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无机化学中“分子结构和分子间力”的教学思考与探索

来源 :化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anxiao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结构和分子间力”在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化学教学内容要少而精,以强化专业的应用特色建设.对工科学生历年来对于共价键理论、分子间力和离子极化中易错或不易理解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旨在帮助学习者在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切换,并学会预测或解释物质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同时落实化学核心素质及德育素质的培养.
其他文献
“双一流”目标对我国高校课程建设和培养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案例有利于提高我国高校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以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化学实验课程为例,系统地比较了中英本科生化学实验在课程结构、内容设置、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同时结合我国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利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进行“大学化学”慕课的第二次录制.在本次课程的建设中,总结第一次录制时遇到的线上教学难题,提出“私人定制,以学为本,冲击高阶,求实创新”的新目标,开展分层递进等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可以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大幅提高学习效率,克服线上教学学生基础差距大、教学效果反馈不及时等难题;同时兼具科普和思政教育效果.
以“白砂糖的梦想之路”为项目学习主题,呈现了初中化学“溶液”的项目教学案例.基于棒棒糖的制作过程开发了系列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发展核心素养和构建灵活的知识基础.
在全国高职院校扩大招生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扩招生表现出与统招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基础,根据扩招生的学情特点和课程标准,对已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食品化学课程,从课时设置、课前、课中、课后等几个方面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利用线上学习成绩、线下课堂成绩、期末成绩等多维度评价理论课学习效果.结合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评价,表明扩招生的学习自律性和主动性有明显提高,考试不及格率下降,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认同度也较高.通过教学重构力图达到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培养标准不降低的目的 ,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
为了达成工程认证教育的培养要求,设计了“淀粉基高吸水树脂微波合成及其性能”综合实验.实验包括淀粉基高吸水树脂的微波辅助合成、结构表征及产品性能测定等内容;要求学生查阅文献,了解各种制备工艺并设计实验方案,掌握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与X射线衍射等表征技术及树脂溶胀性能测定技术,分析实验数据.另外,设计了融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的考核体系,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等环节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该实验教学方案不仅提高教学质量,还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应用实践能力.
采用家用超声波眼镜清洗机辅助提取菠菜色素,考察了菠菜自身水分、不同提取部位、不同提取溶剂以及不同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对提取物粉笔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干燥菠菜叶、丙酮提取、V石油醚∶ V乙酸乙酯 = 17 ∶ 2展开时,粉笔分离后呈现出5条清晰的分离色带.改进后实验效果更好,植物成分提取和色谱分离的教学功能更有利于实现.
一本好的有机化学教材应该对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有很好的辅助和引导作用.如何使学生从浩如烟海的内容中发现重点、难点,并做到有效掌握和融会贯通,是教材编写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笔者将教学经验融入到有机化学教材改革实践,在新版教材中加入了原创的“学习提示”板块,用简练、更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一些重要、较难理解的或是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辅助讲解、串联总结.笔者认为该板块可以起到协助学生理解知识难点、厘清易混淆概念、将关联知识融会贯通以及激发学生科研兴趣等作用.本文用一些实例对这一模块的编写构思、内容和预期成效进行了介绍
以有机化学课程在线教学开展情况为背景,通过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分析了在线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将笔者所在课程组开展在线教学以来在教学内容重构、教学环节设计、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的探索与尝试进行了总结与分享.
依托校内无机化学在线课程,将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元素化学知识的学习,设计了“MOOC+案例精讲+QQ群辅助”的教学策略.实践过程中,借助MOOC自主学习低阶的知识点,采用专题直播、分组活动、PBL教学法开展高阶知识点的学习,QQ群辅助进行实时答疑.学习通平台串联起了教室端、移动端和管理端,师生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有助于实现愉快、高效的智慧“教与学”.调查显示,基于“一平三端”的混合教学形式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
对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配制实验中不同基准物质的标定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合试剂用量、反应时间、显著性检验等分析说明不同基准物质所产生的结果:重铬酸钾、碘酸钾、溴酸钾均可实现对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其中溴酸钾作为标定的基准物质时,试剂用量少,反应时间短,实验费用低且终点易于观察.双侧t检验符合统计学要求,更适用于硫代硫酸钠溶液标定,有望引入学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