宽厚厚,手指短胖,指腹鼓起,两只手不光拇指的指甲是秃的,拿钻钉的右手中指和食指的指甲几乎磨去一半。就是這样一双伤痕累累的小孩手,做出的镯子步摇耳环胸针,如同雕花窗上的缠枝柔蔓,是按照它们的意愿自然生成。被他拿捏过的金属、碎瓷,藤条搭配着流苏与宝石有着同样细润的光泽,钻钉刻出的细纹每一圈都有无可估量的魔力。
  阿敏辨不出自己更爱他的手,还是他这个人。
  只是,做手工与做菜,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张三与桥上抚摸石狮子的林老汉打招呼。林老汉说船停桥下是要清淤泥,总不见得让他们去住宾馆。只有外地人才肯出来做苦生计,不像有些人好吃懒做,挖个淤泥也嫌鄙臭得要死。
  张三点头,放下掩住鼻子的手。阿敏晓得张三只是好奇船上人家怎么过生活,却平白被呛一句。在街坊眼里,所有不能换钱的手艺,哪怕再令人惊叹也类属游手好闲一类。
  过了桥,绕过东面山坡有一家半桥面店。说是半桥,是因为店堂临水,一半的铺面搭建在廊桥上。面店的生意很好,吃面的人泡一壶茶可以从晌午坐到傍晚,而后继续吃宵夜与点心。以前,张三做完手工经常去店里。隔着河水,后山竹林滔滔,既可散眼神又可凉心脾。
  自从老板娘去世后,面店的生意便大不如前。店老板时常坐在竹木台阶上发呆,手下的伙计跑了两个,到大中午汤汁还没熬好。
  阿敏不喜欢张三去面店,张三的酒瘾就是在店里喝成的。没人管束,他和店老板两个人从中午喝到傍晚,长椅上躺一阵,坐起来继续喝。
  可能是龙虾触动了张三,到了路口张三没停留,径直朝北去。阿敏舒了口气,跟在张三后面。她喜欢看他衣裤肥肥大大走路很没有良心的样子,吹吹口哨,惹几个坐在长凳上的姑娘;学一声猫叫,吓得本尊顷刻窜进车底。她不喜欢他停下来钻进车流抱出一只受伤的狗,不喜欢他做出粗鲁的姿态评论路边电视屏里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人,喝了酒他的言语尤其刻薄。
  北面是暨阳菜场。张三直直走过去朝南拐。阿敏跟不上他,喊他,他听不见。他立在柜台前拿了一瓶高粱酒。张三去的那里她不能去,门上贴着钟馗,虽然可能也不会有什么不良,但是从习惯上讲她应该要避开那些东西。
  他跑到安息堂喝得醉醺醺,貌似很快活,抱着她的牌位嘟嘟囔囔,无非是头痛脚痛手痛拿不了刻刀戒不掉酒。他不承认喝酒打过她,打得她披头散发逃到街对过。他絮叨叨她剥虾的样子好可爱,一面说一面抖手演示。
  阿敏立在亭堂外。眼眶空空,即使风穿而过也没多少凉意,可哭泣的感觉仍然能被感知。
  竹林摇曳,后窗依山而立的晚樱比街头的花树要晚开三五日。此刻,也落了。厚厚的花瓣没有随风飞散,半天的光阴依着樱树落出圆的模样,的确很不可思议。
其他文献
陆少贤的祖上是清代道光年间的状元。陆状元曾官至巡查御史。陆状元系著名金石学家,他在任上时,去过陕西、山西、河南等多个地方,收集了几百块铜雀台等秦汉建筑的老砖古砖,运回了老家娄城,而后精选300块品相好的,请制砚师傅琢刻为砖砚,自题书斋为“三百砖砚斋”,这成了他一生最大的财产。陆状元驾鹤西去前有遗训:“子孙毋忘读书,后代务重勤廉!忘此违此,非我陸氏子孙也!”  一晃,两百多年过去了,陆氏子孙成了娄城
期刊
上午工作的间隙,有新闻推送闪进手机,林小爱看到了高云海来京签售的消息。图片上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列长长的读者队伍,高云海端坐在圆桌前,正低头签名,他发间的灰白格外刺眼,背影微微发福,已有了中年之态。  圆桌上的花瓶里插着一束鲜花,花香似乎满溢到屏幕之外,飘到了小爱的面前,小爱莞尔一笑,她的笑脸比花还要美。  昨晚在微信上高云海问小爱要不要来签售现场。小爱说要赶稿子,还是不去了。  下班了,同事们三三
期刊
小草嫩芽轻描淡写地抹在地头路边,炊烟暮霭似有若无飘在山腰房顶。羞红的夕阳已悄悄地躲到西山身后,不倦的小河还在尽情地跳舞唱歌。羊一群,马一帮,初春的黄昏骑在黄牛背上慢悠悠进村了。  “哎,你倒是说去,别老闷着不揭锅呀!”吃罢晚饭,儿子小宇到学校上晚自习去了,陈家媳妇又催开了男人。  “我寻思着说也白说,咱爸那老抠门儿,上回咱们说要买个新暖壶他都拦挡,这要一提买琴……”  “那一个暖壶将就着用也就罢了
期刊
前不久的一天,我在小城早年的朋友大卫·凯波恩从欧洲某国回来,他深深地拥抱我,用胡子扎我毛孔粗大而油腻的脸。大卫·凯波恩,这是他的外国名字,他本姓罗,同我交往的那些年,他写了不少朦胧诗,我一直用力地赞扬他,但我其实基本上没读懂。我有赞美别人的强迫症。  大卫十多年前出国,做服装设计师,发了财后加入他国国籍,我为此鄙视过他。大卫说,他在国外时常感觉内心荒凉,而今准备归国生活了。   我告诉大卫,这些年
期刊
他俩是在最糟糕不堪的境况下相遇的,他和它。  他是英国皇家空军二等兵,参加二战成为俘虏,被囚禁在遥远的苏门答腊岛。  它是血统高贵的指示犬,白色皮毛上带着棕色斑点,出生于上海英租界,曾是英国皇家海军炮艇上备受宠爱的吉祥物。  他和它,在战俘营相遇,他们没有说过“永远在一起”之类的话,却携手度过无数困厄,相伴终老。  他们被赶上日本人的战俘船,在苏门答腊岛沿海缓慢航行,囚室位于海面以下几米。大家挤坐
期刊
刘家屯生产队有两个大人物,一个是队长刘胜天,人头;一个是牛倌儿刘四娃,牲口头。  刘四娃打小与牲口打交道,性子再烈的牲口,也禁不住他的三鞭子,一个个服服帖帖,老把式刘大头也服气。  刘四娃使唤的是一头公牛,全队最烈,刘大头也怵。  这头牛刚从外边弄回来的时候,才四个多月,养在生产队的牲口棚里。刘四娃稀罕,抽空就薅草喂牛,还常常把自己的窝头掰一半儿分给小牛吃。小牛通人性,别人来了,眼皮也不抬,刘四娃
期刊
这个晚上,王桂花的感觉与以往有些不同。  屋子里的一切都还是老样子。搭在椅子上的裙子安静地拖下来,不知在哪里坐到的口香糖印子还粘在上面;剩下的饭菜摆在厨房的操作台上,颜色比吃的时候黯淡了许多;挂钟停着,还停在某人那天离开的时刻,她清楚记得他离开前抬头瞥了一下时间,挂钟就是在那个时候突然停下来的。  王桂花将挂钟拿下来,换上新电池,调好时间,挂钟又开始嘀嗒嘀嗒地向前走。  可是,还是不对呢?王桂花在
期刊
周六上午,吴大志被徐小蝶拽着,去南京路步行街上闲逛。尽管他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但为了家庭和睦及后院的安定,也只能佯装笑脸相陪了。  这娘们逛街,老喜欢东瞧瞧西望望这摸摸那捏捏的,明明看中了这家店里的衣服,又生怕错过下一家店里的物美价廉。这样,两个多钟头转下来,徐小蝶仍是两手空空。吴大志有些急,说小蝶呀,你咋还不出手呢?大不了,我们多买两件就是!徐小蝶就挺着起伏不止的胸脯拿眼瞪他说,你懂啥呀?我这叫享
期刊
在我继承伊甸园酒吧的掌门之位以前,酒娟已经在我们这个圈子里混了很久。正所谓“唯有饮者留其名”,二十出头便成为某著名公司的公关经理,酒娟以酒量不让须眉扬名。  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显示出非凡的酒量。爸爸天生是个嗜酒的人,我初露端倪的好酒量让他喜出望外,“喝得酒将来才有出息,不怕被男人欺负!”  对于酒量惊人的女子,男人们总是蠢蠢欲动,总是想法将之灌醉,以达到某些众所周知的龌龊目的。我的酒吧里就长期盘踞
期刊
王在寻找一位侠客。  王的儿子死于一名刺客之手。王虽然有很多儿子,但殒命的这个是王最喜欢的,也是最有可能继承王位的。王召集所有的禁军,把京城翻了个底朝天,一无所获。王徒然地嚎着,却不知该把怒火发向何处。  谋臣进言道:“刺客行走江湖,飘忽不定。这样大规模的搜索不是办法。”  王说,该当如何?  谋臣说:“臣听说京城隐居着一位侠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大王不如寻访此人,定能了了心事。”  王听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