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观音山》两部作品同创作于经济危机之下,都反映出了危机之下人们精神的不安与躁动。本文从分析两部作品的时代背景入手,试图透析两部作品中主人公的迷惘和彷徨,并进一步探讨迷惘面前人们展现出的态度。
关键词:《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观音山》 危机 迷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背景介绍
文艺作品总是跟它的时代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作品产生于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它带着强烈的时代烙印。朱立元指出:“历史是一个延伸的文本,文本是一段压缩的历史”(2005:396)。要深切领会一部文艺作品,必须先了解它的时代背景。
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创作于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时期。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自由主义迅速发展,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日益变大。一度出现的繁荣局面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社会的巨大经济危机、满目疮痍的萧条景象。产品大量积压、企业大面积倒闭、失业人口大幅度增加,整个社会处于一片混沌状态。这一时期的年轻人对社会很失望,抱有强烈的悲观情绪,被称为“迷惘的一代”。海明威就是这“迷惘一代”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深刻折射出了这一时期的人们的心态。
2008年的另一场经济危机再次给美国造成了重大打击。美国股市急剧下跌,金融机构大规模破产。由于金融国际化的不断加强,美国把大量的房地产抵押债券出售给了其他国家,故而造成了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强烈冲击。中国作为一个开放型的国家,自然难以逃脱这次危机的影响。《观音山》便诞生于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李玉与方励共同创作的《观音山》于2010年问世,深刻反映了这一时期各不同年龄段人们的精神状态。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观音山》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同创作于经济危机之下。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是精神的不安与躁动。反映在文艺层面,这两部作品很好地呈现出了危机之下人们的迷惘与彷徨。
二 作品中主人公的迷惘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海明威,其作品受到了存在主义的深刻影响,反映的大多是他们自身一代的迷惘。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马丁·海德格尔曾指出,“存在”所面临的状态就是厌烦、恐惧和死亡。这在海明威的作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它所呈现的主题是悲观的、虚无的和宿命的,体现的人们的情绪是惊慌的、忧虑的和困惑的。《观音山》体现的则是当今所谓“迷惘一代”的心态。林峰在他的《迷惘的一代》中指出,当今社会结构早衰,“阶层对立严重,上升空间板结”,人们“被经济大势和社会浪潮裹挟”,“命运高低起伏,逐浪而高,随潮而低”(林峰,2011:41)。故而,这一时期的作品也反映出人们的一种消极心态。《观音山》与《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共同之处在于:两部作品折射出的老、青等不同群体的迷惘,都分别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
存在主义认为:“人是身不由己地被‘抛入’到这个孤独悲寂的世界上。一个人在客观世界中生存的最基本的方式是‘焦虑’,……而所有的‘焦虑’都是通过恐惧、痛苦和厌恶等表现出来”(李晓珍,2003:25)。《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描写的老人显现出了对“夜”的惧怕,而《观音山》中的常月琴则谈“儿”色变。“夜”在海明威的作品中象征着社会的“黑暗”,“儿子”则是常月琴永远的痛。老人“聋”体现了他对社会的厌恶,表现了他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消极态度。老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至亲的人,他一个人痛苦地活着。他感觉到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一切不过都是虚无,而这个虚无的世界对他来说又是神秘的、不可理解的。《观音山》中的常月琴也一样因为孤独的命运变得迷惘。常月琴没有了丈夫,又中年丧子,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世界上只剩下她孤身一人。她开始怀疑人生,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好像突然间迷失了自我。海明威笔下的老人跟李玉和方励刻画的常月琴都很有钱,但“钱”减轻不了他们任何痛苦。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刻画的年轻人对物质等的追求跟《观音山》中的青年群体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海明威笔下的年轻侍者对“爱”的追求跟《观音山》中的南风有着很大的共同点。年轻侍者每天都希望能早点下班,回家跟妻子团聚;而南风也一直在追寻属于自己的真爱。然而由于工作或认识的原因,他们的这点愿望或是追求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定的阻力,因而也使他们无形中感到了困惑。另外,《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年轻侍者表现出了对金钱的崇拜。他不明白老人无望的原因,认为老人有了钱就拥有了一切,完全没有痛苦的理由。这跟李玉、方励笔下的丁波很相像。丁波受到他心目中的失败形象——父亲的影响,产生了这样的观念:人只有在拥有了一定物质基础比如金钱之后,才能拥有真正的爱情。然而现实中,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他们的这种物质愿望是很难实现的。年轻侍者和丁波的工作赋予他们的工资收入都很微薄,让他们感觉到前途的迷茫。
三 应对迷惘的态度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观音山》两部作品表现出的主人公的迷惘是相似的,但在刻画主人公应对迷惘的态度方面却大相径庭。《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没有一个明确的结尾,它在时间零处戛然而止。作品没有在最后明确告诉我们主人公是如何应对迷惘的,我们只能从作品的字里行间细细地品味。《观音山》则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意象——观音庙。观音庙被毁象征着危机来临之时,人们精神的崩溃。作品后来的捐钱建庙、为菩萨重塑金身则是重塑希望的象征。相对《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而言,《观音山》的结尾是比较明确和积极的。具体到主人公,《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观音山》呈现给我们的老、青两代人应对迷惘的态度有着很大的差异。
1 老年人应对迷惘的态度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选择了一个夜色笼罩的咖啡馆作为主人公寻求希望的地方。在深沉的夜中,亮灯的咖啡馆是唯一明亮的地方。这亮灯的寸地在海明威的作品中象征着人们片刻躲避危机波及的地方。对亮灯的追寻体现了老人生存的勇气。他曾自杀过,但不管怎样,他最终还是活下来了,并且没有再度选择死亡。我们都知道,自杀未遂者通常分为两类:一类“会重拾勇气,学会享受人生;另一类人则会展开另一次的自杀行动”(王乐,2010:59)。显然老人应该属于第一类。正是这份勇气维持了他残存的生命,并保持了他生活的尊严,让他在迷惘之时能够勇敢地活下来。《观音山》中的常月琴则属于第二类。她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任何心灵慰藉,家庭的离散让她再度失去了生存的勇气,最终再次选择自杀。在她看来,家庭的温暖是最重要的。儿子车祸遇难的一幕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挥之不去。想起儿子,她就会痛不欲生地哭泣。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迷惘面前的失落,同时又看到了她对儿子爱的执着。 中年侍者跟老人可以归为一类人,只是他们阅历不同因而遭受社会打击的程度也不同。中年侍者还有能力理解和同情别人,有精力思索人生、挖掘别人的内心世界。他对老人充满了同情,他愿意牺牲一点自己的时间来为老人提供一个明亮的场所。同时,中年侍者认识到自己“除了工作什么都缺”,他缺乏对生活的信心,因而,迷惘面前显得比较无力。他经常经受失眠的折磨,但却想不出任何解脱的办法。《观音山》中的常月琴不像中年侍者那么了解内心世界,但她在应对迷惘方面却显得相对比较积极。她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去尝试、主动去融入生活:她学着跟年轻人一起蹦迪、一起开车去兜风,试图以此来改变自己。她善于在生活中不断地寻找答案。对于人生的困惑,海明威笔下的中年侍者自始至终没有思考明白,但《观音山》中的常月琴有幸在观音山上经大师指点找到了答案,明白了什么是“无生无死”,并且勇敢地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2 青年一代应对迷惘的态度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年轻侍者想方设法赶走老人的自私表现是受到作者批判的,但年轻侍者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对未来和生活充满了热情和自信。作品中的中年侍者玩笑似地暗示这位年轻人回家后遭遇的可能是妻子的不忠。对此,年轻侍者表现出的是百倍的信心和无所畏惧。他的青春和健康赋予了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但也或许正是这种人生态度让他始终也没能明白老人酗酒的行为和中年侍者迟迟不愿回家的原因。在年轻侍者身上,我们能找到《观音山》中那些年轻人的激情,但是《观音山》中的年轻人却不如年轻侍者乐观,他们似乎整日挣扎于苦痛当中:南风整天跟自己心爱的人待在一起,却得不到对方的心;丁波因为高考落榜和工资微薄而感到前途的暗淡;就连酱油级人物肥皂都苦于对孤独的畏惧。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年轻人是缺少关照、没有出路的一代。李玉在渲染他们苦痛与困惑的同时,也给了他们解脱的途径。丁波与南风在一次倾心的交流当中,两人爱的碰撞终于产生了火花。李玉借此向我们传达的似乎是:危机的社会中,只有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沟通才能打开心结,真正从自己的困惑中走出来。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观音山》两部作品都创作于经济危机之下,反映出的人们的迷惘是相似的,但为什么在安排主人公应对迷惘的态度方面有如此的差异呢?这可能跟作者当时的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受到时代局限的海明威本身自己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会有这么多的困惑,又如何来解决这些困惑呢?他也只能通过作品来倾诉自己的不满,以此来发泄自己对危机的厌恶情绪。菲利普·扬曾指出,社会给海明威造成的“创伤引起的情绪,非他理性所能控制。海明威晚年反复地、着了魔似地搜索这类似的经验,来驱除那种精神创伤”。在办不到的时候,“他就不断地通过创作和思考来再现这个事件,为的是控制它所激起的忧虑”。《观音山》的出现比《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晚了近一个世纪,而且期间又经历过数次经济危机。或许经过历时近一个世纪的思考使得人们对危机下的迷惘又有了新的感悟,亦或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期待,期待着能有朝一日彻底摆脱危机的困扰,远离迷惘的阴影。不管怎样,人们似乎已经感觉到了爱的力量。“唯有爱,它融化冰霜、驱散阴霾、温暖彼此,照亮未来”(李玉,2011:99)。是爱把我们从一次次的自然灾害中解救出来;是爱帮我们抚平一次次战争的伤口;是爱使许多地区的人们彻底摆脱贫困;是爱让众多失学的儿童重返教室;是爱让世界上那么多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重铸了生存的希望……想必也只有爱才能让我们彻底从危机的迷惘中走出来。
四 结语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观音山》给我们的思考是深刻的。两部作品都试图表达经济危机下人们的彷徨,并且都刻画出了颇具代表性人群的迷惘。老年人迷惘于人存在的意义、迷惘于无法从现实中解脱,青年人为物质存在而迷惘。但两部作品在描写人们面对迷惘的态度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只陈述了主人公的迷惘,但没有最终给出解决迷惘的办法,而《观音山》相比之下则具有它的积极性。它认识到了爱的力量,认为只有爱才能解决这一切。故事的主题在最后得到了升华:爱情的力量使男女主人公走到了一起,亲情的力量让常月琴鼓足勇气与家人九泉之下团聚。这个主题是令我们深思的。我们世间需要爱,只要有了爱,再大的困难也能渡过。在爱面前,危机算不了什么。只有爱,才是人们走出迷惘的钥匙。
参考文献:
[1] 曹庸译:《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名作欣赏》,2011年第25期。
[2] 李晓珍:《存在·虚无·探求——再读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3] 李玉:《通过电影寻找自由》,《东方电影》,2011年第3期。
[4] 林峰:《迷惘的一代》,《新经济》,2011年第1期。
[5] 王乐:《在虚空中寻找人生的落脚点》,《文学教育》,2010年第3期。
[6]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扈彩霞,女,1979—,山东东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
关键词:《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观音山》 危机 迷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背景介绍
文艺作品总是跟它的时代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作品产生于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它带着强烈的时代烙印。朱立元指出:“历史是一个延伸的文本,文本是一段压缩的历史”(2005:396)。要深切领会一部文艺作品,必须先了解它的时代背景。
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创作于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时期。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自由主义迅速发展,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日益变大。一度出现的繁荣局面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社会的巨大经济危机、满目疮痍的萧条景象。产品大量积压、企业大面积倒闭、失业人口大幅度增加,整个社会处于一片混沌状态。这一时期的年轻人对社会很失望,抱有强烈的悲观情绪,被称为“迷惘的一代”。海明威就是这“迷惘一代”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深刻折射出了这一时期的人们的心态。
2008年的另一场经济危机再次给美国造成了重大打击。美国股市急剧下跌,金融机构大规模破产。由于金融国际化的不断加强,美国把大量的房地产抵押债券出售给了其他国家,故而造成了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强烈冲击。中国作为一个开放型的国家,自然难以逃脱这次危机的影响。《观音山》便诞生于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李玉与方励共同创作的《观音山》于2010年问世,深刻反映了这一时期各不同年龄段人们的精神状态。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观音山》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同创作于经济危机之下。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是精神的不安与躁动。反映在文艺层面,这两部作品很好地呈现出了危机之下人们的迷惘与彷徨。
二 作品中主人公的迷惘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海明威,其作品受到了存在主义的深刻影响,反映的大多是他们自身一代的迷惘。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马丁·海德格尔曾指出,“存在”所面临的状态就是厌烦、恐惧和死亡。这在海明威的作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它所呈现的主题是悲观的、虚无的和宿命的,体现的人们的情绪是惊慌的、忧虑的和困惑的。《观音山》体现的则是当今所谓“迷惘一代”的心态。林峰在他的《迷惘的一代》中指出,当今社会结构早衰,“阶层对立严重,上升空间板结”,人们“被经济大势和社会浪潮裹挟”,“命运高低起伏,逐浪而高,随潮而低”(林峰,2011:41)。故而,这一时期的作品也反映出人们的一种消极心态。《观音山》与《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共同之处在于:两部作品折射出的老、青等不同群体的迷惘,都分别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
存在主义认为:“人是身不由己地被‘抛入’到这个孤独悲寂的世界上。一个人在客观世界中生存的最基本的方式是‘焦虑’,……而所有的‘焦虑’都是通过恐惧、痛苦和厌恶等表现出来”(李晓珍,2003:25)。《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描写的老人显现出了对“夜”的惧怕,而《观音山》中的常月琴则谈“儿”色变。“夜”在海明威的作品中象征着社会的“黑暗”,“儿子”则是常月琴永远的痛。老人“聋”体现了他对社会的厌恶,表现了他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消极态度。老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至亲的人,他一个人痛苦地活着。他感觉到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一切不过都是虚无,而这个虚无的世界对他来说又是神秘的、不可理解的。《观音山》中的常月琴也一样因为孤独的命运变得迷惘。常月琴没有了丈夫,又中年丧子,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世界上只剩下她孤身一人。她开始怀疑人生,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好像突然间迷失了自我。海明威笔下的老人跟李玉和方励刻画的常月琴都很有钱,但“钱”减轻不了他们任何痛苦。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刻画的年轻人对物质等的追求跟《观音山》中的青年群体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海明威笔下的年轻侍者对“爱”的追求跟《观音山》中的南风有着很大的共同点。年轻侍者每天都希望能早点下班,回家跟妻子团聚;而南风也一直在追寻属于自己的真爱。然而由于工作或认识的原因,他们的这点愿望或是追求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定的阻力,因而也使他们无形中感到了困惑。另外,《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年轻侍者表现出了对金钱的崇拜。他不明白老人无望的原因,认为老人有了钱就拥有了一切,完全没有痛苦的理由。这跟李玉、方励笔下的丁波很相像。丁波受到他心目中的失败形象——父亲的影响,产生了这样的观念:人只有在拥有了一定物质基础比如金钱之后,才能拥有真正的爱情。然而现实中,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他们的这种物质愿望是很难实现的。年轻侍者和丁波的工作赋予他们的工资收入都很微薄,让他们感觉到前途的迷茫。
三 应对迷惘的态度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观音山》两部作品表现出的主人公的迷惘是相似的,但在刻画主人公应对迷惘的态度方面却大相径庭。《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没有一个明确的结尾,它在时间零处戛然而止。作品没有在最后明确告诉我们主人公是如何应对迷惘的,我们只能从作品的字里行间细细地品味。《观音山》则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意象——观音庙。观音庙被毁象征着危机来临之时,人们精神的崩溃。作品后来的捐钱建庙、为菩萨重塑金身则是重塑希望的象征。相对《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而言,《观音山》的结尾是比较明确和积极的。具体到主人公,《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观音山》呈现给我们的老、青两代人应对迷惘的态度有着很大的差异。
1 老年人应对迷惘的态度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选择了一个夜色笼罩的咖啡馆作为主人公寻求希望的地方。在深沉的夜中,亮灯的咖啡馆是唯一明亮的地方。这亮灯的寸地在海明威的作品中象征着人们片刻躲避危机波及的地方。对亮灯的追寻体现了老人生存的勇气。他曾自杀过,但不管怎样,他最终还是活下来了,并且没有再度选择死亡。我们都知道,自杀未遂者通常分为两类:一类“会重拾勇气,学会享受人生;另一类人则会展开另一次的自杀行动”(王乐,2010:59)。显然老人应该属于第一类。正是这份勇气维持了他残存的生命,并保持了他生活的尊严,让他在迷惘之时能够勇敢地活下来。《观音山》中的常月琴则属于第二类。她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任何心灵慰藉,家庭的离散让她再度失去了生存的勇气,最终再次选择自杀。在她看来,家庭的温暖是最重要的。儿子车祸遇难的一幕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挥之不去。想起儿子,她就会痛不欲生地哭泣。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迷惘面前的失落,同时又看到了她对儿子爱的执着。 中年侍者跟老人可以归为一类人,只是他们阅历不同因而遭受社会打击的程度也不同。中年侍者还有能力理解和同情别人,有精力思索人生、挖掘别人的内心世界。他对老人充满了同情,他愿意牺牲一点自己的时间来为老人提供一个明亮的场所。同时,中年侍者认识到自己“除了工作什么都缺”,他缺乏对生活的信心,因而,迷惘面前显得比较无力。他经常经受失眠的折磨,但却想不出任何解脱的办法。《观音山》中的常月琴不像中年侍者那么了解内心世界,但她在应对迷惘方面却显得相对比较积极。她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去尝试、主动去融入生活:她学着跟年轻人一起蹦迪、一起开车去兜风,试图以此来改变自己。她善于在生活中不断地寻找答案。对于人生的困惑,海明威笔下的中年侍者自始至终没有思考明白,但《观音山》中的常月琴有幸在观音山上经大师指点找到了答案,明白了什么是“无生无死”,并且勇敢地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2 青年一代应对迷惘的态度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年轻侍者想方设法赶走老人的自私表现是受到作者批判的,但年轻侍者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对未来和生活充满了热情和自信。作品中的中年侍者玩笑似地暗示这位年轻人回家后遭遇的可能是妻子的不忠。对此,年轻侍者表现出的是百倍的信心和无所畏惧。他的青春和健康赋予了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但也或许正是这种人生态度让他始终也没能明白老人酗酒的行为和中年侍者迟迟不愿回家的原因。在年轻侍者身上,我们能找到《观音山》中那些年轻人的激情,但是《观音山》中的年轻人却不如年轻侍者乐观,他们似乎整日挣扎于苦痛当中:南风整天跟自己心爱的人待在一起,却得不到对方的心;丁波因为高考落榜和工资微薄而感到前途的暗淡;就连酱油级人物肥皂都苦于对孤独的畏惧。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年轻人是缺少关照、没有出路的一代。李玉在渲染他们苦痛与困惑的同时,也给了他们解脱的途径。丁波与南风在一次倾心的交流当中,两人爱的碰撞终于产生了火花。李玉借此向我们传达的似乎是:危机的社会中,只有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沟通才能打开心结,真正从自己的困惑中走出来。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观音山》两部作品都创作于经济危机之下,反映出的人们的迷惘是相似的,但为什么在安排主人公应对迷惘的态度方面有如此的差异呢?这可能跟作者当时的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受到时代局限的海明威本身自己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会有这么多的困惑,又如何来解决这些困惑呢?他也只能通过作品来倾诉自己的不满,以此来发泄自己对危机的厌恶情绪。菲利普·扬曾指出,社会给海明威造成的“创伤引起的情绪,非他理性所能控制。海明威晚年反复地、着了魔似地搜索这类似的经验,来驱除那种精神创伤”。在办不到的时候,“他就不断地通过创作和思考来再现这个事件,为的是控制它所激起的忧虑”。《观音山》的出现比《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晚了近一个世纪,而且期间又经历过数次经济危机。或许经过历时近一个世纪的思考使得人们对危机下的迷惘又有了新的感悟,亦或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期待,期待着能有朝一日彻底摆脱危机的困扰,远离迷惘的阴影。不管怎样,人们似乎已经感觉到了爱的力量。“唯有爱,它融化冰霜、驱散阴霾、温暖彼此,照亮未来”(李玉,2011:99)。是爱把我们从一次次的自然灾害中解救出来;是爱帮我们抚平一次次战争的伤口;是爱使许多地区的人们彻底摆脱贫困;是爱让众多失学的儿童重返教室;是爱让世界上那么多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重铸了生存的希望……想必也只有爱才能让我们彻底从危机的迷惘中走出来。
四 结语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观音山》给我们的思考是深刻的。两部作品都试图表达经济危机下人们的彷徨,并且都刻画出了颇具代表性人群的迷惘。老年人迷惘于人存在的意义、迷惘于无法从现实中解脱,青年人为物质存在而迷惘。但两部作品在描写人们面对迷惘的态度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只陈述了主人公的迷惘,但没有最终给出解决迷惘的办法,而《观音山》相比之下则具有它的积极性。它认识到了爱的力量,认为只有爱才能解决这一切。故事的主题在最后得到了升华:爱情的力量使男女主人公走到了一起,亲情的力量让常月琴鼓足勇气与家人九泉之下团聚。这个主题是令我们深思的。我们世间需要爱,只要有了爱,再大的困难也能渡过。在爱面前,危机算不了什么。只有爱,才是人们走出迷惘的钥匙。
参考文献:
[1] 曹庸译:《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名作欣赏》,2011年第25期。
[2] 李晓珍:《存在·虚无·探求——再读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3] 李玉:《通过电影寻找自由》,《东方电影》,2011年第3期。
[4] 林峰:《迷惘的一代》,《新经济》,2011年第1期。
[5] 王乐:《在虚空中寻找人生的落脚点》,《文学教育》,2010年第3期。
[6]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扈彩霞,女,1979—,山东东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