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至今回想起在延安做讲解员的那段生活,他依然觉得:“吃的是玉米面饸饹,但精神上非常愉快。
王文海开始塑泥像是1980年。尽管他是一名兢兢业业的讲解员,但艺术对他来说并不陌生。西安美术学院的老师和学生经常到纪念馆里画油画、做雕塑,许多有名的大画家也来这里临摹写生。与他们的接触,引发了王文海一直深埋心底的兴趣。在美院老师的鼓励下,他捧起了黄泥,塑造毛主席。也许是因为毛主席的形象看得多了,没有专业基础的他一出手就能抓住特点,一捏一拍就让周围的人感到惊奇:“王文海没学过怎么就能捏得像呢?”人们的夸奖和鼓励让他一发不可收拾,刚开始做半身的,后来做全身的,越塑越多,几年前还办起了家庭泥塑展览,美院的师生,延安的老乡,还有外国友人纷纷前来参观。
在王文海的影响下,沉默寡言的妻子王艳花也开始跟着捏泥人,而且悟性很好。夫妻俩没想着出名,更没想着赚钱。王文海的工资不高,但他对生活的要求也低,只要有面条汤喝、馒头吃就满足了。
王文海成了“泥塑王”,不串门、不打牌,甚至连邻居住的是谁也不清楚,一家人自塑自乐。在王文海的家里除了摆满的泥人,一台电视机是家里唯一一个现代化用品。
王文海有三大理想:修一座130米的毛主席纪念塔;从杨家岭到王家坪的山上塑二万五千个雕像以纪念长征;以山为依托,修一座130米的毛主席像。为此他也跑动了一些地方,但发觉实现起来的确很困难,在他人眼里这是不可思议的。有人嘲笑他:王文海你在替市长、省长考虑问题。他说:“那么将来我就筹些钱在延安打一座土窑洞,把我的泥塑全部放进去,这个是可以实现的。”
到了北京,他惊喜地发现很多人能够理解他,称他为“老师”、“大师”,他感叹到底是北京人的眼界不同,视野开阔,而且“这里的面条、馒头也特好吃”。55岁的他,希望在北京让更多的人看到他的作品,而他也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发挥出自己的艺术天资。
王文海的想法与周围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儿子王长福也常常和他拌嘴,但他不以为然,久而久之,他的痴心感动了儿子。在工作之余,儿子帮他建了一个个人网页。也有人问王文海:如果毛主席在世,你会不会塑泥像?他想了想笑了。
如今,王文海一年中的多半时间在北京,虽然经济上没有回报,但他认为自己开阔了眼界,也能让他的作品毛泽东走向世界。他的作品被法国、美国等国展览,被一些美术馆收藏,这也让世界各国的人了解了毛泽东。不在北京的时候,他就在延安。不管在那里,他做的事情就是单纯的做泥塑毛主席,艺术也飘忽在写实和写意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