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更加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小班化教学以小班规模为基础,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开展小班化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农村学校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举措,对推进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小班化教学的作用及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如何开展农村学校小班化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素质教育;农村教学;小班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8-0014-02
引 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与教的合作关系。健康的教学活动应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既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小班化教学更注重因材施教,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行针对性和多元化教学,做到“以学定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1]。
一、小班化教学的重要性
农村小班化教学响应了素质教育提倡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树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观念,用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教学指导,符合教育发展规律[2]。小班化教学能有效减轻教师负担,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传统的农村班级,一个班往往有50到60名学生,一位教师要兼顾几个班,很难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情绪。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教师更快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身心情况,让教师对学生有更完整、更准确的了解,弥补传统教学下按统一标准和尺度衡量学生的不足,避免追求完全趋同、整齐划一的弊病,实行针对性教学,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个性化发展。农村小班化教学还能有效平衡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培养更多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由于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农村的教育生源和教资力量大量流失,但是教育机会是均等的,小班化教学能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保证农村学生的教育权益,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班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经济水平限制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地域不平衡的情况,其在教育方面表现为地域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和城市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可否认的是,发达地区的学校教育在教育设施、教师配置,乃至教育观念方面都比较先进、优越;而农村地区学校教育存在教育理念更新慢、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设备不够完善、学校生源和师资流失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学校教育发展。农村生源流失严重虽然有利于缩小班级人数规模,开展小班化教学,但是国家拨发教育经费时会考虑到学校规模和师生人数,师生人数减少意味着经费减少,经费不足将不利于学校软硬件设施的完善,难以构成发展新型教学的基础。同时,大多数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许多教学建筑存在老旧、破败的情况,甚至在特别落后地区的学校,还有些教学楼被列为危房,图书馆、实验室、电脑室、教室多媒体设备等并不完善,经费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会直接导致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教资力量流失,也限制了学生资源增加、学习方式转化、个人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陈旧
农村的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很难留住资历深、能力强的教师,大多数高学历、有实力的教师会选择去大城市发展。大多数农村教师主要以经验教学为主,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很难适应新的发展趋势、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依赖课本,进行“填鸭式”教学。长此以往,教师便会缺乏积极性、专业能力和进取心,出现“啃老本”的状况。
(三)教学评价单一,偏重成绩
受应试教育影响,农村学校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大多以考试成绩为主,以成绩高低来评价一位学生的优劣,衡量一位学生的能力和价值的高低。这种评价方式是单一的、错误的。对于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学科,因其不参与中考,大多数学生、教师、家长、学校自动将其划分为“副科”,对其重视程度过低,往往忽视其作用,不注重其教学内容,也忽视了学生的天赋潜力,甚至认为学习这些学科“不务正业”,耽误学习。在这种教学评价模式下,小班化教学变得“没有必要”,难以有效开展,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也很难获得公平、公正的评价。
三、发展小班化教学模式
(一)加强农村教育资源支援,均衡师资力量
实施农村小班化教学的前提是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支持,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和基础硬件设施,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注重农村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电脑室等设施的建设,缩小农村与城市教师之间的待遇水平差距,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师进行工资补助,提高其待遇水平,解决其后顾之忧,以国家政策、良好的待遇和特色的风土人情吸引高学历、有能力的教师[3]。同时,学校和相关部门要注重农村教师培训工作,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开展教师培训、注重教学过程的监督和指导、督促教学总结与反馈、进行课程开发与研究,定时、及时进行反馈、评价与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提高教師素养,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教师要提升教学专业能力和素养,增强专业发展的意识,积极主动地把外在的影响转化为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来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注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加深对小班化教学内容与作用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不再照本宣科,而是积极开展各种辩论赛、角色扮演、情景剧等课内及课外活动,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其教学参与度。教室布局和桌椅摆放也要多样化,教室中增加图画、图书、玩具、折纸艺术等元素,桌椅采用拼接方桌、链接性圆桌等。教师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还可运用多种教学工具和器材,融合歌曲、游戏、情景设置等多种教学方式,使教学更加直观化和形象化,一改枯燥无味的传统课堂氛围,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同时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受环境的制约,南方学生难以生动描写冬天雪花纷扬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播放北方冬天场景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景象,自然地走进北方的世界,产生直观感受和延展性想象,同时开展“我想象中的冬天”的主题讨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走入冬天的雪景。 (三)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要充分考虑小班化教学中班级人数少的特点,采取多元和灵活的评价方式,正确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找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评价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成长状态和发展需求,教师可以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性评价等多种评價方法交叉进行,贯串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评价的调节和激励作用,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应和反馈,了解每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针对问题进行个别指导,适时、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励其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个体差异,评价其整体能力及表现。评价主体也要多元,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而且,小班化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也要关注教师的教,不仅要开展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开展对教师的综合评价,同样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多种评价主体,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教学评价过程,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提高小班化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结 语
小班化教学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热点问题,也是符合农村教学发展的教学方法。农村小班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国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显著提升了农村教育水平的质量,促进了农村教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教育水平差距,是实现公正教育和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有效方式。因此,开展农村小班化教学是未来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邱秀梅.浅谈“小班化”背景下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基本策略[J].才智,2015(13):94.
张利红,刘洁辉,卢海新.浅议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学优势及其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1):75-76.
梁正生.农村学校小班化语文课堂合作学习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09):66.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学校小班化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80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卢菊梅(1982.4—),女,甘肃民勤人,专科学历,二级教师。
关键词:核心素养;素质教育;农村教学;小班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8-0014-02
引 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与教的合作关系。健康的教学活动应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既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小班化教学更注重因材施教,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行针对性和多元化教学,做到“以学定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1]。
一、小班化教学的重要性
农村小班化教学响应了素质教育提倡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树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观念,用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教学指导,符合教育发展规律[2]。小班化教学能有效减轻教师负担,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传统的农村班级,一个班往往有50到60名学生,一位教师要兼顾几个班,很难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情绪。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教师更快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身心情况,让教师对学生有更完整、更准确的了解,弥补传统教学下按统一标准和尺度衡量学生的不足,避免追求完全趋同、整齐划一的弊病,实行针对性教学,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个性化发展。农村小班化教学还能有效平衡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培养更多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由于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农村的教育生源和教资力量大量流失,但是教育机会是均等的,小班化教学能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保证农村学生的教育权益,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班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经济水平限制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地域不平衡的情况,其在教育方面表现为地域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和城市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可否认的是,发达地区的学校教育在教育设施、教师配置,乃至教育观念方面都比较先进、优越;而农村地区学校教育存在教育理念更新慢、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设备不够完善、学校生源和师资流失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学校教育发展。农村生源流失严重虽然有利于缩小班级人数规模,开展小班化教学,但是国家拨发教育经费时会考虑到学校规模和师生人数,师生人数减少意味着经费减少,经费不足将不利于学校软硬件设施的完善,难以构成发展新型教学的基础。同时,大多数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许多教学建筑存在老旧、破败的情况,甚至在特别落后地区的学校,还有些教学楼被列为危房,图书馆、实验室、电脑室、教室多媒体设备等并不完善,经费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会直接导致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教资力量流失,也限制了学生资源增加、学习方式转化、个人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陈旧
农村的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很难留住资历深、能力强的教师,大多数高学历、有实力的教师会选择去大城市发展。大多数农村教师主要以经验教学为主,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很难适应新的发展趋势、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依赖课本,进行“填鸭式”教学。长此以往,教师便会缺乏积极性、专业能力和进取心,出现“啃老本”的状况。
(三)教学评价单一,偏重成绩
受应试教育影响,农村学校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大多以考试成绩为主,以成绩高低来评价一位学生的优劣,衡量一位学生的能力和价值的高低。这种评价方式是单一的、错误的。对于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学科,因其不参与中考,大多数学生、教师、家长、学校自动将其划分为“副科”,对其重视程度过低,往往忽视其作用,不注重其教学内容,也忽视了学生的天赋潜力,甚至认为学习这些学科“不务正业”,耽误学习。在这种教学评价模式下,小班化教学变得“没有必要”,难以有效开展,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也很难获得公平、公正的评价。
三、发展小班化教学模式
(一)加强农村教育资源支援,均衡师资力量
实施农村小班化教学的前提是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支持,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和基础硬件设施,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注重农村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电脑室等设施的建设,缩小农村与城市教师之间的待遇水平差距,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师进行工资补助,提高其待遇水平,解决其后顾之忧,以国家政策、良好的待遇和特色的风土人情吸引高学历、有能力的教师[3]。同时,学校和相关部门要注重农村教师培训工作,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开展教师培训、注重教学过程的监督和指导、督促教学总结与反馈、进行课程开发与研究,定时、及时进行反馈、评价与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提高教師素养,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教师要提升教学专业能力和素养,增强专业发展的意识,积极主动地把外在的影响转化为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来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注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加深对小班化教学内容与作用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不再照本宣科,而是积极开展各种辩论赛、角色扮演、情景剧等课内及课外活动,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其教学参与度。教室布局和桌椅摆放也要多样化,教室中增加图画、图书、玩具、折纸艺术等元素,桌椅采用拼接方桌、链接性圆桌等。教师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还可运用多种教学工具和器材,融合歌曲、游戏、情景设置等多种教学方式,使教学更加直观化和形象化,一改枯燥无味的传统课堂氛围,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同时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受环境的制约,南方学生难以生动描写冬天雪花纷扬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播放北方冬天场景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景象,自然地走进北方的世界,产生直观感受和延展性想象,同时开展“我想象中的冬天”的主题讨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走入冬天的雪景。 (三)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要充分考虑小班化教学中班级人数少的特点,采取多元和灵活的评价方式,正确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找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评价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成长状态和发展需求,教师可以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性评价等多种评價方法交叉进行,贯串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评价的调节和激励作用,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应和反馈,了解每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针对问题进行个别指导,适时、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励其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个体差异,评价其整体能力及表现。评价主体也要多元,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而且,小班化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也要关注教师的教,不仅要开展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开展对教师的综合评价,同样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多种评价主体,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教学评价过程,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提高小班化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结 语
小班化教学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热点问题,也是符合农村教学发展的教学方法。农村小班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国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显著提升了农村教育水平的质量,促进了农村教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教育水平差距,是实现公正教育和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有效方式。因此,开展农村小班化教学是未来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邱秀梅.浅谈“小班化”背景下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基本策略[J].才智,2015(13):94.
张利红,刘洁辉,卢海新.浅议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学优势及其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1):75-76.
梁正生.农村学校小班化语文课堂合作学习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09):66.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学校小班化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80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卢菊梅(1982.4—),女,甘肃民勤人,专科学历,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