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小品中的语用预设研究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喜剧小品是中国大众雅俗共赏的一种文艺形式,而语用预设则是语用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喜剧小品幽默产生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从语用预设的单向性、共知性、隐蔽性等角度分析了喜剧小品中幽默的产生。
  关键词:喜剧小品 语用预设 幽默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喜剧小品是一种以日常生活的琐事为题材,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小故事的文艺形式。喜剧小品从小处着眼,以小的素材渗透社会因素,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再加上演员们滑稽可笑的表演和风趣幽默的语言,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众所周知,小品总是预期达到一种幽默效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幽默已经成为了小品的特质,似乎没有幽默就成就不了小品。
  小品的幽默引起了很多学者们的兴趣,他们对小品的幽默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喜剧小品语言幽默艺术研究》一文中,谢旭慧以大量的实例分析了喜剧小品语言幽默的特点和策略。邓梦兰在《喜剧小品语言世界的“偏离”与幽默》中阐述了喜剧小品幽默风趣的表达效果,产生于对语言世界的语音、语义、语法、语体等各种层级结构中的“偏离”手段。谢旭慧、牟玉华在《构造喜剧小品语言幽默的语音手段》一文中分析了构造喜剧小品语言幽默常见的语音手段。也有学者从会话含义及关联理论等角度解释了小品幽默的产生,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如唐永霞利用关联理论对小品《回家》中的幽默言语进行了阐释;邓梦兰探讨了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的幽默的产生与合作原则的密切关系;杨春玲在其硕士论文《中国电视喜剧小品幽默语篇研究》中使用韩礼德的语境理论来研究幽默话语,并通过对喜剧小品幽默话语的深刻分析,揭示了促成喜剧小品幽默的语境因素。预设其实也是喜剧小品幽默产生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将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来分析小品幽默的产生。
  二 语用预设理论
  预设(presupposition)也叫前提、前设或先设,指预先设定或先决的条件。预设最初是哲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它是由德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和数学家弗雷格在1892年提出的。随着语言学的发展,预设逐渐进入语言学界。最初语言学家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语义关系来研究,随着语用学的兴起又为预设的研究增加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预设成为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预设可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本文主要研究语用预设。
  对于什么是语用预设,归纳起来有三种主要的说法:第一种理解认为语用预设指的是说话人对言语的语境所作的设想。从这种观点出发,每当说话人在一定语境中使用一句话语进行交际时,他对语境总是持有某些设想;第二种理解把语用预设看作是实施一个言语行为所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或是使一句话具有必要的社会合适性所必须满足的条件。Jackendoff认为语用预设是用以表示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共有的句中的知识。简单来说,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何自然,1997)。语用预设具有主观单向性、隐蔽性、可撤销性的特点,在交际过程中又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的特点。
  三 语用预设和喜剧小品中的幽默
  喜剧小品中的幽默和语用预设是分不开的,下文就来分析语用预设的单向性、共知性、可撤销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和喜剧小品中幽默的产生。
  1 预设的单向性与幽默
  语用预设对语境具有敏感性和依赖性,而且同发话者有关,发话者为保证语段信息流的畅通,根据自己对受话者的组织状态作出无需断言的假设,将受话者已经了解或被认为是已知了解的信息处理为预设信息(何玲梅,2004)。语用预设本质上是一个依存于说话人的概念,是说话人的主观假定。关于语用预设的诸多解释都是与说话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语用预设具有单向性。预设的单向性是指预设是由说话人单方面做出的,只相对于说话人而存在。语用预设的单向性决定了说话人的预设并不必然是正确的,往往是说话人单方面认为是共知的信息,而事实上对听话人来说并不存在,只是说话人假定听话人知道的,喜剧小品中有不少幽默对话便是由预设的单向性引发的误解或错位造成的。例如,在小品《送水工》中,有这样的对话:
  范伟:我现在已经读博士后了。
  高秀敏:儿子,你读博士后了?(对赵本山)哎呀,你咋不吱声呢?儿子都读博士后了!
  赵本山:你得往前撵,不能老在后边。
  在这组对话中,范伟和高秀敏认为赵本山知道“博士后是比博士更高级别的学位”,而事实上赵本山并不知道“博士后”的真正含义,所以这种预设是单方面的,只相对于范伟和高秀敏而存在。正是由于预设的单向性,赵本山无法与范伟和高秀敏建立正确的双方共有的语用预设,从而造成了误解,给出“你得往前撵,不能老在后边”这样的回答。弄出了笑话,也产生了幽默。
  2 预设的共知性与幽默
  何兆熊认为,预设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背景知识或说话人假设双方所共知的知识。既然预设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或说话人假设双方所共知的知识,它应该具有“共知性”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胡泽洪,1996)。预设隐含在话语中,交际双方可以凭着共有的知识和背景,成功地获取并理解隐含在话语中的预设,使交际过程顺利进行。预设的共知性可以使语言简洁,因为它是一种语用推理,它被当作说话人和听话人已知的共有知识而不必说出,因此,在交际过程中,为避免罗嗦,相应的多余语言就可以省略掉。也正是因为省略掉了多余的语言,才使得如果交际中有一方忽视预设,说出与预设相矛盾的话语,有可能会闹出笑话,而事实上喜剧小品中有不少幽默就是由于交际者一方有意或无意置预设于不顾而造成的。例如,在小品《保姆与小木匠》中:
  宋丹丹:你瞧人家王教授,多大岁数了,人家上班下班都亲媳妇一口。能不能亲一口?
  黄宏:那我能亲吗?
  宋丹丹:咋不能亲呢?
  黄宏:王教授媳妇我也不认识,人家也不能让我亲吶!
  宋丹丹:啥玩意呀,让你亲我呢!
  很显然,宋丹丹的问话“能不能亲一口?”是问黄宏能不能亲她一下,虽然没有很完整地说“人家上班下班都人家亲媳妇一口。你能不能亲我一口?”但作为一个正常的年轻姑娘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问自己的男朋友“能不能亲别人的媳妇一口”,这是黄宏也知道的常识,是说话人宋丹丹和听话人黄宏已知的共有知识,因此宋丹丹就简略成“能不能亲一口”。但黄宏不想那样做,又怕惹宋丹丹生气,就故意忽略这种共有知识,偷偷更换了预设,“王教授每天上班下班都亲他自己媳妇一口,可我不能去亲王教授的媳妇呐。”这样既巧妙地拒绝了宋丹丹,化解了自己的困境,又制造了一种幽默,让观众哈哈大笑。
  3 预设的可撤销性与幽默
  一个语句中可能会包含能触发预设或标志预设存在的预设触发语,但在具体的语境中,由于某些语言或非语言因素本来应该存在的预设不再存在,这就是预设的可撤销性(王文博,2003)。一句话中虽然存在着能产生预设的前提语,但是由于某种语境的影响,话语原有的预设就会不复存在。导致预设消失的语境因素大致包括两种:一种是语境中的语言因素,即话语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把一句带有前提语的话置于一定的话语环境中,原有的预设就会消失;另一种是非语言因素,即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或设想和某一预设矛盾,这种矛盾也会导致预设的消失。简单地说,语用预设的可撤销性就是指话语原来的预设在更换了的语境中可以被取消。例如:“她从来没有后悔过选择了一个农民丈夫”中预设了“她结婚了”,如果在这句话的基础上再添加一句“事实上,她根本就没有结婚”,就改变了整个语境,原来的预设也就被取消了。例如,在小品《就差钱》中:
  毕福剑:你别说,你也可以,也可以。
  刘小光:主要是气质。
  毕福剑:你这两下子跟谁学的?
  刘小光:跟我爹学的。
  赵本山:他那是祖辈儿传。他爹更厉害。他爹是从房上往下翻。
  毕福剑:哦!
  赵本山:死得老惨了!
  在这个对话中,赵本山说“他爹更厉害。他爹是从房上往下翻。”预设了刘小光的爹是更有功夫的。但后来的一句话“死得老惨了!”就取消了原来的预设,因为如果真的有更大的本领,就不会被摔死,这种结果出乎观众的意料,造成一种幽默的效果。
  应该说利用预设的可撤销性来产生幽默在小品中还是比较多见的。再如,在小品《心病》中:
  高秀敏:大夫,你别管几个病,你要能把他病治好了,我多给你钱。
  赵本山:哎呀妈呀,别提钱,怎么提什么钱,这么俗呐!啊?不给钱就不看病了,这人都咋的了,张嘴钱儿闭嘴钱儿的,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都给谁说的……能给多少钱呐?”
  乍一听,这是一个不贪钱,是把救人治病放在第一位的好医生,但是后面的“能给多少钱”就取消了听话人先前的假设,原来这只是表面现象,说话人只是在唱高调而已,活灵活现地揭示了这个人的本质,幽默也随之产生。
  4 预设的隐蔽性和幽默
  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预设存在于整个交际语境中,是语境的一部分。从交际的角度来说,预设是一种语用推理,是交际双方已具备的共有知识,或至少是听到话语之后能够根据语境推出来的信息,是一种隐含义。人们经常运用这种隐含义或推理来传递和接受信息,并采用各种语用策略对信息进行处理来达到交际的目的。预设的隐蔽性是指语用预设是话语之外隐含的某种信息,是指说话人没有直接明白地说出来,而是将预设信息隐含在话语中,它不属于话语的基本信息,而是附加的信息,是言外之意。这种隐含在话语之外的信息作为交际双方的共同知识,虽没有在话语表层明言,通过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语境加以暗示,是能够推断出来的。
  言语交际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的,但由于交际双方对语境的把握不同而产生认识上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语用预设。喜剧小品中有些幽默正是利用语用预设隐蔽性的特点,对话语的预设信息佯装不知,以达到其特定的目的。来看下面的例子:
  在小品《寶座》中,赵本山在门口遇到正准备开门的黄晓娟。
  黄晓娟:唉!你怎么进来了?
  赵本山:就这么进来了呗!
  黄晓娟:这屋没人。
  赵本山:你不是人吗?
  黄晓娟:找主任先到接待室登记。
  赵本山:我找主任,我也不结婚,登啥记呀?
  “你怎么进来了?”在这个语境中的预设很显然是“你不能进来,为什么进来了?”;“找主任先到接待室登记。”预设为“找主任得到接待室登记、等候”。在这整个对话中,黄晓娟所给出的预设信息都很明白:“主任不在,你不要进来。”根据交际语境,赵本山很容易就推断出她的言外之意。但黄晓娟都没有直接表达出来,只是将预设信息隐含在话语中。特定的语境,赵本山很容易推断出黄晓娟的言外之意,但他故意对这些隐蔽的预设不予理睬,而给出令黄晓娟啼笑皆非的回答。幽默的话语也让观众忍俊不禁。
  四 结语
  喜剧小品是中国大众先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一种文艺形式。语用预设是哲学家、语义学家、语用学家们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喜剧小品幽默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上文以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喜剧小品中的对话为例,从语用预设的单向性、共知性、隐蔽性等角度分析了喜剧小品幽默的产生。尽管这些幽默话语中有许多显然违背了常规,但它却往往可以达到某种特殊的语用效果,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人物形象,营造出幽默的气氛,增强小品的喜剧效果。本文的研究还很浅显,要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语用预设,并用语用预设理论来更好地揭示喜剧小品中幽默效果产生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Jackendoff,R.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M],Mass:The MIT Press,1972.
   [2]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 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
   [4] 何玲梅:《试论预设现象的语用特征》,《求索》,2004年第8期。
   [5] 唐永霞:《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小品〈回家〉的幽默》,《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
   [6] 王文博:《预设的语用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期。
  
   作者简介:王玉晓,女,1978—,河南淇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同时作为电子商务革命的发起者和受益者,IBM 公司在此次论坛上从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规划、商业智能、电子市场解决方案等各个方面诠释了新一代电子商务的观念。新一代电
1996年,学院根据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各级党校和各类干部院校,要把学习微机知识纳入教学培训计划,在各类干部轮(培)训班中增 In 1996,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en
问题一:如果我是第一次接触摩托车,想购买一台骑士车自用,怎样在买方市场环境下,规避经销商设下的种种陷阱,买到自己喜欢并物超所值的坐骑呢?面对品牌、质量、价格、服务等等
我的父母都希望我出生在中国,但在他们访问美国时,我提早出世,由于这个意外,我成为美国公民,这个突来的小插曲影响了我的一生。回到中国以后,由于战乱的关系,我在12岁以前没
岩土体是组成地壳表层的一种地质体,是地质灾害的重要载体和物质基础。本文采用活动论和系统论的观点,以构造为主线,首次提出贵州构造—岩土体分区方案,将贵州划分为赤水、武
有人说,87版电视剧《红楼梦》成就了一部经典。那是因为制作方没有浮躁的追逐,有的是五年如一日的打磨,再加上那个年代演员特有的纯真和歌曲作家王立平全身心的投入,才造就了
5月12日上午,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报告指出,2010年中央政府出台了4个与语言文字事业有关的重要文件和规章,语言文字工作亮点突出,微博、新词
期刊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开门办学的过程中,我们激光专业75届毕业班的部分工农兵学员、教师与上海玻璃器皿一厂的工人同志协作,研制成了利用中等功率连续CO
5月20日到6月21日的全球电影市场,仍然是好莱坞续集电影予取予求的提款机。《终结者2018》虽然在北美颇受冷落,却可以在国际市场以前三部的名头呼风唤雨,上映五周后,影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