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水浒英雄,就读懂了人生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haiku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看武松,莫生傲气
   武松是金圣叹眼中的“完美人物”,他豪气干云,傲气十足。然而,年轻时的武松,就是因为傲气太盛,没少吃苦。
   武松在清河县酒醉伤人后,为躲避官司,无奈来到柴进府上避难。但就算是寄人篱下,他依旧没有收敛自己的傲气。
   但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关于“武松打虎”,那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当时武松在读了印信榜文、知道景阳冈上有老虎后,本来是想转身回到酒店的。不过他转念一想:“我回去时,须叫别人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所以武松才硬着头皮上了景阳冈。
   功还是要依靠百炼成钢的坚持。
   只有收起你的傲气,拿出你的勇气,坚持你的志气,才能够乘风破浪,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缓缓靠近。
  
   中年看林冲,能忍则忍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不断接受现实洗礼的过程,英雄好汉也不例外。林冲便是如此。
   年少时读《水浒传》,总觉得林冲是一个名不副实的人。
   他有英雄之名,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英雄之志,即便走投无路之时,仍说出了“他日若得志,威镇泰山东”的豪言壮语。
   但他没有英雄之实。面对高衙内对妻子的欺辱,他本准备举起拳头打过去,但一看是上司的儿子,便“先自手软了”。不但自己不敢打,甚至还阻拦鲁智深教训高衙内,他给出的理由是:“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次。”
   林冲之所以这样“胆小”,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一旦忍不住下手,就会惹恼上司,轻则丢掉工作,重则性命不保,更会连累了妻子。
   但逆来顺受并不能使林冲摆脱困境,陆谦和高衙内的步步进逼、层层设计,终究把他逼向了万丈深渊。
   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遇险野猪林……林冲走的每一步,都是身不由己,一忍再忍。
   说到底,林冲跟我们是一类人。同样面对着生活的压力,都在负重前行。年少不懂林教头,读懂已是中年人。
   人到中年,即使再有傲气,也要学会掩藏自己的锋芒。
   有一次,武松喝醉了酒,见庄客们对自己爱答不理,便心生怒气,甚至准备大打出手。
   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可武松不以为然,不懂得“适当低头”的道理,以至于“满庄的庄客,都不待见武松,众人都去柴进面前,说他的不是”。这样看来,武松虽然暂时赚足了面子,但实际上得罪了不少人。
   或许有人会认为,武松狂傲那是因为他有狂傲的资本,毕竟人家天生神武,能徒手打虎。好在他本领高强,运气也不错,不然景阳冈的老虎可就多了一份送上門的外卖。
   年轻时,武松因为不知收敛“傲气”,吃了不少苦头。后来,年纪渐长,他渐渐懂得沉稳收敛,直到最后放下一切,远离红尘,安安稳稳地度过余生,成了梁山众好汉中少有的“长寿之人”。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言:“少年得志,成功者少。”
   对于初出茅庐的少年来说,你可以有锐气,但不要有傲气;你可以干劲十足,但不要眼高于顶。
   要知道,人生在世,一夜成名者不过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的成中年人活得没有元气,看上去很胆小,但他们的胆小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
   他们甘愿用尽余生一切的隐忍和无奈,只为换取现世的一点安稳,让自己爱的人活得幸福快乐。
  
   老年看鲁达,淡然豁达
   有人说,《水浒传》这本书是鲁智深三拳打开的,又是他一禅杖合上的。
   鲁智深本是个前程远大的朝廷军官,却因一次仗义相助,三拳打死镇关西,葬送了自己的远大前程,只好到五台山出家做了和尚。虽然这与鲁智深的性格相悖,但他还是接受了“和尚”这个身份。
   后来,鲁智深随宋江南征方腊时,一禅杖打翻方腊、将其活捉,但他的心中并没有丝毫的喜悦。
   面对朝廷的封赏,宋江的极力邀请,鲁智深只是淡淡说道:“我已心灰意懒,不想当官了,只希望找一个净土,安身立命罢了。”
   宋江不甘心,继续劝道:“如果你想当和尚,那就去京城,当一个名山大寺的和尚首脑也足以光宗耀祖。”
   鲁智深淡淡说道:“我什么都不要,这些没什么用,死后能有个全尸,对于我来说就算好了。”
   鲁智深看过生死,看过权名,早就剥离了执念与樊笼,他现在想要的不过是心中的一片宁和罢了。幸闻潮声,豁然坐化,鲁智深轰轰烈烈的一生,就这样平淡收场了。
   纵观《水浒传》,如此豁达者,仅鲁智深一人而已。
   每个人都无法选择来到世上的方式,却可以选择怎样离开。即便终己一生都未必有“空飞白玉,地作黄金”的功德,但心有“扯断玉锁”的豁达,也不失为一种老来福报。
   学会豁达淡然,人生自在无碍。
   有人说,读懂了水浒英雄,就读懂了人生。《水浒传》中每一位英雄的身上,都有我们的影子。
   人在少年,当不骄不躁,低调谨慎做事;人在中年,当负重前行,笑对坎坷风雨;人在老年,当淡然知命,豁达以对余生。
   余华在《活着》中写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人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种从稚嫩到成熟再到豁达的成长过程。
   不管是在哪个阶段,只要有成长的意愿,并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就能活出真实的自我。
   人生不易,来日且长。
其他文献
这次疫情,大家知道了好多个名字,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其中,张文宏医生可以说让媒体人十分头疼,因为他从不按套路出牌,是名副其实的鸡汤杀手。   张文宏医生“绝情”而清醒。对记者“绝情”,对自己清醒。他知道,治病救人是工作,养家糊口是生活,只是因为这次疫情,正巧是他的专业,才将他推到了大众面前。   1   张文宏“一战成名”,其实很简单:他从不按套路出牌。   当媒体上满屏歌颂医护流产
“在别人疯狂地往前跑的时候,我因为莫名其妙的病停下来,看着身边人一个一个跑过去,‘唰’地一下不见了,我却只能反反复复地在充满消毒水味道的医院走廊里等待着。”   2014年,刚患上抑郁症一年多的小许开始在网络上连载小说,讲述自己的“抗郁”经历。   一   小许原本在一所重点大学念研究生,研二结束后的暑假,她拿到一笔交换生奖学金,远赴比利时求学。   抵欧后的第二个月,小许意识到自己出了问
据新华社6月28日报道,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调整预备役部队领导体制的决定》,明确自2020年7月1日零时起,预备役部队全面纳入军队领导指挥体系,由现行军地双重领导调整为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   预备役部队领导体制改革,是2015年以来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最新进展,也是继武警部队改革之后继续推进跨军地改革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把军是军、警是警、民是民的原则落到实处。   这也意味着,党对人
马铃薯太委屈了:世人都是势利眼,只看见马铃薯开花,没有在花上结果时,就骂骂咧咧,扬言要铲除马铃薯,准备用来改种玉米。  其实,这些人哪里知道,马铃薯的花开在树上,果实块茎可是结在土里,根本看不到的,除非把马铃薯连根拔起。  委屈歸委屈,马铃薯还是想把真相告诉世人,于是就暗暗地挪动自己的根部,让根部的块茎露出来,以此证明自己是结了果实的。  块茎倒是露出来了,马铃薯却觉得自己有点站立不稳了。毕竟,根
翟天临事件起因于他在一次直播中反问网友“知网是什么”。平时的人设是学霸的翟天临去年刚刚拿到博士学位,近日又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博士后录取通知,却连最基本的学术数据库都不知道?这引起了网友的怀疑。虽然翟的公关团队后来辩称“知网是什么”只是开玩笑,但随着网友的深挖,不仅翟的学霸人设轰然倒塌,授予他学位的北京电影学院也受到质疑。翟天临是否有资格获得博士学位,其学位的获得是否正当,人们期待北京电影学院的调查结
春节拜年的由来   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来,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      拜年习俗   拜年
俗话说“人老眼花”。此话不假,人到了中老年容易出现眼花。得了老花眼,选择一副合适的老花眼镜是必不可少的。其实,戴老花镜也大有学问,否则戴了不合适的眼镜,不仅眼花状况得不到缓解,还会适得其反掩盖一些眼病。那么,佩戴老花镜有哪些误区呢?      图便宜随便买一副   很多中老年人因为图便宜,而在街上随意购买老花镜。然而,过于便宜的镜片有可能是工业玻璃,而非光学镜片,杂质多、不清晰,这些镜片无法
没想到,5G网络还未来临,4G就先闹得沸沸扬扬。要让民众信服4G没有降速,只靠工信部一纸通告和电信运营商的回应和“自查”,恐怕难以服众。要回应公众的疑问,运营商应该欢迎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调查。   2019年8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工信部之前从来没有、以后也不会要求电信运营商限制4G网络速度。另据媒体报道,工信部23日约谈了三大运营商,要求运营商企业进行自查,有无下过这
“总裁,法务部已经请求查封资产,热搜晾了一天了。”   “(她)认错了吗?”   “认错了,她说我们认错人了,已经帮忙报警了。”   腾讯和老干妈这一场2020年中大瓜发展到第二天,不但没有收到预想效果,反而乌龙百出成为坊间的“笑果”。   7月1日,“逗鹅冤”一词横空出世,刷屏网络。看起来完全没有关联的老干妈和腾讯也成了“热门CP”,被称之为“妈化腾CP”。   腾讯:那年杏花微雨,这
44年前的春天,鲍勃·伍德沃德的第一本书《总统的人马》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一名。那时候,他是《华盛顿邮报》记者,因揭露“水门事件”成名。此后不久,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辞职。  2018年秋,《华盛顿邮报》副主编伍德沃德的第十九本书《恐惧:特朗普在白宫》出版,立刻登上亚马逊畅销书榜首,一个星期内卖了110万本,出版商已进行第十次印刷。伍德沃德说,这本书是“关于特朗普如何在国家安全和经济问题上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