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神韵 交响奇葩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983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北京人民大会堂“2007年北京新年音乐会”的开始曲,作曲家方可杰创作的管弦乐曲《大起板》,其浓郁的河南民间音乐风格深深感染了观众。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庚辰看完演出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近年来描写现实生活,讴歌时代的交响乐作品少了,河南省的音乐家创作出这样的好作品,可喜可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报道说,一曲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大起板》拉开了“2007年北京新年音乐会”的序幕。
  
  管弦乐《大起板》这部作品乡土气息浓郁。乐曲采用了典型的ABA三段体的曲式结构,层次清晰,逻辑严谨,前后呼应,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作品在一开始(A段)就以乐队全奏的恢宏的气势,向人们展现出了一个热闹非凡的生活场景,弦乐的大幅度滑动和模拟人们开怀大笑的演奏技法,直接来自于坠胡,也拓展了管弦乐的表现手法。接下来的管乐、弦乐的对句和声部间的对句,则表现了人们在喧闹的场合中相互攀谈,彼此问候的生活画面,这是典型的中原地区的生活状态和语言状态。铿锵的锣鼓点节奏,使得气氛更加热烈。既有写实的特色,又强化了明朗舒畅、健康活泼、诙谐风趣的地域性格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乐曲中段(B段)以极富感染力的双簧管演奏出了一段歌唱性的旋律,悠扬委婉,流畅舒展,仿佛人们在细细品味着生活的甘甜滋润,并对未来萌发出无限憧憬。在这一主题下,乐曲以主题递进的手法,环环相扣,加之动感极强的离调手法的运用,将这种幸福感不断升温。
  在乐曲火热的流动之中,全曲再次进入喧闹的第一主题(A段),清澈跳跃的短笛、宽广浑厚的长号和定音鼓的错落交响,以及锣鼓点节奏、对奏、滑奏手法的再现,把人们情感状态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之中,表达了人们热情奔放的思绪和坚定自信的生活意志。作品的最后速度稳健,力度增强,以一句典型的八板曲调,轰然结束全曲,使人情绪亢奋,欲罢不能。
  《大起板》很短,短到让人不及回味;《大起板》很精,精到让人目不暇接;《大起板》很“土”,“土”到让人虔诚回归;《大起板》很闹,闹到让人热血沸腾。
  管弦乐《大起板》是在河南曲剧同名传统闹台曲《大起板》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音乐吸收了河南民间音乐的对奏手法并加以展开,具有浓郁的河南地方色彩和韵味。所谓“闹台曲”,旧时是指开书前为了渲染气氛,招徕观众,艺人经常即兴演出的曲子,也称“闹场”,也叫“盘头”、“过街调”、“闹台调”等。早期的戏园或书场开场时都有即兴演奏的闹台曲,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各地更为常见。河南曲剧民间演出前常以坠胡为主奏乐器演奏开场白式的闹台曲,也称“四十八板”,属河南曲子小调。何彬先生曾改编成为有四个乐段的板胡曲,先后又出现了曲胡独奏、笙独奏以及民乐合奏等演奏形式。
  就《大起板》这首乐曲而言,在以往的改编中,几乎无一例外地使用了我国传统民乐形式来加以表现。一般说来,用民族乐器来演奏民族音乐似乎是顺理成章,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地体现民族音乐的民族特性。而方可杰先生则另辟蹊径,整个作品的配器写作没有借用一件传统特色乐器,而全部由西洋管弦乐来表现。但他在演奏技法上却是弘扬传统,大胆创新,吸收了河南民间音乐的滑奏和对奏手法并加以展开,充分保留了浓郁的河南地方色彩,在以往的管弦乐创作中是很少有的。在这首不足三分钟的乐曲中,作曲家把河南民间音乐所独有的那种泼辣热情而又婉转浓郁的曲风发挥得淋漓尽致,其独特的地方韵味和色彩令人回味无穷。
  管弦乐《大起板》的音调来自于河南曲剧的大起板,这种出现于明清时期的八板结构,对我国戏曲音乐的发展影响很大,至今仍是北方戏曲音乐结构当中的常用手法。早期的河南曲剧演出时,剧中的人物出场,一般开始时都是背对观众,走至台中心后才转身亮相,然后踩着“大起板”的弦乐伴奏节拍,跑“剪子股”圆场,形式与踩高跷时的打场子相同,演员必须跑完四十八板才进行正式演唱。
  20世纪初河南曲剧这个由民间“鼓子曲”和“高跷曲”衍变而成的地方剧种,在短短半个世纪的发展中,以其亦古亦今、亦雅亦俗、亦大亦小、亦刚亦柔的品格,成为河南第二大剧种,深受中原人民喜欢。其突出特点是载歌载舞、节奏鲜明,具有强烈动感和朴素家常的平民情趣、悲剧喜演的乐观情怀。曲剧音乐有着更加突出和浓重的中原语言特色和音乐个性,风格粗犷豪放,憨厚质朴,简洁直率,粗腔大口。方可杰选择了这样的原始素材作为基本创作元素,应该说充分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敏感性和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手法的完美结合,既展现了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为交响乐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管弦乐《大起板》并不是曲剧小调原生态的简单复制,作曲家深入开掘出四十八板曲调中的典型音乐元素,前后贯穿于作品的始终,体现出的是管弦乐作品的严谨和谐与乡土人文氛围的对立统一。传统坠胡演奏中的大幅滑奏和模拟人声的技巧被方可杰先生首次引入交响乐作品,来展示土生土长的河南民间音乐,不能不说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成功的尝试。同时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管弦乐作为一种表现手段或工具,并不限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所具备的独特个性的有机表达。管弦乐过去有的表现手法,我们可以直接运用;过去没有的,我们可以创造性地加以补充和丰富。只要运用得当,任何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音乐都能够释放出非同寻常的艺术魅力。
  管弦乐《大起板》这首乐曲,它继承了中原戏曲音乐质朴豪爽、热情奔放、简洁率真的特点;粗腔大嗓之中,不失委婉细腻、甜润甘冽、飘逸洒脱、酣畅淋漓的音乐个性。其音乐风格突出了地域特征,真实、质朴,民族色彩鲜明、地域风格浓郁,题材关注现实生活,情感抒发真实饱满,经过提炼的河南民间音调色彩浓郁、韵味醇厚,其音乐本身就是中原大地最纯朴的乡土乡音,作品融汇了东西方音乐元素,强调节奏、和声、旋律和曲式,色彩更加丰富,把现代作曲元素、地域音乐元素、交响音乐写作思维进行有机的糅合,很好地表现了中原文化的悠久与灿烂,使作品具备了可听性、技术性、民族性、普及性的特点,体现了作曲家强烈的现代意识,彰显了河南悠久的文化。更为重要的是作品题材及表现内容都是河南独有的,最具河南特点和文化精神,让人听起来感到清新又不失亲切,优雅又不失质朴,体现了作曲家独到的美学追求。可以说方可杰先生的管弦乐《大起板》是近几年来当代中国作曲家在探讨交响乐民族化过程中的又一新颖之作。方可杰曾讲过:“河南戏曲是个文化积淀很深厚的艺术呈现形式。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戏曲音乐营养了我,正是这种民族的风格,奠定了我的交响乐风格。”
  方可杰是我国自己培养的优秀作曲家(现任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为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交响乐的普及和文化传播担负起了一个作曲家应有的责任,他的作品体裁广泛,如:交响乐、室内乐、舞蹈音乐、声乐以及大量的河南地方戏曲音乐等。在探讨交响乐民族化的音乐创作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管弦乐作品:《大起板》《热巴舞曲》等,方可杰说:“音乐是我一生不可停息的追求。”我们期待着方可杰先生有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问世。
  
  王国良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于庆新)
其他文献
今年是我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马思聪先生诞辰95周年,逝世20周年,他是我国小提琴音乐的开拓者,他把源于西方的小提琴通过他的努力完全地中国化了。1960年我与马思聪院长有过一段短暂的缘分,虽然47年过去了,但这段相处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一直想把它写下来,但就是写不下来,这大概就是越激情越难忘就越难于落笔。几年前读到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马思聪研讨会编辑的《马思聪音乐艺术研究专
2010年11月14日,江苏省演艺集团在南京紫金大剧院隆重举行了 “《中国,我可爱的母亲》——著名作曲家陆在易作品音乐会”。音乐会由指挥家曹丁执棒,男中音廖昌永、男高音顾欣和女高音殷桂兰等歌唱家在音乐会中倾情献唱。紫金大剧院内座无虚席。  音乐会上,集中展现了作曲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上半场演出了合唱序曲《在十八岁生日晚会上》,合唱音画《行路难》、《雨后彩虹》以及被广泛传唱的艺术歌曲《望乡词》、《桥
电子音乐对当下的中国音乐界已不再是新鲜事物,当年施托克豪森的“电子音乐”和里盖蒂的“电子音乐元素”给中国音乐界带来的全新听觉冲击已不复存在,中国大地上的电子音乐节也已举办数届,可谓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加上各地音乐院校也大多建立起此类的系科,中国电子音乐发展已趋相当规模。电子音乐走在前列的当属京沪两地,前不久在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曾见识过两者同场竞技的“巅峰对决”场面,可以说各有千秋。但北京电子音乐节已
为严肃考纪,四川省今年要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录取中严禁高校指名录取考生。同时,严禁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向考生或家长承诺照顾录取、签订预录取协议、收取与招生挂钩的任何费用。  四川省要求各高校严格执行国家招生政策,不得指名录取考生。高校在招生章程中,要公布预留计划数和使用原则。在招生录取期间,计划调整要严格使用原则、严格使用程序、严格使用范围和责任,严禁无计划或擅自超计划招生。  在考试中
引言  在音乐艺术的教学和实践中,独唱、重唱、合唱以及独奏、重奏等表演艺术形式都需要伴奏的参与。伴奏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乐队伴奏,包括(大、中、小型)管弦乐队、民族乐队或电声乐队等;另一种是以单一乐器伴奏,钢琴伴奏即属此类。由于钢琴独到的特点——正如李斯特所说的“钢琴不是一件乐器,而是一百件乐器”——能够与大型管弦乐队相抗衡,使得钢琴伴奏成为单一乐器伴奏中运用最为普遍和最有效果的一种。  然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教育改革只有落实到课堂层面,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教育才能真正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那么,什么是“课堂革命”的本质和核心,为什么要进行“课堂革命”,如何让“课堂革命”落地落实,等等,一系列命题值得深入探讨。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坚持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出发,做任何工作必须考虑学生喜欢不
回顾西方音乐研究的领域新时期所走过的路是令人振奋和鼓舞的。自上世纪90年代,已经有一些关于西方音乐研究的综合性文章先后发表。如高士杰的《建国以来的外国音乐研究》①,李应华的《中国人对西方音乐历史的研究与观念的变迁》②,王晡的《方法:在实践中开创,在交流中开拓》(上)(下)③,屠艳在《中国当代音乐学》④的第十三章“西方音乐史学”第二节“在机遇与奋发中繁荣”等。鉴于上述文章都已经做了精辟的梳理和总结,
10年10月31日在中央音乐学院建院70周年校庆之际,二胡艺术大师王国潼应母校之邀举办自己的“从教五十周年二胡音乐会”。音乐会上,王先生携弟子赵寒阳、严洁敏,以及杨琴演奏家刘月宁、箜篌演奏家崔君芝、古筝演奏家许菱子、香港钢琴家郑慧为大家献上了精彩的演出。上半场王国潼演奏了《病中吟》、《二泉映月》、《三门峡畅想曲》等经典曲目;下半场演出的《怀乡曲》、《翻身歌》、《观音颂》以及他与儿子王澧合奏的《太行
上音附中前身是由1951年贺绿汀创办的音乐少年班发展而成,1953年正式定名为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在第一任校长程卓如的带领下,学校阔步前进,学科建制逐渐完备,1956年定名为现名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同年,成立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儿童音乐学校。1996年,附小并入附中,实行大、中、小一条龙的音乐教育管理体制。经过历任校长如蒋在文、金村田、续靖宇、东峰、汝洁、黄祖庚、华天礽
歌剧在中国近百年的成败经验已昭示出这样的启示:中国歌剧有别于戏曲的最主要原因是其文化身份和属性是现代性的,须先担当这种文化使命来力现中国人的当代生活情趣、回应社会思潮。①我向来关注现实题材中国歌剧、音乐剧创作,这种题材更“给力”,观众也许更乐于买账。但在现实题材“难于上青天”的体制性窘境下,我们当然也不要排斥那些能将历史经典转化为歌剧的努力,同样盼望从中能产生有影响的佳作。这些年以非现实题材创作的