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回归生活的四点思考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bgm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是数学学科的本质属性。数学的背后是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所以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揭示数学中的生活,再现生活中的数学。
  案例一:《生活中的傻子》
  例题: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油桶,长6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解法1:5×6+6×4×2+5×4×2=118(平方分米)
  解法2:5×6×2+6×4×2+5×4=128(平方分米)
  解法3:5×6×2+6×4+5×4×2=124(平方分米)
  师问:做的是同样大小的油桶,所用的材料的数量为什么不同呢?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呢?一阵沉默之后……
  生1:“其实,这三种算法都没有改变这个油桶的大小,三种算法都对。”
  生2:“我认为三种算法就是油桶摆放的三种方法,横放、竖放、侧面放,都不影响它的大小,也没什么错误。”
  生3:“三种算法中用铁皮最少的是解法一,我认为第一种解法正确。问题中的‘至少’就是说明这个这层意思的。”
  生4:“生活中哪有这样的傻子!当然用的原料越少,赚的利润就越多,节省的铁皮还可以做其他的小物件。”
  思考:例题的背后就是和我们密切相关的的生活。以往学生们认为数学学习就是解答别人编好的题,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很少思考数学中的生活问题,不能用数学的思维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能体会出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数学变成了由枯燥的符号堆砌成的演练。因此时刻关注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将数学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建立大数学观、大课堂观,让数学知识伴随着学生成长,这才是有价值的数学。
  案例二:《我们生活在数学中》
  上完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后,我设计了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的环节,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生1:“我的手表正指向9点09分。”
  生2:“我们家卖的牛肉面每碗1元8角钱。”
  生3立刻反驳:“1元8角是小数,不能说成整除。”
  生2:“不,我是以角为单位说的。”
  生4拿出一袋酸奶说:“这袋酸奶重225克。”
  生5从笔盒里拿出一把尺子说:“这一把尺子长12厘米。”
  生6:“本人体重57千克,身高141厘米,腰围24分米。”
  生7若有所思地说:“原来我们都生活在数学中。”
  思考:用数学是一种实践性探究活动,用是一种提升和完善,数学来源于丰富、有趣、现实的生活,是日常生活的体现和概括,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课堂上的学会并不意味着实际问题的解决,只有将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的时候,它的生命力和价值才真正得以彰显。因此,课堂教学不能远离学生,更不能远离生活,要让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现象,在熟悉的生活中体验数学,由学数学到用数学、做数学发展,由学科数学向生活数学发展。
  案例三:《投中了0.8个篮球》
  一道求平均数的例题结果是“平均每人投中了0.8个篮球。”答案一出,学生当即质疑:
  生1:“啊,怎么可能呢?0.8个篮球是怎么投进的?”下面的回答就围绕0.8个篮球展开了。
  生2:“因为那个人投篮技术漂亮,加了0.8个。”
  生3:“篮球投出去以后越飞越远,由开始的1个变成了0.8个。”
  生4:“木匠做篮板时留在板上的钉子,“嘭”的一声扎破了篮球,气冒了出来,篮球变小成了0.8个。”
  生5:“篮球投进去一大半,又让球网给弹出来了,裁判只算了0.8个。”
  思考:开放的课堂,开放的结论,教师应巧妙地在课堂上引导结论的出现,给更多的孩子提供思考空间,这是一种灵活的教学方式,相信学生会带着自己的思考和个人的理解走下课堂,走进生活。当学习从课堂延伸到生活的时候,就建立了大课堂。其实学生所有的回答,都是学生凭着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想象做出的对0.8个篮球的理解、猜测和判断,这些答案都不无道理,而问题就出在了对平均数理解上的偏差。“平均投进0.8个”是小组成员投篮数据的一个标志值,有的投进得多,有的投进得少,而不是每人投进了0.8个。
  案例四:《人耳朵是平均分的》
  一位教师在教《除法的初步认识》时,通过创设很多生活情景,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课的结尾,教师要求学生一一列出生活中出现的“平均分”现象,学生纷纷列举了:每个教室的灯管都是11盏,每个教室分了一把拖把,最有趣的是一位学生说“人的耳朵也是平均分的”,紧接着又有一位学生说“眼睛也是平均分的”……
  在评课活动中,老师们都对此说法提出了异议,认为耳朵、眼睛是人体的器官,那是固有的,而不是分得的,不能说是平均分。从一个小学生的角度来看,“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根据“平均分”的意义只要分得的结果一样多就是平均分,按照孩子的理解,每个人都是两只耳朵,一样多那就应该是平均分。至于是谁分的,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问题的关键是分的结果。
  思考:智力是多元的、思考是多维的、方法是多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应轻易因答案的错误而否定一个方法,而应肯定方法,寻找不足,最终得出正确答案,这是对学生思维的保护,是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设计得到的不应是一个个句号,而是由一个个句号联结起来的学习活动。方法的获得、态度的确立,必将为学生探究新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洮县南街小学)
其他文献
幼儿学习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为直观——操作性,指导——模仿性,活动——游戏性等特点,这使幼儿学习活动表现出许多独特的方面。  现象一:“出声思考”之“出声数数”  经过婴幼儿时期的主动探索过程,幼儿开始区分出来“我的”与“其他的”的主体与客体的依存关系,这使幼儿创造性地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思考成为可能。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观察幼儿认知活动时,把幼儿“嘴部的一动一动”理解为幼儿的“出声思考”。课堂上的
期刊
现代篮球运动战术的实施,是依靠技术的全面准确,而技术的提高则仰仗着战术的合理和巧妙。树立现代篮球战术观,把握现代篮球运动的特征及其功能的作用,进一步全面、系统地研究和发展篮球战术,对促进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移动进攻法是运动员遵循有目的、有配合的人球连续移动与转移,灵活运用各种基础配合的进攻战术。在运用时,一般是依据队员的特长及某种战术基础配合为主串联,同时运用各种技术与战术配
期刊
人类社会的德育现象是伴随教育现象而共同发生的。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决定了德育不可遏制的社会化趋势,决定了现代德育概念更具丰富和深刻的内涵。学校德育工作的社会化,是指在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前提下,注重沟通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协调社区的各种教育力量,优化社区德育环境,把德育工作涉及的三大要素(教育者、教育内容和形式、教育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注重三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各要素内部的结构
期刊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周围环境、接触对象等因素影响,常常会产生一些不良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自私。现代家庭中,一名孩子身边至少围着六七位长辈照顾他的生活学习,这种“长多幼少”的家庭结构,若家长的教育方式稍有偏差,会导致孩子形成以我为主、唯我独尊的心理,极易产生自私行为。因此,家长平时应多带孩子到小朋友当中去,多让孩子与人交往,培养孩子在交往中学会宽容,体会小朋友之间互帮互助带来的快乐。  说
期刊
我在讲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第一册中《实验五探索淀粉酶对淀粉  和蔗糖的作用》这一课时注重了学生  的知识形成过程,从不同角度启迪学生的思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其具体做法如下:  先提出问题:现提供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蔗糖酶溶液及若干试剂来验证酶的专一性,该怎样设计实验步骤?学生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好几种设计方案。我选取了最典型的一种方案说明:对于一种酶(如淀粉酶)而言,
期刊
阅读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之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阅读技能分别作出了描述,应当指出的是除了起始阶段关于阅读描述中有“能看图识字”和“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规则读出简单的单词”之外,八年级以上学生的阅读描述均把大于句子单位的,能表达完整意义的语篇作为阅读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师在阅读技能的教学中应当紧紧把握住培养语篇能力这一点。  第一,在阅读能力的培养
期刊
在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来挖掘和开发课程资源已成为必然趋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以此来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充分地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丰富课堂内容,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高尚情操。在这里,我给诸位语文同仁带来一“招”,那就是在语文课堂里增添
期刊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提高全民素质从儿童抓起”,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要共同为所有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现代化的城市里,住房内部空间不够宽敞,户外活动空间更加有限,又缺少玩耍伙伴,孩子除了幼儿园之外,往往是在看电视中消磨时光。怎样利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为孩子创造一定的游戏条件,使他们由被动地接收信息变为主动地吸收、加工、输出信息,从而获得身心
期刊
一、背景综述    20世纪70年代以前,全世界的教育理论家基本上都把精力集中在研究老师应该如何“教”的问题上,认为学生成绩的高低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方法。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认识到,学生如何“学”也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教学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学生的学习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的效率。因此,研究的重心开始转向学习策略和策略培训。中国的学习策略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虽然取得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就应该积极转变教育思想,建立新型的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一、课堂教学导入形式要灵活多样    新课伊始的几分钟属于热身和导入环节,也是经常容易被授课教师忽视的地方。事实上,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