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锵锵三人行】
——三人行,分享多维人生风景;三人行,创造无限人生可能。
主 持 人:黄子明
特邀嘉宾:欧阳婷(广州市第二十七中学高三学生)
特邀嘉宾:李海光(中山大学哲学系学生)
特邀嘉宾:霍 凡(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
【主持人:“我不要更多,甚至也不要更好,我只要好玩!”这是《时代》周刊记录的新青年的一种价值观念,也可以说是21世纪流行的新生活主义之一。有什么好玩的事?这个人好不好玩儿?这是新青年们首要关心的问题。“玩”,这个在传统观念中有些贬义的非主流词汇似乎正在逐渐主流化,难道我们真的要进入一个玩的时代,甚至连高考也可以像玩一样轻松地面对?】
高考也可以像玩一样快乐地面对?
每个人都有通过一件最拿手的事情来驰骋生命的体验和冲动。以“玩”的态度去面对高考,就是这样一种境界,一种人生的极致。
欧阳婷:我们父母、老师那辈的人,大多都患有“严肃高考综合征”。我们听得太多了,关于他们为远大理想而艰苦奋斗的话,他们对高考的主流思想,好像就是一定要把高考搞得比死后睡的棺材还沉重、还严肃。报纸上宣传的、课本上写的、老师讲的、父母所期望的……一提及高考,全都是沉甸甸的话题,似乎非得把我们烦死、累死才绝口。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被灌输了这样的一种思想——高考是庄严的、神圣的,你必须得苦过累过,才可以换取它最后的胜利果实。像“玩”一样去面对高考?那会被看成是玩物丧志,会被打入坏孩子的另册!
主持人:可是现在有这么一个新观点:能玩的孩子成大器。许多高考状元和那些取得大成就的人物就是玩出来的。你们听说过没有?2004年南京市理科状元翟冠毫不讳言:自己爱玩,学习效率高,而秘诀就在于喜欢自学,拿琢磨难题这事当玩一样。而2013年吉林省文科状元刘恒宇更是坦言自己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发了五千余条微博,即使在高考前夕,生病打吊瓶,也仍在刷微博,简直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微博控。还有著名的雅虎网,就是杨致远玩出来的。现在网上有很多著名的写手和作家,也都是玩着玩着就出名了。最近“富爸爸”又出了一个财富游戏,据说可以从玩乐中出财商。另外一个风靡全球的网络游戏,叫“虚拟人生”,整个就是教你如何玩人生!
李海光:对了,还有那个四川大学的,叫吴吟潇,她是第四届中澳维多利亚大学预备班的学生,在2005年的雅思考试中她获得了综合7.5分(总分9分),听力、口语两项单科均为8分的优异成绩。据介绍,这连一般英语专职教师也很难达到。而这名19岁的女生是如何做到的呢?她的回答居然是:“在玩中学到的!”据吴吟潇透露,自己从小就对英文字母非常敏感,上街时常常忍不住去特别注意那些店铺、服装品牌上的英文名字,不懂的就记在脑海里,回去再翻字典,这样一来二去,便积累了大量单词。除了“无心插柳”的学习法,她还特别喜欢到成都的各个英语角去,周五晚上去川大体育馆旗台前的英语角、周末到锦江宾馆英语角……和大家用“鸟语”聊天,成了吴吟潇最大的乐趣,久而久之,英语在“玩”中突飞猛进。
霍凡:你们说的这种现象,就好比有句话说“每个人的人生都要有一种恋物”,这是欧洲校园里的语境。所谓的“恋物”,说的就是每个人都有通过一件最拿手的事情来驰骋生命过程中最精微而奥妙的体验和冲动。像那些练武的人,出师以后头一件事就是找人打架,学杀猪的头一件事就要玩下那把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庖丁解牛了。文人玩的是文字游戏,思想家用的则是另外一种办法——心游万仞。庄子在《逍遥游》里头就想表达这种体验。所以,我认为以“玩”的态度去面对高考,就是这样一种境界,一种人生的极致。
通往快乐高考的五条道路
快乐与很多人无缘,是因为他们错误地理解了寻找快乐的过程和结果。如果你没有办法把高考变得好玩而有意思的话,那么你就将继续承受更多的疲劳、忧虑和烦闷。
第一条道路:转换意识,快乐就来
李海光:我实习时天天需要骑车上班,刚开始觉得自己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两脚要不停地蹬,太辛苦了。于是我便很羡慕那些有车族,因为他们不必被风吹日晒,而且看起来舒服气派。这种对比时常令我心里失衡和郁闷不快。可是有一天,我听一位国外回来的朋友说,在欧美不少国家现在都时兴骑自行车,因为骑自行车既可省钱,又可健身,还对解决交通拥挤和环境保护有利,所以不少人即使有车也不开,而专门骑车去上班外出。听到这些,我一下子便觉得骑车不是件“命苦”和“没面子”的事了。改变了思想认识,便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快乐。透过这件事,我觉得其实高三生可以深入思考一下,为什么你以前不快乐,而现在几乎什么现实条件都没改,自己反而又快乐了呢?如果能从此悟出点什么,那么就能比较容易、比较持久地与快乐结缘。
第二条道路:“假装”快乐,就会让你真的快乐
霍凡:面对高考中的学习重担时,若是一下子还无法寻找到“玩”的乐趣,我觉得汉斯·威辛吉教授的“假装”哲学很受用,他教我们要“假装”快乐。如果你“假装”对学习有兴趣,这点“假装”会让你的兴趣变成真的。大三时我到一家公司当实习打字员,当时,办公室一共有四位打字员,分别替人拆信。很多时候,我会因工作量太大而加班加点。有一次,副经理坚持要我把一封长信重打一遍,我告诉他只要改一下就行,没必要重新再打。可他对我说:“如果你不重打就不需要再来了。”为了能继续待下去,我只好硬着头皮做。干着干着,我发现如果我假装喜欢,那我真的就会喜欢到某种程度,而这时我的工作速度就加快。是的,心理状态的转变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心理体验。
第三条道路:在竞争中享受快乐
欧阳婷:兴趣所在的地方就是你能力所在的地方——这是我的发现。上高三之后,每天不是K书,就是啃题,很容易让人感到厌烦,一厌烦学习效率就大降,人就萎靡不振。后来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想出一个办法,把它变成一项有趣的游戏。怎么做呢?我每天跟自己竞赛:我统计出上午解题的数目,然后争取在下午打破纪录;统计出第一天记英语单词的总数,争取在第二天打破纪录……这样一来,我的速度就比别人快得多,而且有助于防止烦闷带来的疲劳,也因此节省下了体力和精神,在休息时间也得到了更多的快乐。以前看杰罗米·凯恩的音乐喜剧《画舫璇宫》,主人公曾说过:“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人,是最幸运的人。”我现在知道了,这是因为做自己喜欢的事,他们的体力更充沛,快乐更多。而忧虑和疲劳就相对比较少了。 第四条道路:每天早晨给自己打打气
李海光:坦白说,高考不容易。当初我之所以能挺过去,就是靠着一个信念:我要把这个变得有乐趣。每天出门之前,我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李海光,如果你要实现理想,就得做这件事,既然非做不可,那你何必不做得痛快点呢?”每天早晨给自己打打气,这并不是一件很傻、很肤浅、很孩子气的事情。1800年前,马尔卡斯在他的《沉思录》一本书中写道:“我们的生活,就是由我们的思想创造的。”如果你在学习上得不到快乐,那你在别的地方也不可能找到,因为你一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了,如果你常给自己打气,创造学习的兴趣,那你就会把疲劳降到最低,这样会给你带来学习上的进步和发展。
第五条道路:快乐是一种选择
主持人:在电视上报道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前年一个正读高三的男学生得了不治之症,最多只能活3个月。他不是唉声叹气郁郁寡欢,而是乐观积极地面对即将到来的灾难。他想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点子,要以高考取得好成绩来告慰自己在世上走过的短暂的一生。最后,他如愿以偿了。看了这个报道,我内心涌出一阵阵酸楚和深深的感动。想起一句名言:Happiness Is a Choice.意思是快乐是一种选择。可知,快乐不是我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后才会出现的反应,而是我们先选择了使自己快乐的刺激,然后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快乐是对高考的最高奖赏
如果生命没有快乐和快乐的希望,我们会立即要求回到上帝那里去,更没有灵魂愿意从上帝那里领受降生人世的任务。
李海光:德国哲学家席勒说:“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时,他肯定是在玩着;人只有在玩着的时候,才是完整的人。”这话有点涩,但正确。从苦难深处走过来的人,回过头去看,什么都能够超脱。苏东坡连苦难也能玩出个模样,何况我们所面对的高考。苦难以“玩”来对待,这是一种很高明的人生态度。
欧阳婷:我读小学时是很快乐的,但这种快乐到16岁初中毕业就变少了。后来一直到上高三,都是郁郁寡欢,忘掉了人世间还有欢乐这回事。这个阶段,实际上也是我自己不断奋斗和寻觅的阶段,是我寻找成功的机会。现在和你们聊了那么多,我好像又逐渐找到门径了,我想自己很快会再次快乐起来的,我也会很快乐地迎接高考的到来。
主持人:快乐或者说与快乐有关的希望,是人活下来的理由。曾经,有人说欢乐是对生命的最高奖赏,我在这儿要说快乐是对高考最高的奖赏。玩是人的本能之一,是人生之必需,人在玩中学习、成长,在玩中增长知识和智慧,这是再好不过了的。如果我们能以一种“玩”的心态去迎接高考,那该是多大的幸福呀!
——三人行,分享多维人生风景;三人行,创造无限人生可能。
主 持 人:黄子明
特邀嘉宾:欧阳婷(广州市第二十七中学高三学生)
特邀嘉宾:李海光(中山大学哲学系学生)
特邀嘉宾:霍 凡(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
【主持人:“我不要更多,甚至也不要更好,我只要好玩!”这是《时代》周刊记录的新青年的一种价值观念,也可以说是21世纪流行的新生活主义之一。有什么好玩的事?这个人好不好玩儿?这是新青年们首要关心的问题。“玩”,这个在传统观念中有些贬义的非主流词汇似乎正在逐渐主流化,难道我们真的要进入一个玩的时代,甚至连高考也可以像玩一样轻松地面对?】
高考也可以像玩一样快乐地面对?
每个人都有通过一件最拿手的事情来驰骋生命的体验和冲动。以“玩”的态度去面对高考,就是这样一种境界,一种人生的极致。
欧阳婷:我们父母、老师那辈的人,大多都患有“严肃高考综合征”。我们听得太多了,关于他们为远大理想而艰苦奋斗的话,他们对高考的主流思想,好像就是一定要把高考搞得比死后睡的棺材还沉重、还严肃。报纸上宣传的、课本上写的、老师讲的、父母所期望的……一提及高考,全都是沉甸甸的话题,似乎非得把我们烦死、累死才绝口。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被灌输了这样的一种思想——高考是庄严的、神圣的,你必须得苦过累过,才可以换取它最后的胜利果实。像“玩”一样去面对高考?那会被看成是玩物丧志,会被打入坏孩子的另册!
主持人:可是现在有这么一个新观点:能玩的孩子成大器。许多高考状元和那些取得大成就的人物就是玩出来的。你们听说过没有?2004年南京市理科状元翟冠毫不讳言:自己爱玩,学习效率高,而秘诀就在于喜欢自学,拿琢磨难题这事当玩一样。而2013年吉林省文科状元刘恒宇更是坦言自己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发了五千余条微博,即使在高考前夕,生病打吊瓶,也仍在刷微博,简直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微博控。还有著名的雅虎网,就是杨致远玩出来的。现在网上有很多著名的写手和作家,也都是玩着玩着就出名了。最近“富爸爸”又出了一个财富游戏,据说可以从玩乐中出财商。另外一个风靡全球的网络游戏,叫“虚拟人生”,整个就是教你如何玩人生!
李海光:对了,还有那个四川大学的,叫吴吟潇,她是第四届中澳维多利亚大学预备班的学生,在2005年的雅思考试中她获得了综合7.5分(总分9分),听力、口语两项单科均为8分的优异成绩。据介绍,这连一般英语专职教师也很难达到。而这名19岁的女生是如何做到的呢?她的回答居然是:“在玩中学到的!”据吴吟潇透露,自己从小就对英文字母非常敏感,上街时常常忍不住去特别注意那些店铺、服装品牌上的英文名字,不懂的就记在脑海里,回去再翻字典,这样一来二去,便积累了大量单词。除了“无心插柳”的学习法,她还特别喜欢到成都的各个英语角去,周五晚上去川大体育馆旗台前的英语角、周末到锦江宾馆英语角……和大家用“鸟语”聊天,成了吴吟潇最大的乐趣,久而久之,英语在“玩”中突飞猛进。
霍凡:你们说的这种现象,就好比有句话说“每个人的人生都要有一种恋物”,这是欧洲校园里的语境。所谓的“恋物”,说的就是每个人都有通过一件最拿手的事情来驰骋生命过程中最精微而奥妙的体验和冲动。像那些练武的人,出师以后头一件事就是找人打架,学杀猪的头一件事就要玩下那把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庖丁解牛了。文人玩的是文字游戏,思想家用的则是另外一种办法——心游万仞。庄子在《逍遥游》里头就想表达这种体验。所以,我认为以“玩”的态度去面对高考,就是这样一种境界,一种人生的极致。
通往快乐高考的五条道路
快乐与很多人无缘,是因为他们错误地理解了寻找快乐的过程和结果。如果你没有办法把高考变得好玩而有意思的话,那么你就将继续承受更多的疲劳、忧虑和烦闷。
第一条道路:转换意识,快乐就来
李海光:我实习时天天需要骑车上班,刚开始觉得自己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两脚要不停地蹬,太辛苦了。于是我便很羡慕那些有车族,因为他们不必被风吹日晒,而且看起来舒服气派。这种对比时常令我心里失衡和郁闷不快。可是有一天,我听一位国外回来的朋友说,在欧美不少国家现在都时兴骑自行车,因为骑自行车既可省钱,又可健身,还对解决交通拥挤和环境保护有利,所以不少人即使有车也不开,而专门骑车去上班外出。听到这些,我一下子便觉得骑车不是件“命苦”和“没面子”的事了。改变了思想认识,便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快乐。透过这件事,我觉得其实高三生可以深入思考一下,为什么你以前不快乐,而现在几乎什么现实条件都没改,自己反而又快乐了呢?如果能从此悟出点什么,那么就能比较容易、比较持久地与快乐结缘。
第二条道路:“假装”快乐,就会让你真的快乐
霍凡:面对高考中的学习重担时,若是一下子还无法寻找到“玩”的乐趣,我觉得汉斯·威辛吉教授的“假装”哲学很受用,他教我们要“假装”快乐。如果你“假装”对学习有兴趣,这点“假装”会让你的兴趣变成真的。大三时我到一家公司当实习打字员,当时,办公室一共有四位打字员,分别替人拆信。很多时候,我会因工作量太大而加班加点。有一次,副经理坚持要我把一封长信重打一遍,我告诉他只要改一下就行,没必要重新再打。可他对我说:“如果你不重打就不需要再来了。”为了能继续待下去,我只好硬着头皮做。干着干着,我发现如果我假装喜欢,那我真的就会喜欢到某种程度,而这时我的工作速度就加快。是的,心理状态的转变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心理体验。
第三条道路:在竞争中享受快乐
欧阳婷:兴趣所在的地方就是你能力所在的地方——这是我的发现。上高三之后,每天不是K书,就是啃题,很容易让人感到厌烦,一厌烦学习效率就大降,人就萎靡不振。后来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想出一个办法,把它变成一项有趣的游戏。怎么做呢?我每天跟自己竞赛:我统计出上午解题的数目,然后争取在下午打破纪录;统计出第一天记英语单词的总数,争取在第二天打破纪录……这样一来,我的速度就比别人快得多,而且有助于防止烦闷带来的疲劳,也因此节省下了体力和精神,在休息时间也得到了更多的快乐。以前看杰罗米·凯恩的音乐喜剧《画舫璇宫》,主人公曾说过:“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人,是最幸运的人。”我现在知道了,这是因为做自己喜欢的事,他们的体力更充沛,快乐更多。而忧虑和疲劳就相对比较少了。 第四条道路:每天早晨给自己打打气
李海光:坦白说,高考不容易。当初我之所以能挺过去,就是靠着一个信念:我要把这个变得有乐趣。每天出门之前,我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李海光,如果你要实现理想,就得做这件事,既然非做不可,那你何必不做得痛快点呢?”每天早晨给自己打打气,这并不是一件很傻、很肤浅、很孩子气的事情。1800年前,马尔卡斯在他的《沉思录》一本书中写道:“我们的生活,就是由我们的思想创造的。”如果你在学习上得不到快乐,那你在别的地方也不可能找到,因为你一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了,如果你常给自己打气,创造学习的兴趣,那你就会把疲劳降到最低,这样会给你带来学习上的进步和发展。
第五条道路:快乐是一种选择
主持人:在电视上报道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前年一个正读高三的男学生得了不治之症,最多只能活3个月。他不是唉声叹气郁郁寡欢,而是乐观积极地面对即将到来的灾难。他想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点子,要以高考取得好成绩来告慰自己在世上走过的短暂的一生。最后,他如愿以偿了。看了这个报道,我内心涌出一阵阵酸楚和深深的感动。想起一句名言:Happiness Is a Choice.意思是快乐是一种选择。可知,快乐不是我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后才会出现的反应,而是我们先选择了使自己快乐的刺激,然后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快乐是对高考的最高奖赏
如果生命没有快乐和快乐的希望,我们会立即要求回到上帝那里去,更没有灵魂愿意从上帝那里领受降生人世的任务。
李海光:德国哲学家席勒说:“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时,他肯定是在玩着;人只有在玩着的时候,才是完整的人。”这话有点涩,但正确。从苦难深处走过来的人,回过头去看,什么都能够超脱。苏东坡连苦难也能玩出个模样,何况我们所面对的高考。苦难以“玩”来对待,这是一种很高明的人生态度。
欧阳婷:我读小学时是很快乐的,但这种快乐到16岁初中毕业就变少了。后来一直到上高三,都是郁郁寡欢,忘掉了人世间还有欢乐这回事。这个阶段,实际上也是我自己不断奋斗和寻觅的阶段,是我寻找成功的机会。现在和你们聊了那么多,我好像又逐渐找到门径了,我想自己很快会再次快乐起来的,我也会很快乐地迎接高考的到来。
主持人:快乐或者说与快乐有关的希望,是人活下来的理由。曾经,有人说欢乐是对生命的最高奖赏,我在这儿要说快乐是对高考最高的奖赏。玩是人的本能之一,是人生之必需,人在玩中学习、成长,在玩中增长知识和智慧,这是再好不过了的。如果我们能以一种“玩”的心态去迎接高考,那该是多大的幸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